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生物論文>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科學世界觀教育

    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科學世界觀教育

    時間:2022-08-07 21:39:21 生物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科學世界觀教育

    根據心理學研究,高中階段學生的辯證邏輯思維開始占優勢,它的發展有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而高中生物科目剛好在這時候開設,這就為教師對學生進行世界觀教育提供了最佳時機。同時,生物體本身的特點決定了生物學知識必然包含:(1)世界的物質性;(2)事物的普遍聯系;(3)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4)對立統一規律;(5)質量互變規律;(6)否定之否定規律等方面的唯物辯證法觀點。這就為在高中生物學科中對學生進行世界觀教育提供了最廣泛的內容和條件。

    下面結合具體內容談談如何在傳授生物學知識的同時,向學生滲透唯物辯證法觀點,從而對學生進行科學世界觀教育。

    基因——世界的物質性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由最基本的脫氧核苷酸組成,它是實在的化學物質,具有一定的化學組成和空間結構,并非虛無的、神秘的東西,使學生懂得正是這種物質性決定了生物的遺傳現象。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事物的普遍聯系
    在細胞核中DNA通過“轉錄”形成mRNA,mRNA由核孔進入細胞質并與核糖體結合,再以mRNA為模板、tRNA為轉運工具將氨基酸一個個聯結起來,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質,使學生從中看出有關物質和結構是相互依賴才能發揮作用的,體現了事物的普遍聯系。

    細胞分裂——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當細胞生長到一定階段就分裂形成子細胞,子細胞又形成新的子細胞,在其過程中,還伴隨著代謝、遺傳、變異等生理活動,使學生明確只要生物體存在就必然表現出這些生理運動形式,體現了運動是物質存在的根本屬性。

    新陳代謝——對立統一規律
    同化作用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異化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從方向上看兩者雖然是對立的,但是同化作用為異化作用提供了分解所需的物質和能量,異化作用為同化作用的進行提供了物質和能量的基礎,兩者又是依賴存在的,離開一方,另一方就不能進行,它們共同組成生物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以此使學生理解事物發展的對立統一規律性。

    生命活動調節——質量互變規律
    隨著各生物體內某種激素分泌逐漸增加和積累,當達到一定閾值時引起相應的生理活動,然后再進行下次調節,如此反復進行,從而使學生理解量變是質變的基礎,質變是量變的結果,質變后又開始新的量變,量變后又引起新的質變,循環往復以至無窮,體現了質量互變規律。

    遺傳和變異——否定之否定規律
    遺傳是保持生物原有特性和性狀的存在,變異是促使生物向其它特性和性狀的轉化,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征,體現了生物體也是肯定和否定的統一體。遺傳除包括原有特性的遺傳外,還包括新形成的可遺傳變異的遺傳,體現了肯定中包含否定的辯證關系;變異是不定向的,經選擇后只有與環境適應的可遺傳的變異才保留下來,體現了否定中包含肯定的辯證關系,這就是事物發展的辯證否定觀?蛇z傳變異的積累最終導致新物種產生,這是新事物對舊事物的否定,新物種不僅包含了舊物種的一些特征,而且還包含了更適應環境的進步特征,體現了辯證否定是事物聯系和發展的環節。生物的遺傳—變異—遺傳,這一周而復始的過程是生物的特征之一,伴隨生物始終,它體現了事物發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過程。

    總之,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幫助學生全面、準確、透徹地理解生物學知識的前提下,可對學生進行引導,恰如其分地向學生滲透唯物辯證法思想,上升到哲學高度,逐漸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科學世界觀教育】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科學方法教育08-17

    “做中學”科學教育理論在自然教學中的運用08-16

    挖掘科學故事中的情感教育08-18

    講授法在高中生物環境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08-25

    模型建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意義08-12

    情境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08-25

    問題導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08-18

    生物教學中的環境教育08-22

    歷史教學中的生命教育08-20

    小組合作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08-15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