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建筑經濟與管理課程教學啟示

    建筑經濟與管理課程教學啟示

    時間:2022-08-05 15:14:36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建筑經濟與管理課程教學啟示

      建筑經濟與管理課程教學啟示

    建筑經濟與管理課程教學啟示

      吳本英,周錫武

     。ǚ鹕娇茖W技術學院環境與土木建筑學院,廣東佛山528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經濟與管理課程內容特點和教學對象特征,針對本課程實用性強、課時量少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根據建筑學專業的實際工作需要,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探討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建筑經濟與管理;建筑業;項目管理

      基金項目:2013年廣東省教改項目及基地建設項目質量工程資助

      作者簡介:吳本英(1976-),女,碩士,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環建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課程教學。

      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生產部門,與國家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著密切的聯系[1]。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其重要地位日益突出。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高速發展,建筑業的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加大,建設市場上對懂技術、懂法律、懂經濟、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需求迫切。因此,如何培養出更加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術型應用人才,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之一。

      一個優秀的建筑師,其素質要求綜合而全面,不僅要有過硬的設計能力,而且要具備一定的項目管理能力和建筑經濟知識。建筑經濟與管理是研究建筑業、建筑工程經濟與施工企業管理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的綜合性學科,是建筑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建筑學專業學生擴大知識面、拓展專業相關輔助知識。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到建筑工程經濟的概念、觀點及方法;結合建筑工程經濟的內容和分析方法,使學生初步掌握建筑經濟與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知識,并了解其主要業務知識,講求經濟效益,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科學管理能力,為更好地在今后工作中應用相關知識打好基礎。

      一、課程內容和教學對象的特點

      1.課程內容的特點。建筑經濟與管理是由技術科學、經濟學與管理科學等相互融合滲透而形成的一門綜合科學,是介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一門邊緣科學。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經濟觀點,較系統地掌握技術經濟分析方法,學會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論,并對建筑工程具有初步的科學管理能力。該課程包含“三大特征”,具體內容如下:(1)基礎弱、跨度大。建筑學學生認為,建筑是一門藝術,建筑設計是學習的核心,重設計、輕技術,在學習上表現為重視建筑構造、建筑設計等專業主導課程,忽視建筑結構、建筑經濟與管理等專業基礎課程。另外,建筑學學生的高等數學和建筑結構基礎相對較弱,對運用高等數學、建筑結構等知識來支撐的建筑經濟與管理課程的學習,有一定難度。而建筑經濟與管理課程內容銜接不緊密、跨度大,知識點瑣碎,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強的思維轉換能力。(2)理論精、實用強。地方性本科院校建筑學專業培養的目標是適應社會發展的現場工程師,強調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培養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用理論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用實際工程問題來驗證理論知識。這就需要學生既要有廣泛的基礎理論知識,又要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且,建筑經濟在非專業的實際生活中應用廣泛,管理知識與多種專業發生關聯,滲透到生活中的多個方面。(3)課時少,容量大。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使多學科交叉融合、綜合化的趨勢日益增強。厚基礎、寬口徑成為高校追求的教學目標。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拓寬學生的自由發展空間,各大高校開始嘗試教育改革,實行“3+1”教學模式,即用三年時間完成共性教育,一年時間進行個性化培養,這就不得不壓縮理論課教學的學時。建筑經濟與管理課程包括工程經濟與管理兩大部分內容,而課時安排僅為16個學時,形成課時少、容量大的突出特點。

      2.教學對象的特點。大學生正處于血氣方剛的年齡,思維活躍,但自我意識較強,主張“我就是我”!敖ㄖ撬囆g”的觀念主導著建筑學專業學生的思想,忽視了建造的技術和藝術的密切相關,建筑學是技術和藝術相結合的學科。重設計、輕技術,在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就是“理念”、“想法”勝于一切,過于重視“理念的創造”,過度追求“靈感”,重視圖面的表達而忽視了方案后期的技術性細節以及經濟合理問題。在正常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學生為完成建筑設計作業而通宵達旦,在經濟、建筑結構等技術類課堂教學中經常缺席。

      二、教學內容調整

      建筑經濟與管理課程內容涉及面廣、學科跨度大以及課時量較少,必須根據建筑學專業的特點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在完成課程教學目標的同時,注重建筑經濟與管理知識與其他學科的銜接和聯系,結合注冊建筑師職業考試知識內容,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教材內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滯后性,課程內容還需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規范規程等政策的變化而及時更新和補充。

      根據建筑學專業的課程體系及培養目標,課程內容安排應以應用為主,簡明而實用是本課程內容的特色。對教學內容采取“需要、夠用”的原則,刪除一些與建筑學專業工作關系較小或無關的內容,著重選擇與專業工作或實際生活結合緊密的內容。根據實際工作需要以及職業資格考試的要求,著重保留“資金的時間價值和等值計算”、“基本建設投資經濟效果分析”、“建筑工程技術經濟分析”、“建筑工程概預算和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等內容,而且對每一章節的內容也有調整。例如,建筑工程概預算的章節,主要講解建筑面積的計算、基本建設費用組成以及建筑投資估算和建筑概算文件的編制,建筑工程定額、工程量清單計價等部分與建筑學專業的實際工作聯系不大,可簡單介紹或不做講解,刪除“價值工程”、“工程承包合同和房地產開發項目”等與建筑學行業發展關系不大的內容。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進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需要,人才培養應以素質和能力培養為主線,適應職業需求為目標。教師應改變“主宰者”、“統治者”的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從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個性發展。

      1.討論式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主體,以講授理論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課堂氛圍單調,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佳。教師與學生之間缺少互動的氛圍和反饋的渠道,不僅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未得到任何的培養和提高,而且限制了學生個性發展的空間。

      討論式教學起源于我國古代孔子以及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思想[2]。美國哈佛大學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提出問題。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3]可見,在高等教育中重在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討論式教學是以啟發式教學思想為基礎,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表達個人的見解,實現自身的個性展示。討論方式可以是小組討論或自由討論,然后由小組或集體推薦一名學生走上講臺將問題的討論結果進行講解和分析,充當教師的職責。通過討論,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點和創新思維,將學生之間的想法與能力進行結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另外,讓學生走上講臺,體驗師生角色互換,感受教師工作的艱辛,自覺增強課堂紀律觀念。教師也能對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特長進行全面的了解,調整教學內容的難度,并能因材施教,讓學生各盡其才,共同進步。

      2.案例式教學。針對本課程實用性強、課時量少的特點,課堂教學采取少而精的授課原則,宜采用案例式教學方法。案例式教學就是把工程實踐或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模擬成為教學過程所需要的教學案例,不僅能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過程,通過一系列的案例情節,使學生在獨立思考和集體討論中做出是非判斷,從而達到活躍思維、融會貫通的教學目的。例如,在講授資金的時間價值時,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住房貸款利息計算案例,其中不僅包含了利息、利率基本概念,還體現了復利的計算方法以及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實質。案例分析和計算,能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感受到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認識到課程學習的真實意義。

      3.充分利用多媒體。傳統的黑板、粉筆教學手段,已經不能適應學時少、內容多的課程改革趨勢,必須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利用現有的現代教育技術改進和更新教學手段。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各大高校主要的教學形式之一。多媒體教學集圖像、聲音、圖片、動畫等多種媒體為一體,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直觀生動,動態過程的演示和模擬,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情景模擬空間,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認知和理解。但是,傳統的教育模式不會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革新而逐漸被淘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根據課程教學內容的特點,選取相應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所謂教無定法,應使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需要我們培養專業能力和個人素質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建筑師對建筑經濟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程度對于建筑產品的成本控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通過建筑經濟與管理課程教學改革,不斷地調整和優化課程教學內容,探索和改進課程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注重學生應用能力和專業技能的訓練,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個性發展,使他們迅速地成為一名素質全面的合格建筑師。

      參考文獻:

      [1]鄭連慶,張原,葉作楷。建筑工程經濟與管理[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2]王立冬,魯軍,高慶。 基于問題的討論式教學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4,(23):78-79.

      [3]趙曉麗,李欣,徐立芳,等。 以問題為基礎討論式教學模式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 ):185-186.

    【建筑經濟與管理課程教學啟示】相關文章:

    建筑經濟管理求職信06-10

    《經濟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總結08-23

    建筑經濟管理專業求職信06-28

    建筑施工教學論文:中職學校建筑施工課程教學模式初探08-15

    經濟管理類課程教學中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芻議08-16

    “地下空間建筑與規劃”課程教學探索論文08-17

    建筑經濟管理專業求職信7篇11-24

    建筑經濟管理專業求職信(7篇)11-24

    建筑經濟管理專業求職信10篇12-14

    建筑經濟管理專業求職信5篇12-30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