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四年級數學教案的計量單位

    四年級數學教案的計量單位

    時間:2025-05-09 10:35:55 四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四年級數學教案常用的計量單位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數學教案常用的計量單位,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數學教案常用的計量單位

    四年級數學教案常用的計量單位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687頁的重量單位和時間單位以及相應的做一做,練習十八的第614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常用的重量單位和時間單位,以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教具準備:1千克的物品,投影儀,重量單位表、時間單位表的投影片;將練習十八的第6題制成卡片。

      教學過程:

      一、歸納總結重量單位

      1.導入課題。

      從上節課中我們知道,要想知道物體或距離的長短,需要用長度單位來計量;要想知道物體表面的大小就需要用面積單位來計量。那么要想知道物體的輕重需要用什么單位來計量呢?

      學生回答出需要用重量單位來計量后,教師導入課題。

      我們今天就來歸納一下以前學過的重量單位。

      板書課題:重量單位

      2.復習重量單位。

      以前我們學過哪些重量單位?

      引導學生答出噸、千克(公斤)、克。

      現在我給你們一些東西(包括兩分硬幣),大家相互傳著掂量一下,自己手里拿的東西大約有多重?

      教師將課前準備好的物品分發給學生,讓學生先感受其重量再說出大約有多重,以加深對1克和l千克的感知。

      掂量物品,可讓前后兩排的四名學生為一組,相互根據自己的'感受說出物品的重量。 掂量后,教師指名一些學生說說物品的重量。

      然后問:你們以前稱過體重嗎?誰能說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7此時若發現有的學生用多少斤回答,應及時予以糾正,以強化學生要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指名兩、三個學生回答后,可繼續問:那么比千克重的單位有哪個呢?學生會答出噸。

      你們看,我們教室里有1噸重的東西嗎?由此向學生說明:1噸是比較大的重量單位,我們人體是無法直接感受其重量的,只能憑經驗估量或用衡器測量。

      不過,我想問問大家1噸等于多少千克?(1000千克。)

      請大家想想,假若你們每人的體重平均是40千克,那么多少人的體重加起來才能達 到1噸呢?(25人。)

      現在請大家將進率填寫在教科書第86頁上。

      同時讓一學生填寫在投影片上。訂正時,教師可多指名幾個學生回答填寫的結果,并用投影映出正確的進率表。

      3.做一做。

      做教科書第86頁重量單位的做一做第2題。

      讓學生獨立做,教師注意巡視,然后集體訂正?梢灾该粚W生念自己的答案,由教師在投影片上寫,全體同學判斷正確與否。

      二、歸納總結時間單位

      l.導入課題。

      下面我想問問大家,你剛才完成做一做的第2題大約用了多長時間?

      (一分,兩分。)注意分不要表述為分鐘。

      你用到了什么計量單位? (時間單位。)

      那么,我們要想知道時間的長短,是不是要用到時間單位來計量呢?

      板書課題:時間單位

      2、教學日、年的來歷和世紀。

      同學們以前聽爸爸媽媽講過日和年的來歷嗎?

      我們生活的地球,一方面它要繞著自己的軸心轉動,這就是自轉;另一方面它還要繞著太陽旋轉,這被稱為公轉。地球自轉一周所用的時間叫做一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用的時間叫做一年。不過,由于公轉一周的時間不是整天數,而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因此就規定1平年有365天,這樣每4年大約少算l天,從而又規定每4年加1天,這年叫做閏年,有366天。但是公歷年份是整百年時只有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想想這是為什么?

      在時間單位中,比年大的單位是世紀。通常是100年為一個世紀,比如,從公元1801年到1900年是十九世紀,20xx年到2100年是二十一世紀。

      3.復習時間單位表。

      1年有多少個月?(12個月。)

      1個月有多少天?引導學生按月敘述,二月應分平年閏年敘述。

      l天有多少小時?(24小時。)再次強調小時在作為單位名稱時應按規定記作 時。

      1小時等于多少分?(60分9)

      1分等于多少秒?(60秒。)

      讓學生將進率填寫在書上。

      填寫快的同學可繼續完成教科書第87頁做一做的兩道題。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八的第6題。

      教師出示課前準備好的卡片,讓學生搶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做練習十八的第12題。

      教師讀題目要求,再說出各個年份,讓學生分別說出是平年還是閏年。

      3. 做練習十八的第14題。

      教師讀題后,指名學生回答,并說說是怎樣算的。

      4.做練習十八的第13、19、11題。

      先做第13題,讓學生自己填寫在教科書上。

      學生獨立做,教師注意巡視。然后再集體訂正,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做法。

      四、作業。

      練習十八的第7、8、10題。

      第10題,要告訴學生本月的1號是星期幾。

      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做練習十八的第15*題和思考題。

      第15*題,因為無論是平年還是閏年,,只是二月份的天數不一樣,而其它月份的天數都是一樣的。所以第二、三、四季度都不變,分別是91天、92天和92天,而第一季度平年為90天,閏年為9l天。

      思考題的解法是:要盛出5千克水,關鍵是如何盛出1千克水、可以這樣做:分3次把小水桶倒滿,再倒進大水桶中,3小桶水是12千克,倒滿大水桶后正好剩1千克水。然后把大水桶的水例掉,把l千克水倒入大水捅,再用小水桶盛滿水倒進大水桶就得到5千克水。

    四年級數學教案常用的計量單位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計量的產生,加深對計量重要性的認識;

      2.通過操作、直觀,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表象,比較系統地掌握常用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及其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教具準備:小繩。米尺,1平方米(一面畫有100個方格)、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想請大家先思考一個問題。假如你到一個森林公園去玩,偶然看到一棵很粗的樹,這個時候你該怎么做,才能更準確地將這棵樹的樹干有多粗講述給自己的朋友聽?”

      引導學生用“量”去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自由發揮,正確的給予肯定。

      二、教學計量的產生

      “剛才大家已經說了很多種辦法。不管是用繩子圍還是用手臂圍,是不是都用到了測量的方法?其實,在生產和生活中,人們經常需要量物體的長度、量土地的面積、稱物體的重量、計算勞動的時間等等。長度、面積、重量、時間等都是量。所有的量都可以用一定的單位來計量.并用數表示出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量的計量’中的‘常用的計量單位’。下面我們先看一下計量是怎樣產生的?”

      講述的同時,板書課題:

      1.常用的計量單位

      “早在古代,人們為了比較兩個或幾個物體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就已經有了計量的需要。比如:拿兩條繩子比比誰長誰短(教師演示)。由于有時不便于比較,比如黑板或桌子的長和寬就不能直接放到一起比較,人們就選定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的長度作為計量的標準,用它來量所要比較的兩個物體的長短,這樣就產生了計量的單位。例如,我國古代曾把中指頂端一節的長度定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張開的長度定為一尺(現在叫一柞)!

      教師先演示,再讓學生比劃比劃“一寸”、“一尺”的長短。并實際測量一下自己的課本有幾寸或課桌有幾柞。

      “這樣利用一定的標準,就可以比較一些不便于直接比較的物體的長短:但是,由于使用這些自然的計量單位,量出的結果往往不一致,而引起混亂。因而逐漸產生了比較合理的計量制度,制定了統一的、精確的計量單位和單位間的進率。不過.在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計量制度仍不相同。隨著物質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國際貿易的增加.進一步要求建立全世界統一的計量制度。為了便于國際交流,我國已于1990年廢除了與國際上通用的計量單位不一致的市制單位.如長度單位丈、尺、寸,重量單位斤、兩、錢,面積單位畝等,采用了以國際上通用的計量單位‘國際單位制’為基礎的法定計量單位。

      三、總結歸納長度單位

      1.長度單位:

      “今天,我們來復習一下已經學過的一些常用的計量單位!

      “如果想知道物體或距離的長短,需要用什么單位來計量呢?”

      學生答出“用長度單位”后板書標題:長度單位

      “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引導學生從大到小地說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以便于進一步復習相互間的進率關系。并板書上述長度單位。

      讓學生拿出米尺,在米尺上指出1米的長度,并用伸直的雙臂來感受l米的實際長度。

      再讓學生先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然后用手勢或手的一部分表示出1分米、1厘米的實際長度。

      “剛才大家感受到了l米是這么長(教師演示),1分米是這么長,......(再接著演示l厘米、1毫米的長度),那么誰能聯系實際說說l千米有多長呢?”讓學生先想一想。

      然后再引導性地提問:“l千米等于多少米呢?”

      學生答出“l千米等于l000米”后,指出:“既然1千米等于1000米,也就是1千米有1000個1米這么長,1米是這么長(教師演示),所以1千米是一個比較大的長度單位,我們不能直接用手勢表示。大家可以想想,我們學校操場的跑道每=圍是200米,1千米應該是幾圈呢?”

      學生答“5圈”后再指出,大家課后去操場上跑跑,看自己跑l千米需要多長時間?

      2.長度單位間的進率。

      “剛才大家說了,l千米=1000米(同時板書)。這就是說千米和米的進率是1000:那么米、分米、厘米、毫米這四個長度單位中,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又是多少呢?”

      請學生打開課本第85頁,填寫“常用的長度單位表”。

      同時讓一學生在投影片上填寫。

      巡視學生填寫完后,出示:

      常用的長度單位表

      名稱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

      進率100010101010

      “剛才大家填寫了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表,F在我問問你們,哪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10?”

      引導學生答出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進率是10。

      “哪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100呢?”

      (米和厘米、分米和毫米之間的進率是100)著重強調米和厘米之間的進率是100,即l米=100厘米(板書此等式)。

      “哪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呢?”

      (千米和米之聞的進率是10000)

      3.練習。

      “請大家打開課本第78頁,完成”做一做“的第2題!

      同時讓一名學生在投影片上填寫。

      教師注意巡視,及時指導。

      集體訂正。在訂正每一題的同時,讓學生說說他們填的時候是怎么想的?注意重點討論。900厘米=()米“。

      四、總結歸納面積單位

      1.面積單位。

      剛才我們復習了長度單位,下面再來復習面積單位!

      板書標題:面積單位

      “我們學過.要知道物體的表面的大小,必須用面積單位來計量。我們學過哪些面積單位呢?”

      引導學生答出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教師將準備好的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邊上分別標上1米、1分米、1厘米)貼在黑板上,在紙的下端分別寫上“1()”。

      教師再指著1平方米的正方形紙提問:“這塊正方形紙的`面積是多少?”學生回答后,再問“括號內應該填什么面積單位?”

      學生答:填平方米。

      接著,教師再用同樣的方法分別指著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引導學生填出相應的面積單位。

      填寫完單位名稱后,讓學生對三塊正方形的大小進行觀察,看看它們各有多大。再指學生用手勢分別表示出l平方米、l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教師要注意察看學生比劃的情況,對表示得不正確的要及時糾正。

      2.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大家知道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分別是這么大。(教師指著三塊正方形)那么,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答出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100后。再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為什么是100而不是10呢?下面我們先來看圖!

      教師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紙(畫有100個方格的一面),讓學生觀察后,引導他們說由于邊長是1米的這塊正方形紙可以劃分成100個邊長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每一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是l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也就是說它們之間的進率是100。

      “除了這些面積單位外.我們還學過哪些更大的面積單位呢?”

      (公頃和平方干米:)

      “這兩個單位是計量土地面積的單位。那么,誰能說說1公頃是多大?1干方千米是多大?”

      引導學生說出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l公頃,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

      “如果把上面這些面積單位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應該怎樣排列呢?”

      指名一學生回答.教師把這些面積單位從大到小依次寫在黑板上:

      平方平方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在這些單位中,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請同學們把結果填寫在教科書第79頁的面積單位表中!

      五、鞏固練習

      1.口答

      出示

      l平方米=()平方厘米1公頃=()平方米

      1平方千米=()平方米1平方千米=()公頃

      100平方分米=()平方米1000平方米=()公頃

      2.做一做。

      做教科書第79頁前半頁“做一做”第2題。先讓學生填在書上,再集體訂正,并說說計算過程。

      3.做練習十八的第2題。

      先讓學生填在書上,再集體訂正。

      4.做練習十八的第1題的第1欄:目測教室的長和寬。

      六、作業

      練習十八的第3題。

    【四年級數學教案的計量單位】相關文章:

    四年級小學數學教案10-23

    四年級下數學教案11-21

    四年級數學教案11-07

    小學數學教案四年級10-15

    四年級上數學教案08-31

    四年級數學教案【經典】04-10

    四年級數學教案12-17

    四年級趣味數學教案05-02

    四年級數學教案優秀10-24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