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新工作機制 加快農標進程
創新工作機制 加快農標進程
今年4月,溫家寶總理視察通江時,作出了立足區域優勢、突出特色產業、發展地方經濟的重要指示。根據這一指示精神,國家質檢總局和省質監局相繼作出了“以‘通江銀耳’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資源優勢為突破口、創新工作機制、快速推進農業標準化進程、提高農業產值“的要求。XX質監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從創新宣傳培訓機制、構建農業標準化的思想意識平臺,創新園區建設機制、鞏固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和創新監督檢查機制、加強農業標準化工作的組織領導著手,迅速行動,加速地方農業經濟發展,促進農民收入增加。
創新宣傳培訓機制,構建農業標準化的思想意識平臺
對農業標準化的宣傳不夠,推廣實施力度不大,絕大多數農民、甚至許多領導者對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意識十分淡薄,這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順利開展。XX質監局從三個方面創新宣傳培訓機制,切實構建農業標準化的思想意識平臺。一是加大媒體宣傳。利用電視、報紙、廣播等傳媒,面向向社會對外地“農標”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及農業標準化知識面進行廣泛宣傳。今年,已免費向農村發放農業標準化知識光盤1000張、書籍1余萬冊,深入農村進行技術培訓與指導500余人次,直接受訓農民達10萬人次。二是實行重點培訓。與市委組織部、市科委聯合舉辦鄉鎮領導農業標準化培訓班,對全市各鄉(鎮)分管農業的鄉(鎮)長進行集中培訓。利用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劉遠鵬到通江進行農業標準化專題知識講座的機會,組織全市23個國家級、省級農業標準化基地的領導和群眾代表及時到會聽課。結合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工程和陽光工程等農業項目的實施,對項目區的青年農民進行標準化知識培訓。通過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各級領導和農村科技能人對標準、標準化、農業標準、農業標準化等概念的了解,增強了他們對實施農業標準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三是采取典型引路。通過建設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培養科技大戶、技術能人等措施,實行建好一點、帶動一片、發展一線的方式,以典型的事例、成功的經驗對廣大基層干部和農民進行有關農業標準化知識的宣傳培訓,在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形成人人知曉標準知識、戶戶執行標準規則、村村建設標準示范園區的格局。
創新園區建設機制,鞏固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
加強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是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關鍵。XX質監局從三個方面創新園區建設機制,加強農業標準化基地建設。一是狠抓農業標準體系建設,強化技術服務。進一步組織、完善制定了市、縣兩級農業地方標準22項,備案農業企業標準32項,采用、實施國家、地方、行業農業標準190項。并加大各項標準的推廣實施力度,使各項標準貫穿于示范項目產前、產中、產后的各個環節。同時,采取市農辦搭臺、市質監局牽頭的方式組建了市標準化信息服務中心,完善了標準化信息咨詢服務體系。二是狠抓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確保產品質量。加強川東北農副產品檢測中心軟硬件建設,完善檢驗檢測手段,提高對農副產品的藥殘、重金屬、添加劑進行精確分析的檢測能力。同時,在部分示范基地、專業協會建立了快速檢測網絡,對農產品進行快速、初步檢測;緦崿F了了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質量控制。三是狠抓農業標準化基地建設,助農增收。積極貫徹用抓工業的思維抓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方法,按照“公司+基地+農戶”、“協會+基地+農戶+公司”、“基層黨組織+農戶+專業批發市場”的農業標準化發展模式,加大農業標準化園區建設力度。今年,該局大力支持和培育南江金銀花發展公司、通江山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平昌啟昌食品公司、XX光路食品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12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在以前工作的基礎上,引導它們建立標準化體系,不斷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市場占有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依托農業部門和農業科技人員積極推廣農業標準化技術,加強對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的檢查指導,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產過程的技術難題。2005年全市進一步鞏固建設了27個國家、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和無公害農畜產品基地。其中,規范建設了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3個、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6個、金銀花標準化生產基地3個、優質果蔬生產基地7個。在標準化工作的推動下,標準化示范區農民人均增收100元以上。目前,平昌高梁省級示范項目等5個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順利通過了省質監局組織的檢查驗收。
創新監督檢查機制,加強農業標準化工作的組織領導
沒有系統的組織領導和管理協調機制,農業標準化工作就難以取得預期效果。XX質監局從大個方面加強標準化工作機制建設。一是形成了上下聯動的領導機制。按照“層級管理、轄區負責”的原則,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市、縣(區)、鄉(鎮)和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四級聯動的農業標準化領導小組機制,全面負責轄區內的農業標準化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規劃和工作落實,制定了相應管理辦法和政策措施,為農業標準化順利實施提供組織保障。二是健全了部門配合的協調機制。建立健全了對內一片、對上一線,上下聯動、左右互動的部門配合工作格局。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建立健全部門間的情況通報制度,在項目的申報、產品的評定與認證、政策措施與工作計劃等方面做到事前通氣、事后通報;建立健全了行政與技術資源的整合和優化制度,針對部門具有的行政與技術資源有限且分散的特點,對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立市立縣產品、重點龍頭企業推行“上分下合”的辦法,對上分條塊爭取支持和報告工作,對內則推行資源整合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集中力量推進XX骨干農業產業的不斷狀大;建立了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在農業標準化工作上,以質監部門為主體,農業、畜牧、林業等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并制定落實措施。三是完善了監督檢查的考核機制。市委、市政府就加強農業標準化工作制發了專門文件,對其考核納入各縣(區)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年度目標管理。同時,在各級農業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的協調下,明確了各單位的工作職責,把農業標準化工作任務細化分解,量化考核,并采取不定期抽查和階段考核的方式加強督促檢查,實行目標管理,定期檢查考核,并制定相應考核制度,使農業標準化工作考核制度化。
【創新工作機制 加快農標進程】相關文章:
加快“三化”進程破解“三農”難題08-16
創新林業經營機制 加快興林富民步伐08-15
創新林業經營機制 加快興林富民步伐08-12
關于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思考08-15
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加快林業體制和機制創新08-16
加快城鎮化進程的生力軍08-12
加快廣西工業化進程的幾點思考08-12
關于加快我市農村工業化進程的調研報告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