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商務管理論文>會計論文>會計要素確認標準探微

    會計要素確認標準探微

    時間:2022-08-07 20:50:09 會計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會計要素確認標準探微

       會計是一個信息系統,對信息進行加工、儲存并向外輸送對報表使用者有用的信息。會計核算的內容是企業各項經濟交易和經濟事項,所以會計核算本質上是對各項經濟交易和經濟事項計量、確認、記錄和報告的過程。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會計確認決定了各項經濟交易和經濟事項“是否”、“何時”、“怎樣”進入會計核算系統;決定了一定時期內企業經濟交易和經濟事項進入會計核算系統的范圍。所以,會計核算系統的關鍵問題是會計確認問題。本文結合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與美國財務會計概念公告對會計要素確認標準作以下探討。
    一、從理論上分析基本確認標準的建立
    1.基本確認標準;敬_認標準是針對會計要素確認的原則性和框架性制定的。一個完整的基本確認標準體系應符合以下幾點要求:
    (1)經濟交易和經濟事項在整個會計核算系統中以某個要素的形式得以確認。這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稱為“初始確認”,指在會計核算中,滿足確認標準的經濟交易和經濟事項以某項會計要素得以反映,從而體現在整個會計核算系統中;第二步稱為“最終確認”,也稱“報表確認”,指在整個財務報表報出之時,也就是在會計核算系統的最后,經濟交易和經濟事項以會計要素的形式得以反映。所以,我們在建立基本確認標準體系時,就要考慮確認過程本身所需要的兩個步驟,并能在整個確認標準體系中體現這兩個步驟,否則就是不完整的。
    (2)在會計核算系統中,“確認”是關鍵,直接決定計量、記錄、報告的結果,所以在建立基本確認標準時也應考慮其他三個過程的要求和特點。如“計量”過程在現階段是以貨幣為計量手段、以歷史成本為計量屬性,但是不排除將來會以歷史成本和現行成本等多種計量屬性并存。所以,在建立基本確認標準時就應考慮“計量”過程目前的要求和特點,也應考慮將來可能的發展趨勢,即基本確認標準體系要努力突破現有會計技術制約,有一定的開放性和兼容性。
    2.具體確認標準與基本確認標準的關系。會計要素系統本身由六個會計要素構成,針對每個會計要素,我們都可以提出不同的具體確認標準,以對各個會計要素有指導作用,我們稱為具體確認標準。由于經濟活動變得越來越復雜,具體確認標準難以將復雜多變的經濟交易和經濟事項全部包括進來,就會造成確認標準缺位和會計準則的空白,所以需要建立前瞻性強、覆蓋面寬的基本確認標準。作為所有會計要素確認的基本標準,其本身具有一般性和可預見性,在會計實踐中具有非常高的指導作用。也就是說,在確認標準這個體系中,既需要針對具體會計要素的具體確認標準,也需要針對所有會計要素并具有指導性的基本確認標準。
    二、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的確認標準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只在某些具有特殊重要意義且經濟交易和經濟事項本身具有復雜性時,才規定了會計確認的標準。這是針對某些經濟交易和經濟事項而言的,在整個經濟交易和經濟事項中,具有特殊性。如在《企業會計準則——收入》中指出:銷售商品的收入,應在下列條件均能滿足時予以確認:①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買方;②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③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④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還未找到類似以上具體確認標準的描述,不能不說是一種缺位。
    三、美國財務會計概念公告對會計要素確認標準的描述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發布的第5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中既研究了收入、費用、利得、損失及資產與負債的變化如何確認,又提出了基本確認標準。即:在美國的財務會計概念公告中既包括對各要素具體確認標準的描述,也有一般性的基本確認標準的描述,兩者構成了完整的會計要素確認標準體系。其基本確認標準的內容如下:
    1.定義性。指一項經濟交易和經濟事項以一項會計要素進入會計核算系統必須滿足該項要素的定義。在某種程度上,會計要素的定義是進行會計核算的第一步,它決定了企業經濟交易和經濟事項進入會計核算系統的范圍和類別,對會計要素的定義直接決定了會計信息的輸出結果。
    2.可計量性。指被確認的項目要有充分可靠的、能計量的屬性。此項基本確認標準來自于會計的基本假設,因為從整個會計理論體系看,會計的基本假設是對會計學科本身所處環境的一種客觀性歸納和總結,在會計假設理論中以貨幣為計量單位影響了確認的全過程,所以,其作為基本確認標準得以保留。另外,從經濟活動現實看,貨幣是商品交換過程中的唯一等價物,用貨幣對企業各項經濟交易和經濟事項的結果進行計量不僅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
    3.相關性。指反映在財務報表上的信息對使用者的決策具有提供一種“差別”的能力。這也是會計信息提供的目標,即“決策有用性”。
    4.可靠性。指反映在財務報表中的信息是如實反映的、可驗證的、不偏不倚的。
    從以上四項基本確認標準可以看出,相關性和可靠性主要針對財務報表層次,定義性和可計量性是會計日常核算的要求的體現,可以說四項標準對四步確認過程都有描述。另外,單從可計量性看,也對會計核算的其他三個過程有所覆蓋。
    四、對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內容的幾點思考
    1.鑒于基本確認標準的重要性,有必要在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補充對基本確認標準的描述,一方面,完善基本確認標準體系,并對會計實踐和會計創新發揮指導作用;另一方面,更好地適應日益復雜的經濟交易和經濟事項對會計核算體系的要求;敬_認標準體系會隨著會計實務的發展而不斷發展,會計要素確認標準的理論研究和會計準則的規范作用必須及時適應、不斷創新。
    2.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雖有會計六要素的定義,但在理論層面上缺少會計要素確認所需的具體確認標準體系,除在《企業會計準則——收入》中有對收入要素的具體確認標準外,其他五個會計要素的具體確認標準均處于缺位狀態。因此,應該在《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加入對會計要素的具體確認標準,使之成為會計要素確認體系中的有機組成部分。
    3.作為一個確認體系,基本確認標準和具體確認標準不應有重疊之處,所以要考慮兩者之間的協調。如在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對資產的定義是:資產是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在基本確認標準中有定義性和可計量性,如果從滿足定義性的角度看,對資產要素的定義就已經滿足了可計量性,這造成了兩個確認標準之間的重疊。?  


    來源:財務顧問網

    會計要素確認標準探微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