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商務管理論文>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因素分析法在標準成本管理中的應用

    因素分析法在標準成本管理中的應用

    時間:2022-08-18 09:48:10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因素分析法在標準成本管理中的應用

    因素分析法在標準成本管理中的應用

    一、標準成本管理論文聯盟http://
      標準成本管理又稱標準成本控制,是以標準成本為基礎,將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進行對比,揭示成本差異形成的原因和責任,進而采取措施,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標準成本管理以標準成本的確定作為起點,通過差異的計算、分析等得出結論性報告,然后據以采取有效措施,鞏固成績或克服不足。標準成本管理流程如下圖:
      企業在確定標準成本時,通常選擇正常標準成本,即在正常情況下,企業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成本標準,這一標準考慮了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損失、故障和偏差等。產品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三個項目組成。無論是確定哪一個項目的標準成本,都需要分別確定其用量標準和價格標準,兩者的乘積就是每一個成本項目的標準成本,各項目的標準成本匯總,即得到單位產品的標準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三個項目標準成本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的標準成本=σ(材料價格標準單位產品材料用量標準)
      直接人工標準成本=標準工資率工時用量標準
      制造費用標準成本=制造費用分配率工時用量標準
      二、因素分析法
      1.含義:依據分析指標與其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確定各因素對分析指標差異影響程度的一種技術方法。
      2.運用規則
      設f為某一經濟指標,它受三個因素的影響。假定三個因素分別為a、b、c,可建立關系,設f0為基期指標,f1為報告期指標,則有,
      報告期與基期指標的差異為因素分析法的分析對象:δf=f1-f0
      a因素對該經濟指標變動的影響δf1=
      b因素對該經濟指標變動的影響δf2=
      c因素對該經濟指標變動的影響δf3=
      三因素的綜合影響δf=δf1+δf2+δf3=f1-f0
      規則總結:分析某一因素對經濟指標變動影響時,按照各因素已確定的排列順序,分析因素用該因素的報告期與基期的差額表示,變動因素之前的各因素用分析期數據,變動因素之后的各因素用基期數據表示。Www.11665.coM
      三、運用因素分析法計算標準成本中的成本差異
      產品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項目構成,其中固定性制造費用不隨業務量的變動而變動,因素分析法分析標準成本中的成本差異只考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制造費用的成本差異。
      1.直接材料成本=材料耗用量×材料價格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實際產量下實際成本-實際產量下標準成本
      =實際用量實際價格-標準用量標準價格
      =直接材料用量差異+直接材料價格差異
      設實際產量下實際成本=實際用量實際價格寫成f1==
      設實際產量下標準成本=標準用量標準價格寫成
      直接材料用量差異δf1==(實際用量-實際產量下標準用量)標準價格
      直接材料價格差異δf2==實際用量(實際價格-標準價格)
      例1:假定某企業a產品耗用甲種直接材料,a產品甲材料的標準價格為15元/千克,用量標準為2千克/件。假定企業本月投產a產品6000件,領用甲材料25000千克,其實際價格為12元/千克。其直接材料成本差異計算如下:
      設直接材料成本為f,材料實際耗用量=,材料實際產量下標準耗用量=,實際價格=12元/千克,標準價格=15元/千克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δf=
      =(超支)
      其中:材料用量差異δf1==
     。ǔВ
      材料價格差異δf2=
      =(節約)
      檢驗:δf=δf1+δf2=195000-75000=120000(元)
      2.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工時消耗量小時工資率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實際總成本-實際產量下標準成本
      =實際人工工時實際工資率 -標準人工工時標準工資率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
      設實際總成本=實際人工工時實際工資率寫成f1==
      設實際產量下標準成本=標準人工工時標準工資率寫成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標準工時)標準工資率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實際工時(實際工資率-標準工資率)
      例2:a產品標準工資率為10.6元/小時,工時標準為1.5小時/件,工資標準為15.9元/件。假定企業本月實際生產a產品6000件,用工10000小時,實際應付直接人工工資100000元。其直接人工差異計算如下:
      設直接人工成本為f,實際人工工時=10000小時,實際產量下標準人工工時=,實際工資率=,標準工資率=10.6元/小時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δf=(超支)
      其中:直接人工效率差異δf1=
      =(超支)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δf2=
      =(節約)
      檢驗:δf=δf1+δf2=10600-6000=4600(元)
      3.變動制造費用成本=直接人工工時消耗量變動性制造費用分配率
      變動制造費用成本差異
      =實際總變動制造費用-實際產量下標準變動制造費用
      =實際工時實際變動制造費用分配率-標準工時標準變動制造費用分配率
      =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
      設實際總變動制造費用=實際工時實際變動制造費用分配率寫成f1==
      設實際產量下標準變動制造費用=標準工時標準變動制造費用分配率寫成
      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標準工時)標準變動制造費用分配率
      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
      =實際工時(實際變動制造費用分配率-標準變動制造費用分配率
      例3:a產品標準變動費用分配率為4.6元/小時,工時標準為1.5小時/件。假定企業本月實際生產a產品6000件,用工10000小時,實際發生變動制造費用40000元,其變動制造費用成本差異計算如下:
      設變動制造費用為f,實際人工工時=10000小時,實際產量下標準人工工時=,實際變動制造費用分配率=,標準變動制造費用分配率=4.6元/小時
      變動制造費用成本差異δf=(節約)
      其中: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δf1=
      =(超支)
      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δf2=
      =(節約)
      檢驗:δf=δf1+δf2=4600-6000=1400(元)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雖然成本差異分析內容較多且繁瑣,但在掌握了因素分析法差額分析法這一基本原理,運用當分析材料用量、直接人工效率、變動制造費用三個用量標準對成本差異的影響時,按照用量標準與價格標準的排列順序,分析因素用量標準用報告期與基期的差額表示,用量標準三變動因素之后的材料價格、人工工資率、變動制造費用耗費用三個價格標準用基期數據表示;當分析材料價格、人工工資率、變動制造費用耗費三個價格標準對成本差異的影響時,仍然按照用量標準與價格標準的排列順序,分析因素價格標準用報告期與基期的差額表示,變動因素之前的材料用量、直接人工效率、變動制造費用三個用量標準用分析期數據,便可容易地進行標準成本管理

    【因素分析法在標準成本管理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公共關系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08-18

    成本管理口號03-05

    過程方法在高職實踐教學管理中的應用08-26

    淺談微信公眾平臺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08-21

    生活中的化學在教學中的應用08-23

    淺談信息技術在學校檔案管理中的應用08-24

    成本管理制度07-01

    淺談初中數學中的非智力因素08-22

    探析中小企業銀行融資成本影響因素08-18

    淺論中小企業銀行融資成本影響因素08-18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