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教案:《位置與方向》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教案:《位置與方向》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數學教案:《位置與方向》 1
【教學內容分析】
《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是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的內容。本節課學生在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是對先前“方向”這一知識的補充與延伸。教材在內容的呈現上力求借助學生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主動構建方位知識,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體會到數學的用途,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已在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方位知識,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但這些知識僅僅停留在經驗層面上,因此從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拓展到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方位是必要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在已經認識東、南、西、北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2、過程與方法目標: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3、情感與態度目標:使學生在認識方向的活動中,進一步體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價值,感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發展空間觀念,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成語導入
由“四面八方”這個成語導入新課《認識方向-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板書:認識方向(貼課題:東北、東南、西南、西北)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初步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師:現在讓我們走進校園,以操場為觀察點,看看操場的北面有什么建筑物?南面呢?體育館在校園的那一面?圖書館在校園的那一面?
師:那多功能廳呢?你們是怎樣知道的?
生1:小明說的。生2:利用指南針辨認方向
師:在指南針的東與北之間有一個東北方向,正好指著多功能廳,所以我們說東與北之間所指的方向叫東北方向。(電腦演示)誰能跟我這樣說說呢?
師:東和南之間所指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師:我們一起說說。東和南之間所指的方向是東南方向。
接著學習西南方向、西北方向
師:同學們對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四個方向有了一定的認識,現在有四只小動物找不到家了,同學們你們能在黑板上幫他找到家嗎?
。ㄔ诤诎迳蠟檎n題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找合適的位置)
2、找八個方向的排列規律
師: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已經讓這8個方向正確歸位了,那現在我們來看一看這8個方向的'排列規律與位置關系。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了東、南、西、北按順時針方向排列,那今天學的四個方向有什么排列規律呢?(從“東北”開始按小組開火車說加以鞏固)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了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那今天學習的方位,誰與誰相對呢?(男生女生對著說加以鞏固)
3、根據8個方位做律動操。
師:同學們對這8個方位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方向操”吧!全體起立,請你像我這樣做。
第一節東南西北運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第二節: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運動。
第三節:自由運動。教師打亂順序,學生按口令做動作。
4、學以致用,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方位知識掌握的非常牢固,那薛老師帶你們去闖關,好不好?
課件出示:餐廳在校園的()角,存車處在校園的()角,科技樓在校園的()角。
第一關:哪位勇士愿意上來挑戰第一關,正確填寫方向(請一位同學上臺寫,其他同學在書上寫。)
師:小明是站在什么地方觀測的呢?(校園中心)那我們就要以校園中心為觀測點畫坐標軸,然后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順序在坐標軸上標上四個方向。(教師在課件上演示)
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他寫的對不對。
恭喜你們順利來到第二關,現在讓小明帶我們到其他地方去觀測吧!
課件出示:餐廳在存車處的()方向,科技樓在多功能廳的()方向,多功能廳在科技樓的()方向。
師:小明先在哪里觀測?再到哪里觀察?最后在哪里觀測?
觀測點變化了,坐標軸的中心點也要跟著變化。第一題我們應該把坐標軸畫在存車處的中心,(課件演示),我們發現餐廳在存車處的西北方向。那第二題,第三題呢?(老師請兩位同學上來分別畫坐標軸,并正確填寫方向)同學們在書上完成這項任務。老師給你們3分鐘,你們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闖關嗎?
教師講解,引導學生觀察二、三題所選建筑物一樣,觀測點不同,所填方位相對。
同學們來到了最關鍵的第三關:四面八方我會說。
小明來到大門(體育館)(多功能廳)其它建筑物在小明的什么方向?
三、運用知識,服務生活
1、自制方向版
恭喜同學們過五關、斬六將來到了“動手做一做”環節。
師:課前老師發給你們一張紙,在紙上我給定了北方,你們能寫出另外的7個方向嗎?我們一起寫一寫、做一做作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方向
師:方向板和指南針一樣具有指示方向的作用,我們可以利用它知道教室的四面八方,但前提是我們需要先知道教室的一個方位,你們知道教室的哪一面呢?
生:早晨太陽從這邊升起(手指前方)所以這邊是東方。
師:同學們真善于觀察,那現在請你們把方向板平放在桌面上,要求是方向板上的東方對著教室的東方。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方向板的西方指向的是教室的那一面,(后面)所以教室的后面是西方。同樣的方法辨認教室的其他方向。
3、鞏固教室的“八方”
教室的八方我們已經辨認清楚了,現在我們分組比賽,看哪一組能先把八個方向帽戴上。由請一、二組組長上臺為xxx,xxx四面八方的同學戴上方向帽子,組長可以和你們的組員協作完成。
四、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表現的真棒,你們一起告訴老師今天我們又學習了那四個新方向?你有那些收獲?
師:通過今天這一堂課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這四個方向,對“四面八方”里的“八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我們在電視里經常聽到開發大西北的口號,看到東北二人轉的精彩表演。今天放學回家后,請同學們找一張中國地圖,看看我國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分別有哪些省,讓我們感受一下祖國的地大物博。
【板書設計】
三年級數學教案:《位置與方向》 2
學習目標:
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重點: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教、學具準備:指南針
過程:
一、復習:
1、畫一畫方向示意圖:
2、我們知道了這四個方向,那么,每兩個方向之間又稱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4圖,觀察:多功能廳在哪兩個方向之間?這個方向稱為“東北方向”。
2、我們知道了“東北方向”,你能說出下面的這幾個方向是什么嗎?
3、我們又認識了“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你打算怎樣記住這四個方向?請你把他們記下來。
4、請自己畫一個標有8個方向的方向示意圖。
5、觀察例4圖:請說說校園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各有什么?
三、練習:
1、說說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2、第10頁第1題:在黑板上標出自己家的位置。
四、總結:
這節課中你有哪些收獲?你會用到這方面的知識嗎?
三年級數學教案:《位置與方向》 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第2~6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會辨認地圖上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在地圖上的方向。
3、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數學活動中,豐富對方位知識的體驗。
4、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在活動中增強探索數學規律的興趣,積累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材與學情分析
1.教材第2頁,給我們呈現了北京天安門廣場及四周建筑的航拍照片和相應的平面示意圖,從而引出本單元的學習。目的是從現實生活的場景引入新課,使學生了解并掌握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方位知識,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教材第3頁例1呈現了學生在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已有的生活和知識經驗基礎上,根據自身的方位來形成辨認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的技能;教材第4頁例2呈現了學生完成校園示意圖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圖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關系,并通過班內集體展示和交流各自的記錄方式,使學生知道地圖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律來繪制的,從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學生已經會用上、下、左、右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在學習地圖上的方向時,應充分利用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將平面的上、下、左、右與東、南、西、北建立聯系,幫助學生記憶。
重點、難點
重點:辨認東、南 、西、北四個方向,理清四個方向之間的關系。
難點: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準備
課件、尺子、草稿紙
教學過程
一、游戲活動、導入新課
師:我們先來做一個熱身游戲。
、畔蚯斑~兩步,向后退三步。
、葡蜃筇咛咄,向右彎彎腰。
、请p手向上拍兩下,雙手向下拍兩下。
學生隨著老師的'敘述做動作。
師:同學們,你們留心剛才用到哪些方向詞了嗎?
。ㄉ、下、左、右、前、后)
師:你們猜一猜,我們今天可能學習哪方面的知識?
學生說出東、南、西、北。
揭示課題:認識東、南、西、北
。ㄔO計意圖:用學生喜歡的游戲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游戲活動,結合生活里用到的方向詞,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出本課內容。)
二、 探究新知
1、在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
。ńM織學生來到操場。讓學生在操場中間排成四排。)
、耪J識東、南、西、北。
、賻熖釂枺涸绯,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趲熥穯枺河檬种敢恢改倪吺菛|?學校的東邊有什么?
、蹖W生思考:你們的后邊朝哪個方向?你們的左邊和右邊又分別是什么方向?
、苷f一說學校的每一個方向分別有什么?
指名口答,全班交流。
師追問:誰能總結出剛才我們所看到的四個方向?
學生可能會說錯,教師可以多讓一些學生來說,并適時指導和點撥。
教師總結并介紹歌謠: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萦螒颍郝牽诹钭鰟幼。
。ńM織學生在操場上圍成一個正方形,教師站在正中間,讓學生以老師為參照物。)
師:東邊的同學跳一跳,西邊的同學拍拍手,南邊的同學跺跺腳,北邊的同學向后轉。
學生按口令做動作。
然后教師指名學生說口令,其余學生做動作。
、抻^察學校周圍的建筑,完成下面的問題。
教學樓在操場的____面,圖書館在操場的____面,體育室在操場的_____面,大門在操場的____面。
、普J識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請4名學生分別面向東、南、西、北站好并說一說各自面對的方向是哪里。其余同學觀察東面和西面之間有什么關系,南面和北面有什么關系,并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2在教室里辨認東、南、西、北。
、艓煟簞偛盼覀冊诓賵錾弦呀浤軌虮嬲J東、南、西、北,現在在教室里你還能辨認出東、南、西、北嗎?
學生思考后,小組交流。師指名口答,并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判斷的。
、菩〗M間互相說說教室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前蠢蠋煹目诹钭鲆蛔。
、倌型瑢W面向西,女同學面向南。
、诘谝唤M的同學面向東,第二組的同學面向北,第三組的同學面向西,第四組的同學面向南。
。ㄔO計意圖:新課程著力強調“經歷”,對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方向”,通過游戲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全方位地感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從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重點和難點。)
3、地圖上的方向
、鸥形虻貓D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必要性。
、倮L圖。
讓學生繪制出學校四個方向的主要建筑,并標明建筑物所在的方向。
、趯Ρ冉涣。
展示學生作品。通過比較使學生發現:同一個建筑有的同學繪在了上面,有的同學繪在了下面,有的繪在了左面,還有的繪在了右面。
思考:這樣繪圖別人能看明白嗎?怎樣才能使我們繪出的平面圖大家都看得清楚明白?
引導學生討論。
、劭偨Y。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規定繪地圖時,上面表示北,下面表示南,左面表示西,右面表示東,簡單地說,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票嬲J地圖上的東、南、西、北。
根據教材第4頁的校園示意圖,完成下面的問題:
教學樓在操場的( )面,體育室在操場的( )面;
圖書室在操場的( )面,大門在操場的( )面;
操場在圖書館室的( )面,操場在教學樓的( )面;
圖書室在體育室的( )面,教學樓在大門的( )面。
三、學以致用
1.根據教材第2頁的主題圖,讓學生做個小導游介紹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
、盘彀查T廣場上主要有哪些建筑?
、迫绻闶且粋小導游,你能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詞。向游客介紹天安門廣場上都有哪些建筑?
以小組為單位,向其他同學介紹天安門廣場。
2.填一填。
、判∶髅嫦虮狈,他的后面是( )方,左面是( )方,右面是( )方。
、泣S昏當你面向太陽時,你的前面是( )方,后面是( )方,左面是( )方,右面是( )方。
、呛诎逶诮淌椅髅娴膲ι,老師講課時要面向( )方;小麗向南走,小紅從對面走來,小紅向( )走。
3.畫一畫。
小強家在學校的南面,小剛家在學校的北面,學校的東面是小麗家,學校的西面是小兵家。
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1.關注學生的已有經驗。
學生早已積累了有關位置知識的感性經驗,能通過一些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本節課設計關注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知識積累,充分放手學生探討新知識,對學好這節課的內容起到重要作用。
2.注重在實踐活動中學習。
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具體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化的關鍵時期,要讓學生動手做數學,而不是光用耳朵聽。本節課的設計,結合了學生生活實際,給學生創設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實踐活動中認識方。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掌握所學知識。例如:教師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在的位置說一說自己面對的是哪個方向!澳愕暮竺、左面、右面又是什么方向呢?”學生會聯系生活常識“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來感知方向。隨后組織學生改變面對的方向,確定其余方向。
3.在游戲中歸納東南西北的規律。
本節課幾處創設方向游戲,趣味性較濃,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做中學,在活動中不知不覺、輕松愉快地掌握了東南西北的知識。
三年級數學教案:《位置與方向》 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二、教學內容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例1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例2
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例3
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例4
使學生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例5
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三、編排特點
1.依照兒童空間方位認知順序進行編排。
兒童只有在牢固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這幾個基本空間方位之后,才能夠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的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有研究證明三、四年級學生掌握水平方向(東、南、西、北等)是依賴于他們在地圖上區分基本空間方向的能力的。1所以,教材把有關東、南、西、北等方位知識的認識安排在本冊,并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識設計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掌握本單元內容。
兒童學會辨認地圖上的東西南北方位是和他們掌握空間方位知覺有聯系的。最初應當根據兒童自身的方位來形成辨認東西南北方位的技能,然后,再把這些方位和地圖方位聯系起來,例如說,上面是北方、右面是東方等等。2因此,教材首先利用學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識,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技能。然后,再讓學生學習辨認地圖上的東、南、西、北等方向。
2.提供豐富的生活和活動情境,幫助學生辨認方向。
三年級兒童(8~9歲)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的關鍵期,此時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教科書創設了許多既符合這一階段兒童認知特點又便于操作的活動情境,使學生一方面親身體驗方位的知識,另一面又體會到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例如,教科書中設計了讓學生到操場上學習辨認東、南、西、北等八個方向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在觀察、描述和交流的過程中體驗方位的知識。
四、具體編排
1.主題圖。
教科書第2頁,呈現了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及四周建筑的航拍照片和相應的平面示意圖,引出本單元內容的學習。目的是從現實生活的場景引入,使學生體驗在生活中需要用到方位的知識,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觀察,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么,并可適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再讓學生想象自己就站在天安門廣場內,并用已有的方位知識(前、后、左、右)描述天安門廣場內各建筑物(國旗、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毛主席紀念堂)的位置關系。由于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所具有的相對性,學生觀察的方向不同,描述也會不同,教師可抓住此矛盾,引出本單元內容的學習。
到本單元內容學習結束后,還可以再讓學生觀察這幅主題圖,并用所學的方位知識對天安門廣場及四周建筑的位置關系進行描述,體會所學知識的作用和價值。
2.例1及相應的“做一做”。(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爬1。
教科書呈現了學生在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已有的生活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自身的方位來形成辨認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的技能,并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時,可以分以下幾步進行:首先,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出新知識的學習。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讓學生說一說,早晨太陽在什么方向!霸绯,太陽在東方(從東方升起)”這句話學生十分熟悉,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接著,再利用學生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識與東、南、西、北建立起聯系,幫助學生認識這四個方向。讓學生面向東站好,告訴學生他們背對著的方向是西;再讓學生伸開兩臂,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最后,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讓學生說出校園內的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建筑物所在的'位置。
、评1的“做一做”。
教科書呈現了小組合作指方向的活動情境,使學生知道東、西是兩個相對的方向,南、北是兩個相對的方向,進一步了解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之間的關系。
教學時,可以先讓一組學生進行演示,其它同學觀察,引導學生發現指東、西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著背,指南、北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著背。再讓學生們小組內合作指方向,體會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
3.例2。(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教科書呈現了學生完成校園示意圖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圖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關系,并通過班內集體展示和交流各種記錄方式,使學生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在教學例1時,已經讓學生觀察了校園內的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在教學本例題時,只要求學生繪制出四個方向的主要建筑物就可以了,但需注意提醒學生要標明建筑物所在的方向。另外,教師對繪制校園示意圖的方法不必做統一要求,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生繪制校園示意圖的方法可能有很多,有的學生可能將每一個建筑物的所在方向都標明,有的學生可能只標出一個方向;有的學生可能將東邊的建筑物畫在紙的上部,有的學生也可能將北邊的建筑物畫在紙的上部。待學生完成后,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班內集體展示和交流各自的記錄方式,比較各種方式并說一說怎樣畫更簡便、更清楚。再告訴學生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并引導學生按繪制地圖通常所用的方式繪制示意圖。
4.例3及相應的“做一做”。
、沤炭茣尸F了在某一街區“學生問路”的情境,使學生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平炭茣5頁“做一做”,呈現了某一街區的地圖,幫助學生鞏固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及描述行走路線的知識。(對于某一建筑物的具體位置可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敘述,并體會東西南北這四個方位概念的相對性。例如:書店在小蘭家的西面,書店在郵局的東面,郵局在書店西面,郵局在小紅家的東面等。)
5.有關練習一中習題的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2題,是實際應用的題目。目的是讓學生把所學的有關方向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先繪制出自己房間的平面示意圖,再在小組內說一說。也可以在課堂上讓同桌學生合作完成,一名學生說,另一名學生同時繪制出平面示意圖。
第4題,是讓學生在地圖上辨認方向的練習。通過呈現我國“五岳”的分布圖,幫助學生鞏固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的知識。教師出示地圖后可先讓學生找一找首都北京的位置,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然后再讓學生觀察圖,在小組內說一說這五座名山的地理位置,再填空。
“你知道嗎?”,一方面擴展學生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可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有關指南針的知識,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查找相關資料,然后在班中進行交流。在學生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
6.例4及相應的“做一做”。(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爬4。
教科書呈現了學生在操場上辨認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等四個方向的活動情境。目的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等四個方向。
教學時,可以分以下幾步進行:首先,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引出新知識的學習。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讓學生說一說,校園內的主要建筑物教學樓、圖書館、大門和體育館分別在操場的什么方向,復習已經學過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接著,再組織學生討論多功能廳和食堂分別在操場的什么方向。在學生思考之后,可提供指南針幫助辨認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四個方向。最后,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讓學生說出校園內的這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還可以讓學生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這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建筑物所在的位置。
、评4的“做一做”。
教科書呈現了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方位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的活動情境。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并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7.例5及相應的“做一做”。(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爬5。
教科書呈現學生觀察“動物園導游圖”的情境,使學生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七個方向,能用這些詞語描述各場館所在的位置,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時,既可以利用此圖也可以讓本班同學進行實地演習。不論采用何種方式,都可以先給定一個方向,讓學生辨認其余七個方向,說一說動物園內各場館的位置。再讓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說出從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經過的地方。
、评5的“做一做”。
教科書呈現了1路公共汽車的行車路線圖,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從火車站到動物園的行車路線,再說一說從動物園到火車站的行車路線,使學生體會兩者之間的相同和不同。然后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從任意一站出發到另外一站的行車路線。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中的公共汽車行車路線圖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8.有關練習二中習題的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1題、第2題和第5題都是實際應用的題目,目的是讓學生把所學的有關八個方位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練習第1題時,可以讓學生先調查自己家相對于學校的位置,再在課堂上讓學生標出來。第2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在小組內交流。第5題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提出不同的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也可以讓學生畫出自己上學的路線圖,標出重要的建筑物,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第4題,是讓學生在地圖上辨認方向的練習。通過呈現我國幾處“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分布圖,幫助學生鞏固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七個方向的知識,同時培養學生保護人類共有的自然和文化遺產的意識。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圖,找到自己家鄉的位置。再在小組內分別說一說這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相對于自己家鄉的地理位置。
五、教學建議
注意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方位的知識。
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抽象的,學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豐富的表象積累。因此,在教學時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創設大量的活動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數學活動中,豐富對方位知識的體驗。
三年級數學教案:《位置與方向》 5
教學內容
1、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目標
1、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課時安排
5課時
第一課時認識東西南北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發展學生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創造情景:出示第2頁主題圖。讓學生觀察說說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方位知識描述各建筑的位置關系?
2、組織學生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師:“誰認得東、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樣認識的?”
4、出示課題:東西南北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觀察例1掛圖:
問: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面。教學樓在操場的()面,大門在操場的()面。
。2)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德陽市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5、背兒歌:
早晨起床向太陽,前是東,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小結。
課外作業:認方向。
【三年級數學教案:《位置與方向》 】相關文章: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案10-31
(通用)位置與方向數學教案12-24
三年級數學教案《位置與方向》04-25
三年級數學教案:《位置與方向》教案06-03
《位置與方向》數學教學反思08-10
《方向與位置》四年級數學教案05-08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20篇09-27
數學位置與方向總教案10-16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精選19篇)09-20
位置數學教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