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望文生義———由成語誤用說開去
望文生義———由成語誤用說開去西藏昌都地區第一高級中學 李曉峰
眾所周知,成語作為經過人們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有很大一部分是人們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其中有古書上的成句,也有從古人文章中壓縮而成的詞組,還有來自人民口里常說的習用語。在這些成語中,有的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其意義,有的則需要尋其來源才能理解其意。
“望文生義”一詞,《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98年11月出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中解釋為“不懂某一詞句的正確意義,只從字面上去附會,做出錯誤的解釋”!吨袊烧Z大辭典》(吉林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解釋為“只按照字面,不推求確切的含義去牽強附會,做出解釋”,詞條下還附有很多書證,如:清·曾樸《孽;ā匪闹小安徽撘幻晃,都要切實證據,才許你下論斷,不能望文生義;就是圣經賢傳,非經過他們自己的一番考驗,不肯瞎崇拜!笨梢,“望文生義”是不能作為理解和使用語言文字甚至成語所采取的有效方法的。而在歷年的高考題中,也不乏這樣的成語誤用類題型的考查。
雖則筆者在教學中也常常教授辨別成語誤用的方法,并不斷要求學生正確使用成語,可是筆者認為,望文生義在一些成語的理解和使用上是有效的方法,而它也將成為成語發展的必然趨勢。
首先,筆者先對“望文生義”望文生義一番:“望文生義”即看到文字就生發出(想到)它的意義。也就是說,“望文生義”與“顧名思義”意思相同。打開“百度百科”,也可以看到,在“望文生義”詞條下“近義詞”一欄中寫有“顧名思義”,因此,從字面上來看,“望文生義”并不帶有褒貶之意。
其次,從語言文字發展的角度來看,語言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和交流的工具,其含義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也會朝著更有利于人們溝通和交流的方向發展。就漢字而言,漢字屬于表意文字,無論是象形、指事、會意,還是形聲,我們從字的形體基本可以推測出這個字的意義。即使漢字形體幾經演變,它的這種特點不但沒有消退,反而更加突出。如“囧”字,本意是光明,可現在人們更多地把它理解為“窘”字,因為它更形象地描畫出了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從詞的角度來看,詞義經過了擴大、縮小和轉移等方式不斷朝著有利于人們理解的方向演變;從文章的角度來看,也經歷了文言文到白話文的利于人民大眾理解的方向的轉變。所有這些發展改變,都因社會發展而得到人們的認同,從而得以確定并再發展。作為漢語重要組成部分的成語,自然也不可能始終停留在原意。事實上,有些成語已經在演變發展了。如“朝三暮四”:原比喻用名義上改變而實質上不改變的手法進行欺騙,后比喻常常變卦,反復無常。再如“心有靈犀”:原比喻戀愛的男女兩心相通,現泛指心意相通,對彼此的意蘊都能心領神會。
第三,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我國的教育原來屬于少數人,現在已經擴大到多數人并且還在繼續擴大,能夠為大多數人理解和運用的,必然是那些容易理解的,可以顧名思義的。而能推動人類歷史發展的人民大眾,也必將推動成語意義的發展和演變。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加快,又有多少人愿意為了弄清楚一個成語的意思而耽誤更多的時間呢?還是望文生義比較適合社會發展的要求的。
第四,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已經開始以望文生義的方法理解和使用成語,并沒有產生歧義,也沒有鬧笑話,還有的甚至入了教科書。如“美輪美奐”,《中國成語大辭典》解釋為形容房屋多而高大華麗?墒,打開“百度百科”,雖也寫著典出何處,形容何物,但也不得不承認“現也常用來形容人家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事實上,該詞的用法何止于此。無論是省級電視聯歡晚會,還是國家級的表演,節目主持人不也總以它來形容節目表演之華美嗎?且不論“輪”和“奐”作何解釋,單就字面來看,兩個“美”字足矣。有誰還去考證其出自何處,形容何物呢?而我們也沒見哪個觀眾不理解主持人的意思,硬將其理解為“丑”的。又如“炙手可熱”,這個詞用現在的話來說也真是夠得上“炙手可熱”了。在各大媒體、報端,不時常會出現“×××歌星炙手可熱”,“×××球星炙手可熱”這樣的語句嗎?有誰不知道是說什么人紅得發紫呢?可是,老師卻偏要在課堂上三令五申地講“‘炙手可熱’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的。千萬不要亂用啊”!是媒體撰稿人沒學過,還是眾多的讀者不知道呢?更主要的是,大家都將這個詞語理解為某人或某物“吃香”,而不是別的。
再如“五風十雨”:形容風調雨順,是太平盛世的吉祥征兆。(《中國成語大辭典》)可是,在中學七年級語文課本的劉白羽《白蝴蝶之戀》中“春意甚濃了,但在北方還是五風十雨,春寒料峭……”,只理解為“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場雨”似乎更為準確。
正如語言學家王力先生在《談語言》一文中所講:“語言應該是發展的,規范的標準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不可能一勞永逸!
成語意義的發展演變只有在一定的時候才能夠得到認可,這正如人類歷史的發展,固守不行,超越也不行。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不論哪種語言,它必然是朝著有利于人們溝通和交流的方向發展的,因而望文生義無疑成為人們理解和運用成語的一條有效途徑。如果固守成語的來源、出處,就會與孔乙己賣弄“茴”字的寫法一樣不合時宜。
【望文生義———由成語誤用說開去】相關文章:
由恐龍想開去-關于探索與想象力并存的思考02-08
由當前的“入園難”問題說開去嚴仲連08-26
由荷花想到的作文09-10
境由心生作文08-24
命運由自己掌握作文04-26
命運由自己把握作文04-22
由漫畫所想到的作文07-09
由智齒引發的感想作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