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化學論文>挖掘科學故事中的情感教育

    挖掘科學故事中的情感教育

    時間:2022-08-18 13:43:06 化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挖掘科學故事中的情感教育

      挖掘科學故事中的情感教育
      
      文/楊瑞柱
      
      摘 要:化學教學不能僅以知識傳授為目的,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更要滲透在教學的方方面面。
      
      關鍵詞:化學史;科學故事;情感教育
      
      在新課改的三維目標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其獨特的意義。情感教育對學生的興趣、意志、性格、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重要影響。教師不能只是一味地傳授知識,不時介紹一些知識的背后所蘊含的故事,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有時更能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有的甚至比單純教授知識更有意義?茖W本身就有其內在美感,科學故事更有其特殊的吸引力,化學教學中如能穿插一些有趣和富含韻味的科學史實,更能增添它的親切感和生動性,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化學不再是純粹而枯燥的一門學科了。想想我們上學時,教師課堂上所講的生動的故事至今印象深刻,平添了多少學習的歡樂,叫人難以忘懷。我們在教學中,適時地穿插一些故事,定能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一、在講硝酸一節內容時,可以講述玻爾巧藏諾貝爾獎章的故事
      
      玻爾是丹麥著名的物理學家,曾獲得諾貝爾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玻爾被迫離開將要被德國占領的祖國。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國的決心,他決定將諾貝爾金質獎章溶解在王水里,裝于玻璃瓶中,然后將它放在柜面上。后來,納粹分子竄進玻爾的住宅,那瓶溶有獎章的溶液就在眼皮底下,他們卻一無所知。戰爭結束后,玻爾返回祖國,又從溶液中還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鑄成獎章。新鑄成的獎章顯得更加燦爛奪目,它凝聚著玻爾對祖國無限的熱愛和無窮的智慧,也教育著我們要做一個有骨氣、愛國的人。
      
      二、在講合成氨時,可向學生介紹哈伯的功與過
      
      德國化學家哈伯因發明合成氨的方法而獲得了諾貝爾獎。贊揚哈伯的人說:他是天使,合成了氨,開辟了人工固氮的途徑,為人類帶來豐收和喜悅,是用空氣制造面包的圣人;詛咒他的人說:他是魔鬼,幫德國在一戰中實施了毒氣戰,給人類帶來災難、痛苦和死亡。通過對戰爭的反省以及為了改變大戰中給人留下的不光彩印象,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并積極致力于加強各國科研機構的聯系和各國科學家的友好往來。他的努力,最終得到了科學界對他的諒解,同時使他的威望日益增高。哈伯的故事告訴我們:科學知識只有造福人類才會為人們所敬仰,當人犯錯誤時,更要及時地改正自己的錯誤,得到他人的認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三、在講鋁的知識時,可向學生講述鋁的冶煉史
      
      鋁在過去是比黃金還要貴重的稀罕物,英國皇家學會為了表彰門捷列夫對化學的杰出貢獻,不惜重金制作了一只鋁杯,送給了他。拿破侖三世宴會上也曾向貴族們炫耀自己的鋁杯。為了使它也能走進尋常百姓家里,許多科學家不斷探索新的合成方法。而尤其以霍爾和厄魯爾發明的煉鋁法最為成功。這兩人一個在法國,一個在美國,幾乎同時不同地點發明了同一種煉鋁法成為科學史上的奇談,學生不僅也為霍爾一生為科學求索的精神所震撼,更為兩人同年出生、同年去世的離奇身世所嘆惋。
      
      四、在介紹放射性同位素時,可向學生講述第一個用手掰開原子彈的科學家——斯羅廷
      
      斯羅廷是加拿大核物理學家,曾參與二戰時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在一次實驗中,軌道上突然有兩塊鈾發出了可怕的眩光,眼看就要滑到一起。在常人看來,這也許是一個極小的意外,但是,這位科學家明白,從物理學的原理分析,兩塊鈾合成一塊大于臨界質量的鈾時,就會發生爆炸。在這電光火石的瞬間,他以大無畏的精神,用手掰開了原子彈,挽救了一場即將發生的災難,最終卻因輻射過重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科學的求索道路上還有許多科學家不畏生死,不求名利,執著追求,正是他們的奉獻推動著科學的不斷發展、人類的不斷進步。
      
      五、格式試劑在有機合成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的發明人格利雅年輕時卻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
      
      在一次舞會上,格利雅誠心邀請一位女士跳舞時,卻遭到了無情的拒絕。一句“我最討厭你這樣的花花公子”深深地刺痛了他,敲醒了他21年醉生夢死的靈魂。從此他廢寢忘食,發憤苦讀,經過整整兩年的努力,不僅補上了以前荒廢的學業,而且作為插班生考入了里昂大學化學系。他異常勤奮,短短8年,成為出類拔萃的博士,5年中發表200多篇有機化學論文,且都達到了一流水平。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1912年經世界化學家權威的精心評選,瑞典科學院決定授予格利雅諾貝爾化學獎,實現了格利雅多年來的夙愿。他的故事更有啟發意義,使學生深刻懂得浪子回頭金不換、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不僅許多科學家的事跡耐人尋味,許多知識的產生過程也有教育意義。如,凱庫勒受到夢境的啟發推理出了苯環的結構,看似偶然,其實是在于他前期不懈地努力,最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才獲得了靈感。要教育學生,沒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光靠做白日夢是不可能收獲成功的。又如,我國科學家侯德榜在留學期間成績優異,在抗日戰爭爆發后,勵精圖治,為了國家和民族振興,與杰出的愛國實業家范旭東一起成功地解決了制堿過程中一系列化學工藝與工程技術問題,創立了中國人自己的制堿工藝——侯氏制堿法。再如,我國化學家黃鳴龍在做有機實驗時,正是憑著一貫嚴格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治學精神,對細節不放過,對失敗不放棄,才發現了新的有機還原法——黃鳴龍還原法,并被寫入各國有機化學教科書中,在國際上被廣泛采用。
      
      像這樣的科學故事,只要我們善于發掘,還有許多,它們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課堂,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當然,教師在講述這些內容時,也要注意不能顧此失彼,不能對教學的重點產生干擾,要根據課堂要求靈活取舍,更要收放自如,和教學的整體性融為一體,從而使教學目標的落實達到完美統一。
      
      參考文獻:
      
     。1]付成興。如何將化學史知識滲透到化學課堂教學中[J],F代教育教學探索,2012(04):107.
      
     。2]唐小英。淺談化學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05):278-279.
      
     。3]賴微娟。入手化學史實啟蒙化學教育[J]?平涛膮R,2012(07):125,128.
      
     。4]孫智昌,白絲木。創造發明1000例[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07.
      
     。ㄗ髡邌挝 安徽省淮北市實驗高級中學)

    【挖掘科學故事中的情感教育】相關文章:

    情感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08-20

    教育教學中的法寶——情感交流08-24

    情感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08-21

    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08-20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08-24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08-22

    特殊教育學校藝術教育中揚長教育理念的科學滲透08-24

    生活中的科學08-30

    新課程中初三化學教學與情感教育08-22

    成長中的故事06-2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