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文字學論文>“日”部字文化意蘊芻議

    “日”部字文化意蘊芻議

    時間:2022-08-23 20:45:23 文字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日”部字文化意蘊芻議

      “日”部字文化意蘊芻議
      
      北海市衛生學!√K志澄
      
      【摘 要】分析“日”部字的分類,透過研究“日”部字的語義和使用情況,闡述其與漢民族歷法的制定、農業生產的經驗以及精神生活的密切聯系,反映出漢民族“天人合一,貴在和諧”的民族心理。
      
      【關鍵詞】《說文解字》 “日”部 文化意蘊 民族文化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3B-0074-03
      
      《說文解字》是東漢許慎寫的一本以漢字部首為編排的字典!墩f文解字·日部》:“日,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從囗一。象形。凡日之屬皆從日!薄叭铡辈孔指鶕煌恼Z義場可以分為四個大類別,分別為:與太陽有關的天氣狀況相關;與太陽運行的動作、狀態、時間相關;與日光及日照狀態相關;因太陽而延伸的其他字。其中與運行的動作、狀態、時間相關的“日”部字這一大類別還可以細分為日出、日行、日落與時間表達四個小部分。
      
      一、“日”部字的分類
      
     。ㄒ唬┡c太陽有關的天氣狀況相關的“日”部字
      
      太陽是萬物生長之靈,太陽影響了四季的變化以及天氣狀況的變幻,漢先民很早就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在記錄生活之時就將這一認識反映在造字之上!皶挕薄瓣獭北硎咎炜涨缋实臓顟B,“晵”是下雨后放晴的天象,“晏”則是萬里無云的晴空。例如,揚雄《羽獵賦》:“于是天清日晏!薄昂怠薄笆睢薄皶瘛薄皶劇钡茸直硎練夂蚋珊禎駸岬臓顟B!昂怠痹凇豆攘簜鳌べ夜荒辍返慕忉尀椤安坏糜甓缓!薄笆睢钡谋玖x是熱,《韓非子·人間訓》說:“冬日則寒凍,夏日則暑傷!庇伞昂怠迸c“暑”二者共同作用就會產生旱災,“曬”“晞”都是表示旱災的狀態。曬的本義是干燥的意思,后發展出動詞用法,意為在陽光下曝干或取暖。
      
     。ǘ┡c太陽運行的動作、狀態、時間相關的“日”部字
      
      時間的變化主要是依據太陽運行來計算,與太陽運行的動作、狀態、時間相關的“日”部字根據不同的語義場還可細分為日出、日行、日落、時間表達四個部分。
      
      “早”“昧”“旭”“旸”等字都是表示日出的時候!霸纭,段玉裁注:“甲象人頭。在其上,則早之意也!薄霸纭钡谋玖x指破曉日出之時,后引申出比一定的時間靠前、在預期的時間以前的意思,詞義有了擴大!懊痢钡谋玖x是日將出,昏暗不明!靶瘛笔侵柑杽偝龅臉幼。陶淵明《歸園田居》:“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睍D谷,古稱日出之處,《淮南子·地形》上說:“旸谷搏桑在東方!睍D谷與太陽神話有著諸多的聯系。
      
      “晛”“暆”“昃”等字表現了太陽運行中的狀態!皶仭敝柑栐诳罩谐霈F了!皶潯笔翘栃煨煲苿拥臉幼!瓣尽钡谋玖x是太陽西斜,昃食宵衣,舊時稱頌帝王勤于政事的客套話,太陽偏西時才吃飯,天未亮就穿衣。
      
      “旰”“晚”“莫”“昏”等字則是表示日落的時候!瓣骸钡谋玖x是晚。旰食宵衣,同“昃食宵衣”,用以稱諛帝王勤勞政事!巴怼北玖x是傍晚、黃昏的時候!巴怼痹~義發展擴大,后引申出一個時期的后段,在一定時間以后的意思,與“早”意義相對。如晚年、晚節等。例如《老子》:“大器晚成!迸f時官場后輩對前輩、下級對上級稱晚生,簡言曰晚。多用于自謙、書信,如《儒林外史》寫道:“恕治晚不能躬送了!薄澳币脖硎救章渲畷r,是“暮”的本字。但現在“莫”已經不用作日落之意,而是表示否定,相當于“不”!盎琛笔菚庾,本義表示日已下沉,黃昏。因古時婚禮多在黃昏時進行,所以“昏”在古時又引申為“婚”,如《禮記·昏義》:“昏禮者,將合姓之好,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薄盎琛钡囊炅x還有昏聵、惑亂、昏庸!度龂萘x》:“蜀主劉禪昏暗,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必矣!爆F在除黃昏這個本義外,“昏”字較多使用的是其昏聵、昏庸、惑亂的引申義。
      
      “旻”“時”“晦”“昨”“暫”等字則表現了時間!皶F”本義為秋天!稜栄拧め屘臁肥柙唬骸扒,萬物成熟,皆有文章,故曰旻天!庇纱丝梢,古人對季節的認識與農作物的生長規律的分不開的!皶r”的本義是季節、季度,F在“時”的用法很廣泛,在本義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不少引申義,如時辰、時候、時機、時運、時俗等!盎蕖弊忠匀兆髋,本義為陰歷每月最后一天,與日月的運行都相關!盎蕖焙笠隇榛璋、晦澀之義。如歐陽修《醉翁亭記》:“晦明變化!薄白颉钡谋玖x是昨天,也泛指過去,往日。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覺今是而昨非!薄皶骸北硎緯r間短,暫時。
      
     。ㄈ┡c日光及日照狀態相關的“日”部字
      
      “昭”“曠”“曉”等字表示日光照射的明亮狀態!罢选钡谋玖x是明亮,現引申為明顯、明白的意思,常用的詞組有昭然若揭、昭示、昭雪等!皶纭钡谋玖x為光明,明朗,引申為空曠,開闊。至今仍經常使用這個引申義,如陶淵明《桃花源記》:“土地平曠!薄皶浴北玖x是光明,今專指天剛亮,拂曉!皶浴钡囊炅x是明白、了解,作動詞用!鞍怠薄捌铡钡茸直硎救諢o光無色!鞍怠北玖x為沒有光,與“明”相對!鞍怠钡囊炅x為隱藏不露的、不公開的,如暗藏、暗號、暗殺、明察暗訪等!捌铡钡谋玖x是日無光,今義為普遍、普通,常用詞組有普及、普遍、陽光普照等!熬啊薄皶煛薄瓣小钡茸直硎救展饣蛉沼!熬啊北玖x指日光。引申義為風景、景致,今多用此義。歐陽修《醉翁亭記》:“四時之景不同!薄熬啊边有其他的引申義,如時光、布景、景象等!皶煛北玖x為日光,指日月周圍的光圈。范仲淹《岳陽樓記》:“朝暉夕陰!
      
     。ㄋ模┮蛱柖由斓钠渌
      
      在《說文解字·日部》中還有一部分的字的產生與太陽相關但不直接表示太陽狀態,而是表達一些因太陽而延伸出來的事物與狀態。
      
      “晤”本義為聰明,明白,引申為覺悟,受啟發而明白。段玉裁注:“晤者,啟之明也!薄皶x”本義長進、上進,后引申為晉升。例如,《易·序卦》:“晉者,進也!(www.annahuzar.com)“昌”本義為美言,引申為興旺,與“亡”相對。例如,《史記·太史公自序》:“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薄拔簟北玖x為干肉,假借為“昨”,過去、從前,與“今”相對。例如,崔顥《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薄袄ァ鄙先障卤,本義為一起、共同!袄ァ币嘤邪、哥哥的意思。
      
      二、“日”部字的文化內涵
      
      漢字是漢民族祖先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漢字猶如一塊塊化石,在它們的身上凝聚著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積淀。漢字中蘊涵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折射出社會的意識形態、審美情趣、價值取向、民族心態、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等,是研究社會生活的翔實材料!叭铡辈孔值奈幕瘍群饕▋煞矫鎯热荩骸叭铡辈孔峙c漢民族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日”部字所反映出漢民族的心理狀態。
      
     。ㄒ唬叭铡辈孔峙c漢民族日常生活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農耕國家,漢先民的日常生活和太陽的循環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陽在方方面面影響著漢民族的日常生活!叭铡辈孔衷谔煳臍v法、指導農業生產和詩詞歌賦等方面使用廣泛。
      
      1.“日”部字與天文歷法。在具有太陽崇拜信仰的民族里,太陽歷法往往是比較發達的。古人很早就發現太陽每天東升西落這一規律,于是他們根據太陽的這一規律記錄大致的時間,方便日常生活。隨著漢先民活動范圍的擴大和日常事務的增多,簡單的計時方法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漢先民從經驗中總結出一種更加精確的表示時間的方法——日晷計時。漢先民最初可能是立竿見影,通過對豎立在地面上竹竿的投影的觀察,他們發現竹竿的影子隨著太陽的移動而改變,每日周而復始。在立竿見影的基礎上,漢先民發明了日晷,《說文解字注箋·日部》:“日影謂之晷,因名之測影之儀器曰晷也!辈⑶也粩喔倪M和完善日晷表盤,最終將日晷的表盤分十二等分,將一日劃分為十二個時辰,來計量“日”以內的時間。這樣的劃分是以先人們記錄的日影長度為依據的,是長期實踐總結的智慧結晶。
      
      昴,白虎宿星。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體黃道、赤道附近的恒星分成二十八組,叫做二十八宿,東西南北四方各七宿。二十八星宿是古人觀測日月運行的坐標,同時還是古人測定季節、天氣變化依據。古人相信天文與人事是緊密聯系的,于是將二十八星宿設置分野,將其指派于十二個州國,目的在于通過觀測天文現象的變化占卜預知人間的吉兇禍福和政治、農業的異象。古籍中關于“昴”宿的記載,例如,《爾雅·釋天》曰:“大梁昴也,西陸昴也!薄妒酚洝ぬ旃贂罚骸瓣脑击诸^,胡星也,為白衣會!庇纱丝梢,漢先民對天文學已經有了比較深入系統的研究。
      
      2.“日”部字與農業生產。陰歷,也俗稱農歷,除記錄時間這個功能外,更重要的貢獻是指導農業生產。中國古代是一個農耕為主的社會,古人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因此很關注四時變化,因為其關系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尤其是農業的春種秋收!皶r”的本義是季節、季度,指春夏秋冬四季!抖Y記·孔子閑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睉饑笃,隨著歷法的日趨詳密,四時的順序才最終確定為春夏秋冬!稜栄拧め屘臁吩疲骸按簽樯n天,夏為昊天,秋為旻天,冬為上天!眲趧尤嗣裨谒募镜幕A上細分出二十四節氣,用于指導農業精耕細作,為方便記憶還編寫了二十四節氣歌。
      
      農時季節決定農業生產的整體安排和收成豐歉,因此古人特別注意把握時候,保證農業豐收。關于“時”的論述,可見之于大量古代文獻,如《孟子·篇敘》:“三時者,成歲之要時。又,天時不如地利!鞭r時是立農之本,農業生產極強的時間性和收成對氣候的依賴性使人們意識到,任何對季節時序的違背,都會帶來極壞的結果。重農時就是重視天、地、人、物的和諧統一,農業生產要與自然時節、農作物生長規律相協調,這樣才是精耕細作的農業傳統。如此多的文獻記載“時”對于農業生產的影響,足見中國人民對立國之本的農業的重視。
      
      3.“日”部字與詩詞歌賦。中國古代文人盛行以太陽為意象運用在詩詞歌賦之中。以太陽為意象,表達著中國古代文人復雜的情感。太陽是光明的使者,驅散黑暗為人們帶來光明與溫暖,以日為意象,可以帶給讀者溫馨的感官享受。如朱熹《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睗h樂府《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薄段倪x·古樂府·長歌行》:“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暉!边@些詩句中的“景、暉、晞”字都讓讀者感受到陽光普照大地,萬物呈現出勃勃生機的溫暖之象。中國古代文人也以“日”喻君王,將自己的身世與日月云雨相勾連,表達自己對時勢命運的感懷。如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边@表現出作者對自己政治遭遇的認識和仕途不順壯志難酬之苦。
      
      黃昏也是詩歌中常見的意象,既述離情別恨,又是感嘆人生境遇!犊兹笘|南飛》:“晻晻黃昏后,寂寂人定初!瘪R致遠《天凈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边@幾句詩詞都表現出濃濃的離情別恨、思鄉感懷。李商隱《樂游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眲⒂礤a《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标懹巍对伱贰罚骸耙咽屈S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边@些詩句都是感嘆人生苦短,時光易逝,所以他們要努力抓住有限的時光和一閃而過的機遇,實現自己遠大的抱負。
      
     。ǘ叭铡辈孔峙c漢民族精神狀態
      
      一個民族的文字沉淀著這個民族的傳統,蘊涵著這個民族的精神。蘊藏在漢字背后的文化心理,包括思維方式、價值取向、民族心態以及世界觀等,這種文化心理一方面制約著漢字 (下轉第117頁)(上接第75頁)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推動文化向漢字滲透!墩f文解字·日部》字因日成字,體現著漢民族的日神信仰以及“天人合一,貴在和諧”的民族心理。
      
      1.日神信仰。漢民族的日神信仰主要表現在對太陽的敬畏與祭祀,從地方到國家的祭日傳統,再到古籍中大量記載的太陽神話,全都表現著漢民族的精神是與太陽合二為一的。在《山海經》《淮南子》《楚辭》等古籍文獻中記載了大量與太陽相關的神話,如盤古開天辟地后左眼化為日、夸父追日、十日并出、后羿射日、三足烏,等等。射日神話是日神信仰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射日神話的產生前提是多日觀念的形成?釤犭y耐使得漢先民自然而然形成了反抗的意識——射殺多余的、害人的太陽?购当阌梢环N古代英雄般超凡的行為——射日表現出來,善使弓箭的后羿就成為英雄的代表。后羿射九日的神話,其實反映了漢先民對太陽雙重感情:既需要太陽帶來的光明與溫暖,又害怕它造成的災難。正因為漢先民對太陽有如此復雜的感情,太陽有靈成為漢先民們的普遍認識,自然而然產生了日神信仰,視之為神而加以禮敬或祭祀。
      
      2.“天人合一,貴在和諧”的民族心理。漢民族敬畏太陽,卻也在信仰之下認識太陽的規律從而利用太陽,漢民族將與太陽相處之道延伸至自然界,順應規律、和諧相處,這正體現了漢民族“天人合一,貴在和諧”的民族心理特征!胺踩罩畬俳詮娜!薄叭铡辈孔值臉嫵膳c太陽相關,從側面反映出漢民族向往光明、認識自然的欲望。漢儒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惫湃艘匀諡殛,月為陰;天為陽,地為陰,陰陽相生則為和!疤烊撕弦弧笔侵袊诺湔軐W的觀念之義,有兩層意思:一是天人一致,二是天人相通。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由孟子明確提出,他認為人性與天相通!睹献印けM心上》:“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痹诿献涌磥,天與人的本質具有內在的共同性、統一性。只有尊重自然萬物生長的規律,取之有時,用之有節,不過分掠奪與破壞,才能促進萬物的生長和與人類的共同發展。季羨林先生對“天人合一”解釋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類;合,就是互相理解,結成友誼。西方人總是企圖以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征服自然掠奪自然,而東方先哲卻告誡我們,人類只是天地萬物中的一個部分,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體!庇纱丝梢缘贸鼋Y論:只有當人事順應自然發展規律時,才能達到真正的人與自然的和諧。
      
      【參考文獻】
      
     。1]申小龍。漢語與中國文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2]岳山岳!傲鶗迸c中國傳統文化[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
      
     。3]陳楓。漢字義符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4]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04
      
     。5]高福進。太陽崇拜與太陽神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周鳳玲!墩f文解字》與古代天文學[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03
      
     。7]宋紅梅。論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太陽意象。[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2003 (11)
      
     。8]陳莎莎,孫黔蜀。說文日部字與古人的時間表達[J]。南方論刊,2006 (11)
      
     。9]胡火金。中國古代天文學對傳統農業的影響[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1(1)
      
      【作者簡介】蘇志澄 (1988- ),女,北海市衛生學校中專助理講師。

    【“日”部字文化意蘊芻議】相關文章:

    習作教學的生活意蘊08-24

    芻議課改論文05-31

    華語課堂組織教學芻議08-24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芻議08-24

    芻議作文創新教學的模式構建08-24

    芻議發揮學生主體性教學08-24

    駕馭“朝發夕至”列車對基層職工要求芻議08-26

    中職碩士培養質量問題芻議08-26

    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芻議08-25

    新課標下語文課堂改革芻議08-24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