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新聞傳媒學論文>中國廣電集團和報業集團的比較

    中國廣電集團和報業集團的比較

    時間:2023-02-23 21:24:25 新聞傳媒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國廣電集團和報業集團的比較

     把報業集團和廣電集團成立時的情況做個對比還是很有意思的,因為這兩種集團目前是最有影響的,而出版集團還沒有被完全劃入媒體集團。
    當初國內第一個媒介集團――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成立時,雖然儀式一樣隆重,但是,它似乎并不牽扯別的單位,也就是說,它自己擁有的子報數量夠標準了,廣告量又大大富裕,于是就可以做試點了。
    而現在的湖南廣播電視集團可不一樣,它幾乎囊括了湖南所有的省級電視臺、廣播電臺和各個頻道,甚至包括了電影,更加不一樣的是,它有了董事長,由湖南廣播電視局局長魏文彬擔任,總經理則由湖南廣播電視局副局長曾凡安擔任?梢哉f,它是一個典型的區域性的媒介集團。
    有趣的是,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當初成立時并沒有突出強調自己是什么行政級別的媒介集團。目前,廣州有三個大的報業集團在和平競爭,很難想像長沙能夠容納三個廣播電視集團。由此可以看出廣播電視集團和報業集團的某些區別,廣播電視集團似乎是重工業,而報業集團就好像是輕工業,所以廣播電視集團的發展帶有更加濃厚的政府行為色彩。
    上個世紀末,報業集團在中國風起云涌時,廣播電視界的某些領導非常著急,聲稱應該追趕報界,盡快成立廣播電視集團。但是,實際上中央電視臺的廣告收入一直是全國沒有爭議的老大,它屬下的無錫外景基地也早已上市,可以說它早就具備了一個廣播電視集團的實力和規模。包括北京電視臺、上海電視臺、浙江電視臺、山東電視臺和湖南電視臺也都早具有了組建集團的條件,只是等待政府的批準。

    從廣播的角度看,許多電臺巴不得趕快跟電視臺合并,大部分電臺都是在電視臺和報刊的夾縫中求生存,經濟狀況都不大好,廣告也少,政府甚至有時不得不讓電視臺拿出錢來貼補電臺,這也是一種兄弟式的支持,現在如果合并了,暗補就變成了明補。當然,也不能否認有些電臺的日子很好過,比如,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還有像北京音樂臺這樣的精兵簡政的專業臺,對他們來說,合并的意義并不是很大。
    而從中國的實際情況看,電影和廣播電視幾乎是兩張皮,當年合并在一起時就有電影界人士反對,在中國,電影可以說是比較純粹的文藝行業,而廣播電視臺則被劃入標準的新聞部門。如果從大文化的角度說,他們是一回事。但是從具體的專業角度看,把他們放在一起是有點不倫不類。
    值得注意的是,組建報業集團時,政府還出臺了一套標準,比如要有多少子報,多少廣告收入,等等。而現在成立廣播電視集團時,反而沒聽說有什么標準。
    有趣的是,政府和主流媒體都對組建媒介集團有積極性。對政府來說,報業集團比分散的報刊好管。對報紙來說,能夠利用這個有利時機,兼并一些報紙,擴大自己的實力,同時也能夠得到一些優惠政策,比如刊號審批,何樂而不為。由此,不難理解為何有些報紙急于兼并一些倒閉型報紙以便組成報業集團,因為不湊夠規定的報紙數,就不能申請組成報業集團。
    而報業集團將要給讀者帶來什么影響?從理論上講,會使報紙競爭減弱。媒介集團可以說是中國媒介與國際接軌的最新焦點,F在,西方媒介的集團化趨勢越發明顯,如美國的一城一報現象,媒介集團的跨行業擴張愈加突出,報紙和電子媒介的圍墻已被打破,政府限制媒介壟斷的政策法規一再被瓦解。
    相對來說,廣播電視集團在一定意義上會減少資源的浪費,如有線和無線電視的聯盟。畢竟,由媒介集團來重組資源比用行政手段要更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但是,現在許多有線電視臺頗有情緒,畢竟媒介集團化在中國帶有濃厚的政府行為色彩,在好多地方,有線電視臺的日子比無線電視臺好過,有線電視臺人少,廣告多,建臺歷史短,人員年輕。相對來說,無線電視臺的人員有老化的傾向,建臺歷史長,人多,競爭力下降。雖然說電視臺對比報刊和廣播來說,是個年輕的小弟弟,但是無線電視臺比起有線電視臺,又是老大哥。
    無線電視臺過去一直指責有線電視臺的是,第一,有線電視臺一邊收用戶的入網費,一邊播廣告;第二,有線電視臺自制節目少并且差,成為港臺電視劇的轉播臺,沖擊國內電視市場,廉價傳播境外文化;第三,有線電視臺的新聞節目比較差,而新聞是立臺之本。
    這種指責令人想到當年對縣級電視臺的批評!拔母铩焙,國家提倡四級辦電視,這種做法是典型的政府行為,而它極大地調動了地方辦電視的積極性,直接導致中國目前的電視臺數量位居世界前列,屬于超前發展,有點大躍進的味道,電視轉播塔林立,成為中國一景,在這一點上倒是很快做到了趕英超美。四級辦電視超前解決了中國電視的全國覆蓋問題。而現在地市級電視臺似乎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政府先是讓縣級電視臺和廣播電臺合并,然后探索二級辦電視,這也是政府行為。難怪有的縣級電視臺的人抱怨這是過河拆橋,過去他們為中央電視臺的節目轉播出力,現在技術進步了,天上有衛星,地上有光纜,縣級電視臺似乎被時代淘汰了,成為技術的犧牲品。
    事實上,在中國,合并有線電視臺和無線電視臺要比撤消地市級電視臺容易,理由很簡單,前者在廣播電視系統內部就可以解決,而后者則牽扯到地方行政,現在各級地方領導都已經飽嘗了擁有地方電視臺的好處,如果忽然撤消地市級電視臺,那么中央電視臺和省級電視臺對基層市縣的報道和介紹就不會像當地電視臺那么充分。這是一種文化政治。
    同時,中國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東南方的許多縣級電視臺生活得很好,有的臺廣告收入比西北部的省級電視臺還要多。所以在政策上很難一刀切。目前,武漢電視臺的合并改革已經走在了前面,市里的幾個臺都合并在一起了。浙江電視臺也是靜悄悄地把有線電視臺合并到一起了。
    《廣州日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個被中宣部批準成立的報業集團,掛牌后影響增加得很快。至少在一定時間里,報業集團這個牌子本身就是一種無形資本,會吸引投資,F在,中國媒介集團可以分成兩種模式,也許可以說是南北特色,南方以廣東為主,偏重市場因素,報紙的相關產業經營逐步壯大。北方則以上海和北京為首,行政色彩濃厚,以報紙經濟為主。
    從宏觀上說,媒介集團與國家的行政區域調整有關,比如,以華南、東北、華東、西北、北京和西南等地區作為媒介集團互相兼并的勢力范圍。同時,媒介集團又與國家的媒介體制有關,如果國家保留二級電視體制,就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省級電視臺,尤其是省級上星的衛視臺。而從目前看,報刊和廣播所保留的級別層次與電視臺不同,這都會影響將來媒介集團內部的建制。
    (完)
    中國廣電集團和報業集團的比較

    【中國廣電集團和報業集團的比較】相關文章:

    在青島日報報業集團的實習08-06

    在青島日報報業集團的實習報告08-15

    在青島日報報業集團的實習報告(1)08-16

    中國媒介集團會上市嗎?08-11

    ERP在龍飛集團的實施和應用08-05

    中國的跨媒體集團有什么影響?08-11

    中國跨媒體集團浮出水面08-11

    德國最大的傳媒集團基希集團破產08-11

    利益集團視角的中國“三農”問題08-1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