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經濟周期調整的趨勢及影響
西方經濟學關于經濟周期的一般理論 1. 經濟周期的概念和趨勢
經濟周期是指經濟活動水平從擴張到收縮再到擴張的一種波動,一般呈一種規律性模式,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復蘇四個階段。
西方經濟學將經濟周期分為多種不同的類型。比較典型的有3種:一是長周期或“長波”一般平均50年左右;二是中周期或“中波”,平均8至10年;三是短周期或“短波”長度平均約40個月。但戰后經濟周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趨勢與特點,主要是經濟周期的微波化和長波化,經濟擴張期拉長,經濟收縮期趨縮短,經濟周期調整幅度也日益縮小。
2.關于經濟周期的解釋
關于經濟周期的成因有多種解釋:
。1)乘數與加速數相互作用。薩繆爾遜等人提出的一種解釋經濟周期的理論,支出的乘數同加速原理結合起來形成一種自我滋生的循環機制,使經濟活動出現一種急劇擴張或急劇收縮的周期性變化。
。2)創新周期論
熊彼特的創新理論認為,經濟增長周期與創新活動有著密切關系。一個企業的原發性創新往往會引起眾多企業的模仿,引發更大的創新浪潮,從而把經濟推向增長的高峰;一旦創新被很多企業模仿,創新浪潮便消失,經濟開始出現停滯。只有當出現新一輪創新時,經濟增長才會邁上一個新的周 期。因此,創新是決定經濟從繁榮。衰退、蕭條到復蘇的周期性變化的主要因素。
此外,還有存貨調整論、消費不足論、貨幣性投機過度論、心理自生周期論、太陽黑子論、政治因素論等。薩繆爾遜將上述因素概括為“外生論”與“內生論”兩大類,F代經濟學理論越來越傾向于認為,經濟周期是一種極為復雜的現象,是由內外部多種因素決定的,政府應通過反周期調節來維持經濟的長期穩定。
如何理解新經濟展現的一些新的規律與特點
從過去幾年的經濟現象看,新經濟出現了一些不同于傳統經濟的特點。首先,從新經濟的外部性看,由于新經濟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較快上升,從而使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家宏觀經濟出現了“高增長、低通脹”的局面;其次,由于知識信息的可共享性、外溢性、擴散性,新經濟部門 具有邊際收益遞增的潛質;再次,新經濟增長有明顯的非線性特點,如IT產業、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都是現超常規的跳躍式增長;第四,產品壽命周期不斷縮短,90年代以前美國產品的平均生命周期為3年,現在IT產品的生命周期已降到1年左右。根據摩爾定理,計算機芯片的處理速度每18個月提高1倍,而價格卻以每年25%的速度下降,而現在計算機芯片的處理速度已降至每12個月提高1倍;第五,新經濟日益突破原有的時空限制成為全球化導向的經濟,如IT和生物醫藥產業60%以上面向國際市場,因特網更是使世界聯為一體;第六,新經濟虛擬化達到了空前水平,虛擬資本的膨脹和虛擬經營的發展支撐了新經濟的擴張。
新經濟所具有的這些特點和趨勢并不是虛幻的,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毫不奇怪,新經濟部門仍然會受到一些基本經濟規律的支配,如產業技術創新周期規律、市場供求規律、價格機制和資本市場波動規律等;同時,由于新經濟脫胎于舊經濟,并且與傳統經濟和產業在長期共存中發展,工業化時代的一些客觀經濟規律仍會在一定范圍和程度內發揮作用,如能源危機、股市漲落等,特別是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宏觀經濟周期性規律,但卻可以一定程度影響這些規律發揮作用的范圍、條件和持續時間。例如,盡管去年石油價格暴漲也對世界經濟帶來一定影響,但由于新經濟是一種資源節約型經濟,世界經濟對石油資源的依賴已大大降低,因而并沒有導致新的能源危機;另外,美國經濟能維持近10年的高速增長,新經濟部門功不可沒,信息技術革命使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是支撐這一長周期的基礎因素。
僅僅搞清楚新經濟出現的上述特點及趨勢還遠遠不夠,我們仍無法解釋為什么新經濟在經歷5年高增長之后會出現第一次調整,更無法預測這次調整的時間及程度。而要解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揭開新經濟周期的面紗
【新經濟周期調整的趨勢及影響】相關文章:
影響農村穩定的幾種趨勢應引起重視08-16
影響農村穩定的幾種趨勢應引起重視08-15
新經濟時代財務報告發展的趨勢08-07
美國經濟調整及其對中國的影響08-12
論新經濟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影響08-07
周期問題08-16
匯率調整對公司影響的一些看法08-12
新經濟增長理論08-14
移動通信“新經濟”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