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幼教論文>淺談健康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論文

    淺談健康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論文

    時間:2023-06-29 12:17:14 幼教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健康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論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怎么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淺談健康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淺談健康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論文

      【摘要】幼兒教育中,體、智、德、美,體能排在前面便體現了身體鍛煉的重要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沒有強健的體魄,再聰明的頭腦也不是和諧發展。健康又分為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保證兒童身體正常地生長發育和心理健全地發展,是保護和增進兒童健康的重要方面。身心和諧發展才是真正的健康,真正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健康教育;幼兒發展;和諧發展

      幼兒健康教育既是健康教育的領域,又是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教育在幼兒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比家庭教育的教育效果更顯著。所以,幼兒園應本著使幼兒身心和諧發展,對幼兒進行適當、適量的健康教育,增強幼兒的體質,促進幼兒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

      一、健康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實踐證明,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促使人的發展。有的教育在影響人的身心發展方面收效甚微,有的教育不僅不能使人的身心獲得健康的發展,反而會阻礙人的正常發展。為使教育得以促進人的發展,就必須正確認識教育與人的身心發展的關系。

      幼兒園教育內容中的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健康排在最前便體現出了幼兒健康教育在幼兒教育、幼兒發展中的重要性。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在幼兒期給他們打下堅實的體質基礎至關重要。

      作為有保育和教育雙重任務的教育機構,健康教育在幼兒園課程中有特殊的地位,通過健康領域的學習,能使幼兒獲得與自身、他人和社會健康有關的知識和態度,形成良好的行為和習慣。實驗研究證明:通過對幼兒進行定期的健康教育,可以促進幼兒健康知識的增長,并有助于改善行為習慣。經過定期的健康教育,可豐富幼兒的健康知識,提高健康行為的形成率。而且在體重的增長速度,VC營養狀況的改善,血紅蛋白量的增加與貧血率的降低以及對齲齒病變的控制方面,均收到了一定效果。

      對于兒童來說,健康是首位重要的。兒童正處于迅速的生長發育時期,由于身心發育尚未完善,對于各種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對疾病的抵抗力和對心理壓力的承受能力弱,因此,能否對他們施行保育和教育,不僅關系到他們現時的健康成長,而且會對他們一生的身心健康產生持久的影響。

      二、對幼兒實施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

      身體健康教育旨在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系統的教育活動來提高人們的衛生知識水平,改變人們的認識、態度和行為,鼓勵人們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從而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幼兒健康教育的內容應由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性三方面組成。這三方面的內容是幼兒健康教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只顧及某一方面而排除其它方面的健康教育,不可能是完整意義上的健康教育。

     。ㄒ唬┥眢w健康方面:

      1.身體素質方面:在活動中發展幼兒走、跑、跳、爬、鉆、攀等基本動作技能,提高其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對自身肢體和肌肉的控制力、運動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2.個人衛生方面:

     。1)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自立能力。不再依賴父母,杜絕父母的包辦行為,學會自己洗臉、洗手、刷牙、穿戴,自己吃飯,收拾自己的東西,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培養幼兒規律的生活習慣。如:早睡早起、按時飲食、大小便自理等。

     。3)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飯前便后勤洗手,勤洗頭,勤剪指甲,勤洗澡、換衣的衛生習慣。培養正確的站、坐姿和用眼習慣。

     。4)培養幼兒愛護周邊環境的習慣。不隨地大小便,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保護公共環境的清潔。

     。ǘ┬睦斫】捣矫妫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逐步增強幼兒自身心理強度,增強對內外壓力的認識,容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1.培養幼兒積極樂觀的情緒情感,避免消極、悲觀的情緒,形成樂觀開朗向上的性格特征。

      2.培養幼兒改善人際關系的能力。學會怎樣與人相處,以及基本的人際交往技巧,能積極、大方地與人交往。

      3.增強幼兒的自我意識。建立起自尊、自愛、自信,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到,能做好,甚至比別人做的更好。

     。ㄈ┥鐣m應方面:

      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人相處的方式,尊重他人。適當的對幼兒進行一些挫折教育,增強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學會自理自立。愛護公共環境,遵紀守法,培養幼兒一些優良傳統美德,比如樂于助人、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等。

      三、有效的進行幼兒健康教育的策略

      1.講解。對于基本的身體健康知識、衛生知識,進行簡單明了的講述,讓每個幼兒都能明白并加以掌握。

      2.示范。示范是將動作技能演示出來以便幼兒能觀察到動作的成分。示范通常是通過榜樣來實現的,讓幼兒相互學習,充分發揮榜樣作用,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在行為習慣方面,幼兒示范比老師示范的效果會更好。

      3.討論。對于典型事例進行集體討論,往往能讓幼兒記憶深刻。如個人衛生方面:讓幼兒說說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為什么,該怎么做。

      4.行為練習。習慣的培養關鍵期在幼兒園和小學一、二年級。實踐練習是把頭腦里面的概念知識進一步升華的關鍵。加強對幼兒個人衛生習慣的培養,進行鞏固練習,可以為幼兒以后的衛生習慣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培養幼兒行為習慣的同時采用以大帶小的方式,這樣一來,大帶小教練幫助訓練,講解與示范可以做到個別化,幼兒觀察或理解錯誤可以立即得到糾正。

      5.情景演示。幼兒對游戲有天生的愛好,在游戲中能讓幼兒把知識掌握的更好。通過情景表演的方式,讓幼兒親身體驗,感同身受,效果會比講解法更佳。

      6.觀摩。讓小年齡幼兒觀摩學習大年齡幼兒的運動技巧、生活衛生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的衛生習慣。

      科學而健全的幼兒教育關鍵在于兒童心理素質教育,早期情感溝通。當然健康教育也必不可少。幼兒教師不僅要認識幼兒發展的共同特征,還要充分重視幼兒的個別差異性,既要關注幼兒的身體健康,又要留意他們的心理健康,有的放矢,充分發揮每個幼兒的潛力和積極因素,揚長避短、長善救失。選擇最有效的教育途徑,促進每個幼兒健康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9

      [2]陳佩珍.幼兒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評價.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02.12第3卷第4期

      [3]朱家雄.幼兒園課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

      [4]皮連生.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淺談健康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論文10-01

    淺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論文(5篇)11-15

    淺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論文5篇11-14

    淺談幼兒禮儀教育論文08-17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論文02-22

    淺談幼兒美術教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08-01

    淺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01-12

    淺談民間音樂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性08-20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論文5篇02-22

    淺談加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08-22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