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動態
編者按:伴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使用和普及,特別是高速寬帶網絡的建立和網絡安全技術的提高,自90年代中葉開始,一種嶄新的基于互聯網的商務形式——電子商務,開始改變了人類商品交換出現以來延續至今的面對面的傳統交易方式,并在世紀之交引發了一場被稱之為“網絡經濟”或“新經濟”的浪潮。美國商務部2000年6月7日發布了題為《數字經濟2000》的報告,全面介紹了美國信息和網絡技術對美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本文圍繞該報告中有關電子商務的介紹以及其他相關資料,就美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和有關問題進行探討。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
1.電子商務的前身
在電子商務出現以前,美國已經嘗試使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來改進商品交易的速度和效率,其中最為有效的工具之一就是電子數據交換(EDI),這一系統在交易頻繁的美國食品生產和汽車制造業的使用較為廣泛。但EDI交易系統存在著缺乏靈活性、系統構成昂貴、使用僅限于客戶和供貨商之間(將最終的用戶排斥在外)等等不足之處,當在EDI、Intranet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基于網站的電子商務出現以后,立即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并取得了指數級的增長速度。美國總統辦公室1997年在談及電子商務時指出“Internet改變了傳統的經濟形式,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消費者加入到電子市場并取得豐厚的回報,這種商務交易的新形式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2.電子商務的定義
跨太平洋電子商務對話委員會1997年的白皮書指出:“簡而言之,電子商務是以一種電子模式進行的商業服務交易”。世界上最富裕的29個國家組成的OECD組織將電子商務定義為:“指所有基于電子數據(文字、聲音和可視畫面等等)交換和處理的商業交易活動”。歐洲信息技術實驗室則將其歸納為“通過電訊網絡進行價值交換的商務活動過程”。
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分類,電子商務具體形式應包括三種:B-C(企業對消費者),B-B(企業對企業),B-G(企業對政府),前兩種形式為我們所熟悉,第三種B—G形式的電子商務,主要是針對政府部門和企業之間進行的政府公共采購活動。此外,有時人們還將網上拍賣定義為C—C(客戶對客戶)的電子商務方式(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將C-C、B—G歸為B-C的兩種特例)。本文的討論也主要圍繞美國的B-C和B-B發展現狀進行。
美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動態
1.美國B—C現狀
美國經濟持續多年的增長奇跡,正好伴隨著互聯網使用的增長和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美國1999年年底已經有接近4000萬的家庭與互聯網相連,預計到2000年底該數字將達到4440萬。美國的上網總人數已超過1.l億,大約有5500萬美國人經常上網發e-mail、瀏覽信息、研究問題和從事商務活動。由于美國擁有良好的信用和金融支付系統,加上美國郵政總局和UPS、Fedex等私營快遞公司的優良服務,保證客戶從網上定購的產品可以做到隔夜到貨,因此,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充足的消費群體使得美國網上B-C銷售量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涌現出一批像Amzaon.com、Ebay等著名的商業網站。
由于美國電子商務零售商的不斷改進和努力,1999年圣誕節前后的購物旺季,網上零售業務沒有出現1998年同期遇到的由于客戶訂貨太多,以致無法應付及時送貨的麻煩。
另外,一些統計表明,B-C交易中的價格并不是總是第一位的考慮因素,網上購物舒適便利、產品信息豐富、特性易于了解等同樣能吸引不少顧客。1999年一項對19家網上和2家常規書店的107個目錄的書籍的調查發現,網上書店和常規書店的價格基本持平,但由于網上書店查閱方便、書評信息豐富,因此即使價錢相當或略貴,仍可以吸引一批買者。
傳統的商業拍賣活動受場地和費用的約束,使得只有少數人才能參與,但是使用電子商務拍買方式之后,拍賣商可以較低的成本吸引大量的買賣雙方在網上進行交易,既可使產品以最佳的價格成交,拍賣商也可獲取豐厚的回報。
2.美國B-B現狀
1998年美國B—B電子商務的交易量高達6710億美元,其中基于互聯網進行的B-B交易僅為92億美元,基于EDI企業間專用網絡的電子交易為5790億美元。分析人士認為,為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美國企業將會繼續大量使用電子商務來進行采購、銷售和其他商務活動!豆I標準》雜志預測,2003年美國B—B貿易的交易量將達到2萬億美元,另外還有7800億美元通過EDI來完成。
美國制造者協會的調查表明,80%美國制造商已經擁有自己的網站,電子商務交易的使用率為32%。采購商的電子商務利用率為38%,在尚未使用電子交易的企業中,35%的企業計劃在一年內使用,54%的企業考慮在未來三年使用,僅有11%企業表示沒有考慮使用互聯網進行采購。
1.傳統的交易市場即將為電子交易平臺所替代
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將使傳統的商務交易市場被新近成長的在線交易市場所代替,所有工業領域的買家和賣家相遇在這個虛擬的大市場里,有利于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更多的信息,形成多種靈活的價格體系,完成更加復雜的交易過程,并改變傳統中間媒介所扮演的角色。根據《經濟學家》雜志的最新統計,國際互聯網上已經出現了750個大型電子交易市場,可以為買賣雙方提供各種產品。
2.電子商務時代的中間商轉變角色
互聯網、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供需雙方更加接近,隨著傳統商務企業躋身于電子商務領域,電子商務領域的強強聯合、大魚吃小魚的現象日益嚴重,生存空間日漸狹小,一些觀點認為傳統的中間媒介可能會永遠消失。但調查表明,在仔細分析了電子商務市場發展趨勢之后,一些中間媒介公司在后勤服務、財務和信息咨詢等領域找到了可以有所作為的位置。例如,美國ChemConnect公司將其收集的化學和塑料在線供貨商目錄發展成了全球性的電子交易平臺,將供需雙方聯系到一起,并為買賣雙方提供費用評估、貨運、文件準備和倉儲等方面的咨詢,繼續發揮著傳統的媒介作用。
3.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電子交易將成為B-B電子商務的主流
在過去的幾十年,美國許多大公司一直使用EDI來自動處理商務交易文件、管理庫存清單、進貨和采購等業務。由于EDI需要大量的高性能硬件和具有所有權的專用軟件,并需要租用昂貴的專用線路,因此限制了進一步的使用范圍。而基于互聯網的電子商務平臺具有協議開放、無處不在的特點,且系統構成靈活、開銷合理、一經出現,很快就為各種規模的企業所接受。美國制造業協會統計,目前美國使用EDI系統的企業已經有17%開始使用新的依賴互聯網的電子交易系統。雖然1998年美國6710億美元的B-B電子交易中,有86%是基于EDI系統,這一數字在2003年將降為28%,基于互聯網的B-B交易將成為未來B——B電子商務的主流。當然。由于EDI在系統安全性上的優勢,使得它不會完全
為基于互聯網B——B電子交易方式所取代,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兩者將共生共存,互為補充。
4.巨聯網技術將貫穿企業的經濟過程
電子商務所進行的交易只是企業商務交易活動的一部分,現代企業不僅積極使用電子商務來獲得增值和增效,還不斷加大對互聯網潛力的開發和利用,使之服務于企業的生產和設計、售后服務、人力資源管理、降低管理成本、高效管理庫存等等。例如,美國半導體制造商Conexant公司為它的新產品建立了基于網站的開發工具,企業的2000名工程師僅需使用標準瀏覽器就可以進人企業的項目組合,獲取開發、供貨和進度表等重要信息;美國地板鍍膜制造商Shaw工業集團使用企業內聯網為其全球3.6萬名員工提供技術支持;美國私營快運公司UPS利用基于ORACLE技術的互聯網采購,平均每年可以與1.3萬個客戶完成100億美元的交易量;建造商Swinerton&Walberg使用基于互聯網的項目管理系統,將一項預算為1100萬美元的建筑工程降低了工呢。
美國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1.電子交易平臺的安全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和電子商務的流行,頻頻露面的網上黑客使得網絡的安全問題日益引起關注。目前,各廠商和專業網站普遍采用包括防火墻、長密鑰(128位)加密通訊、數字ID等先進的加密和認證措施,并配置了先進的入侵探測系統。但是,今年2月初,網上黑客利用Denial-Of-Service技術大規模襲擊Yahoo等各大知名網站的行動,使人們對網絡交易的安全再次產生了疑慮。這些網上黑客充分利用目前網絡的高帶寬,通過挾持一批主機對網站服務器進行簡單但有效的大規!稗Z炸”,使一批著名的、自詡難以攻破的網站崩潰。人們不免擔心,如果黑客對從事金融和股票交易電子商務網站進行攻擊,這種后果和損失將會是何等巨大。因此,美國聯邦執法和司法部門聯合有關私營機構正加緊制訂有關法規和對策,加大對網絡犯罪的監控和懲治力度,以確保蓬勃發展的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不會因此而受重挫。
2.電子交易平臺時標準
由于電子商務平臺由各個廠商自行開發,因此許多商業信息和標準各有不同,購買商和普通客戶經常陷于迷惑之中,不利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為此美國電子商務界的領導者正積極采取有關行動。今年6月6日,由美國當今網絡和電子商務領域的校校者AOL、AT&T、DELL、Microsoft、NetworkSolution和TimeWarner公司組成的美國電子商務和消費者保護集團,提出了旨在保護在線消費者、促進全球電子交易的一套電子商務指南,該指南建議:從事電子商務的公司應依據現有的工業標準和要求,向客戶提供更加全面、詳細和標準化的公司和產品信息,采用經過加密的、可靠的交易過程來保證商務活動的安全和客戶的隱私,建立一個調解電子商務交易爭議的系統等等。
3.電子商務的稅收
目前,美國對網絡經濟發展爭議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電子商務的稅收問題。美國對電子商務緩征多重和歧視性聯邦稅收的暫行政策2001年10月就要到期,為此而建立的美國電子商務顧問委員會經過長達3年的研究和辯論,于2000年5月4日以28對9票通過了向國會建議將該緩沖時間延長到2006年10月并取消所有網絡接人收入聯邦稅的決定。至此,支持互聯網商務交易免稅的一派暫時取得了勝利,但對該問題的爭議將會繼續下去,特別是隨著電子商務在美國經濟中所占比重上升,圍繞電子商務稅收的爭論將會更加激烈。
4.許多美國傳統企業對電子商務準備不足
美國的B-C和B-B電子商務雖然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總量上與傳統的商業相比,仍然處于附屬地位。由于種種原因,美國傳統商業企業進入和開展電子商務的速度十分緩慢。據統計,美國2/3的制造企業仍然沒有準備開展電子商務,大部分企業僅僅是將企業網站與內部的商業運作簡單的集成在一起,真正使用互聯網進行采購和銷售的企業數量不多。
5.網絡泡沫的負面影響
美國網絡經濟帶來增長奇跡的同時,也給電子商務帶來了大量的泡沫成分。1997年以來,依靠大量風險資金支撐的美國網絡和電子商務公司發展過于盲目,過高的期望值和較低的收益形成了鮮明對照,以上市為目的炒作,使得網絡和電子商務企業特大量金錢花在廣告和營銷上,缺乏扎實穩固的基礎,難以經受資本市場波動。今年3-4月,美國股市以網絡股為首的大幅下跌,大批網絡和電子商務公司損失慘重,例如美國主要開發B-B領域電子商務軟件的Ariba和CommerceOne公司僅在今年3月份就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的市值,從事網站投資的美國SafeguardScientifics公司亦被迫宣布停止對B—B商務領域的投資。這給大有潛力的電子商務的發展蒙上陰影。但正如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羅杰·奧爾特曼所指出的那樣,網絡科技股神話的破滅并非是一面倒的壞事,它可以使迷失的人們覺醒,令高科技帶來的新文化重回正軌。
【美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動態】相關文章:
美國電子商務的發展08-05
電子商務安全體系的發展與動態08-06
美國政府扶持電子商務發展的有關政策08-05
MPEG的發展動態及其未來預測08-06
物流信息系統發展動態08-05
美國債券基金的發展08-05
美國新經濟的發展及啟示08-05
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技術與發展動態08-06
動態的歷史與動態的歷史教學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