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社會學論文>共生語境中的邊緣文化

    共生語境中的邊緣文化

    時間:2023-02-27 09:36:54 社會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共生語境中的邊緣文化

    [ 摘要] 在一般語境中,邊緣文化總是弱勢的、次要的文化,人們熱衷于追逐主流文化,從不

    重視邊緣文化的研究!肮采彼枷牒汀斑吘壭崩碚撌沁吘壩幕a生的科學依據,“文化多樣

    性”的思想是邊緣文化存在發展的理論根據。邊緣文化具有眾多的歷史根據和現實表現形態,并有

    其特殊的優勢。在共生語境中,邊緣文化與主流文化的之間不斷發生雙向運動,二者不是敵對關系,

    而是共生的“伙伴關系”.[關鍵詞] 共生;多樣性;邊緣文化;主流文化

    在一般語境中,邊緣文化總是非重點的、片面的文化,因而得不到人們的重視。在極權主義統

    治者的眼中,邊緣文化是一種對統治者有潛在威脅的力量,或者把它扼殺在搖籃之中,或者以各種

    手段收買同化之。雖然在1992年153 個國家簽署了《生命多樣性公約》,可“多樣共生”的思想仍

    然只是被一些自然科學家和哲學家所接納,而未能夠實現包括人文學科在內的眾多學科的廣泛參與,

    更沒有普及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價值。應當看到,“多樣共生”的思想能夠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

    使人們逐步對邊緣文化持認可和包容的態度,邊緣文化由此獲得新生,對邊緣文化的研究也能夠納

    入學術界的研究視野。

    一、邊緣文化的理論根據(一)“共生”思想和“邊緣效應”理論是邊緣文化產生的科學依據

    “共生”(symbiosis。┦1879年德國植物病理學家安東·豆·培里提出的,他在非常廣泛的意義

    上把“不同生物一起生活”稱之為“共生”. “多樣共生”既是生物之間的一種互利關系,也是人

    與人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相互依存、和諧統一的共存關系。文化多樣性是建立在生物多樣性基礎

    之上的。佛法提出了“緣起世間相依相存”和“眾生平等”的觀點,儒家提倡“和而不同”,墨家

    倡導“兼愛”,這些都含有“多樣共生”的思想,都把“和諧”作為“多樣共生”的主要特征。當

    代日本學者偏重于“向異質開放”的共生和競爭中的共生。筆者以為,“和”與“異”是共生必不

    可缺的兩個方面,然而“和”是共生的主導方面,只有通過共生中的互動,才能減少和消除沖突。

    當然,事物之間還存在一種“非共生”的關系,是指二者非直接地生活在一起,但又與對方有一定

    的關系,例如中立關系、捕獵關系等。

    “邊緣效應”(edge effect。┦恰斑吘壩幕保╩arginai culture)產生的自然科學根據。

    1942年德國地理植物學家比查(Beechar。┦紫劝l現了邊緣效應,他指出:不同地貌單元生物群落

    的界面地帶或交互作用處,結構比較復雜,不同物種共生于此,種群密度非常大,一些物種特別活

    躍,生產力水平相對較高,這種現象就是“邊緣效應”. 后來的科學發展表明,邊緣效應是生態過

    渡帶的顯著特征之一,邊緣效應主要表現為,生態系統內部生物多樣性的增加,系統的波動性導致

    系統的變動。引起邊緣效應的機理在于邊緣效應的加成效應、協和效應和集膚效應。邊緣效應對于

    生物多樣性具有的特殊價值是,邊緣地帶有利于生物多樣性的發展。邊緣效應顯著的生態過渡帶,

    恰好是人類早期文明的發祥地,也是人類歷史上一些重大的發明創造的誕生地。這說明生態過渡帶

    的邊緣效應是普遍客觀存在的現象,它對不僅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特殊意義,而且對于促進人類

    社會多樣性良性健康發展有重要影響。

    由上述“共生”思想和“邊緣效應”理論,可以概括得出邊緣文化的基本定義!斑吘壩幕

    首先是指在不同文化交往中,某種文化吸取其他文化成分后,派生出許多新的文化,在此意義上,

    邊緣文化是文化交流互動的產物,邊緣文化也就是“雜交文化”或“共生文化”. 除此之外,“邊

    緣文化”還指與主流文化相對應的弱勢的、不發達的、少數的文化,非主流意識形態的文化。邊緣

    文化包含的這兩方面內涵,前者側重動態發展方面,強調文化流動中的變異;后者側重靜態原生意

    義,是從各種文化的力量不同、發達程度不一和數量大小等方面,相比較得出邊緣文化與主流文化

    的差異和特性。

    (二)“文化多樣性”的思想是邊緣文化存在發展的理論根據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了

    《我們創造力的多樣性》報告,提出了世界文化多元發展的觀點,強調對話交流是共生的前提。2001

    年11月2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第31屆大會,參加會議的188 個會員國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教科

    文組織文化多樣性宣言》,提出文化多樣性對人類來講就像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物平衡那樣必不可

    少,在此意義上,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產,目前世界上文化交流中所存在的失衡現象,是對g6P`$OcA=&t:QjA+j]1/T/2rQu{l wgg化學論文P2'-~cSw)W9% d^h?L/\h

    文化多樣性的一種威脅,必須予以消除。文化多樣性為發展的動力之一,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間對話

    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富有成果的。

    在現代社會,人們的價值觀日益走向多元化,各種文化代表著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因此文化

    發展呈現出多樣性狀態,邊緣文化的客觀存在是必然的。具體說來,在經濟上,人們所處地位、環

    境不同,利益分配中的占有量不同,必然分屬于不同階層、不同集團,其思想文化也必然各有不同;

    在政治上,現代民主社會中主流文化能夠容忍和承認各種邊緣文化的存在,而不像極權主義統治者

    那樣靠暴力封殺圍剿邊緣文化;在文化方面,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過程,使人們更加珍惜不同文

    化的個性差異。更何況經濟全球化“并不一定會帶來一個源于西方模式的、全然同質的全球文化”

    (亨廷頓語)。

    “一個世界,多種聲音”,文化本來就是多樣的,文化多樣性是全人類的權利,必須加以維護。論文共生語境中的邊緣文化來自WWW.66WEN.COM免費論文網

    文化多樣性有兩個層面:一是全球層面的文化多樣性;二是一個國家內部層面的文化多樣性。因為,

    文化是我們人類的共同財富,所以,捍衛文化多樣性僅以民族或國家為單元是不夠的,還要考慮到

    各個集團、群體的文化特殊性以及他們的存在價值。因此,重視和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就必須承認

    邊緣文化的存在價值。原因在于邊緣文化的存在是文化多樣性的突出表現,如果真正要保護文化多

    樣性,那么首先就要保護邊緣文化的存在。一個只允許主流文化存在的世界或國家,在失去文化多

    樣性的同時,也喪失了文化的創新能力。這種單一的文化世界,不適合于人類的生存發展,就像生

    態系統瀕臨物種減少的威脅一樣。

    二、邊緣文化的歷史根據和現實表現形態(一) 邊緣文化的歷史根據古希臘文明作為歐洲

    文明的發祥地,并沒有發源于歐洲中心地帶,而是產生在南歐與西亞及北非相交接的邊緣地帶,是

    融合了多種文明的“混血兒”,而決非是歐洲文明自身的產物。古希臘文明最初并不是歐洲主流文

    化的代表,由于它含有民主和科學的萌芽而上升為歐洲主流文明,即使是后來被古羅馬文明所替代,

    但其永恒的文明價值被后人所景仰和繼承。

    在我國,從東北、西北到西南,自新石器時代存在一個“細石器文化的半月形地帶”(嚴文明

    語),筆者以為,這里始終處于中外文明碰撞的邊緣地帶,該地帶的民族相對于中原漢族來講是邊

    緣民族,他們在多種文化的交錯地帶形成了有別于中原文化的邊緣文化特色。每當中原文化顯露出

    一些衰兆之時,邊緣文化總是為中原文化“換血”,使中國文化重新煥發青春。

    世界聞名的敦煌藝術,就產生在中國文化、印度文化、西亞文化等幾個文化區交融結合的邊緣

    地帶。敦煌藝術主要樣式——石窟、壁畫、塑像與中原藝術相比,很明顯是一種邊緣藝術形式。敦

    煌造型藝術和敦煌文學的創作主體,都是民間藝人——邊緣群體。因此,從敦煌藝術的誕生地、藝

    術樣式和創作者等幾個方面看,敦煌藝術就是邊緣文化的代表。

    美國文化更是鮮明的邊緣文化例證。美國文化融合了歐洲、美洲以及世界其他地方文化,它是

    以多民族的“熔爐”而著稱于世,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美國文化逐步上升為世界的主流文化。

    (二)邊緣文化的現實表現形態由于資本主義生產的世界化,促使各種文化之間的交流、碰撞

    更加頻繁,從而產生了更多的邊緣文化。必須承認,資本主義文化在當代作為主流文化處于話語霸

    權的中心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其他文化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更不能無視在文化碰撞中產生的新的

    邊緣文化。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看,發展中國家和轉型中國家的文化屬于邊緣文化;有色人種文化對于白

    人文化來說是邊緣文化;女性文化相對于男性文化是邊緣文化。在一個國度內,邊疆少數民族文化

    相對于內地文化中心是邊緣文化,鄉村文化對于城市文化就是邊緣文化,還有一些隱沒在民間的文

    化和游離于主流文化之外的先鋒文化都隸屬于邊緣文化,等等?傊,邊緣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劃分,

    是以近代西方物質文明為尺度的,甚至是以文化的勢力強弱來衡量的。這種劃分標準使得原有的主

    流文化日益變得更加強大,非主流文化——邊緣文化變得更為弱小。顯然,這種劃分標準是不平等

    【共生語境中的邊緣文化】相關文章:

    語詞翻譯與文化語境08-08

    閱讀鑒賞中的語境構建06-02

    當前文化語境中的中國文學研究08-17

    語境與語境因素分類08-11

    全球化語境中的漢語批評08-17

    淺談語境中的詞匯教學策略08-18

    英語教學中的語境創設與現代媒體的運用08-17

    全球化語境下的當代審美文化08-09

    傳統文化資源向實驗藝術語境的轉換08-04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