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將自然辯證法融入到信息技術教學中_計算機語言
一、用自然辯證法的觀點指導教學的意義辨證法是總結了哲學、自然科學和社會歷史的理論與實踐而取得的成果,人們的一切思想和言行不論自覺與否,都受哲學思想所支配,學習組織學亦如此。哲學是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所回答的是整個世界的普遍規律,是有關世界最普遍、最本質的問題。因此,哲學是對世界總的根本看法,是世界觀。人們用一定的世界觀去看世界,并研究和解決一切問題,是方法論。世界觀和方法論支配著人們對一切事物的看法、想法和做法。只有用自然辯證法的觀點和方法研究機體的形態結構及其功能,才能符合客觀世界的規律。
“信息技術教學”是一個包括理論、技術和教育實踐的綜合系統工程,是一個隨著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不斷提出新目標向前發展的工程。這個工程里包括許多有著不同特點的課題,例如不同學科、不同地區、學校,不同學生、不同年齡段,不同學習階段里如何實現“整合”等等。所以我們不可能給它制定單一的框架或者某個統一的具體模式,只能通過長期的探索、交流,使之逐步提高、完善,跟上社會快速發展對教育改革提出的需求。因此,在組織學教學中,在傳授組織學知識的同時,向學生滲透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并用自然辯證法的觀點去解釋、闡述組織學內容,不但可使學生快速地了解和掌握其中的奧秘,還能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現代技術發展的本質規律,進而正確地認識物質世界,樹立自然辯證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培養學生用辯證法去認識客觀事物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將自然辯證法融入到平時的教學中
在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中要把握兩個原則:一是堅持以歷史的、普遍聯系的、發展的、辨證的觀點進行研究;防止靜止、孤立地討論和形而上學的傾向;二是始終擺正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理論來源于實踐,受實踐的推動而發展,既要在大量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帶有規律性的東西,上升為理論,“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同時要研究實踐中提出的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案,供實踐參考;理論要由實踐檢驗,未經過多次檢驗的只能稱為“假設”,凡不符合實際的“理論”內容都應該予以糾正,防止理論脫離實際的傾向。根據這兩點原則,引伸出來的是注意正確處理傳承與轉變、改革及發展的關系。
1、堅持以歷史的、普遍聯系的、發展的、辨證的觀點進行研究;防止靜止、孤立地討論和形而上學的傾向。
主觀主義、唯心主義與形而上學跟唯物主義與辯證法是數千年來人類關于認識論、關于教育和學習的看法里的基本分歧。歷史以來,這種分歧呈現為復雜的狀態,經常有交叉,還有發展。在十九世紀下半葉腦顯微外科實驗獲得初步成果之前,“心之官則思”一類的說法表明人們對大腦“思維”功能的生理學基礎缺少起碼的了解。所以,在了解和研究許多教育家的“理論”時,堅持以自然辯證法為指導,汲取其正確成分,同時要排除主觀主義、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傳統”影響,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工作。
我們不是根據形而上學與辯證法的概念推導出需要討論的教育問題,而是從教育史的事實中弄清楚“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來龍去脈,從而理解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實現“整合”的基本途徑。首先要了解“信息”、“信息技術”與教育之間在本質上的聯系。
2、“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從實際出發,防止理論脫離實際的傾向。
《計算機在教學中的應用》一書里曾提出:“我們講以計算機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一定會推動教育的大變革,只是可能性?赡苄援斎话厝恍,而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是需要一定條件的!薄皣@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的開發與應用研究,必須同步地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方面的研究,還要在培養未來的師資隊伍,提高整個師資隊伍的現代化素質方面做大量工作!边@里提出“轉化”的思想和“轉化”的條件都是辯證法的重要理念,研究并創造轉化所需要的條件,是實踐轉化的重要工作。研究“充分必要條件”也就是研究實現由“可能性”到“現實性”的轉化條件。各種信息手段都是需要有人做開發和應用的研究,也就是利用這些手段為載體、組織好教育信息資源,才可能真正發揮出推動教育的作用。
三、引導學生建立在學習中堅持辨證法的觀點
自然辯證法把自然界看作是一個有聯系的統一整體,其中各個結構和功能互相聯系、互相依賴。在組織學教學中有許多生動的例子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普遍聯系的觀點:“從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角度看,從伽利略的歷史貢獻看,會學,即掌握比較科學的學習方法甚至比獲得具體知識、記住具體知識更為重要!
1、科學認識大門的鑰匙--當代自然辯證法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對于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學,是自然辯證法的自然觀、科學技術觀、科學技術方法論。它主要研究自然界發展的總規律,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規律,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科學技術研究的方法。學習和運用自然辯證法將有助于我們搞清科學和哲學的關系,從而更加清楚地認識科學的本質和發展規律,更加全面的觀察思考問題,只有加深了認識,我們才能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迎接新的科學技術的挑戰。下面我將以自然辯證法的觀點來分析計算機語言的發展歷程。
2、計算機語言的發展歷程和發展趨勢計算機語言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其根本的推動力就是抽象機制更高的要求,以及對程序設計思想的更好的支持。具體的說,就是把機器能夠理解的語言提升到也能夠很好的模仿人類思考問題的形式。計算機語言的演化從最開始的機器語言到匯編語言到各種結構化高級語言,最后到支持面向對象技術的面向對象語言。
《計算機在教學中的應用》一書里提出:“隨著人類知識積累速度加快,信息量增加,對信息傳輸的速度方面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這是‘信息社會'的特點之一。通過計算機信息網絡系統獲得信息,在未來社會里,可能上升為獲得信息的主要途徑。不善于通過計算機網絡獲得和交流信息就像今天不會用語言、文字獲得、交流信息一樣,成為未來社會的新‘文盲'。因此面向未來的教育應逐步把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作為一種必須掌握的技能納入教學目標,作為‘雙基'的一項內容!比缬袟l件可讓學生在多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這樣既有利于解決各科學習的難點,形成各學科所要求的能力,同時又熟悉了計算機這種信息手段,提高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闭莆沼嬎銠C網絡的現代信息素養擺到非常重要的位置,這不僅是信息技術課教師的職責,更是二十一世紀的社會生產和科技發展對每一位的勞動者的需求。
【將自然辯證法融入到信息技術教學中_計算機語言】相關文章:
將環保教育融入高中化學教學中08-19
將生活融入初中英語教學08-20
教與學中融入的愛08-20
將科學性和新穎性融入課堂教學08-23
將個性品質特征融入你的個人簡歷09-03
中學美術教學中繪畫心理學的融入08-19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比較法的探析08-20
談學科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08-18
將德育滲透于古詩文的課堂教學中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