- 相關推薦
教育改革與提高課堂效率——低年級教師角色的轉變
教育改革與提高課堂效率——低年級教師角色的轉變作者/周微
摘 要:教育改革的歷史證明,“教師的態度是影響變革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教育改革的成敗取決于教師。
關鍵詞:改革;提高;效率;教師;角色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教師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教師是塑造兒童心靈的天使。
無論是素質教育的推進,還是新課程的實施,所改編的不單單是學校的外在面貌,不只是教學內容,而更為重要的是呼喚著一種新型的學校文化,推進教師專業生存與發展。它從根本上動搖了教師原有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師以研究者的姿態出現在學校的舞臺上。就此來說,教師成為研究者,已經是當今教師基本素養的一部分,也是教師新的職業存在的基本形態。
新課程的重要任務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一個自主、體驗、探究、合作、交往的學習平臺。學習方式的轉變期待教學模式的轉變,教學模式的轉變始于教師角色的轉變。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
一、教師由教學的管理者變為學生發展的指導者、幫助者
我國長期以來的傳統師生關系,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控制者和教學活動的管理者,而且是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判者和學生發展的指導者。多年來,教師已經習慣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教學,他們總是千方百計地將學生雖不太規范,但卻完全正確、甚至有創建的意見“規格化”為平庸的思想。新課程要求教師成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指導者,也就是要營造一個接納的、支持的、寬容的課堂氛圍,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育環境,幫助學生成長。作為幫助者,教師要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白自己要學習什么或獲得什么,并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途徑;幫助學生形成很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和發展認知能力;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世界;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條件,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傊,教師要為學生提供達到最充分、最理想發展的學習條件,并幫助學生找到適合的方向和道路。
二、教師由知識的傳播者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和合作者
新的課程理念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平等對待。教師必須打破“教師中心”,構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態”,創設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自由表達和自主探究性學習才可能成為現實;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從居高臨下的權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學生一起去尋找真理,和學生一起去分享他們的情感和想法。把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學生學,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學過程不只是忠實地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也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
三、教師由仲裁者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信息化和學習型社會的到來,要求教師必須從“傳道、授業、解惑”的知識傳播者,學生學習的仲裁者,轉變為促進學生知識構建和個性發展的促進者。
教師要成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要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人的成長和學習,需要有一個有利于他成長的學習環境。學校教育環境對于人的學習、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校環境中,師生關系是一個特殊的因素,其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而在師生關系中,最重要的是教師所持的學生觀,即怎么看待學生:是把學生看成是“正在成長中的人”,還是教師制作加工的“工具”。教師為學生營造的良好的教育環境應該具有三個特征:第一是寬松。創造豐富的教學情境,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大膽質疑,標新立異;第二是開放。實行開放教學。第三是安全。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自我意識,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才有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撫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學習熱情更高漲。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課堂教學效果也從而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曹建強。新課程下有效教學模式的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12)。
。ㄗ髡邌挝 陜西省西安經發學校)
【教育改革與提高課堂效率——低年級教師角色的轉變】相關文章:
十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08-24
提高課堂效率之我見工作體會05-23
提高課堂效率心得體會11-12
鼓勵自主學習,提高語文寫作課堂效率08-23
提高學生課堂效率教學經驗交流08-24
淺談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效率論文05-31
提高課堂效率培訓心得體會11-06
轉變教學策略提高課堂實效性08-24
淺談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效率08-22
利用網絡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