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初中數學中的非智力因素
淺談初中數學中的非智力因素文 于志敏
摘 要:研究發現,很多時候學生的成績差并不一定是由于智力問題引起的,很多時候是被非智力因素所影響。所以,教師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啟迪學生思維,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和培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學生在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除了本身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活動因素,包括動機興趣、愛好、意志、情感、性格等等,這些因素雖不直接接觸學習的過程,但卻對智力因素有著促進或是抑制的作用。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開發、調節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讓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起到積極向上的調節和動力作用。筆者就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和經驗,總結了以下兩個方面。
一、樹立學習動機,培養學習意志
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而意志是學生自己為了達到目的,主動行動,克服困難而自覺產生的心理活動,正確的動機和堅強的意志,是學習的積極力量。我是這樣做的:首先結合數學教材中的重點公式、定理,介紹中外數學家的成就史,如,中國數學家祖沖之,用籌碼計算圓周率;希帕索斯是發現無理數的第一人,他為根2殉難,他為真理殉難,他雖死,卻為數學的發展開辟了寬闊大道。其次就是要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在課上,要緊抓重點,分散難點,循序漸進地引導和啟發學生的思維;在課下,要了解學生,鼓勵學生,堅定他們迎難而上的決心和信心。最后就是培養學生的自制力。在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教育,留給學生有限的時間思考,不時地進行突擊性的檢查、測試,從而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二、聯系實際操作,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充滿了數字、符號、字母、定義、定理、圖形等等,它看起來那么抽象、深奧,但是,其實數學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是從生活中走出來的。我們要把數學這“冷冰冰”的“陌生”,緊密地結合大生活,變成“活生生”的“實際”,學生就會在不經意間得到知識,學習輕松愉快。如,我在教授“軸對稱圖形”的時候,讓學生在課下準備了:硬紙片、平常的紙、針、尺子、圓規等的學習工具,讓學生自己剪或者是畫一些圖形,然后觀察、討論,判斷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想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己動手練習,主要是想讓學生在課堂上體會學習的快樂、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吳長興。數學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J]。中學數學研究,1999(07)。
。ㄗ髡邌挝 河北省承德縣詠曼初中)
【淺談初中數學中的非智力因素】相關文章:
淺談初中數學作業的批改08-24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師生互動08-24
淺談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對策08-24
淺談初中數學課程導入的方法08-25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08-25
淺談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采取對策08-28
淺談數學核心素養及在教學中的一些認識08-25
淺談小學低段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設計08-24
淺談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