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技工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公益創業實踐教學研究
摘要: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應用、電商物流領域產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了創新創業實踐課程,然而大多數以經濟利潤為主要抓手的實踐教學卻給當代教育帶來了新的問題,因此如何將學生創業與公益相結合成為...
摘要: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應用、電商物流領域產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了創新創業實踐課程,然而大多數以經濟利潤為主要抓手的實踐教學卻給當代教育帶來了新的問題,因此如何將學生創業與公益相結合成為當前學校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契機。
關鍵詞:技工院校公益創業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236-1879(2017)18-0025-02
從目前情況看,學生的創業實踐活動因為商業性的存在產生了一定的功利性,長期下去會給教學產生一定的負面效應,不僅會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活動,還會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學校開始創新創業課程其內涵不僅僅是教學,更重要的是回歸育人的創新創業的教育本質及意義,因此將公益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適合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一條理想途徑。
1.公益創業實踐教學意義
在學校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公益創業試點教學,其目的是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公益創業教育從目前看來還屬于一個探索的話題,相信會引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它突破傳統的網上創業實踐教育的束縛,鼓勵學生參與公益創業,實現公益夢想,更好地培養社會責任意識,進一步解決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同時,不斷提升人才培養模式和電商教育質量,不僅利于提高學生社會意識的創新、創新培養模式,還有利于學生創業平臺搭建的創新、豐富學校選修課程的創新,更有利于提高技工院校學生學習能力、增強學生整體素質使學生在鍛煉成長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管理能力。
2.公益創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在大多數人看來,公益創業實質是在創造其經濟價值的同時實現社會利益的,但在實施過程中與目標有著很大的區別,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是活動目的不明確。大多數學生在公益創業的初期對自身或團隊沒有明確的目標。學生由于經驗不足屢屢碰壁,如項目可行性、創業資金、創新意識和團隊的執行力問題等。如果出現效益低甚至虧損現象,那么就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公益創業熱情,甚至為了經濟利益而將公益目的拋之腦后。再者,由于技工院校的學生處在青年時期,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很難自身把握“經濟目標”和“公益目標”的平衡,最終偏離方向。
二是公益創業團隊不穩定。學校是學生階段性學習的重要場所,隨著新老生交替,其隊伍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如資金來源、創業壓力及創業推廣等情況;同時公益創業團隊人員的不穩定性,也是導致學生公益創業團隊不穩定的重要因素。
三是團隊創業資金不足。從社會層面看無論何種類型的公益創業,都是實現盈利再進行公益活動。雖然不以盈利為目的,但也要保證公益活動的正常開展;只有盈利為前提才足以維持。對于技工院校學生來說,大多數在創業中缺乏經驗、營銷策略和團隊合作能力,且在創業中獲取一小部分盈利甚至虧損,從而導致公益創業陷入困境。
四是專業師資隊伍稀缺。學生是參與學校公益創業活動的主力軍,如果沒有專業指導會加速學生碰壁可能。大量調查結果發現,一是大多數創業教師只能作為大方向引導,對于學生在實際項目的創新、創業策略規劃、公益活動的運作等方面不能給予全方面專業的支持;二是缺乏實際活動經驗,對于公益創業的認識僅僅來源于網絡、書本及講座等。
3.技工院校開展公益創業實踐教學問題原因分析
學生尤其是技工院校學生要實現公益創意單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實現的,必須由學校提供一個強有力的支撐平臺作為他們實踐的依靠,基于以上普遍問題,我們對此進行了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學生對公益創業的認知存在偏差。技工院校學生對公益的概念認知不清。由于傳統教育對于公益認知教育的缺失,學生對于公益認識比較模糊。以本校調查發現,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不清楚公益的概念,其他同學對于公益的認知也比較單一。另外,技工院校學生志愿者多而公益創業者少,F在的學校社團和青年總隊中,幾乎大部分學生都會注冊成為志愿者,或多或少參與學;蛐M饨M織的公益志愿者服務,但很少有學生在擇業中考慮畢業后以公益創業作為事業方向。
二是教師對公益創業的認知存在偏差。部分教師對公益創業的認知停留在公益創業僅僅是鍛煉學生能力的工具上,沒有認識將公益創業提升到全面育人的重要高度。技工院校是培養學生技能的搖籃,在發展技能型人才的同時激勵學生參與公益創業,是人才培養模式的又一個系統改革工程,不僅有利于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職業人才,還可以進一步拓展技工院校的辦學功能定位。
三是技工院校公益資金來源受限。根據調查統計,時間與經濟因素是影響技工院校學生參與公益活動的兩大因素。技工院校課程相比普通高校往往課程安排比較滿,學生自由度比較低,學生空余時間比較零散。另外,學生做公益也往往受限于經濟,可用于公益的資金不足。
四是社會化大環境仍待進一步改善。雖然近年來公益創業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同,但由于學生公益創業在我國畢竟是新生事物,其社會化大環境仍需時間進行改善,尤其在人們對公益創業的認識與政策環境的支持兩個方面。人們對公益創業尚存在一定認識誤區,有些人甚至認為公益創業是打著公益的旗號進行騙錢。
4.電子商務公益創業實踐教學研究
。1)學生公益創業模式分析。
公益創業與商業創業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它不僅能夠創造商業價值,更能創造社會價值。其最閃光的特點是通過創造商業價值完成自身造血來推動公益事業的運營。從公益事業的發展方向來看,其可觸及的外延是非常廣泛的,而且公益創業所用的手段和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也就會出現和存在各式各樣的創業類型。以本課題團隊為例,我們希望利用自身現有資源進行網上創業,并將所得部分回饋社會,實現公益活動從個人自發到集體自覺的模式轉換,以我們的創業實踐成果為導向,實現從公益理念到公益行動的模式轉換,以助人為樂為活動目標,實現從單向輸送到雙方共贏的模式轉換,最終促成學生公益創業實踐成果的價值升華。
。2)實踐教學項目前期準備。
為確保項目順利進行,我們走訪了多個成熟的公益創業團隊,得到了行之有效的經驗與建議。以公益創業電商平臺為依托,采用線上和線下銷售相結合的方式,依托所學專業進行市場拓展,通過電商平臺經營獲得的利潤,為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送去溫暖。我們的公益創業項目更重要的是探索技工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如何進行公益創業實踐教學,形成可供參考借鑒的經驗,從而推進技工院校電子商務公益創業實踐。
。3)實踐教學項目過程。
為了較好發揮校內資源,我們在原班人馬的基礎上吸收了更多熱愛創業、熱愛公益的成員加入我們的創業團隊。首先我們將所有團隊成員根據不同特長進行分組,由原來的一支創業團隊擴建到四支創業團隊;利用暑期時間先對同類院校電子商務基地及省內各批發市場進行實地考察、市場調研,同時將電商批發網做一一對比。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擁有了充足的人力與物力。但實踐教學終究要歸于實際,我們在創業的同時還應考慮將來面對的社會所帶來的各方面因素,在實踐期間我們選擇了資金投入較少的兩種方式:一是通過廠家拿貨,選取最適合產品進行產品拍攝、上架進行校內外推廣;二是與繼續與本地一家大型電商平臺合作做分銷代理,將所得利潤按不同比例投入校內外各類公益活動。
。4)公益創業實踐教學成果。
通過一年的項目運營,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公益創業對于全面育人的重要意義。在電子商務課程教學中,將公益、責任、擔當三者融入到課堂。如網頁設計課程,組織以公益為主題的網頁設計教學;網上創業課程,以公益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公益與創業相結合,在實現盈利的同時兼顧社會效益。對于學生而言,對公益創業有了深入的認知,樹立了自信,很多學生表示要把公益作為今后生活的一部分,部分農村學生還表示畢業后要回到農村,繼續公益事業,服務農村經濟。公益創業專業教育與德育教育提升作用明顯。
作者:汪鈺
參考文獻
[1]朱小峰.高職院校學生公益創業實踐支持體系的構建研究——以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M].中國商貿, 2014.03
[2]章雄梅.基于公益創業視角下的網上創業模式分析——以技工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為例[M].科技經濟導刊, 2017.4
[3]陳湘瑤,韋小雙.高職院校學生公益創業的心理動機、價值取向與目標選擇[M].教育與職業, 2014.10
【技工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公益創業實踐教學研究】相關文章:
新形勢下技工院校國貿專業定位及培養08-25
高職建筑工程造價專業實踐教學研究08-26
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心得03-19
潛心教學研究 實現專業引領05-06
公益項目創業計劃書12-26
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求職信08-25
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自我介紹10-27
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的自我鑒定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