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中學生了解發展綠色食品工程的重要性
淺談中學生了解發展綠色食品工程的重要性黃林衛
廣西平果縣海城初中(531400)
綠色食品工程是指從食品基地到餐桌的全過程實現對人體和環境的無污染或少污染,該工程既能充分利用資源生產出安全優質營養食品,又能夠實現防止污染,是未來食品業其傾力追求的目標。
同樣道理,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的棟梁,有必要了解發展綠色食品工程的重要性,那么,作為化學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化學課堂上更多的了解綠色食品知識及重要性,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開展以下工作:
1讓中學生了解食品中化學污染的危害
所謂食品污染是指食品中含有的對人體健康產生急性或慢性危害的物質。食品污染按其性質可分為兩類:一是生物性污染;二是化學性污染。由于化學物質被廣泛應用到食品的生產和加工中,這些物質中有的是劇毒的,攝入量很少就會引起急性中毒,有的雖然不引起急性中毒,但長時間食用后,會在體內積儲起來,引起各種疾病。所以防止食品污染,特別是食品的化學污染,應是現代社會迫切注意的問題。而中學生作為消費者之一有必要了解食品中化學污染的危害。
2讓中學生了解食品的化學污染途徑及如何防范
2.1水質污染而造成食品污染。
水污染主要是由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以及農業生產中使用農藥化肥等造成的,水質污染進而造成食品污染通常有兩個途徑:一是糧食蔬菜水產品在其生產過程中受到污染。二是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因為用水而造成污染。這些有害物質通過食品被傳遞到人體,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致癌、致突變。因此,為獲得潔凈的飲用水源和無污染食品,控制和治理水污染至關重要。所以每個中學生乃至每個公民都應該認清這一點。
2.2農用化學品的污染而造成食品污染。
農用化學品主要包括化學農藥、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它們在消滅病蟲害、使農作物高產穩產方面作用非凡,但同時由于品種的不合理和過渡的使用,給生態環境和人類的健康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如果長期食入有機磷類農藥超標的蔬菜,對人體的神經系統、肝臟、腎臟會造成損害;实倪^量使用會造成糧食、蔬菜中硝酸鹽含量高,且其附近水域富營養化。人吃了蔬菜、糧食上殘留的化肥后,部分要在人體唾液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強致癌物質,可導致患胃癌或食道癌。為減少農用化學品對食品造成的污染,每個中學生應盡自己所能引導農民合理地使用化肥,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并盡量減少施用量。
2.3喂養過程中的污染而造成食品污染。
在蛋禽農畜產品的喂養過程中,為增加產量,廠家在飼料中常常添加一些生長激素類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若在禽畜體內不能完全分解,那么會通過食物在人體內富集、濃縮,累計到一定量后,在誘因的作用下會產生畸變,嚴重的危害人體健康,同時還會造成環境激素水平的上升。
2.4食品加工過程中造成的食品污染。
食品添加劑包括色素、香精、調味劑、防腐劑等,其中大多數對人肝、腎有親和性,其解毒反應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若人體攝入過多會損害肝、腎功能,甚至誘發癌癥。因此,每個中學生應知道科學飲食的重要性以及盡己所能引導自己周圍市民克服不科學的飲食習慣,有意識地控制含化學添加劑類食品的攝入量,飲食上崇尚自然,使其餐桌上的食品綠色化、科學合理化。
2.5包裝材料造成食品污染。
食品的包裝材料直接的接觸食品,如果含有有毒物質,就很容易污染食品;同時,有些食品在某種條件下,會腐蝕包裝材料,反過來使食品受到污染。如用于盛放酸性食品,因為酸能溶解鐵而產生低價鐵的化合物,低價鐵攝入過多會引起舌頭、牙齒變黑,出現惡心、嘔吐等。所以,每個中學生及市民應科學地認識合理地使用食品的包裝材料,同時還應注意存放食品的種類及存放條件,以防止對食品造成化學污染。
3讓中學生了解發展綠色食品工程,將食品的化學污染遏制在源頭的重要性
3.1讓中學生樹立環保意識,明確開發綠色食品工程的意義。
只有重視和解決食品的污染(尤其是化學污染)問題,通過ISO14000認證的企業,其產品才能在全球貿易中處于有利地位,否則將被無情地擋在世界貿易大門之外,而且其產品在國內市場所占的份額也將受到嚴重的沖擊。因此,政府應該完善和嚴格環境法規,迫使企業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扶持興建綠色食品其地,培育綠色食品市場,將對控制食品的化學污染、發展綠色食品工程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所以每個中學生都應該樹立環境保護意識,這樣社會才變得更加美好。
3.2讓中學生了解應用食品技術,是發展綠色食品工程的關鍵。
綠色食品從土地到餐桌的全過程既不產生污染,也不破壞環境,即綠色食品的生產應該是綠色生產。在使用農藥或食用化學品上推行"少就是多"的新概念,多施有機肥少施化肥,用生物類殺蟲劑少用化學農藥,慎用化學生長調節劑。食品業中采用的塑料包裝以及塑料大棚、地膜等廢棄物造成的"白色污染",不僅是繼水質、大氣污染之后的又一大社會公害,而且會造成食品的"二次污染"。因此選擇維護食品生產基地生態環境綠色污染、發展綠色食品工程的重要環節。所以即將步入社會參與工作的中學生應有所了解。
3.3讓中學生了解培養公眾的綠色消費意識,是發展綠色食品工程的原動力。
人們不恰當的消費、生活行為也是危害人類生態環境的一大污染源。我國是在1991年推行綠色食品標志的,目前市場上的綠色食品大多處于"配角",公眾的綠色消費意識比較淡薄。為保護生態環境,每個中學生應該培養自己周圍公眾的綠色消費意識刻不容緩,因為只有綠色消費這一源動力,才能保證綠色食品的生產,推動綠色技術的開發應用,豐富綠色食品市場,實現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
【淺談中學生了解發展綠色食品工程的重要性】相關文章:
淺談民間音樂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性08-20
淺談健康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論文03-23
淺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08-22
淺談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08-24
關于發展綠色食品情況的調查報告09-05
淺談發展性學生評價08-27
淺談瑜伽的起源和發展論文06-04
淺談朗讀訓練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08-24
對我國現階段民營醫院發展淺談08-24
淺談蘇州物流現狀及發展論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