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加快發展經營規模的幾點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現代農業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現就進一步推進我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加快發展規模經營提出如下意見,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充分認識進一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規模經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在家庭承包基礎上,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規模經營是我市農村經濟發展和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根據我市人多地少實際,順應農村勞動力大量向非農產業轉移,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投資效益農業的趨向,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水平,實現“十一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和農業現代化宏偉目標,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有利于促進土地、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和優化配置,實現農業產業化、集約化經營;有利于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區域特色產業發展,提高農業的規模效益;有利于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推廣,提升我市農業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增強鄉鎮政府和村級組織在發展效益農業中的引導、協調、服務功能。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與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十一五”規劃的實施和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一些地方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規模經營的進展較慢,流轉行為不夠規范。同時,隨著農村稅費改革和糧食購銷體制的改革,種田效益提高,土地流轉難度增大。因此,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規模經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積極引導,規范管理,加大扶持,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加快發展規模經營,使我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二、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規模經營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規模經營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針,以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為基礎,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產出率、農產品優質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進一步規范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行為,提升土地規模經營水平,全面推進我市現代農業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規模經營應把握以下基本原則:
。ㄒ唬﹫猿洲r村土地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和穩定土地承包關系的原則。在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規模經營時,不得改變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經營制度,承包方將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通過轉包、租賃或入股形式進行流轉時,原土地承包關系不變。
。ǘ┮婪、自愿、有償的原則。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規模經營必須嚴格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流轉雙方必須協商一致,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受讓方必須有農業經營能力,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轉包費、租金、轉讓費等,由當事人雙方協商確定,流轉的收益歸承包方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截留或扣繳。
。ㄈ┯欣谫Y源優化配置的原則。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規模經營,應立足于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土地與其他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產出率,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ㄋ模┮虻刂埔、分類指導的原則。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規模經營必須與當地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區域特色相適應,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
三、積極引導,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規模經營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通過各種途徑,加大對《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規模經營對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的宣傳,消除基層干部、群眾的疑慮,形成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的共識和內在動力。同時,要樹立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的先進典型。從明年起,市政府每年將評選20個左右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力度大、管理規范、成效顯著的先進鎮、村進行表彰。
要鼓勵農戶通過轉包、租賃、互換、股份合作等多種形
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要重點圍繞當地農業區域布局規劃,結合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基地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和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積極引導從事二、三產業和小規模的兼業農戶把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出來,實行集中開發,連片種植。要鼓勵有資金、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種養大戶、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單位或個人投資效益農業,連片開發農戶流轉的土地。積極引導各規模經營主體吸納流轉農戶的剩余勞動力繼續從事農業生產,成為新型的職業農民,形成土地流轉吸引大戶開發、大戶帶動土地流轉的良性循環,實現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規模經營水平。同時,要積極鼓勵農戶和規模經營主體對季節性閑置的土地進行季節性流轉,進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在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建設中,要把規模經營作為重要條件之一。市級特色農業產業基地的規模經營率應達到80%以上。
要圍繞當地實際,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模式。要繼續鼓勵專業大戶、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開展土地規模經營。要積極探索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鼓勵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的形式進行合作生產,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與流轉土地的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在土地流轉基本條件不夠具備、土地仍是農民收入主要來源的地區,要充分發揮種植大戶、購銷大戶、農業龍頭企業、農技推廣機構等經營服務組織作用,圍繞當地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把農民組織起來,發展以服務為載體的規模經營,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通過統一作物布局、統一生產質量標準、統一投入品采購和供應、統一技術培訓、統一品牌、統一銷售,達到規模經營的目的。
四、加強管理,促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涉及農戶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強,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加強指導和管理,確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規范有序,維護流轉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和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過程中,各地必須嚴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進行。對在集中連片開發過程中,個別不愿流轉的農戶,要做好深入細致的,在不影響其承包權益的前提下,通過地塊調整等辦法解決,不得違反農民意愿,搞強制流轉。流轉雙方要在平等互利、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書面流轉合同,明確流轉土地的面積、四至、流轉的期限和起止日期、流轉土地的用途、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流轉價款及支付方式、流轉合同到期后地面附著物及相關設施的處理和違約責任等內容,流轉合同應報發包方和鎮(鄉)人民政府農村經營管理部門備案。委托發包方或中介服務組織流轉的,應由承包方出具土地流轉委托書,注明委托的事項、權限和期限等,并有委托人的簽名或蓋章。以轉讓方式進行流轉的,必須事先提出申請并經發包方同意。鎮(鄉)人民政府農村經營管理部門、村經濟合作社或土地流轉服務組織應及時向達成流轉意向的承包方提供統一文本格式的流轉合同,并及時做好簽訂合同的指導。流轉當事人可以向鎮(鄉)人民政府農村經營管理部門申請合同鑒證。時間較長、面積較大或標的較大的流轉合同,可以向公證處申請合同公證。受讓方將承包方以轉包、出租方式流轉的土地實行再流轉的,必須經原承包方同意。在指導流轉合同簽訂或流轉合同鑒證中,發現流轉雙方有違反法律法規的約定,要及時予以糾正。
要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備案、登記和檔案管理制度。村經濟合作社對承包方提出的轉包、出租、互換或其它方式流轉承包土地的要求,應及時辦理備案,并報鎮(鄉)人民政府農村經營管理部門。鎮(鄉)人民政府農村經營管理部門要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情況登記冊,落實專人負責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情況登記、流轉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和管理。對目前已流轉的土地,各縣(市)、區和鎮(鄉)人民政府要組織人員在年底前開展一次全面的清理,對流轉手續不全的,要盡快補全;對合同條款不清、標的顯失公平的流轉合同,要通過說服引導、利益平衡的辦法引導雙方簽訂新合同,并及時做好備案、登記和歸檔。同時,要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信訪制度,積極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仲裁,妥善解決農村土地流轉糾紛。
五、加大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規模經營的扶持力度
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發展規模經營制約因素多,難度大,各地必須制訂相應的政策措施加以扶持。
。ㄒ唬┘哟筘斦龀至Χ。各級政府在財政預算中每年都要安排一定額度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專項扶持資金,用于鼓勵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培育規模經營主體、建設鎮、村土地流轉服務組織。各級涉農扶持項目應向土地流轉度高、規模經營好的地方傾斜。
。ǘ⿲嵭行刨J支持和用地優惠。農村信用社要加強對規模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把規模經營主體作為信貸支農的重點,每年安排一定額度的農業信貸資金,解決規模經營主體季節性、臨時性所需生產經營資金。對于實力強、資信好的規模經營主體給予一定的信貸授信額度,允許規模經營主體以聯保等形式辦理貸款手續。各縣(市)、區農業信用擔保公司要積極為規模經營主體提供擔保。對規模經營主體因生產需要建造簡易倉庫、曬場等臨時性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應視作農業生產用地,土地管理部門要簡化審批手續,同時要加強管理,防止改作非農用地。
。ㄈ┻M一步強化服務。鎮(鄉)人民政府、村經濟合作社和農村土地流轉服務組織要積極為流轉雙方提供流轉土地供求信息、政策咨詢、指導合同簽訂和流轉協調等服務。農業、農機、科研等部門要與規模經營主體建立定點聯系制度,優先為他們提供適用農機具、優良品種和技術培訓、信息咨詢等服務。農資部門要千方百計滿足規模經營大戶對農資的需求,優先供應,保證質量。
。ㄋ模┘哟髮r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各地要進一步加大土地整理、標準農田建設和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的力度,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并把土地整理、標準農田建設、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與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緊密結合起來,對已形成規模經營的地方,有關部門要優先立項。
。ㄎ澹┘哟髮r村勞動力非農技能的培訓力度。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勞動力非農技能的培訓力度,提高農村勞動力非農就業能力,拓寬就業門路,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向城鎮轉移,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穩定發展創造條件。
六、切實加強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的領導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關系到廣大農民群眾和各經營主體的切身利益和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各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把這項作為農業農村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鎮(鄉)、村土地流轉服務組織,各鎮(鄉)都要建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村建立土地流轉服務站,明確土地流轉服務組織的職能,充分發揮土地流轉服務組織在流轉供求信息提供、政策咨詢、實施過程中的指導、協調和服務的作用。要加強縣(市)、區和鎮(鄉)農村經營管理組織、隊伍建設,使農村經營管理機構、人員與所承擔的職能相適應。要建立農村經營管理和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網絡,為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提供信息平臺。各地要結合當地實際,研究制訂促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的指導意見,落實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并不斷加以完善。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鎮(鄉)人民政府要切實承擔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的指導、協調、服務和管理的職能,國土、財稅、金融、司法、勞動保障、科技、農機、農資供應等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研究制訂相應的管理和扶持辦法,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進一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加快發展經營規模的幾點意見】相關文章:
進一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加快發展經營規模的幾點意見08-15
國有商業銀行支持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意見08-24
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加快推進現代化進程08-15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縣域經濟發展08-15
關于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08-17
堅持統籌城鄉發展 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08-15
土地承包管理經營權流轉情況的調研報告08-24
農牧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問題探討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