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德育管理論文>網絡謠言對大學生倫理道德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網絡謠言對大學生倫理道德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時間:2023-02-25 23:19:57 德育管理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網絡謠言對大學生倫理道德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網絡謠言對大學生倫理道德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劉河元
      
     。ê纤娐殬I技術學院,湖南長沙410131)
      
      摘要: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的話語。網絡謠言會導致大學生倫理道德多元化、失范和迷茫;網絡權威渠道的信任危機、網絡空間的“蝴蝶效應”和網絡話語權的開放性是網絡謠言產生的主要原因。治理網絡謠言需要政府、學校和大學生共同努力,從主觀上增強大學生的“自律”意識,從客觀上加強網絡法律制度的建設。
      
      關鍵詞:網絡謠言;大學生;危害;應對策略
      
      網絡不僅承擔了人們社會生活中的技術和手段作用,也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的方法,網絡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并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思維、行為方式。作為網民主力軍的大學生在虛擬的網絡中自由的選擇信息,闡述觀點,交流思想。但是快捷、匿名、互動和任意的網絡傳播也使謠言泛濫成災。網絡謠言使大學生的思維、行為方式和政治傾向發生根本性轉變,導致感性判斷,從而威脅社會公共安全。因此,客觀分析網絡謠言給大學生帶來的危害、探究背后的原因、提出有效應對策略是有著現實意義的。
      
      一、矛盾:網絡謠言對大學生倫理道德的影響
      
      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如郵箱、聊天軟件、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的話語,主要涉及突發事件、公共領域、名人要員、顛覆傳統、離經叛道等內容。網絡謠言對正常的社會秩序易造成不良影響。作為網絡參與主體的大學生,在網絡謠言的空間中容易形成道德價值取向的錯位而不利其健康發展。
      
      網絡謠言導致大學生倫理道德多元化。網絡內容包羅萬象,各種類型的文化、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生活準則、道德規范都可以找到立足之地,甚至包括西方的意識形態和文化觀念。在開放的網絡中,各謠言主體可以隨心所欲地發表各種言論,或有意散布虛假信息,使網絡謠言層出不窮。大學生面對不同網絡謠言釋放出的刺激性信息在情緒、態度和意見等方面構成了一種互不溝通的“多元”,特別是在“群體極化”的作用下,持有不同觀點的大學生將會在主流謠言氛圍的作用下放棄自己原有的觀點,而同意多數人的意見,懶于思索或形成新的想法、觀念。這樣,對同一個大學生而言,不同的謠言會形成不同的倫理道德觀,從而導致大學生倫理道德多元化。
      
      網絡謠言導致大學生倫理道德失范。網絡是一個開放的虛擬世界,其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謠言場。遇事沖動、對社會問題缺乏理性分析的大學生面對泛濫的網絡謠言極易情緒失控誘發其突破道德底線的網絡行為,甚至造成侵權。(論文范文 www.annahuzar.com)尤其是當謠言中包含負面信息時,大學生的非理性情緒一般會并隨著事件的發展而更加明顯,往往在真正結果出現之前,關于事件的揣摩及推測已在失控情緒的作用下被“合理化”,從而使事件發展被人為的向惡化方向推進。如:“賣身救母事件”中陳易家境身世遭“搜索”后被爆料,謠言的壓力制約了受助資金的使用,導致陳母以失去生命為風險代價提前進行手術,最終喪命,成為網絡倫理道德失范的一個真實縮影。
      
      網絡謠言導致大學生倫理道德迷茫;ヂ摼W的興起加快了西方各種思想對我國民眾的影響。西方國家借助網絡的優勢,極力宣揚西方國家的道德觀念、價值標準、文化意識形態,利用熱點和敏感問題,蓄意制造謠言,煽動社會不滿情緒,破壞正常社會秩序。大學生有著對新奇事物敏感和追求的天性,卻不能舍棄已有的、帶著傳統束縛的思想觀念,放任地尋求刺激。當西方思想哪怕是一小部分被大學生所認同,就會嚴重破壞了大學生已經積淀在心理層次的思想、價值、文化、倫理道德觀念,從而使他們在倫理道德上出現了彷徨、困惑和無所適從的表現,也給他們接受優秀、傳統的文化觀念、正確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思想設置了障礙,使得他們的行為抉擇陷入到迷惘與現實沖突的困境,其倫理價值取向被嚴重扭曲甚至置換。
      
      二、原因:網絡謠言產生的理論分析
      
      大學生正處在身心的成長期,其用以感受、觀察、選擇、理解、判斷、想象、記憶、假設、推理的各項思維能力的心智尚不成熟,易受外界影響。分析網絡謠言產生的原因是大學生有效防范和化解網絡謠言的前提。
      
      權威渠道的信任危機。權威理論認為:“如果經理人員發出的一個指令性的溝通交往信息為被通知人所接受,那么對他來說這個權力就被遵從了。于是它就被作為行動依據。如果被通知人不接受溝通交往信息,就拒絕了這種權力!弊鳛樾畔l布權威的政府、公眾人物等在應對網絡謠言時,很多時候是在沒有制定比較詳盡的判斷標準和對網絡謠言的發展狀態認識不夠透徹的情況下就急急忙忙地投入到網絡謠言的控制工作中去了。意志薄弱的大學生在參與網絡謠言的易出現一葉障目,誤認為是政府偏好所致,從而降低對政府的公信力,甚至顛覆自身原有的正確價值判斷標準,出現行為失范現象。
      
      網絡空間的“蝴蝶效應”。蝴蝶效應本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然而在當下,蝴蝶效應可以用來形容網絡謠言在自媒體聚合效應下的“龍卷風”現象。一個只有幾十個字的微博,在短短的時間內能夠被復制傳播幾萬次,幾十萬次,甚至上百萬次。如某數碼市場一位普通員工,于2011年3月15日上午在自家電腦上敲下一段不到50個字的消息,發在了幾個QQ群上,這就是席卷全國的“搶鹽潮”的謠言之源。網絡空間聚合了大學生就自己關心的公共事務的各種情緒、態度、觀點及意見。當意見、觀點通過網絡在一部分大學生中達成共識時,這一觀點將在非理性作用下以異常的速度在網民中迅速擴散,感染整個網絡空間。錯誤思想、消極觀點在“蝴蝶效應”的作用下將阻礙更多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樹立。
      
      網絡話語權的開放性。開放的網絡為網民提供一個平等的、互動的意見交流平臺,大學生往往借助網絡平臺就社會公共事務暢所欲言,表達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意見和觀點。然而,網絡的開放性使得一些對現實不滿或別有用心的人將消極情緒通過網絡言論散播,形成網絡謠言。如境外媒體出于某種目的,就社會公共事件發布的一些意在詆毀我國政府形象的報道,易扭曲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干擾其價值判斷,甚至削弱大學生對國家、政府的信任、支持。同時,大學生在網絡謠言的污染中為了追求個性、凸顯自我,容易將社會個別陰暗現象擴大,甚至借助開放的網絡跳過道德衡量的步驟,將這種負面情緒借助輿情平臺再度擴散、傳播。當用以交流的網絡平臺中充斥著網絡謠言時,大學生會視謠言散布為正常,甚至為了造成恐慌的局面,做出為謠言推波助瀾、突破道德底線的行為。
      
      三、抉擇:高校治理網絡謠言的途徑
      
      網絡謠言的治理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學校和大學生共同努力,從主觀上增強大學生的“自律”意識,從客觀上加強網絡法律制度的建設。
      
      政府加大治理力度。網絡謠言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權威渠道的信任危機。在防治網絡謠言的過程中,政府必須充分發揮其引導職能。一是加強網絡監督,提高防范意識,形成快速反應能力。一旦發現有危害社會穩定、具有明顯惡意行為的謠言及時予以消除,把危害降到最低。二是建立預警機制,強化謠言預警預測能力。網絡謠言,尤其是在重大危機下的網絡謠言,在產生之前,往往會呈現出一些蛛絲馬跡或有苗頭性的言論,政府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將事態控制住,將危機化為轉機。三是加強信息公開,消減謠言威力。謠言盛行的一個基本原因是政府沒有及時發布權威的調查信息,導致信息以訛傳訛。信息越公開透明,越權威、越有說服力,網絡謠言產生的幾率就越小。四是完善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聯動機制,形成輿論合力。五是運用先進技術,加強對網絡謠言的技術屏蔽。如可以與網絡搜索引擎(百度、搜狗、雅虎等)建立便捷聯系,若發現惡意謠言,可及時關閉謠言的搜索,屏蔽有關信息。同時,還需加強立法工作,針對網絡謠言所反映的技術問題、網絡管理、公共危機信息的發布等及時出臺相關法律。
      
      學校強化管理措施。學校要做好對大學生的網絡謠言治理,應多管齊下,強化管理。一是加強網絡倫理教育?梢岳盟枷胝卫碚撜n、主題班會、專題培訓會、報告會等方式引導大學生科學分析和辨別網絡謠言的傳播背景、本質和社會危害性,使學生認識到網絡是為自己學習生活、提升自己境界的工具,而不是傳播謠言、發泄對社會不滿和為所欲為的溫床。二是樹立大德育觀念。把德育工作者、廣大教師、學生干部都納入進來,努力實現群防群治。同時,教學與研究、管理與服務、課內與課外等,也存在著育人體系、工作機制的協同協調等問題,也應納入德育工作范圍,從而形成有效的校內育人合力,真正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觀。此外,還應通過多種措施提高德育工作者和教師的政治、知識、道德和能力素質,學會利用網絡并科學應對,有效處理網絡謠言。三是強化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教育。西方敵對勢力企圖利用當前我國在改革發展過程中衍生的少數問題,借助網絡大做文章,以此來挑撥干群關系、激化社會矛盾,進而抹黑我國形象,攻擊我黨執政地位。我們一方面必須旗幟鮮明的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去反駁,揭露其虛偽荒謬的本質;另一方面需采取“以網絡促德育”的思路,建立健全網絡特色教育新模式,增強主流網絡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斷鞏固和加強網絡德育的主流陣地。
      
      學生增強自律意識。網絡謠言的迅速傳播,很多大學生是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出于各種心理原因信任、轉載,使網絡謠言得以繼續傳播。因此,治理網絡謠言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提高師生的個體的道德自律,不信、不傳網絡謠言,使網絡謠言在網絡中沒有市場。一是要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認識水平,培養和增強道德情感,鍛煉和培養道德意志,確立堅定的道德信念,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成為守法、自覺踐行道德規范的高素質群體;二是培育大學生對于網絡謠言的理性判斷力,提高媒介素養,不熱衷陰暗負面,不一味八卦獵奇,不參與娛樂惡搞。
      
      網絡謠言已經嚴重影響到社會公共秩序,影響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鏟除網絡謠言,需要法律、制度和監管的力度,更需要廣大網民的責任與自律,讓網絡謠言無處藏身。

    【網絡謠言對大學生倫理道德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相關文章:

    工程變更的影響與應對策略08-23

    網絡語言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影響的效果研討08-08

    淺談離異家庭對中職學生的影響以及具體的應對策略08-19

    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08-09

    淺談網絡對中學德育工作的影響及相應對策07-26

    淺談高職數學教學中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及應對策略08-26

    語言焦慮對大學英語學生課堂展示的影響和應對策略研究08-16

    網絡化背景下90后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應對策略探討08-05

    淺談教師的語言對學生學習的影響08-03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