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主義”的奴役指令與意識形態的“祛魅”
當下中國用來維護極權主義政治秩序合法性的意識形態已經聲名狼藉,“上層建筑”已搖搖欲墜。但這絕不意味著,其它能夠取而代之的意識形態由此就逃避了一種“合法性的危機”。作出這個判斷的邏輯基點是:在歷史上,理論體系的主義化、意識形態化常常導致它們的價值前提的摧毀。隨著話語闡述者的不斷染指,既存語境的不斷揚棄,話語符號的所指與能指也不斷地分裂,以致能指在模糊的狀態中不斷地變異,最終建構了一種奴役的邏輯!爸髁x”幾乎難以避免異化。它的意識形態化幾乎不可避免地從笑容可掬變得面目獰猙。
這種現象相當復雜。任何一種“主義”都具有其內在精神,但它并不一定能獲得“主義者”的精神世界的呼應。換言之,由于“主義者”的素質,“主義”無法和“主義者”獲得一種精神上的同構性,更無法進入“主義者”的價值本體!爸髁x者”的認知圖式,他的“理解的前結構”也不一定能切入主義運演的邏輯。而由于任何一個“主義者”在“解讀”“主義”時已經以其原有的知識結構、文化心理、思維方式對“主義”的語符進行了“編譯”,隱藏在語符中的價值信息就有可能失真。當這種失真不斷地被放大時,“主義”將變形。比知識結構更能扭曲“主義”的是文化心理和思維方式。它們就像是一套編碼的思維的程序,先以文化心理刪除掉“主義”曾經的文化指令,后以思維方式將“主義”模式化,無視其語符的價值信息而將它納入一個既存的邏輯體系。在此意義上,文化心理和思維方式不變而僅僅是“主義”語符的變異并不能取消不同“主義”之間“編譯”后的同構性!爸髁x者”可以自如地在它們之間游弋,因為如果“主義”語符的價值信息不進入他的價值本體,“主義”便僅僅是一個語言游戲,它們分沾了“主義者”由既定文化心理與思維方式所賦予的屬性,在它的指令下遭到“編譯”,喪失了各自的特征。
“主義者”之所以“相信”這種“主義”,有兩點原因。一種是真誠的“主義者”,他信奉這種主義在于對它的基本理念的認同,或對其語符所攜帶的價值信息的捍衛,或是屈服在“領袖”的權威下,由對領袖的崇拜轉到對領袖所揮舞的“主義”的認同。但不管怎樣,這絕對不意味著“主義”的基本精神與他的內在精神是同構的。一般來說,在這種情況下,“主義”的語符不僅僅停留在“主義者”的思維結構,它還滲入了“主義者”的價值本體,變成了他的一種可以確證其存在的屬性;蛘哒f,已經成了他的存在價值的一種支撐。攻擊這種“主義”,已經等同于攻擊這個“主義者”本身。如果不捍衛這種“主義”,在心理上他就無法生存。按道理講,這是成為“主義者”的最高境界,但現實是,世界是復雜的,這個“主義”僅僅是看待、解釋、規范世界的某個視角,它所看到的僅僅是世界的某個側面,甚至它都有可能是錯的。就算它是真理,也只在它所起作用的某個領域或層面才有效,越出自己的邊界,它就不再具有規范的權力。但一個真誠的“主義者”既然已經將“主義”化成他的一種存在的屬性,他就必須將他看成真理,并不斷地給它以規范性。因為“主義”越是真理,越有價值,反過來越證明他的存在價值的優越性。這是人的一種“自我擴張”的心理機制,越被“主義”同化,越具有一種極權主義的思維,越需要確立“主義”的至高無上的地位,越不懂得寬容,越需要將別的與之不同甚至對立的“主義”貶為垃圾。因此這種“主義者”越“真誠”,越歇斯底里,不可理喻。
另一種是趨炎附勢、見什么“主義”得勢就扛起什么“主義”的旗幟混水摸魚想撈取利益的人。這是一些高度聰明的人,他們本質上是虛無主義者,除了利益以外,什么也不相信。利益可以是物質的、精神的,甚至僅僅是心理的,但不管它是什么,它永遠是他們的“價值判斷”的標準,因此一切在他們眼中都是工具。這種人在今天這個“主義”得勢時就宣稱信奉這個“主義”,明天那個“主義”得勢時就宣稱信奉那個“主義”。如果說一個曾經的真誠的“主義者”在“反叛”當初自己所信奉的“主義”時尚有換血蛻皮的陣痛,因為這是對自己的存在價值的懷疑和否定,他必須“恨”自己,恨與自己當初所信奉的東西在語符或屬性上有關的一切,如此才能避免看見自己當初的影子并消除對自己的懷疑,才能確證自己的“反叛”的合理性,以便在心理上生存下去的話,那么一個并不“真誠”的“主義者”則沒有這樣的心理歷程。而也恰恰是這種人,因其聰明,非常容易從“主義者”們中脫穎而出,在“烏合之眾”中具有影響力。他們開口閉口這種“主義”,不斷地“代表”這種“主義”,既無視“主義”與“人”之間是否具有相同的屬性,也從不對自己進行“資格論證”。在這些人對“主義”的解釋中,“主義”的指令不斷地在不同的場合遭到修改,即使自相矛盾也在所不惜。由此必然導致“主義”的某些指令被遮蔽,某些指令被無限放大,最終使“主義”喪失其邏輯上的自洽,并聲名狼藉。
而“主義”無不追求自洽,否則它就無法對自身的存在理由,以及存在的意義進行論證。在這種意義上,任何一種理論體系的意識形態化簡直是個宿命。它所涉及的對象總是超越自身,而它往往又追求一種規范外物的權力。表面看來,任何一種理論體系首先只能代表理論者或信奉他的理論的某個團體的觀點。而任何觀點顯然并非天然地契合了某種真理而僅僅是對世界的一種解釋和規劃,這種解釋和規劃也許很荒謬,也許更接近于世界的真相,但不管怎樣,它都無法付諸以一個客觀公正的裁決而認為自己代表了真理。事實上,即使它所發現的是真理,也不能證明它本身就是真理。和任何其它觀點一樣,它只能從是否符合人性訴求、是否符合經驗事實等角度上去評判其它觀點,或僅僅能從自己與世界的聯系上去確立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而不能強行將自身當成真理迫使其它觀點、迫使人對自己俯首稱臣。但事實卻是,任何一種理論體系都隱含了影響人、改變人的精神結構的指令。通過一系列復雜的對世界的重新編碼,借助于對世界的解釋、規范以及對人的精神的整合和對人的人格結構的改造,它非常容易將其語碼所代表的內涵轉化為人的存在屬性,并以其“事實判斷”作為存在于人思維結構中的世界而取代現實的世界,以其“價值判斷”重新設計人的情感反應模式、對待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和道德的基本態度,從而通過“人”這一中介實現了對與其語言所指與能指不相容和相互排斥的世界的顛覆。這樣,這種理論體系本身便已不是要把握世界,而是要企圖規范世界、控制世界,使世界按其意志而有序地進行演繹。存在于它的語符深處的內在指令天然地具有了意識形態的渴望,它具有了排它性,并隨時準備冒充為唯一真理而迫使其它解釋世界的體系向它俯首稱臣。在這種情況下,它一旦與權力結合,便確立了奴役的“現實的合理性”。
$False$
【“主義”的奴役指令與意識形態的“祛魅”】相關文章:
祛痘心得08-24
祛斑良方分享08-24
個人意識形態自查報告02-16
關于《簡·愛》中的性別意識形態的探討12-19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自查情況報告06-08
教師意識形態自查報告02-18
拿來主義說課稿06-13
2018年我院宣傳思想及意識形態工作總結05-12
意識形態工作的自查報告(通用8篇)06-30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自查報告(精選5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