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1
教學內容:等腰、等邊三角形,三角形的底和高--教材第136-137頁的內容,練習三十一3-11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邊。
2.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會用直尺和三角板作三角形的高。
教學重、難點: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特征。正確作三角形的高,建立底和高的對應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過直線外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并指出垂足。(指名板演,其它同學在草稿本上畫)
怎樣過直線外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
2.指出你桌上的紅色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你是怎樣判斷的。
二、教學新課
1.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按三角形角的不同把三角形分成了三類,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三角形邊的特點。
2.教學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1)用尺量一量桌上每一個紅色的三角形的每一條邊,比較一下邊的長短,然后說說你發現這些三角形都有一個怎樣的共同特點?
。2)學生量完后指名說,老師揭示: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板書:等腰三角形)
。3)老師強調:在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兩邊叫做腰,另一條邊叫做底,兩腰的夾角叫做頂角,底邊上的兩個角叫做底角。(板書)
。4)把等腰三角形再折一折,使兩腰重合,再觀察一下。等腰三角形除了兩腰相等外,還有什么相等?(兩底角相等)
。5)怎樣判斷一個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就是看這個三角形中有沒有兩條邊相等,可以量,可以折起來比)
。6)請大家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判斷一下你桌上的藍色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
。7)學生活動。
。8)指名學生匯報結果。三條邊的長度分別是多少?怎樣折的?老師指出:這種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板書:等邊三角形)
。9)折一折,你發現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有什么特點?老師指出: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10)小結: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它有什么特點?什么是等邊三角形?它有什么特點?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有什么關系?(老師板書)
3.教學三角形的底和高。
。1)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銳角三角形。要求學生指出三角形的頂點。再擦掉兩條邊,留下一條邊和一個頂點,問:會不會過這點作這條邊的垂線。(指名板演)學生畫完后,再把擦掉的兩邊還原。
。2)剛才的作圖過程大家都看清了,我們作的.這條垂線實質上是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作的一條垂線,我們把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板書:高、底)
。3)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實質是一條什么線?(線段)是一條什么樣的線段?
。4)換一條邊標上“底”,怎樣作這個底上的高?指名板演。再換一條邊作“底”,讓學生作高,強調作高不要忘了垂直符號,使學生明白底不同,所作的高也不同,底和高是對應的。
。5)老師畫一個直角三角形。學生考慮一下直角三角形的高怎樣畫?
。6)引導學生觀察并指出:因為直角三角形有兩條邊成直角,本身是垂直的,所以夾直角的一條邊是底,另一條邊就是高。我們可以作斜邊上的高。(板書)
。7)畫一個鈍角三角形。演示如何從鈍角頂點向對邊作高。其它兩條高怎樣作以后再學。
。8)老師小結:作三角形的高的方法與過直線外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方法是相同的。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三十一的第3題。指出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2.做練習三十一的第4題。
。1)拿出你的一副三角板看看,有沒有一個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的三角板,它的兩個底角是多少度?
。2)紅領巾。
3.做練習三十一的第8題。指名回答。
4.做練習三十一的第9題。判斷,并說明理由,先自己判斷,再指名說。
5.做練習三十一的第7題。估算,訂正說方法。
6.做練習三十一的第11題。
拿出自己做好的七巧板,拼得試試看。能拼幾種就拼幾種。
四、布置作業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2
一、教學內容:
1、三角形的特性
包括:認識三角形、三角形的穩定性、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2、三角形的分類
包括按角分類和按邊分類
3、三角形的內角和
4、圖形拼組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2.使學生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知道這些三角形的特點并能夠辨認和區別它們。
3.聯系生活實際并通過拼擺、設計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聯系,感受數學的轉化思想,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學會欣賞數學美。
4.使學生在探索圖形的特征、圖形的變換以及圖形的設計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三、總體印象:
1、與解決實際問題相聯系。
本單元的.許多內容都是從生活實際中引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用到數學知識來解釋、解決問題時出現的。如:籃球架等為什么做成三角形?這里需要用到“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來解釋、小明上學走哪條路最近?需要用到“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個數學知識。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探索數學知識,學得非常有興趣!
2、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掌握知識。
這是本單元最突出的一個特點!耙寣W生動手做數學,而不是用耳朵聽數學”。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給出結論,而是提供豐富的動手實踐的素材,設計思考性較強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探索、實驗、發現、討論、交流獲得。例如,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三角形的內角和、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聯系等,均是讓學生在操作、探索中發現,形成結論。
3、加強對圖形之間的關系的認識。
本單元增加了“圖形的拼組”,讓學生再次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聯系與區別,從而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四、教學思考
教學要體現教材的編寫意圖,滲透思想。
1、加強概念教學
第一學段對圖形的認識停留在直觀層面上,從第二學段開始要更突出概念的本質特征。如:第一課時:《三角形的認識》對三角形的定義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居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教師要引導學生領會“圍成”的意思。
2、進行充分的實踐、探索活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進行充分的實踐、探索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圖形、體會圖形特征、把握知識的本質。如: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應讓學生進行操作、驗證,才能讓他們有深刻體會。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也要讓學生利用小木棒進行相應的操作。而且,要讓學生充分展開探索活動,用多種方法來證明。如:剛才所說的三角形內角和除了教材展示的兩種驗證方法:測量、拼擺,還可以通過折疊來證明。(見錄像)
3、培養空間想象能力、認識圖形之間的聯系。
對空間想象能力、空間觀念的培養不能停留在第一學段的直觀層面上。如:用幾個相同的三角形能拼出哪些四邊形?讓學生更清楚三角形與四邊形之間的關系,為學生在五年級時學習求各種平面圖形的面積作出了很好的鋪墊作用。教學時要有整體觀念。又如: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用三角形創造美麗的圖案等,教師都應重視,開展好這些活動。
4、在生活情境中運用知識。
在生活情境中學習相應的數學知識,學生學習會更有動力、更有興趣!如:在三角形穩定性的學習當中,讓學生多舉一些實際例子。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可以讓學生猜一猜:姚明一步能走3米遠嗎?等等。學生會覺得很有意思!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
5、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操作認識上有困難。如:兩邊之和等于第三邊表面上看上去是能構成一個三角形,但是實際上兩邊不可能完全連接,肯定是有空隙的,但學生不承認。教師課前可以先說明存在這種情況。
。2)關于作三角形的高。
習題中出現根據三角形指定的一條底作相對應的高,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教學時要留出充分時間讓學生學習。作鈍角三角形的三條高,因為有延長線出現,參考書上說不作要求。我們覺得如果有能力的話,可以讓學生先進行嘗試,不要求每個同學掌握。這個問題以后還是逃避不了的,可以在這里先作一下鋪墊。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生通過測量、撕拼的方法探索和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和是180°。
過程與方法:學生經歷合理猜想和驗證三角形內角度數和等于180°的過程,發展空間觀念及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愿望和興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探究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教學難點:
在猜想和驗證三角形內角和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理解內角、內角和概念
。、謎語引入:形狀似座山,穩定性能堅,三竿首尾連,學問不簡單,打一幾何圖形猜一猜是什么?
Q:結合謎面的信息來說一說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介紹內角:這三個角都在三角形的里面,又叫內角。
Q:三角形有幾個內角?
。、介紹內角和:把三個內角的度數加起來求和就是三角形的內角和。
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三角形內角和。
活動2【活動】觀察圖形
。、觀察圖形的變與不變
。穑穑粢来纬鍪
Q:這是銳角三角形,什么是它的內角和?
出示直角三角形,它的內角和是指?
出示鈍角三角形,內角和是指?
質疑:哪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最大?
預設1:鈍角三角形內角和大。(說想法)
預設2:一樣大。(說想法)
預設3:180度。
小結:三個三角形的樣子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三個內角也不一樣,但內角和是一樣的。
。ǘ┗顒佣翰孪雰冉呛筒蛔兊亩葦
Q:這個一樣的度數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預設1:聽說過,學過。
預設2:直角三角尺上三個角的度數和是180度。
預設3:等邊三角形。
這兩個都是我們知道度數的特殊的三角形,請你根據這個特殊的三角形來大膽的猜猜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那任意的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度數是不是180°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
活動3【活動】測量驗證
。ㄒ唬┧伎剂康姆椒ê驮
過渡:你想怎么研究?(用量角器去量)
Q:誰來介紹介紹量的方法?
預設:要想研究內角和,只要把三個內角度數量出來再加起來看看是不是180度就可以了。
。ǘ﹦邮譁y量
PPT:操作建議:
1、請你找到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用彩筆標序號1、2、3。
2、用量角器仔細測量后,記錄角的度數。
3、列式計算出三角形內角和度數。
動手測量
。ㄈ﹨R報交流:
學生1展示測量的過程。
Q:還有誰測量的這個銳角三角形,說一說?
追問:為什么同一個三角形內角和度數卻不一樣?
Q:你在測量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
Q:觀察這些數據,雖然都不太一樣,但是都很接近?
小結:測量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三個角的度數,加起來就可以求出內角和,但是測量有誤差。
活動4【活動】拼角驗證
。ㄒ唬┧伎计渌炞C方法
Q:你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預設1:學生沒有反應。
師引導:說到180度,你想到什么角?(平角)
預設2:撕拼法
Q:怎么把三個內角拼在一起?
。ㄉ凰,教師幫助突破,撕下三個內角。)
Q:你能在投影上拼一拼嗎?
預設3:折疊法
你的方法也很好,你們聽懂了嗎?一會兒可以試試。
預設4:描畫法
Q:怎么描?你能演示一下嗎?
其他同學觀察他在做什么?
引語:剛才說的方法都很好,下面我們自己來試一試。
。ǘ﹦邮制匆黄
操作要求:
1、請你用彩筆在紙上隨意畫一個三角形,并剪下來。
2、用彩筆標出三個內角。
3、嘗試操作。
動手操作
。ㄈ﹨R報交流
Q:你是怎么研究的`?發現了什么?
。ㄋ模┬〗Y
剛才每人的三角形是自己任意畫出的,形狀、大小都不一樣。無論是撕拼、折疊、還是描畫的方法,都是在把這三個內角拼在了一起,轉化成一個平角,我們發現他們的內角和都是180度。
活動5【活動】幾何畫板驗證
引:但我們時間有限,研究的三角形個數有限,是不是任意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呢?我們可以借助幾何畫板來看一看。
師:介紹:計算機能夠幫助我們比較精確地測量出三個角的度數,并計算它們的和。
觀察:老師拉動一個頂點,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小結:也就是,無論我們怎么改變三角形的形狀,大小,雖然它的內角在變化,但三個內角和的卻是不變的,都是180度。
活動6【練習】基礎練習
1、三角形中∠1=55°,∠2=45°,∠3=?
2、直角三角形:我有一個銳角是40°,求另一個角?
3、說一說:在一個三角形中,能有兩個直角嗎?能有兩個鈍角嗎?為什么?
4、拼三角形
師:兩個180°不是360°嗎?
小結:看來,組合以后的圖形還要分清楚哪些是內角。
活動7【練習】拓展練習
。ㄒ唬┩卣咕毩
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研究發現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那四邊形有沒有內角和呢?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課件演示。
說說這節課你的收獲?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4
教 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畫圖和實驗等活動中,感受并發現三角形的有關特征,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2、使學生會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三角形,會測量或畫出指定邊上的高,能根據三角形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現象。
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鍛煉動手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畫出三角形指定邊上的高
課前準備
電腦課件、學具卡片,分組準備4根不同長度的小棒,學生學習活動
一、畫三角形
講述:我們已經認識了三角形,誰來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見到三角形?(指名學生說)提問:你能想辦法做出一個三角形嗎,試試看。學生動手做,教師了解學生做的情況。先讓學生組內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方法)小結:這些圖形雖然材料不同,大小不同,制作的方法也不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有三條線段首尾相連圍成的圖形,叫作三角形。(畫一個三角形)
提問:三角形有幾個角、幾個頂點,幾條邊。指名學生上來說一說。小結:每一個三角形都有三個角、三個頂點和三條邊。
二、認識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小組活動要求:每組同學拿出事先準備好的4根小棒,任選其中3根圍成一個三角形,看看一共有多少種方法?學生圍,教師了解學生圍的情況。全班交流:你選用了哪3根小棒圍三角形,結果怎樣?
板書:10、5、6行
6、5、4行
10、6、4不行
10、5、4不行
提問:任意選擇的三根小棒,為什么有的能圍成一個三角形,而有的就不行呢?
請同學們比較一下這三根小棒的長度,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說出:任意兩根小棒的長度和都大于第三根小棒,這時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三、認識三角形的高
出示圖,要求:你能量出右圖中人字梁的高度是多少厘米嗎?
學生量后交流,使學生明確哪一條線段的長度是高。
出示一個三角形,作一條高: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垂線段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是三角形的底。
學生練習畫高,通過練習,使學生明確:作三角形的高,就是過一個頂點作底邊的垂線,定點到垂足之間的距離就是三角形高的長度。
完成“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四、鞏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題目
第1題
要求學生以圖上的點為三角形的頂點。學生畫完后實物投影展示。
第2題
明確題目要求后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全班交流,讓學生說出理由。
第3題
引導學生用三角形兩邊之和一定大于第3邊的特征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第4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實物投影展示,要求一定要在適當的位置畫上直角標志。
第5題
要求學生先思考,再動手剪。全班交流,重點要從“三角形兩邊之和一定大于第三邊”這一特征去思考。指導學生閱讀“你知道嗎?”讓學生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5
教材分析及重難點: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個重要性質。在此學習探究有助于學生理解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間的關系,也是進一步學習空間圖形知識的基礎。教材清晰地呈現三個版塊:(1)先通過讓學生畫并度量不同類型的三角形的內角度數,并分別計算出它們的和,使學生初步感知到它們的內角和是180?。(2)提出用實驗的方法加以驗證。把一個三角形的三個角剪下來,引導學生拼成一個平角來加以驗證,并概括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3)“做一做”應用這一結論解決問題。
教學時可先安排猜角游戲,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探索的愿望。然后小組合作畫出幾個不同類型的三角形,再量一量、算一算每個三角形內角的和各是多少度。也可以讓學生先量出三角形每個內角的度數,報出其中兩個內角的度數,請教師猜第三個內角的度數,結果老師總是能猜出來。以此激起學生的疑問,然后請學生算一算每個三角形內角和的度數。使學生初步感知它們的和大約是180°,是不是準確呢?再引導學生用剪拼角、度量三個角實驗來驗證,進而概括出結論。教學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應使學生先理解“內角”“內角和”的含義;二是為了使所得的結論具有普遍性,要分別對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進行操作實驗。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這一規律,并能實際應用。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動手操作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初步形成驗證結論的意識;培養學生之間良好的合作學習的習慣。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悟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提高審美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經歷“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這一知識的形成、發展和應用的全過程;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并且能應用。
教學難點: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的探索和驗證。
教學準備:1、學具準備:各種類型的三角形學具和學習資料。
2、教具準備:各種類型的三角形教具、實物投影儀、FLASH動畫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一]
一.課題引入
1.搶答:出示各種類型的三角形教具,要求學生快速回答出三角形的類型,并且說明為什么叫做銳角(鈍角或直角)三角形的理由。
2.啟迪:啟發學生給那些處于三角形里面的不同類型的角定義一個共同的名稱----內角。
3.設疑:你能畫出有兩個內角都是直角的三角形嗎?
4.實踐:學生操作并回答(不能)
5.引導:說明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間一定存在著什么關系,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同時引出課題----三角形的內角和
二.探索過程
。ㄒ唬┣榫程釂枺撼尸F動畫課件,明確研究的問題是求出:三角形的內角和
。ㄈ切稳齻內角的度數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內角和。)
。ǘ┝恳涣、算一算:
。▊人猜想――獨立計算――同桌交流――全班匯報)
1.學生先個人猜想
2.獨立測量并計算
3.和同桌交流,看看有什么發現,形成初步結論。
4.在全班匯報,同時發現新的'問題
5.揭示規律:三角形的內角和大約是180度。
6.老師引導:能否用其它方法進一步驗證三角形三個內角和就是180度。
。ㄈ炞C過程
。í毩⑺伎----小組討論操作方法――合作操作――匯報結論)
1.合作操作,并在小組內生成驗證結論。
2.小組匯報:(生通過實物投影儀進行展示,師據學生可能的方法進行小結和課件展示)
3.揭題:任意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180度。(板書)
。ㄋ模┓此寂袛
1.為什么剛才在測量時有的小組出現了測出的三角形的內角和不是180度的情況呢?學生再次測量,找到誤差產生的原因。
2.鞏固映證: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去說明為什么笑笑和淘氣提供的兩個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它們的內角之和是相等的,都是180度。
三.反饋練習(課件)
1.求三角形角的度數
2.填一填:
(1)一個三角形中,有兩個角分別是55o和75o,另一個角是()度,這是()三角形。
(2)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頂角是150o,兩個底角分別是()度和()度。
(3)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5o,它的頂角是()度。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個銳角,求另一個內角。
4.已知等邊三角形,求它的三個內角。
5.己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頂角,角求它的底角。
四.聯系生活實際,再次感受生活中的數學。
五.全課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樣的收獲?
六.課后延展
運用你學到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和研究問題的方法,探索四邊形的內角以及五邊形、六邊形......的內角和。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6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制作方法。
2、讀懂折線統計圖,屆時統計結果,根據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通過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體驗折線統計圖的作用,感受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體驗制作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114頁第4題的病人體溫記錄折線圖:
1學生分組觀察討論:從圖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匯報:剛進醫院時病人正發著高燒。病人體溫最高時是39.5度,最低時是36.8度。......
師:這也是一種統計圖,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折線統計圖
二、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
1課前布置收集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請把收集到的折線統計圖拿出來,說說你是從哪里收集到的,圖中表示什么內容?
2展示交流:每個組推薦一份較好的在全班交流展示。
三、制作折線統計圖
同學們,你們剛才從報紙上、網站上、課外讀物等收集到了許多折線統計圖,這說明折線統計圖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那你不想動手制作一幅折線統計圖呢?
。ㄒ唬┲谱鞑襟E
1看一看:一幅完整的折線統計圖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比一比: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議一議:折線統計圖中的這條折線應該怎樣畫?
學生討論
小結:定寬度、描點、連線、標數量
。ǘ┬〗M合作動手制作
老師也在生活中去調查收集了許多資料。
1北京地區近六年來的年降水量統計表
2北京20xx年各季度旅游人數統計
3北京20xx年各季度旅游人數統計
請從三組資料中選擇一組,制成折線統計圖
評一評:在小組內會軒昂評一評看誰制作的折線統計圖最正確、美觀
想一想:你制作的折線統計圖中,能向別人傳遞哪些信息?
。ㄈ┤嗾故、評價
預測:從20xx年和20xx年的旅游人數統計圖中,你能預計一下,再即將到來的20xx年的第二季度游客將達到多少萬人?
四、預測身高
在書上完成例2,并根據數據進行合理的推測。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7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2.讓學生能夠按三角形的內角的不同對三形進行分類。
教具準備:三角板,紅領巾、小旗、自行車等含有三角形的實物或圖片,長方形和正方形木框,電線桿、三角形房架模型,木條,小棒、三角形紙片(不同角度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我們已經學過哪幾種角?
2.什么叫銳角?什么叫直角?什么叫鈍角?
3.教師出示投影片,讓學生說出下面的角各是什么角?
二、新課
1.導入新課。
教師先在黑板上分別畫一個銳角、直角和鈍角。
教師:大家都知道,角是由’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邊講邊指黑板上的角),這兩條射線分別叫做角的邊,這個點叫做角的頂點,F在我在角的兩邊上分別取一點就得到兩條線段(邊講邊操作),再把這兩點連接起來(如圖):
教師將多余的線擦去后,提問:大家看,出現了什么圖形?(三角形。)
對,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種新圖形。(板書:三角形的認識)
2.教學三角形。
教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三角形的?
學生回答后,出示紅領巾、三角旗、房架模型等。
教師將實物放在黑板上沿其輪廓畫出三角形:
畫好三角形后,去掉實物,提問:
“這些圖形是什么形?”(都是三角形。)
指出:像紅領巾、三角旗和房架等,這些物體雖然它們的大小、顏色、材料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有著共同的特征,即:形狀都是三角形。
板書:三角形
讓學生觀察黑板上的三個三角形,數一數每個三角形有幾條線段。(教師指著三角形帶著學生一塊數。)
指出:每個三角形都有三條線段。(板書:三條線段)
讓學生用三根小棒擺一個三角形,指名一學生在投影儀上擺。教師行間巡視,注意學生擺的三根小棒是否首尾相接,不正確的要及時糾正。
學生擺好后,先讓大家看擺的是否正確。
再提問:你是怎樣擺的?指名學生回答,注意學生的敘述是否正確。
教師在投影儀上擺成三角形狀。
然后提問:如果這樣擺,得到的是三角形嗎?為什么?
“那么,這三條線段要怎樣擺才能得到一個三角形呢?”
指名學生回答。學生可能會說:“一根挨一根”、“互相連接”......,這時,可引導學生用一個詞來表述,就是“圍成”。(板書:圍成)
教師再把三根小棒擺成三角形。
“那么,什么叫三角形呢?”
引導學生總結。
教師板書: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讓學生齊讀什么叫三角形。
3.練習。
出示投影片:下面哪些圖形是三角形?哪些圖形不是三角形?為什么?
4.教學三角形的特征。
教師:大家找出了這么多三角形,它們的形狀不完全相同,有沒有共同的地方呢?如果有,大家找找看。
引導學生觀察三角形,歸納出:
(1)它們都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
教師要指出:這三條線段分別叫做三角形的邊。
(2)它們都有三個角。
(3)它們都有三個頂點。
教師在歸納的同時在三角形上標記出來,如下圖所示:
5.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
出示電線桿、自行車圖,讓學生觀察圖中哪些部位是三角形的?
為什么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呢?下面我們來做實驗。
讓學生甩手分別拉一拉用木條釘成的長方形和三角形,看它們的形狀有什么變化,從中得知三角形具有不變形的特性。(板書:三角形的特性不變形)
指出:正因為三角形具有不變形的特性--穩定性,所以,它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d;請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地方用到三角形穩定性?“
讓學生舉例后,再引導學生想: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特性呢?
讓學生先看教科書第141頁的電線桿模型,讓學生先指出哪一部分應用了三角形不變形的特性,然后提問:
“如果把支架上的斜木去掉,又會發生什么情況呢?”
教師讓學生按一按,會發現橫桿易變斜,指出:這樣就會不穩定,也就容易發生危險。
再問:該怎么辦才好呢?
引導學生想到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加一斜條。
6.做練習二十一的`第2題。
讓學生先想想這是為什么,再回答。
7.教學三角形的分類。
教師出示課前準備好的各種三角形的紙片貼在黑板上(如圖):
教師:這些三角形的形狀、大小各不相同。我們能不能根據它們的角的特點把它們分一下類呢?
引導學生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1)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板書:三個角都是銳角。
然后將上述三角形中屬于這一類的放在一起。
(2)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板書:有一個是直角。
再將上述三角形中屬于這一類的放在一起。
(3)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板書:有一個角是鈍角。
同樣將上述三角形中屬于這一類的放在一起。
由此得到如下圖:
根據上述分類給三角形命名。指出:我們把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把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把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教師邊口述邊將各自的名稱寫在該類的三角形上方。板書成下面形式:
我們把三種三角形用一個集合圈來表示可以畫成這樣:
三、游戲
教師在一個袋子里放三個三角形,分別只露出三角形的一個角,請學生猜一猜各是什么三角形。
對于露出的這個角是鈍角或直角的時候可以確定,但露出的一個角
是銳角的情況,是不能確定的,可在課前用紙片做成鈍角三角形,用虛線
表示出銳角和直角的情況(如右圖)?梢韵茸寣W生判斷,再分別出示這三
種情況。
四、小結
1.什么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什么特性?
3-什么叫銳角三角形?什么叫直角三角形?什么叫鈍角三角形?
五、鞏固練習
1做練習二十一的第1題。
指名學生回答.其余同學集體評判。
2.下面的說法正確嗎?
(1)有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
(2)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3)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個角是直角。
教師要注意對第(2)題進行說明“組成”和“圍成”的區別。
3.做練習二十一的第3題。
要求學生只做已學過的內容,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內容下節課再做。先讓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8
教學準備:直尺、教具(小棒)
教學目標:
1、通過畫一畫、量一量、算一算等實驗活動,探索并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
2、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應用發現的結論,來判斷指定長度的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
基本教學過程:
一、 一、數學活動
1、出示一組長短不一的幾根小棒,請你挑選幾根圍成三角形。
不重復,你還可以怎么圍?
通過實驗,發現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圍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圍成三角形的情況,你發現了什么?想一想,為什么?
2、三角形形路線,從郵局到杏云村,走哪條路最近?為什么?
3、是不是任意兩條邊的程度的和一定比第三條邊大呢?畫一畫,算一算。把計算結果填寫在第33頁的表上。
二、運用知識模型
1、第34頁,練習1。下面各組線段能圍成三角形嗎?
2、擺一擺,3根小棒,能
3、第13頁第5題。說到比較大小,有一位同學也在比較幾個數的大小,并把他們按順序排列了起來,我們來看一看。發現什么問題?原來是他過于馬虎,把小數點丟掉了。小數點雖然小,但影響卻很大,我們來幫他添上吧,看一看小數點可能是在什么地方,在適當的`位置寫上小數點,使這個式子成立。
4、第12頁第3題。怎么樣才能寫得準確呢?看一看,和什么有關系?
5、第12頁第4題。覺得要比較他們的身高最大的麻煩是什么?單位問題,不同的單位很難比較。自己想辦法比較,把他們從矮到高的順序排列起來。
教學反思:學生在任選長短不一的小棒圍三角形的時候發現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圍成三角形,這是為什么呢?引出課題。出示書里的情境,從郵局到杏云村,走哪條路最近?為什么?是不是所有的兩邊之和都大于第三邊呢?學生通過畫三角形、擺三角形驗證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結論。這樣學生容易掌握。
三、游戲
1、第13頁第6題。
2、第13頁數學游戲。
四、總結。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2)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拓展性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測量、撕拼、折疊等方法,探索和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
。2)知道三角形兩個角的度數,能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3)發展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體驗數學活動的探索樂趣,通過教學中的活動體會數學的轉化思想。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教學難點: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各種三角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問題
1、猜謎語:
形狀似座山,穩定性能堅。三竿首尾連,學問不簡單。
(打一圖形名稱)
2、猜三角形
師:老師這有1個三角形,它的一部分被智慧星給遮住了,猜猜這是什么三角形?它里面會出現兩個直角嗎?為什么?
3、引出課題。
師:為什么不會出現兩個直角?今天我們就再次走進數學王國,探討三角形的內角和的奧秘。(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三角形的內角和
師:三角形內角和指的是什么?
2、猜一猜。
師:這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3、驗證。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不是180°。
4、學生匯報。
。1)測量
師:匯報的測量結果,有的是180°,有的不是180°,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有沒有別的方法驗證?
。2)剪拼
A、學生上臺演示。
B、請大家三人小組合作,用剪拼的方法驗證其它三角形。
C、師演示。
。3)折拼
師:有沒有別的驗證方法?我在電腦里收索到折的方法,請同學們看一看他是怎么折的(課件演示)。
。4)結論: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5)數學小知識。
5、鞏固知識。
。1)解決課前問題,為什么一個三角形不可能有兩個直角?一個三角形中可以有2個鈍角嗎?
。2)把兩個小三角形拼在一起,問:大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教師:為什么不是360°?
三、解決相關問題
師:接下來,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我們來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吧!
1、看圖,求未知角的度數。
2、判斷。
3、如果一個都不知道,或只知道1個角,你能知道三角形各角的度數嗎?
求出下面三角形各角的度數。
。1)我三邊相等。
。2)我是等腰三角形,我的頂角是96°。
。3)我有一個銳角是40°。
4、求四邊形、五邊形內角和。
四、總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略)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10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直線和線段,認識射線,知道直線、射線和線段的區別。
2.使學生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和按指定度數畫角。
3.使學生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
4.使學生掌握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1.角的度量
第1教時(總第65教時)
教學內容:直線、射線和線段,角的概念--教材第121-122頁的內容,練習二十八1-3題。
教學目的:
1.在直線、線段的基礎上認識射線,掌握它們的聯系和區別。
2.建立角的概念,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和角的符號。
3.會比較角的大小。
教學重、難點:角的認識和角的大小比較。建立角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教學新課
1.教學直線、線段和射線。
。1)以前我們已經學習過直線和線段,下面請同學們在草稿本上畫一條直線。(指名在黑板上畫)
。2)直線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直線無限長沒有端點
。3)請同學們在剛才畫的直線上任意點上兩點,看又出現了什么圖形?(老師演示)
。4)線段和直線有什么關系?線段有什么特點?什么是線段?(同桌互相討論)
。5)學生回答,老師小結并板書。
線段有限長兩個端點直線的一部分
。6)請大家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
。7)老師在黑板上演示畫一條30厘米長的.線段,再把一端延長?,這條線段,如果把它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了一種新的線,叫做射線。
。8)看看射線有什么特點?它與直線有什么區別?(射線無限長1個端點)
。9)怎樣畫射線呢?(投影演示,先出現一個點,再抽動覆蓋片,得到一條射線)
。10)手電筒和太陽等射出來的光線,都可以看成是射線。
。11)想一想,從一點可以引出多少條射線?(老師在黑板上演示)
。12)嘗試做練習二十八的第1題,投影出示。
2.教學角。
。1)剛才,我們認識了直線、線段和射線,下面請大家和老師一起作圖:
、傧犬嬌弦稽c。
、趶倪@一點引出一條什么線?
、墼購倪@一點引起一條什么線?
。2)你們見過這個圖形嗎?叫什么?(板書課題:角)
。3)有誰能結合剛才的作圖過程說說什么叫做角?(指名說)
。4)老師歸納: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這點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叫做角的邊。(在角的圖上標出:頂點、邊)
。5)角通常用符號“∠”表示,讀作角。如剛才畫的圖可以記作“∠1”,讀作角1。
。6)想一想,角的符號和以前學的什么符號有點像?(小于號)角的符號和小于號有什么區別?(老師強調不要把“∠”寫成了“<”)
。7)拿出你們的兩個硬紙條和圖釘。把兩根紙條的一端對齊重合,用圖釘把重合的一端釘在一起。固定其中一根紙條,活動另一根,就形成各種大小不同的角。大家試試看。
。8)與老師一起操作,使角逐漸變大,建立角的大小表象。討論: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9)投影出示。角1和角2哪個大?怎樣比較?能不能直接比較?
。10)老師抽拉演示并說明:把兩個角的頂點和一條邊重合。你看出哪個角大了嗎?你從哪看出來的?(看角的另一條邊的位置,另一條邊在外面,說明那個角大)
。11)看教材第122頁,怎樣直接比較角的大?指名說。
。12)做練習二十八第3題,比三角板上角的大小,先試試,再指名到投影儀上操作并說明比較的方法。
二、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直線、線段和射線有什么聯系和區別?什么是角?怎樣比較角的大?
三、鞏固練習
1.判斷。(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
。1)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
。2)射線是無限長的。()
。3)由一點可以引出無數條射線。()
。4)兩條射線組成一個角。()
。5)角的兩邊畫得越長,這個角就越大。()
2.指出圖中有幾個角?
四、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八的第2題。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11
教學內容
探索與發現:三角形內角和(教材24~26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通過“測量、撕拼、折疊、猜想、驗證”等方法,探索并發現“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
2.技能目標:能運用三角形內角和的性質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情感目標:在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主動探究數學規律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并發現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
教學難點:掌握探究方法,學會運用三角形內角和的性質。
學具準備
各種 三 角形、剪刀、量角 器、課件。
教學 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播放課件,提問: 這些三角形在爭論什么?
教師:是在爭論關于自己內角和的大小。
2.教師:什么是三角形的內角和?( 板書:內角和)
講解:三角形內兩條邊所夾的角就叫做這個三角形的內角。每個三角形都有三個內角,這三個內角的度數加起來就是三角形的內角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ㄒ唬┨岢鰡栴}。
1.你認為誰說得對?你是怎么想的?
2.你有什么辦法可以比較一下這些三角形的內角和呢?
學生可能會說:用量角器量一量三個內角各是多少度,把它們加起來,再比較。
。ǘ┨剿髋c發現。
1.初步探索。
。1)量一量。
了解活動要求:
A.在練習本上畫一個三角形,量一量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并標注。(測量時要認真,力求準確。)
B.把測量結果記錄在表 格中,并計算三角形內角和。
C.討論:從剛才的測量和計算結果中,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發現每個三角形 的三個內角和都在180°左右。)
。2)提出猜想。
剛才我們通過測量和計算發現了三角形內角和都在180°度左右,那你能不能大膽的猜測一下:三角形內角和是否相等?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多少度呢?
2.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教師:這個猜想是否成立呢?我們要想辦法來驗證一下。
教師引導:180°,跟我們學過的什么角有關?我們課前準備了各種三角形紙片,你能不能利用這些三角形紙片,想辦法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轉換成一個平角呢?
。1)小組合作,討論驗證方法。
。2)分組匯報,討論質疑。
學生可能會出現的方法:
、偎浩吹姆椒。
把三個角撕下來,拼在一起,3個角拼成了一個平角,所以三角形內角和就是180°。
教師: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是否都能得出相同的結論呢?
、谡垡徽鄣姆椒。
把三角形的角1折向它的對邊,使頂點落在對邊上,然后另外兩個角相向對折,使它們的'頂點與
角1的頂點互相重合,證明了各種三角形內角和都等于180°。
3.課件演示,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1)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孩子們,三角形內角和到底等于多少度呢?“
學生一定會高興地喊:“180°!”
。2)總結方法,齊讀結論。
教 師:我們通過動作操作,折一折,拼一拼,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轉換成了一個平角,成功的得到了這個結論,讓我們為自己的成功鼓掌!
。3)解釋測量誤差。
教師:為什么我們剛才通過測量,計算出來的三角形內角和不是正好180°呢?
那是因為我們在測量時,由于測量工具、測量操作等各方面的原因,使我們的測量結果存在一的誤差。實際上,三角形內角和就等于180°。
三、探究結果匯報。
教師:現在你知道這些三角形誰說得對了嗎?(都不對。
學生:因為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 80°。 (齊讀)
教師小結: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雖然不同,但 是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
四、課堂應用,鞏固加深。
1.試一試。
數學課本25頁。
2.練一練。
。1)數學書25頁第一題。(生獨立解決。)
。2)數學書25頁第二題。(動手量一量。)
拼成的四邊形的內角和是( )。
拼成的三角形的內角和是( )。
五、課堂作業設計。
教材26頁4、5、6題。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12
教學目標:
1、通過拼一拼、比一比、算一算、推一推,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按要求求出三角形的面積。
2、培養學生動手、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入課題。
1、看書P81,觀察方格紙上三角形的面積。
2、想一想:三角形能不能轉化成我們熟悉的平面圖形?來計算它的面積。
二、研究探討
1、讓學生4人一小組討論:分別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自己拼一拼、議一議、推一推,看能不能得到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學生合作探討學習,師巡視。
3、檢查反饋:(如果學生拼出,則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師作必要的補充糾正。)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下面的圖形:
4、比一比: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它們的底和高有怎樣的關系?面積呢?
5、推一推:
怎樣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強調:為什么要“÷2”?(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字母公式為:S=AH÷2
6、判斷: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錯必須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它們的面積才有這樣的關系。)
7、遷移練習
例:一塊三角形鋼板,底是84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1)讓生獨立做。
。2)檢查:84×25÷2=1050(平方厘米)
三、練習
1、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6平方分米,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請學生說明理由
2、口算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填在空格里。
底(米)
8
5
4
20
高(米)
7
12
10
15
面積(平方米)
3、計算下面每個三角形的面積。
42厘米
18厘米2厘米
6厘米3米
2米
4、一種零件,有一個面是三角形,它的底是12厘米,高是4厘米。這一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5、有一個底面是三角形的水池,底長8米,高是底的3倍,求這個水池底面的面積。
四、總結。
請你說一說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13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三角形的含義;
2。從實例中感知三角形的穩定性以及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并能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認識三角形的高,掌握三角形高的畫法,能畫出任意三角形的一條高。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三角形的含義,掌握三角形的概念。
難點:掌握三角形高的畫法,能畫出三角形的高。
教學準備
課件、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教具、三角尺。
主要教法選擇:觀察法、知識遷移法
教學設計
一、導入
請每位同學從你的抽屜里拿出兩根小棒,試一試,你能擺出什么圖形?
誰來說說自己擺出了什么圖形?(指名說)
下面請每位同學再添上一根小棒,能擺成什么圖形?(指名說)
用屏幕出示學生們可能擺出的圖形,提問:你能說說自己擺的是什么圖形嗎?那么,在同學們擺出的圖形中,那些是三角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三角形的特性。(板書課題:三角形的特性)
二、學習新課
1、學習三角形的定義及組成
、旁谖覀兊纳钪,也有許多三角形,你能說出哪些物體上有三角形嗎?(讓學生充分發言)
同學們說了這么多,其實在我們的校園中也有許多的三角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úシ配浵瘢
、苿偛盼覀円黄鹩^察了生活中的三角形,那么你能說說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等)
提問:那你能說一說什么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嗎?(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詞比較重要?(圍成)為什么?(三角形是封閉圖形)
那么這三條線段應該怎樣去圍呢?(每相鄰的兩條線段端點相連)
請學生互相說一說,什么是三角形。(同桌互說,再指名說)
2、學習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判〗M活動:請組長將本組的小棒分給組員,每人三根小棒,擺一個三角形,看誰擺得又對又快!
有學生發現自己的三根小棒擺不成三角形,這是怎么回事?
小組研究: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擺不成三角形?
小組匯報,并總結: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
、评盟鶎W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屏幕出示例3的圖,讓我們幫助小明解決一個問題:小明每天上學從哪條路走最近?為什么?(中間的這條路最近,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3、學習三角形的穩定性
、庞螒
讓我們來輕松一下,做個游戲,比一比誰的力氣大。
游戲規則:每人一個圖形,拉動這個圖形,只要使它的形狀發生變化,就算贏。
請學生推薦兩名力氣比較大的學生(一男一女),出示教具,一個三角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先讓女生選擇一個圖形,另外一個就是男生的'。
請大家預測一下,男生和女生誰會贏?為什么?
得出結論: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迫切尉哂蟹定性,那么,要想使這個平行四邊形也能夠固定住,該怎么辦呢?(加上一根木條,形成兩個三角形。)
正是因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所以在生活中的運用也非常廣泛。
、悄闱疲哼@張桌子搖搖晃晃多危險!有什么辦法加固它呢?
斜著釘兩根木條,組成三角形。
4、學習三角形的高
、艅偛盼覀冎懒巳切斡腥齻頂點,我們可以用大寫字母來表示點,例如,我們可以給這三個點分別取名字為A、B、C,那么這個三角形就可以稱為三角形ABC,三角形的三條邊就可以分別稱為AB、AC、BC,下面想請同學上來指一指,每一個頂點分別對應哪條邊。
、平處熯吺痉哆呏v解: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做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提醒注意:高要畫成虛線,而且要畫上垂直符號。
想一想:一個三角形中能畫出幾條高?為什么?(有三條高,因為每個三角形有三個頂點)
、菍W生練習
請每位學生在課本86頁,練習十四第一題,請你畫出第一個三角形的高。
提醒注意:三角形的高要畫成虛線,并且要畫上垂直符號。
你能畫出幾條高?那么,另外兩個三角形的高你會畫嗎?試一試,好嗎?
。ㄗ寣W生互相檢查,并說說怎么檢查)
三、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進一步認識了三角形,我們知道了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具有穩定性,而且三角形的任意兩條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我們還認識了三角形的高,并且學會了給三角形畫高,不同的三角形所在位置不同,我們下一節課再繼續研究。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14
學科:數學
年級/冊:4年級下冊
教材版本:人教版
課題名稱:4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三角形的內角和》
教學目標:
掌握探究方法(猜想—驗證—歸納總結),學會用“轉化”的數學思想探究三角形內角和。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教材在呈現教學內容時,不但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且注意留給學生充分進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間。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性質沒有直接給出,而是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動手實踐的素材,讓學生通過探索、實驗、討論、交流而獲得,從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積極探索的活動過程中掌握知識,積累數學經驗,同時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
難點分析:通過近四年的數學學習,學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具備了一定的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但是圍繞數學問題開展初步的討論活動,能比較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這些初步的數學交流能力還欠缺。
教學方法:
1、探索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協作能力及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同時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2、在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主動探究數學規律的樂趣,體驗學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過程
導入: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由我來和大家一起學習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內角和》,我們前面學習和了解了三角形的相關知識,請大家說說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哪幾類?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例五:畫出幾個不同類型的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3個內角的和各是多少度?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三角形的內角和?
講解:三角形內兩條邊所夾的角就叫做這個三角形的內角。每個三角形都有三個內角,這三個內角的度數加起來就是三角形的內角和。
。ㄒ唬┝恳涣浚何覀內绾谓鉀Q這個問題呢?
同學們請看,這里有一個直角三角形,我們先分別量一量這個直角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并標注。90°30°60°現在我們將這三個內角的度數加起來等于180度°通過測量計算發現這個直角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是不是所有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呢?同學們你們也來量一量你剛才畫的直角三角形3個內角的度數,算一算是不是也和老師的結果一樣呢?注意在測量要認真,力求準確。停頓數秒從剛才的測量和計算結果中,你發現了什么?你是不是發現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當然有些同學的測量結果不是等于180°,這是我們在測量時,由于在測量工具、測量方法等各方面的原因,使我們的測量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實際上,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內角和就等于180°。
。ǘ
1、提出猜想:剛才我們通過測量和計算發現了直角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那你能不能大膽的猜測一下:銳角三角形內角和,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不是也是180°呢?
2、動手操作,驗證猜想這時每個同學的心中都有了猜測的答案,這個猜想是否成立呢?除了用量角器量一量,你還有其他辦法來驗證嗎?聰明的你,是不是想到好辦法了,那就快快動手吧!
方法:
A、拼一拼的方法
B、折一折的方法把三角形的角1折向它的對邊,使頂點落在對邊上,然后另外兩個角相向對折,使它們的頂點與角1的頂點互相重合,通過折疊的方法,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折到一起正好組成一個平角,所以也能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同學們我們通過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發現無論是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它們內角和都等于180度,我們通過動作操作,折一折,拼一拼,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轉換成了一個平角,成功的得到了這個結論,讓我們為自己的成功鼓掌!齊讀結論。(板書:得到結論)
小結:通過剪拼的方法,把三個角剪下來,拼在一起,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正好拼成一個平角,因為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雖然不同,但是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說明三角形的內角和和他的形狀大小無關
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總結:我們今天用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得到了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這一結論,希望同學們在在以后的學習中大膽探索,去發現數學的奧秘吧!我們今天的課程就到這里了,同學們再見!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15
【設計理念】
新課標重視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要求教師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測、驗證、交流反思等過程,使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中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掌握知識,而且可以積累探究數學問題的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教材內容】
新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數學第67頁例6、“做一做”及練習十六的第1、2、3題。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三角形的一個重要特征。本課是安排在三角形的概念及分類之后教學的,它是學生以后學習多邊形的內角和及解決其它實際問題的基礎。教材很重視知識的探索與發現,安排兩次實驗操作活動。教材呈現教學內容時,不但重視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且注意留給學生充分進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間和時間,為教師靈活組織教學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沒有直接給出結論,而是通過量、拼等活動,讓學生探索、實驗、交流、推理歸納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課時,學生已經有了探索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基礎:知道直角和平角的度數,會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數;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知道他們的四個角都是直角;認識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按角分有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已經知道了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
。、已經有一部分學生知道了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教學目標】
1通過“量、剪、拼”等活動發現、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并能運用這個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2.在觀察、猜想、操作、合作、分析交流等具體活動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3.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數學探究的嚴謹與樂趣。
【教學重點】
探索發現、驗證“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并運用這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紙片若干個各類三角形(也包括等邊、等腰)、長方形、正方形若干個;每人一個量角器;一把剪刀;每人一副三角尺。
【教學步驟】
一、復習舊知 引出課題
1、你已經知道有關三角形的哪些知識?
2、出示課題:三角形的內角和
【設計意圖:也自然導入新課!
二、提出問題 引發猜想
1、提出問題: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的?
預設:(1)三角形的內角指的是哪些角? (2)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什么意思?
。3)三角形的內角一共是多少度?
2、引發猜想
猜一猜: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猜的?
【設計意圖: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課始在復習三角形已學知識后,引導學生提出有關三角形的新問題,讓學生學習自己想研究的內容,無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由于學生在平時使用三角板時已經若隱若現地有了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這一感覺,因此本環節,要求學生猜一猜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并說說是怎么猜的,以激發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并體會到猜想要合理且有根據,同時也為推理驗證的引出作必要的鋪墊!
三、操作驗證 形成結論
1、交流驗證方法:
。1)用什么方法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呢?
預設: ①量算法 ②剪拼法 ③折拼法等
。2)三角形的個數有無數個,驗證哪些三角形可以代表所有的三角形?我們的操作過程怎么分工才會做到省時又高效?
2、動手驗證
3、全班匯報交流
4、小結:剛才通過大家的動手操作驗證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度。但動手操作會存在一定的誤差,我們的結論也可能存在偏差。
5、方法拓展
推理驗證:用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來證明其他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的方法。
6、形成結論:任意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
【設計意圖:
《標準》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辈聹y后先獨立思考驗證的方法,再進行全班交流,給學生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量、剪、拼、折等一系列操作活動中發現了三角形內角和是180°這個結論。在探索活動前,交流如何使研究樣本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與如何分工做到操作省時高效這兩個問題,培養學生嚴謹、科學正確的研究態度,讓學生在活動中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為后續的學習提供了經驗支撐!
四、應用結論 解決問題
1、鞏固新知:想一想,算一算。
2、解決問題:等腰三角形風箏的頂角是多少度?
3、辨析訓練,完善結論。
五、課堂總結,歸納研究方法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你是怎樣得到這些知識的?
六、課后延伸:用今天所學的方法繼續研究四邊形的內角和。
七、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內角和
猜測: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驗證: 量 拼
結論: 任意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相關文章:
三角形數學教案06-04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05-20
(優選)三角形數學教案04-24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的特性》04-24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分類》05-07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的認識》04-26
《三角形內角和》數學教案06-13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的內角和02-10
四年級數學教案《三角形的內角和》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