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生物教案>高二下期生物教案

    高二下期生物教案

    時間:2023-03-03 08:40:08 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二下期生物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二下期生物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下期生物教案

    高二下期生物教案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一節課主要包括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概念、過程、特點及研究意義四部分內容,在教材內容的設計上首先由能量流動的概念引入分析能量流動的方法:由個體→群體→系統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的分析方法,旨在培養學生運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分析,發現科學規律的能力。在學生揭示能量流動規律的基礎上,通過;~塘、草原放牧兩個實例分析,使學生切身體驗生態學規律與現實生活及生產實踐的密切聯系,自覺樹立生態學觀點,遵循生態學規律,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而努力。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生態系統功能的一個重要體現,在整個高中生物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以生物的新陳代謝、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等知識為基礎,同時又是學生鞏固生態系統結構,理解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以及生態系統等知識的基礎,它在高中生物學習中是重點和難點。

      (二)課程標準內容

      分析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

      (三)考綱要求

      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Ⅱ)

      (四)教學目標

      為落實課程標準內容,結合本節教材內容設計及高中二年級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心理水平,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分析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及特點

      2.在運用能量流動規律進行實例分析的基礎上,歸納并概述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

      能力目標:

      1.能從整體水平對生態系統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系統分析,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和推理判斷的思維能力。

      2.應用能量流動的規律進行具體問題的分析和解釋,并能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性措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關注農業的發展和生態農業的建設,注重生態學觀點的培養。

      2.認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學觀點,養成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五)重難點及其突破

      1.重點

      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

      (1)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動力,也是生態系統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生物圈中每一完整的生態系統都是一個能量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系統,這是生態系統功能的一個重要體現。

      (2)指導學生分析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過程和特點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推理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用準確語言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的過程。

      (3)研究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一方面可以鞏固前面學習的食物鏈、食物網的知識,另一方面也為研究生態系統的目的——更好地服務于人類自身(調節能量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打好基礎,教育學生樹立生態學觀點,自覺堅持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原理。

      基于對學生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和現實生活的需要,確定了以上教學的重點。

      2.難點及其突破策略

      難點: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

      難在能量流動比較抽象和學生缺少揭示規律的方法。針對這一難點主要采取了以下突破措施:

      1.采用由局部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先定性再定量的分析方法,逐步引導學生理解能量流動過程,歸納能量流動的特點。

      在分析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時,先由一個個體的能量輸入、儲存、轉化和散失途徑分析,逐步種群、第一營養級、第二營養級,最終歸納出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在能量流動的特點的教學中,先由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過程的定性分析作出推測,然后以賽達泊格湖能量為例定量分析,最終得出能量流動的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特點。

      2.設計合理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小組的合作進行推理探究,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師生互動,共同探究規律。

      在學生完成能量流動概念學習之后,教師提出問題:一個個體的能量如何輸入儲存和散失?一個種群呢?引導學生進行教材的學習和思考;接著提出能量在生態系統中是如何流動的?引導學生學習教材,小組探究:第一營養級的能量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第二營養級呢?在小組探究的基礎上師生合作歸納出,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

      然后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究歸納:

     、偕鷳B系統的能量來源是什么?

     、谌绾屋斎?

     、哿鹘浬鷳B系統的總能量?

     、苣芰吭诟鱾營養級的來源和去路?

     、菽芰苛鲃拥钠瘘c和渠道?通過探究和師生互動準確掌握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

      在解決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過程的基礎上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定量分析賽達泊格湖能量流動。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你能總結出什么規律?”通過小組合作,最終歸納出能能量流動的規律。

      3.重視聯系實際,鞏固規律,激發學習興趣。

      在學生歸納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食物鏈長度一般只有4-5級?”“魯賓遜荒島生存策略”等實例分析,既鞏固了知識,又使學生在分析實例的同時,體驗了生活實際中的科學規律,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發現規律、運用規律、揭示事物本質的科學探究_,提升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授課對象為高二年級學生,從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看,已經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通過高一年級的學習已經養成合作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且學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邏輯推理能力;從學生的知識水平來看,學生通過初、高中學習已逐步建立了能量,能量傳遞,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在生物學學習中,已學習了儲存能量的物質、光合作用、細胞呼吸等內容,這些都是理解本節內容的基礎。

      三、教學策略

      以“自主、探究、合作”作為學習的基本形式,充分利用教材、媒體等資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加工信息、推理判斷、合作探究、歸納總結。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思考、合作、探究、歸納,教師啟發引導、歸納、拓展延伸,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落實課堂教學目標。在樂學氛圍中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直觀性,條理性、動態性、高效性等優點,設計多媒體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和分析。

      四、學法指導

      本節課的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由現象發現規律、掌握規律,并運用規律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如何去分析問題、揭示問題,方法很重要。本節內容教學中教師重在指導學生掌握由個別→一般,由局部→系統的分析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規律常用的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方法,同時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聯系生產、生活實際,進行規律的理解和應用,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重要途徑之一。

      五、教學過程

      (一)教學流程

      1.問題探討、設疑激趣

      2.理解概念、問題引導,學生由個體→種群→營養級→生態系統逐步進行能量流動分析。

      3.小組探討交流,師生共同歸綱總結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

      4.定量分析賽達泊格湖能量流動,小組合作交流,師生共同歸納能量流動特點并探究其表示形式。

      5.實例分析,運用能量流動的規律。

      6.小組探討實例、歸納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

      7.課堂小結

      (二)本節課教學的設計思路

      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導誘,使學生樂學、會學、學有所獲是本節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

      本節課一開始通過問題探討,使學生置身其中;與生存挑戰相聯系,激發學生求知_。自覺主動投入本節課的學習。

      接著通過教師問題引導,指導學生進行能量流動的分析,在學生學習活動中,學會由個體→群體→系統的分析方法。然后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小組交流探究,師生共同總結出能量流動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做出定性推測:能量有逐級遞減的趨勢。

      教師進一步提出這一推測的準確性有待驗證,進而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_。教師因勢利導轉入定量分析賽達泊格湖的能量流動,通過定量分析和小組的交流探究歸納出能量流動的規律。

      學生沉浸在發現規律的快樂中,教師趁熱打鐵引入實例分析,使學生在分析實例中體驗規律應用的快樂進而加深對規律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比較農田生態系統與;~塘,以及小組變流如何更好的進行草原放牧,嘗試將所學知識運用于新情景中,解決實際問題、理解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突出學生由現象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發現規律的教學思路,容易激發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的幾個注意點

      1.注意區分攝入量和同化量

      2.在講能量金字塔時要避免學生在理解不透或知識鞏固不牢時,引入其他的金字塔造成干擾,暫不拓展其他生物金字塔。

      3.區分提高能量利用率與提高能量傳遞效率不同。

      六、板書設計

      為突出重點,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知識體系。板書設計如下: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一、能量流動的概念

      輸入傳遞、轉化、散失

      二、能量流動的過程單向流動

      1.來源逐級遞減

      2.起點表現形式

      3.渠道能量金字塔

      4.流經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5.各個營養級能量來源

      6.各個營養級能量的去路

      7.能量轉化過程

      三、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

      1.效利用

      2.持續高效流向對人有益的部分

      七、習題設計

      1.課堂鞏固練習

      旨在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區分易混點

      2.課后探究

      設計課后探究的目的,在于進一步調動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科學研究的積及性;同時通過開放性試題,拓寬學生思維。

    高二下期生物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區別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2、學習掌握一些安全用藥的常識。

      3、說出一些常用藥物的名稱、作用和使用方法。

      教學重點:

      概述安全用藥的常識

      教學難點:

      說出一些常用藥物的名稱、作用和使用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搜集藥品的使用說明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提問的方式,小組討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我們上節課學習了免疫,知道人體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但每個人食五谷雜糧,還是免不了會生病;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一些危急情況或意外傷害,面對這些你首先想到的措施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習第二章《用藥和急救》。請同學們看兩個有關用藥的資料,我們再下結論。

      資料1:據統計,我國每年5000多萬病人中,至少有250萬人入院治療與藥物不良反應有關,其中50萬人是嚴重不良反應,因此致死的人數每年約有19.2萬人,比傳染病致死的人數還要高出許多倍。

      資料2:據調查,我國現有的180萬聾啞兒童中,有60%以上是由于不合理用藥造成的;我國1000萬聾啞人中,60%-80%也與藥物不良反應有關。

      教師:當我們遇到一些小病時,如果家長有一定的醫學常識,對輕微病癥的診斷和用藥方法正確,這樣做是可以的。同時又起到節省時間,及時治病的效果。但,俗話說得好,“是藥三分毒”,在自己用藥的時候,怎樣選擇藥物、如何服用,才能充分發揮藥物的效果,避免藥物對人體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或危害呢?我們這節課來探討有關“安全用藥”的知識。

      二、講授新課

      一、安全用藥

      教師:安全用藥是指根據病情需要,在選擇藥物的品種、劑量和服用時間等方面都要恰到好處,充分發揮藥物的效果,盡量避免藥物對人體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或危害。所以了解一些安全用藥的知識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我們了解藥物的分類。

      (一)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1、學生分析小活動: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些常用藥:草珊瑚含片、阿司匹林、黃連素、紅藥水……它們都是用來干什么用的?

      (生分組討論嘗試回答)

      這些藥物我們可以在哪些地方買到?

      生討論答出:醫院、藥店、醫藥超市等。

      2、處方藥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疾病,僅憑我們所掌握的一些醫學常識,不能夠做出病情判斷,也不能決定用何種藥物,這時我會怎么辦?

      需要醫生給我們開出藥方,然后按照藥方去抓藥,按照醫生的要求服用。這類藥和我們剛才學的非處方藥不同,我們稱為處方藥,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的處方才可以購買,并按照醫囑服用藥物。

      3、了解什么是非處方藥

      上述這些藥我們可以不用醫師開藥方,直接去買到,按照說明書使用即可,這一類藥稱為非處方藥,簡稱OTC,非處方藥用于治療一些消費者容易診斷,自我治療的常見輕微病癥。比如,同學們有時覺得自己在發燒、流鼻涕等癥狀,就判斷自己患感冒,便自己去購買一些感冒藥,這種現象在生活中經常發生,也體現了非處方藥的優越性,質量穩定,療效好,使用方便。

      (二)藥品的服用

      1、教師: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在使用前都要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確保用藥安全。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閱讀自己的那份兒《使用說明書》并進行交換閱讀。解讀說明書中的各項信息,然后對教材88頁的問題進行討論,并選一名記錄員記錄你們小組的討論結果。

      (1)哪些是中藥,哪些是西藥,你是怎樣分辨的

      (2)藥物的使用說明中有哪些信息對于安全用藥是十分重要的?

      (3)你能否從使用說明中概括出一些藥物保存的基本要求?

      (4)關于安全用藥,你還有哪些希望與大家討論的問題?

      教師:請每小組的記錄員根據本小組的情況向大家匯報討論的結果。

      學生1:我們小組的.中藥有……,西藥有……,我們是根據藥物的主要成分來分辨中藥和西藥的。

      學生2:《使用說明書》中的作用與用途或功能與主治、用法與用量、規格、有效期、批準文號、制造單位和注意事項對于安全用藥都是十分重要的。

      學生3:藥品的保存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閉保存,避免受潮,藥物受潮后有效成分可能分解,甚至發生霉變,影響療效。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給予鼓勵性評價,同時及時糾正某些不正確的觀點,歸納出討論題的參考答案。)

      2、對照同學們搜集的藥品說明書,尋找在藥物說明書上有沒有藥物的主要成分、適應癥、用法和用量、藥片規格、注意事項、生產日期、有效期、生產批號等。

      教師補充講解:一般來說藥品的有效期為1-5年,沒有規定或表明有效期一般按5年來算,失效期指藥品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其質量不符合國家認可的質量標準和要求,不能繼續使用的日期。

      舉例:1、“有效期為1999年7月”指該藥可用到1999年7月31日。

      2、“失效期為1999年7月”指該藥可用到1999年6月30日。

      我們掌握了以上的常識也是安全用藥的必備,我們購買了非處方藥必須嚴格認真閱讀說明書,按照要求進行服用,而處方藥則必須在醫師的具體指導下方可使用。

      二、家庭小藥箱的配備

      在生活中,有時候會突發性的出現一些小毛病,如感冒、腹泄等,這時候如果家中早已準備好了那就方便多了,因此家中配備一個科學的家庭藥箱或旅行藥箱,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F在請你設計一個家庭藥箱,在設計時,你首先要考慮家庭中常備的藥物有哪些?家庭成員中是否有特殊情況,這些藥物的保存方法你了解嗎?如何將這些藥物擺放?

      學生進行小組設計,設計完成后小組交流。

      三、鞏固練習

      看誰選得對

      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處方藥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的處方才可以購買的藥物

      B.非處方藥不需要憑醫師處方即可購買,因此這類藥物可以隨意服用,不會對身體引起毒性或副作用

      C.中藥和西藥是根據其有效成分的不同來區分的

      D.無論何種藥物,在使用之前都應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

      答案:B

      2.當你的家人因腹瀉需要服藥時,你應該選擇下列哪種非處方藥

      A.感冒沖劑

      B.牛黃解毒片

      C.阿司匹林

      D.諾氟沙星膠囊

      答案:D

      3.下列藥物已經過期不能使用的是(假設教學時間為20xx年6月1日)

      A.生產日期為20xx年6月,有效期:三年

      B.生產批號為020601,有效期:二年

      C.有效期至20xx年6月

      D.失效期至20xx年6月

      答案:D

    【高二下期生物教案】相關文章:

    高二下期生物教學計劃06-30

    高二生物教案11-05

    高二生物教案15篇11-05

    高二生物教案(15篇)12-16

    高二生物細胞增殖教案03-11

    高二生物教案13篇02-24

    高二生物教案匯編15篇02-23

    高二地理下期教學計劃03-29

    生物教案:生物的特征12-22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