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環境下構建地理高效課堂的思考與實踐
信息技術環境下構建地理高效課堂的思考與實踐
沈培明
。ò不蘸戏书L豐縣實驗高級中學)
信息技術的運用在現代社會已經涉及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它的存在和使用已經大大提高了地域聯系的便捷度和各類活動的效率度。那么它在我們地理教學中又會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一、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的信息傳遞功能非常強大。采用超級鏈接的形式,集音、文、圖乃至觸覺和嗅覺信號于一體,以動靜結合和可觸可感的方式,把教學內容立體地呈現在學生面前。
例如,講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第二節《工業化與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為例》時,放一曲《春天的故事》和一段鄧小平南行的影視,很快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
又如,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節《地球運動》是高中地理的教學難點,內容抽象,很難理解,為此,我用信息技術的幻燈和影視功能進行教學,在講地球運動時,先展示“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動畫”,讓學生直觀感受地球是怎么自轉和公轉的,然后講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周期、速度、運動軌跡以及產生的地理意義等知識,使地理教學課時縮減、負擔減輕而仍能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利用信息技術網絡組織地理教學,可以更好地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我在指導學生學習“產業轉移”這一過程中,運用Powrpoint制作幻燈片進行教學。首先,制作了比較復雜的動畫,演示了某地區產業轉移到另一地區的過程。其次,展示活動要求幻燈片,學生能很清晰地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利于探究活動的開展。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
地理教學的鮮明特點是要求學生能讀懂圖,會運用圖,并能在地圖中挖掘信息。在傳統的地理教學中,主要教具是掛圖和課本插圖,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運動變化,學生難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識。利用信息技術可以通過動畫模擬、過程演示,使靜態圖成為動態圖,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講到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化與城市化時,首先顯示一幅中國地圖,然后點擊珠三角的位置,圖上出現珠三角在中國的位置,再點擊放大,顯示珠三角的范圍,使學生一目了然。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它們對教學的作用愈加顯現出來。我們應當迎接挑戰,注重信息技術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應不斷探索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張敏。打造高效地理課堂三部曲[J]。教書育人,2012(19)。
【信息技術環境下構建地理高效課堂的思考與實踐】相關文章:
關于構建音樂高效課堂的思考08-25
構建小學語文對話情景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08-03
構建高效課堂之我見08-02
構建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策略08-18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08-19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08-04
怎樣努力構建高效課堂08-24
“高效課堂”下的語文課堂批判性思考08-08
信息技術有效課堂的實踐與思考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