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文史論文>新聞傳媒學論文>網絡虛假信息的傳播與對策

    網絡虛假信息的傳播與對策

    時間:2023-02-23 21:24:24 新聞傳媒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網絡虛假信息的傳播與對策

     內容提要:“第四媒體”互聯網的興起為人們自由地獲得信息、傳播信息、發表意見提供了巨大便利,但也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虛假信息極易發布和傳播便是網絡信息傳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加大網絡信息傳播的立法和管理力度,加強新聞媒體網站間的聯合和傳統新聞媒體與商業網站間的聯合,提高網絡信息發布者的自律意識和職業道德水平,最大程度地減少網絡虛假信息的發布與傳播。
    關鍵詞: 虛假信息 互聯網 對策
    從媒介發展史的角度考察,互連網的誕生無疑具有革命性質。網絡信息傳播的開放性、互動性、迅捷便利性,對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質的變革。有鑒于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8年5月的新聞年會上,把互連網這一嶄新的信息傳播工具和正在興建的信息高速公路,命名為繼報刊、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
    互連網是一把雙刃劍;ミB網為人們自由地獲取信息、傳播信息、發表意見提供了一個巨大平臺,同時也為虛假信息、有害信息的傳播和知識產權侵犯打開了方便之門。由于互連網是建立在數字技術之上的高科技信息傳播工具,更有利于少數發達國家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政治、文化滲透和經濟侵略;ミB網也使人與人之間的“知溝”——知識落差更加擴大。這些都是網絡傳播的負面影響。本文擬就網絡信息傳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虛假信息的傳播進行分析,并探討解決這一問題的措施和對策。

    一、 網絡虛假信息傳播的成因及危害
    真實性、可靠性是新聞信息的生命,這是中外新聞從業人員都認可的職業準則。傳統新聞媒體,不管報刊、廣播、電視,都把發布、傳播虛假信息視為大忌。然而,在網絡上傳播的超容量信息中,不真實的甚至虛假的信息屢見不鮮。2000年8月,美國網絡新聞站點Internert Wire 發布了一則消息:總部位于加州的一家著名網絡設備供應商Emulex公司將重新公布1998、1999年度財政報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將調查該公司的收支狀況。該公司股票下季預期每股贏利25美分將轉為每股虧損15美分,公司首席執行官也將下臺。這則消息來源于一封電子郵件,Internet Wire沒有對該郵件內容真實性進行核查便搬到網上,美國其他網站也據此轉發。事后Emulex公司聲名這條消息純屬虛構。⑴ 去年和今年,我國網站上多次出現“中國準備建造兩艘航母”的消息。這本條消息最先由一家香港媒體發布,后來被許多商業網站轉載。不言而喻,這是一條沒有根據的虛假信息。
    胡冰、范海燕在其《網絡為王》一書中說:“像任何大型的未經審查的媒體一樣,Internet可能是一個糟糕的傳播媒介,傳播一些無從證實的傳聞、流言、誹謗、誤解、錯誤的信息、假情報、天花亂墜的謊言。Internet的用戶有能力在幾分鐘內傳播上萬條錯誤信息,并在同一過程中不斷增加一些虛構的情節!雹茷槭裁淳W絡媒介發布的信息中虛假信息的比率比傳統新聞媒介高?其主要原因應該是網絡媒介“新聞出口的多元化和信息源的多元化”。⑶目前,網絡媒介的信息出口即信息發布主體基本上有三類:
    1.傳統新聞媒體開辦的新聞網站,如我國的人民網、千龍網;
    2.綜合性商業網站,如美國的雅虎、網景,我國的新浪、搜狐;
    3.某些組織或個人網站,如美國著名的德魯吉網站(WWW.Drudgereport.com)。
    傳統新聞媒體網站因為依托母系媒體龐大的新聞采編隊伍,信息資源豐富,有完備的新聞發布機制(如“把關人”機制,一條信息的發布要經過記者、編輯、部主任甚至總編、媒體主管單位領導的把關審核),為維護自己在受眾中的誠信度和美譽度,一般不會也不可能發布虛假信息。商業網站則不然。商業網站沒有職業采訪人員,信息來源匱乏,不得不對其他媒體上發布的信息進行加工剪裁;缺乏完備的信息發布機制;人力財力有限,不可能對發布的所有信息的真實性進行核實;商業利益驅使,為引起“轟動效應”、提升點擊率而故意傳播虛假信息。上述種種原因使商業網站所發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大打折扣。某些組織或個人通過聯網主機發布信息的情況就更為復雜。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網站發布信息,也可以在BBS上、新聞組里、公告板上甚至電子郵件里發布信息。每個組織的動機千差萬別,每個人的素質或高或低,互聯網又可使信息匿名、假名地多渠道快捷發布,虛假信息的發布傳播就成為極有可能和非常容易之事。例如美國著名的個人站點德魯吉網站。1998年1月18日,馬特.德魯吉在自己的網站上首次向世界披露克林頓和萊溫斯基有曖昧關系的消息,自此德魯吉名聲大振,美國許多大媒體時刻盯著他,惟恐漏掉任何突發性新聞。但是德魯吉站點發布的“獨家報道”可靠性如何?有人作過調查,從1998年1月至10月,德魯吉共推出51篇自稱“獨家報道”,其中只有31篇是真正的獨家報道。而在這31篇獨家報道中,有32%是“不真實”或“從未發生過”,還有32%的準確性值得懷疑或無從查考,只有36%屬實。 ⑷著名的德魯吉網站尚且如此,其他個人網站就可想而知了。

       
    網絡虛假信息的傳播與對策  
    互連網的發展速度是傳統媒體望塵莫及的,互聯網用戶4年時間就達到了5000萬,而電視用了13年,無線電廣播用了38年。據新華社2001年1月3日消息,全球網民1999年7月到2000年7月增加了94.2%,至2991年7月將達6.99億,全球與因特網相連的主機達7.24億臺。我國1994年正式接入國際互連網,據中國互連網休息中心(CNNIC)2001年1月17日最新發布的《中國互連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稱:截止2000年12月 31日,我國上網計算機約292萬臺,上網用戶約2250萬人,CN下注冊的域名總數為122099個,WWW站點數為265405個,國際線路總容量為2799M;ヂ摼W的功能雖然眾多,但大部分網民上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據美國飄氏人民與報刊研究中心1998年7月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稱,有大約3600萬美國人每周至少上網查找新聞一次,占美國總人口的20%。CNNIC2000年1月調查結果顯示,我國57.97%用戶上網的主要目的是獲取各方面的信息,65.52%用戶上網獲得的最主要信息是新聞。由于網絡用戶的激增和網民對網絡信息的依賴,又由于網絡傳播具有開放性和無阻礙性的特點,虛假信息的發散就極其快捷廣泛,其后果輕者毀人名譽,騙人錢財,嚴重者可能引起經濟恐慌,政局動蕩。上述Internet Wire 發布的虛假信息,使Emulex 公司的股價一小時內從前一天收盤時的113.06美元暴跌至43美元,同類公司的股票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在我國,因在網上發布、傳播虛假信息造成名譽權侵犯、財產損失而訴諸法律的事件時有發生。
    論文網絡虛假信息的傳播與對策來自

    二、減少網絡虛假信息傳播的措施與對策
    虛假信息的泛濫已成為互聯網的“致命傷”之一。由于網絡傳播的特性使然,完全禁止網上虛假信息是不可能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有效地對其控制,然后在社會進步和技術發展的綜合系統中探求消解互聯網虛假信息傳播這一問題的根本方法。筆者認為:
    第一:加大立法和管理力度,對傳播虛假信息者給予法律制裁和經濟懲罰。
    由于網絡傳播環境與傳統媒介傳播環境大不相同,傳統的傳播法規已不適應網絡時代的要求,所以世界上信息技術發達的國家都在對舊的傳播法規進行修訂或制定新的法規條例,以保障網絡信息傳播者的權利,克服網絡信息傳播的負面影響。目前,世界上雖然還沒有專門針對網絡虛假信息傳播的法規,但在其他相關法規中已有涉及。上文已分析,信息出口的多元是網絡媒介虛假信息較多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立法上應著重從網站發布信息的資質和信息來源上加以限制,尤其是對商業網站。因為商業網站點擊率高,一旦發布虛假信息,波及面較一般新聞網站和個人網站廣得多。我國在這方面的管理和立法頗具超前意識和前瞻性。1996年1月,國務院就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同年2月,出臺了大陸第一部網絡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截止目前,我國已頒布有關網絡管理的法規條例20余部。2000年11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信息產業部頒布了《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和《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兩個法規!痘ヂ摼W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明確指出:“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負責全國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的管理工作”(第四條),新聞網站“經過批準可以從事登載新聞業務”,非新聞單位依法建立的綜合性互連網站,“經批準可以從事登載中央新聞單位、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新聞單位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新聞單位發布的新聞業務,但不得登載自行采寫的新聞和其他來源的新聞。非新聞單位依法建立的其他互聯網站,不得從事登載新聞業務!保ǖ谄邨l)登載新聞時,“應當注明新聞來源和日期!保ǖ谑䲢l)不管是新聞網站或是綜合性非新聞網站,未經批準,不能“擅自鏈接境外新聞網站,登載境外新聞媒體和互連網站發布的新聞!保ǖ谑鍡l第四款) ⑸該暫行規定的頒布,從法規上對網站登載新聞的資質和新聞來源進行了規定,確保網上新聞信息的真實性!痘ミB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明文規定:從事電子公告服務提供者應向電信管理機構或信息產業部申請,獲得經營許可證并備案后方可經營!半娮庸娣⻊仗峁┱邞斢涗浽陔娮臃⻊障到y中發布的信息內容及其發布時間、互連網地址或者域名。記錄備份應當保存60日,并在國家有關機關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保ǖ谑臈l)“上網用戶使用電子公告服務系統,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并對所發布的信息負責!保ǖ谒臈l) ⑹ 2000年12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已正式批準了新浪網和搜狐網“網上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的資格”,從而使新浪和搜狐成為國內首批獲得這一資格的商業網站。在過去,我國沒有明確規定商業網站是否擁有新聞登載權,實際上各網站都在從事著這項業務。電子公告業務的管理也相當無序。這兩項法規的頒布,使網站登載新聞業務和電子公告有法可依,說明我國政府對互連網的發展既充分支持,又未雨綢繆。2000年12月28日,第九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又通過了《維護互連網安全的決定》。該決定規定:“利用互連網編造并傳播影響證券、期貨交易或者其他擾亂金融秩序的虛假信息”(第三條第四款),“利用互連網造謠、誹謗或者發表、傳播其他有害信息”(第二條第一款),“利用互連網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第四條第一款),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⑺我們相信,隨著上述法規的實施和其他相關法規的頒布,網絡虛假信息的傳播在我國一定會得到控制。

       
    網絡虛假信息的傳播與對策  
    第二,加強新聞媒體網站間的聯合和傳統新聞媒體與商業網站間的聯合。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傳統新聞媒體都相繼進軍互聯網,開辦了電子網絡版或新聞網站。除了少數著名的大媒體網站外,大部分網站站點分散,帶寬偏底,信息量小,編輯力量薄弱,在競爭中難與著名的商業網站抗衡。如果這些分散的新聞站點聯合起來,無論是區域的聯合或是基于媒體特性的聯合,就會化整為零,變分散媒體為網上強勢媒體,既發揮了網絡技術在傳播渠道、技術手段等方面的高新技術優勢,又整合了多家新聞單位豐富的信息資源。這是一種弱弱聯合的多贏策略。2000年3月7日,《北京晨報》、北京電視臺、北京有線廣播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北京經濟報》、《北京廣播電視報》等北京九家新聞媒體網站聯合組成“千龍網”,九家新聞媒體每天所有新聞資源將以全新形象出現在該網上。千龍網的運作,形成了北京市網絡新聞傳播的聚合優勢,在網絡新聞傳播方面一改被動局面,進而占據主導地位。傳統新聞媒體信息真實性、可靠性程度高,聚合而成強勢網站,在降低網絡虛假信息傳播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因為這樣可以把預期獲得信息的網民從商業站點拉到自己這邊來。這其實是在網絡環境下的受眾爭奪。

    傳統新聞媒體和商業網站的聯合甚至合并也不失為一種消解網絡虛假信息的舉措。商業網站和傳統新聞媒體并非水火不容,互相對立,實際上這兩種媒體存在著優勢互補的問題。商業網站尤其是著名的商業網站,具有訪問量大、服務種類多樣的優勢,其不足之處是缺少專業編采人員,信息來源匱乏,所發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程度不高。傳統新聞媒體有龐大的編采隊伍和規范的信息發布機制,所發信息內容真實,媒體誠信度高,其不足之處是信息時效性、信息更新速度不及商業網站,且不具有網絡的多媒體優勢,一些傳統媒體的知名度也沒有現今著名商業網站的知名度高。傳統新聞媒體與商業網站聯合,就能夠取長補短,相輔相成,獲得雙贏結果。1999年9月,新華社與新浪網合作推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大型專題網站,由新華社提供內容,新浪網負責技術設計,結果該站點點擊率創下新高。目前,我國兩類媒體的合作方式主要有:商業網站獲得授權轉發新聞和文章,為傳統媒體網站建立鏡像鏈接,協助傳統媒體辦網絡版,合作開設專題網站等。實際上這仍然是低層面上的合作,而非實質性的組合、合并,F今世界上媒體并購、合并之風方行未艾,目的是強強聯合,打造品牌優勢,在日益激烈的媒體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有的是同類媒體合并,有的是跨媒體合并,如2000年1月美國在線和時代華納的合并就是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強強結合。合并后,時代華納可以利用具有2000萬用戶的美國在線的先進技術適應數字化未來,美國在線也可以利用時代華納的廣博的信息資源。時代華納和美國在線的合并對我國的新聞傳播業應該有所啟示。
    第三,網絡信息發布者要提高自律意識和職業道德水平,力爭發布的信息真實、客觀,杜絕發布虛假信息。
    法規的頒布、實施只能是外部的強制性的控制,由于網絡媒體的開放性特點和搜尋虛假信息源的技術難度,杜絕網絡虛假信息關鍵還在于信息發布者的道德自律。商業網站發布虛假信息產生“轟動效應”,從而獲得經濟效益,但這種損人利己的做法最終會貶損自己的品牌形象,是一種短視的自殺行為。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信息市場中最終會被淘汰出局;ヂ摼W使每個人都成為信息發布者,打破了傳統媒體對信息發布的壟斷。但是在這充分自由的虛擬空間里,每個人更要有自律意識,發布虛假信息既不利人也不利己。作為網絡受眾而言,要提高自己的鑒別能力,明辨是非,正確判斷網絡信息的真偽。一般而言,一些世界著名的商業網站發布的信息大多是由專業新聞媒體提供的,權威性和可靠性比較強。例如美國著名的門戶網站雅虎和網景,提供的新聞基本上是轉發美聯社、路透社和《華盛頓郵報》等著名的通訊社和報刊新聞;我國的新浪和搜狐等著名網站提供的新聞信息也主要來自新華社、人民日報社等權威新聞機構。因此,網絡用戶最好登陸著名站點,以獲取客觀、公正、真實的信息。
    第四,傳統媒體“把關人”角色需要向“資訊人”轉變。
    “把關人”理論是傳播學奠基人之一盧因于20世紀40年代提出的。盧因認為,信息的傳播網絡中布滿了把關人,信息總是沿著包含有某些“門區”的某些渠道流動,在那里,或是根據公正無私的規定,或是根據“守門人”的個人意見,對信息是否被允許進入渠道或繼續在渠道里流動作出決定。在傳統媒體環境下,記者、編輯、媒體主管等對信息的發布的確起著“把關人”的作用,信息是否發布、什么時間發布、以什么方式發布都要經過記者、編輯和媒體主管的決定審核,受眾獲得的信息是經過“把關人”過濾過的“純凈”信息!鞍殃P人”機制的存在,既有壟斷信息發布的消極作用,又有阻止虛假、色情等有害信息發布、傳播的積極作用;ヂ摼W的興起使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發布者,打破了傳統媒體對信息發布的壟斷,使傳統的“把關人”已“無關可把”。在時效性、信息量和獲取信息的便利性方面,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相比已明顯地處于劣勢。網絡使人們成為了“信息人”,在發布信息、獲取信息方面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然而也使網民處于一種迷茫的境地:在浩如煙海的網上信息中,“我該相信誰的?”“我應先看哪條信息?”據調查,有相當一部分網民在瀏覽了網上信息后,還要到傳統媒體上查看相關信息以核實其真偽。有鑒于此,在網絡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應該及時轉換自己的“把關人”角色,在確保所發信息真實客觀的前提下,發揮媒體語言優勢(如報紙的標題、頭條等版面語言),為受眾提供更多的背景材料、內容分析等咨詢服務,為網民辨別網上信息真偽提供事實根據,避免以訛傳訛,貽害無窮。傳統媒體由“把關人”轉向“咨詢人”,不但可以有效防止虛假信息的傳播,而且可以使傳統媒體自身經受住網絡媒體的競爭和挑戰。

       
    網絡虛假信息的傳播與對策

    【網絡虛假信息的傳播與對策】相關文章:

    信息網絡傳播權案初探08-05

    自由:網絡傳播的神化08-11

    淺談信息網絡時代的現代物流的現狀與對策08-18

    信息傳播:what 和how08-11

    檔案信息傳播模式之我見08-05

    網絡中的人際傳播08-11

    網絡會計信息失真的風險及對策08-17

    我國網絡銀行的問題及對策08-05

    網絡環境的受眾分化與個人傳播08-15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