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抓住雙重機遇 落實五個統籌 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在市委九屆十一次全委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05年12月23日)
同志們:
昨天,英杰書記代表市委常委會做的報告,全面總結了“十五”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確了“十一五”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和戰略重點,提出了2006年全市經濟工作主要任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今天會議,主要是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明年工作任務。下面,根據市委常委會議和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意見,我講兩個問題。
一、2005年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評價
2005年是“十五”計劃的“收官”之年。一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動力,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加速經濟隆起、構建和諧***兩大任務,實施工業強市方略,不斷推進改革開放,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老工業基地振興又邁出較大步伐。主要表現在:一是國民經濟在高起點上保持高增長。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0億元,比上年凈增244億元,超過“十五”前三年增量的總和,增長速度由上年16.1%提高到16.5%。***在全國百強城市排名從去年第50位躍升至第44位。二是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持續提升。全口徑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60.3億元,增長44.9 %。全口徑稅收收入達到148.3億元,增長48.1%,占GDP比重由上年9.9%提高到11.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5.2億元,增長37.4%。實現出口創匯12.5億美元,增長25%。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060億元,增長26.3%;實現利潤130億元,增長22.6%。鞍鋼全年實現銷售收入660億元,增長40.6%;實現利潤112 億元,增長24.2%。實繳稅金92.3億元,占全口徑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7.6%,其中形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5億元,對市本級財政貢獻率達到69.1%。三是培育經濟增長點取得新突破。預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0億元,增長29.9%。其中城鎮集體以上完成197億元,增長30.8%。鞍鋼新區500萬噸精品板材基地相關項目陸續竣工。南亞實德塑膠管材等33個億元以上項目建成投產。四是發展循環經濟初見成效。有22戶企業實現了清潔生產,鞍鋼被確定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全市萬元GDP綜合能耗、水耗分別下降4.5%和5.1%。五是和諧***建設步伐加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達到50萬人,有6.3萬人直接受益。防控禽流感實現無疫區、零病例目標。棚戶區和危房改造全面啟動。在省內率先消除“零就業家庭”。完成實名制就業15萬人次。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可達到94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可達到4618元,分別增長14.5%和8.6%。
全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著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構筑“一個基地、三大產業”格局。緊緊抓住項目這個核心,新建續建億元以上項目138個,竣工投產33個,當年完成投資110億元。安排2.5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鞍鋼項目建設。鞍鋼新區500萬噸精品板材基地建設捷報頻傳,代表鞍鋼自主集成技術2150ASP熱連軋生產線熱負荷試車一次成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新二號高爐開爐出鐵,從煉鐵到熱軋生產線全線貫通。高新區新增超億元項目15個。全市省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73 家。完成6戶企業搬遷改造。鞍鋼集團鐵路用鋼軌和西洋集團三元復合肥成為全國名牌產品,“海諾”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同時,開工建設了北方五金機電城等33個旅游商貿物流項目,景子街改造完成主體工程,大福源超市等6個項目竣工營業。
(二)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調整、促發展,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成功舉辦了香港投資推介會等一系列招商活動,對臺經貿工作成效顯著,新簽東亞不銹鋼等16個重大外資項目,引進中油天寶等22個投資億元以上項目。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按老口徑計算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5%;按新口徑計算6500萬美元,增長71.6%。引進內資到位35億元,增長40%。一工、北鑄、第二污水處理廠等重大重組項目取得實質進展。全面完成104戶國有企業改制任務,對74戶企業實施依法破產,基本實現國有資本從一般競爭領域退出。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新增非公有制經濟單位8693個。完成28家各類事業單位改革任務。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成功剝離了商業銀行21億元不良資產。在省內率先推行政務信息公開,全面啟動“誠信***”建設,成為省誠信體系建設示范城
市。
(三)堅持城鄉統籌發展,認真解決“三農”問題。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4萬畝,發展節水灌溉6.5萬畝,改善澇區面積9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20.9萬噸,為歷史上第三個高產年。全面取消農業稅,當年免征4600萬元,發放“三補”資金5904萬元,農民人均政策性增收61元。積極推進第二輪土地延包工作,“兩證”發放率達到99%。建設了南臺種禽場、感王鎮節水灌溉、臺安縣良種基地等一批農業產業化項目,規模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116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234個。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達到32個,新增無公害農產品95個、綠色食品25個、有機食品9個。三縣(市)一區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6億元,比上年增長33.6%。南果梨通過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申請,填補了歷史空白。西柳鎮被評為全國文明小城鎮示范點。
(四)加強資源保護和環境治理,不斷改善城鄉面貌。認真整頓礦業秩序,查處違法違規案件51起,炸毀違法違規坑口24處,取締無證開采和環境污染選礦企業26 家。完成了玉佛山隧道北洞拓寬、楊柳河支線明溝改暗渠、鞍海路和千山東路大修改造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南沙河綜合整治工程全面啟動,建成2號橡膠壩,整治河道2.2 公里。完成12項重點大氣和水污染治理工程,取締建成區4噸以下燃煤供暖鍋爐130臺,實施100公頃生物抑塵工程,礦山復墾112公頃。改造居民小區52個,綠化植樹2917萬株,新增城市基礎綠地10萬平方米。植樹造林9.2萬畝,封山育林12.5萬畝。城市醫療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城區全年空氣質量有273天數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比上年增加17天。千山風景區被評為全國十大文明景區。
s("content_relate");
【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相關文章:
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08-15
在全市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08-15
市長在2008年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08-15
在全市外經貿暨經濟園區工作會議上的講話08-15
在全市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的發言08-15
在全市國資工作會議上的講話08-15
在全市財稅工作會議上的講話08-15
在全市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08-15
在全市林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08-15
在全市農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