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商務管理論文>電子商務論文>虛擬企業運行中的規制結構與契約特征

    虛擬企業運行中的規制結構與契約特征

    時間:2023-02-20 08:28:17 電子商務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虛擬企業運行中的規制結構與契約特征

    美國經濟趨勢基金會主席杰里米.里夫金在評論當前企業組織變化時說:“制造業和大部分服務部門正在進行一場變革,其變革的程度如同本世紀機器代替數百萬農民的勞動一樣深廣。人數減少的工廠和虛擬企業在地平線上隱約出現!薄疤摂M企業”(虛擬組織)一詞最初出現在肯尼思.普瑞斯等人1991年向美國同會提交的一份報告中。1993年,美國《商業周刊》在封面上做了一幅虛擬組織的廣告,宣傳虛擬組織,此舉把虛擬組織的研究的實踐興趣推向了高潮。

    虛擬企業是指功能特點專門化、運作方式合作化、組織結構分散化的企業類型。虛擬企業不同于傳統企業,突出表現在它的三個特點上:(1)功能專門化。虛擬企業在核心能力的基礎上形成專門化功能,成為單功能或少功能的組織,而不象傳統組織那樣“大而全”、“小而全”。(2)運作合作化。通過與其他企業合作形成強大、完整的功能,而傳統企業的整個生產過程主要在自身內部完成。(3)組織結構分散化。虛擬企業的組織結構趨于分散化,網上公司(如網上商店、網上銀行等)的這一特點尤為明顯。美國的耐克(Nike)、康柏(Compaq)等公司是虛擬化運作的典型,總部位于杭州的千年高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企業虛擬運作的代表。

     、虛擬企業的活動類型

    隨現代企業能力理論的興起,企業“能力”或特殊能力(核心能力)概念越來越重要。菲利普.薩爾尼拉(1957年)最早提出能力概念,他認為,能夠使一個組織比其他組織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質就是組織的能力或特殊能力。潘漢爾德與哈默(1990年)發揮后認為,核心能力是指“組織中的積累性學識,特別是關于如何團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有機結合多種技術流派的學識!

    根據能力(核心能力)這一概念,理查得森將經濟活動區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替代性活動”和“互補性活動”(Richardson,1960年和1972年)。依存于同一能力的活動稱為“替代性活動”;以一定規模和專業化程度為條件,與其它活動相匹配的活動稱為“互補性活動”。

    虛擬企業在核心能力的基礎上形成專門的功能,此功能所能完成的活動對該企業而言是替代性活動;在完成一項具體的交易和服務時,某虛擬企業根據其核心能力只能完成提供完整產品之全部活動中的一部分活動,剩余的經濟活動對該虛擬企業而言均 “互補性活動”。換句話說,虛擬企業在內部完成的活動是替代性活動,該虛擬企業合作伙伴完成的是互補性活動(相對該虛擬企業而言)。

     、規制結構

    理查得森從某主體能力的角度把交易活動分為兩種類型;威廉姆森則用資產的專用性、交易頻率、不確定性三個維度,把交易活動分為六種類型,并給出相應的制度安排。在不確定性適中的情況下,威廉姆森(1975年)用其它兩維確定交易類型,匹配出如下的規制結構。

    1:規制結構與交易類型的匹配

     

    投 資 特 點

    非專用

    混合

    特質

     

     

     

    數次

     

    市場規制

    三方規制

    (新古典契約)

     

    經常

     

    (古典契約)

    雙邊規制

    統一規制

    (關系性締約活動)

    “特質”指投資的專用性特點很強,“混合”指“專用性”程度適中;“數次”指交易重復的次數較少(包括一次),“經!眲t指交易次數較多。

    “數次--非專用性”和“經常--非專用性”兩類交易活動,均適用于“市場規制”!爱斖瓿山洺P越灰讜r,市場顯得特別靈驗,因為交易賢能方僅憑自己的經驗來決定是繼續體質貿易關系還是以極小的轉換費用別作他求。由于是標準化交易,換一種買賣安排大概也不難做到!保ㄍ希皩τ诜菍S眯缘牡质菙荡涡越灰,買賣雙方都不太容易依據直接經驗來防止交易中的機會主義,但一般可參照商業信譽或用一物品的其他買主的經驗。假定物品和勞務均為標準化的,這種正式或非正式的經驗評價都能激勵當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保ㄍ希

    “數次--混合型”、“數次--特質型”兩類交易適用于“三方規制”,即除了交易雙方之外,還有第三方作為仲裁者來輔助交易的進行。上述兩類活動都具有適中或較強的專用性,因此交易一旦發生就必須進行到底,因為中途停止會給一方帶來較大的損失,即專用性投資的機會成本是很小,市場調節的成本較高,交易專用規制結構的設置成本不能為數次交易所補償;其它如一體化等規制結構的成本更高,因為作為數次性交易不值得保持長期的關系。因此,通過第三方仲裁的方式可以使這兩類交易以合理的經濟成本發生。

    “經常--混合型”交易,適用于“雙邊規制”--企業間議定的契約安排。這類交易的專用性程度不很高,出于規模經濟的考慮,會傾向于外購(而非一體化生產)。然而,這類交易又具有一定的投資專用性,且經常發生,所以和特定的企業發生特定交易關系戶要比市場調節更降低交易成本。當然,雙邊規制以相互信任為基礎,否則,適應性問題(根據情況變化,對契約條款進行修訂的問題)和履約費用問題就會發生,以至使雙邊規制無效!敖洺--特質型”交易,適用于“統一規則”,即在一個企業內部進行,這是出于規模經濟及對機會主義成本防范的考慮。

     、虛擬企業的規制結構

    上述兩種理論具有內在聯系。理查得森對經濟活動的考察,采用的是一維變量(能力);威廉姆森對經濟活動的考察,采用的是三維變量(不確定性、交易頻率、專用性)。能力是長期培養的結果,它可以作為投資的一種類型看待。因此,能力也象其他投資一樣,呈現不同專用性程度的特征。因此,理查得森的活動分類可以納入威廉姆森的理論框架。

    企業能力理論從企業核心能力出發,區分兩種活動--替代性活動和互補性活動。前者與企業的核心能力是一致的,后者雖不一致,但卻是企業核心能力所從事活動的必要補充。因此,若把這兩類活動中所傾注的企業核心能力作為一種投資,則兩類活動投資特點便會呈現不同的專用性。替代性活動對觀察企業而言,是自身核心能力專用性的結果,相當于威廉姆森的特質活動;互補性活動,雖非自身核心能力的專用性活動,但其中所傾注的核心能力卻是觀察企業利用核心能力完成一項完整活動的必要補充,所以其呈現的專用性牌適中的程度,相當于威廉姆森的混合性交易活動。而既非替代又非互補的活動是普通的活動,其專用性程度最低,相當于威廉姆森的非專用性活動。這樣,威廉姆森的交易類型和理查得森的活動類型具有一定的對應關系(詳見表2)。

    2:交易活動類型的對應關系

     

     

    投資特點

    非專用

    混合

    特質

     

     

     

    數次

    非替代且

    非互補活動

    互補性活動

    替代性活動

     

    經常

    非替代且

    非互補活動

    互補性活動

    替代性活動

    虛擬企業之間的合作建立在長期的伙伴關系上,交易的頻率較高;虛擬企業之間的活動互為互補性活動。所以,按照威廉姆森的劃分,虛擬企業之間的交易類型屬于“經常--混合”型,由此可以得出“邪氣企業的規制結構是“雙邊規制”。這一規制在現實中表現為,虛擬企業通過談判,形成一種比較親密的關系,從而超越一般的市場交易。

     、虛擬企業間的契約特征:間續式合約

    市場規制在法律框架內實現一次或數次一般性交易,交易具有暫時性、隨機性特征,因此,從時間維度看,市場規制是種短期契約。統一規制(企業制度)是將經常性特質交易納入企業內部進行調節的一種契約形式,為成名因特質交易進行時殘值很小而帶來的損失,長期性契約安排比短期契約形式更節約交易成本。虛擬企業活動的能力資產具有一定專用性,特別表現為合作企業之間具有一定的依賴關系(因為是互補性活動)。虛擬企業的合作對象應是分別在各自從事活動方面最具有較強核心能力的企業界。虛擬企業是經濟活動在企業層次上能力分工的結果每種核心能力的企業個數必然不可能很多,否則核心能力概念本身就有矛盾,所以,虛擬企業的合作對象不可能在市場上任意結合。各自呈現的稀缺性會在兩個方面使市場規制的契約成本大為上升:一是經常性契約談判、監督活動使成本上升;二是互補性活動產行的依賴性使轉換成本(和其他企業合作的成本)料高。所以,市場規制不經濟;統一規則顯然不適合。由于不是替代性活動,若納入企業體內,則會分散和減弱企業的核心能力,因此,虛擬企業只能采用雙邊規制。在創新業務產生且原合作網內缺乏提供互補性活動的企業時,會使用三方規制;初次合作,也會使用三方規則。在上述兩種情況下,雙主對彼此的信譽互不了解,暫時缺乏信任基礎,第三方的仲裁是必要的,但阻礙著合作次數的增加,信任基礎逐漸建立,三方規制就會逐漸為雙邊規制所替代。因此,從一般或長期來看,虛擬企業采用的是雙邊規制。

    雙邊遠見制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是關系性締約活動,這種契約具有長期性特征(和企業的統一規則相似);同時,虛擬企業運作依據項目而定,合作對象也因項目而定,隨著某一項目的完成,原合作關系(雙邊規制)解除;若有新的項目,彼此再進行合作,雙邊規制再次繼續下;否則,就暫時中斷。所以,虛擬企業運作的契約關系戶又具短期性特征(和市場規制相似)。也就是說,虛擬企業運作的契約兼具長期性和短期性(居于企業與市場之間 )的特點。這種特點的含義是:一個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長期契約關系(可能是默認契約),實際履行起來則時斷時續(根據需要而定)。我們犯法虛擬企業這種有指向的契約類型為間續式契約,以突出虛擬企業的契約特點與一般雙邊規制的區別。

    在實踐中,宰續式契約表現為:虛擬企業首先擁有自己的合作網絡,此網絡如同虛擬企業合作對象“庫”(遵守長期性契約關系)。而在開展具體業務時,虛擬企業則在這一合作對象“庫”中選擇開展此業務所必要的、具有互補性的合作者,并隨業務完成而解除此次合作關系,下一次業務重新在同一合作對象“庫”中選擇可能是不同的合作者(契約關系具短期性能特征)!


    【虛擬企業運行中的規制結構與契約特征】相關文章:

    略論企業兼并中的規制問題08-07

    入世后的市場運行特征與投資策略08-07

    虛擬企業08-05

    關于完善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契約結構的思考08-05

    試論虛擬企業08-05

    什么是虛擬企業08-05

    虛擬企業的協調管理08-05

    試析創業投資機制中的若干契約安排08-05

    我國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征與發展趨勢預測08-0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