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歷史論文>略論波普爾的歷史哲學

    略論波普爾的歷史哲學

    時間:2022-08-17 13:22:44 歷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略論波普爾的歷史哲學

    歷史是什么?歷史是水,“水無常形”,有人用某種容器盛滿水,卻因此愚蠢而狂妄地以為水就是方的或是圓的,可以任人隨意塑造而被玩弄于股掌之中。歷史是海洋,有人從海洋里舀起一小杯水,便說這就是歷史的全部,他哪里知道海洋永遠是無比沉默深沉、浩瀚無垠、不可形相和不可稱量的。漂一葉偏舟或艇艦,徜徉于浩淼的海洋之上,你能見到的也僅僅是海洋的表面,即使深潛萬米,你仍然不敢聲言自己已經掌握了海洋的全部,你有可能遇見一些美麗的珊瑚、浮游的海洋生命,如果幸運一點,大概也能邂逅若干珍異稀奇的海洋動物以及璀璨奪目的珍珠,但你永遠不能完全擁有和掌握海洋的全部,海洋的大部分仍然在沉睡,也許還將永遠沉睡下去,永遠向人類藏起它神秘的面目。歷史是海洋、湖泊、江河,有時風平浪靜,碧波蕩漾,風光旖旎,水色瀲滟,像馴順溫柔的波斯貓;有時卻又橫生波瀾,濁浪滔天,波濤洶涌,翻江倒海,像無比殘暴的魔王,露出猙獰的獠牙,向人類張牙舞爪、兇惡咆哮,人類對此卻完全無能為力。歷史是天空,風和日麗之間可以風云突變,電閃雷鳴,大雨磅礴,霜雪蓋地。歷史是火山,它也許沉睡了一萬年,但仍然可能在一個不知名的早晨意外地醒來,發出驚天動地的呼嘯。歷史就是這樣,似乎是沉寂死亡了的,卻仍然可以超越遙遠的時空到達我們跟前,歷史的一切遺跡,正像火山一樣默默蘊積、發酵,而后有朝一日突如其來地激情噴發,或許,歷史永遠不會死亡。歷史是小舟,人就是舵手,歷史這葉小舟就在舵手的指引下乘風破浪。歷史是四季,“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是人們樂觀的信念,冬去春來,歲月輪回,永無止息。歷史是一個虛假錯誤的存在,人類本身也僅僅是一個偶然的存在,是宇宙輪回中的一個無關緊要的小插曲,是上帝心血來潮為自己造的開心果,上帝可以創造出其他的取樂的替代品,人類終究要被上帝拋棄,世界也便變成像月球表面一樣的死寂;也許會更熱鬧,但熱鬧的主角卻已經不再是人類。歷史是一部《紅樓夢》,正如魯迅所說:“《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寶玉,卻看見他看見許多死亡;……”,人類也從歷史中各取所需,各執一端,捏造出種種的荒謬傳說,人間遂至于謬種流傳。歷史是“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即是“無”,無中生有,涵生萬物,葆有大千眾生,“有”即是“無”,“無”即是“有”!v史是什么?我確實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或許,歷史這個概念本身的由來,便是因為“吾不能名之,而強字之曰`歷史'”——佛曰:“不可說,不可說”——歷史不可言說;蛟S是答案太多,令人無所適從,無從擇取。以上的說法,顯然只是一些比喻,然而,歷史本身或許就是一個比喻,一句讖語,是上帝交給人類去猜的一個謎語!v史是什么?對這個問題,哲學家和歷史學家有著與文學家們不同的回答和理解!皻v史哲學”一詞首先是由伏爾泰所使用,伏爾泰意在用這個詞強調歷史學家必須對歷史予以整體性、統一性的思考,要體現出歷史學家本人對歷史的宏觀把握①。然而,人類對于歷史的思考卻更早,大體隨著人類社會和人類意識的形成,便出現了或明確或模糊的歷史意識。當然,歷史、歷史學、史學理論和歷史哲學等幾個關鍵詞是應予以簡單解釋和區分的?偟恼f來,這幾個概念本身便是一個歷史的存在物,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歷史學家的筆下有著不同的涵義,讀者可參閱《當代西方史學理論》一書緒論,此處不予贅述②。一般認為,在西方史學史中,是希羅多德首先創立了比較科學意義上的歷史學,自此以后,人類便開始有意識地記錄歷史,形成了歷史學以及歷史思想和理論(中國有所不同,可參閱白壽彝著《中國史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或瞿林東著《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M管對歷史哲學的理解人言人殊,聚訟紛紜,但如果采取另一種分析模式,即不追求歷史哲學的精確定義(事實上也無此必要,甚或不可能,因為這樣做,倒極有可能落入缺乏歷史感的窠臼之中了),而把它作為一個歷史的存在物,如今仍在經歷著變化,并從總體上考察其所關注、討論的問題,則我們大體上仍然可以劃定歷史哲學的域限。歷史哲學關注和討論的問題大體有以下一些,歷史有無規律,能否預言或掌握歷史的進程和方向,歷史有無目的、意義,歷史的動力是什么,等等。而根據對這些問題的不同回答,又可以區分出不同的歷史哲學流派。按我國學者何兆武的觀點,近現代以來西方歷史哲學的發展趨勢和線索是日益從思辨的到分析的歷史哲學,即由對歷史的本體論的思辨和研究轉向對歷史的認識論的研究③。張廣智則認為,近代以來西方史學經歷了五次較重大的史學反省活動:16世紀下半葉的文藝復興時代、18世紀的啟蒙時代、19世紀的二、三十年代、20世紀初、本世紀50年代④。西方學者對此也有相應論述,當代美國著名史學史家格奧爾格·伊格爾斯教授把世界史學歸納為法則論的、闡釋學的和辨證唯物論的三個方向⑤,并認為馬克思主義史學是“以重要的方式指出了現代社會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的史學潮流之一⑥。

    略論波普爾的歷史哲學

    $False$

    【略論波普爾的歷史哲學】相關文章:

    概念推理與真空再現——哲學和歷史學的對比08-26

    略論校長的教育自覺08-19

    略論中國人的臉08-19

    哲學的句子03-08

    唐五代占卜略論03-25

    馬克思哲學對后現代哲學的批判與超越08-21

    哲學個性簽名07-23

    富有哲學句子11-18

    哲學經典語錄11-14

    綠山的哲學08-21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