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新聞傳媒學論文>擬社會互動:重新審視電視與受眾的關系

    擬社會互動:重新審視電視與受眾的關系

    時間:2022-08-11 04:00:45 新聞傳媒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擬社會互動:重新審視電視與受眾的關系

     
    一、電視語言:傳受互動的符號中介
    符號是傳播過程中為傳達訊息而用以指代某種意義的中介,它是人際溝通交流的基本要素。蘇姍·朗格把人類的傳播符號分為推理性符號(語言符號)和表象性符號(非語言符號)兩大類;并認為,語言可以表達感覺世界中的一切現實存在,也可以表達那些無法感覺的無形觀念。但是,語言并非萬能的表達工具,它無法忠實地完成情感表現的任務。于是,服務于情感表現的另一種符號——即與推理性符號相對的表象性符號應運而生。
    在電視傳播中,傳播者運用的是電視語言符號系統,這是電視傳播傳受關系產生的基礎。電視語言符號系統也包括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兩大部分,但與人際傳播中的符號系統相比有一些不同,因為在兩種傳播活動中感知的渠道不同。人際傳播中的全感官參與,而電視傳播中傳播者與觀眾之間的互動是以電視語言為橋梁的間接交往。電視語言是電視傳播在現代傳播科技支持下重返親身傳播(面對面人際交流)的一種努力。
    如果說文字語言是知覺對象(感覺、印象等)抽象的符號形式,那么電視語言則是知覺對象(感覺、印象等)具象的符號形式,是物質現實的直接展示。阿恩海姆認為,在思維活動中,視覺意象是比文字語言更為高級的媒介。因為“視覺媒介最大的優點就在于它用于再現的形狀大都是二度的和三度的,這要比一度的語言媒介優越得多。這種多維度的空間不僅會提供關于某些物理對象或物理事件的完美思維模型,而且能夠以同構的方式再現出理論推理時所需要的各個維度!

    電視語言是視聽同構的語言,視聽分別作用于人的兩個感知通道。和視覺意象一樣具有說理表情能力的是聽覺意象。書面文字只是對人們說話行為所做的一種簡單的圖式記載,說話人聲音的高低強弱、速度、節奏以及語境氛圍等都被略去了。而電視語言中的人聲語言則是對書面文字所略去內容的全面恢復,因而才造就了電視傳播的現場感和逼真性。
    電視語言是物質現實的具象的符號形式,是傳播者和觀眾之間意義的橋梁。傳播者與觀眾之間的互動是以電視語言為中介的心理互動。和文字作品的文本一樣,電視節目也是一個供人讀解的文本,只不過這是一個用具象的電視語言撰寫的視聽文本。
    二、擬社會互動:傳受關系的存在形態
    擬社會互動是電視傳受關系的表現形態。我們可以從人際互動與擬社會互動的差異,來分析擬社會互動形式上的一些特征。
    1、語境
    在人際互動中,語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語言本身的局限或表達歧義,而且語境還可以使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的意義得到拓展和膨脹。而在電視傳播的擬社會互動中,傳播者和觀眾是分處于不同的時空之中的,觀眾無法步入電視的聲畫空間,直接與畫中人發生日常性的接觸和交流。擬社會互動的語境是一種模擬語境。模擬語境是在電視傳播過程中,在現實的社會環境和社會語言環境的基礎之上,遵循電視傳播的傳播規律所提出的要求,模擬現實生活中人際互動的各種社會語境。
    2、感知信息的線索
    在人際互動中,人們很注意察言觀色。在互動的過程中,有非常豐富的感知信息的線索。我們生命中經歷過的全部經驗都將在互動過程中明顯或潛在地發揮作用。在擬社會互動中,人們只有視覺和聽覺兩個感官參與互動過程,相比于人際互動,擬社會互動中感知信息的線索非常有限,所有感知信息的線索都來自視覺和聽覺。因而日常溝通時通過其他感官來感知和認識的東西,在擬社會互動中就必須依賴視覺和聽覺的替代物來完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被感知和認識的東西,在擬社會互動中未必就能夠被感知和認識到,或者未必能被正確地感知和認識到。原因就在于,對于同樣一個日常生活中的觀看者,他觀看物質世界時,可以調動所有的感官,并動用生活經驗倉庫中的豐富儲備;而在擬社會互動中,盡管他可以充分調動生活中積累的視聽感知經驗來觀看物質世界,但可資參照的感知線索卻要狹窄得多。
    3、傳播主體的性質
    在人際互動中,行為人總是依據現存的社會準則、規范及慣例來確定自己的社會角色。行為人的言行總是獨立和自主的。因此我們說人際互動通常具有很強的私人性質。
    擬社會互動則是發生在傳播者和觀眾之間。對于新聞機構的職業傳播者而言,他的社會角色是雙重的,既代表傳播者個人,也是具體電視欄目乃至電視新聞機構的代表。因為在新聞傳播的實踐中,傳播者的表述活動自始至終都要受到傳播策略、節目宗旨、采編技巧等的約束。沒有一個傳播者可以宣稱自己的表述活動是獨立的個人行為。因而擬社會互動更具有公共性質。
    (作者單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與傳播系 郵編:100089)
    [責任編輯:姜依文]
    (完)
    擬社會互動:重新審視電視與受眾的關系

    【擬社會互動:重新審視電視與受眾的關系】相關文章:

    重新審視閱讀活動08-17

    構建師生互動的教學關系08-17

    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 生生互動 融洽人際關系08-17

    網絡環境的受眾分化與個人傳播08-15

    略論德育的生成模式、科學方法及互動關系08-17

    審視自我作文10-29

    審視自己作文02-25

    泛媒介背景下網絡小說與影視的互動關系研究08-12

    關于審視自己的作文04-25

    多媒體教學的審視08-1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