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理工論文>農學論文>哈爾濱市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及對策建議

    哈爾濱市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及對策建議

    時間:2023-02-27 09:25:57 農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哈爾濱市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及對策建議

      哈爾濱市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及對策建議
      
      吳艦航1,2(1.東北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哈爾濱 150030;2.哈爾濱市農業信息中心,哈爾濱 150021)
      
      摘 要:目前,哈爾濱市休閑農業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但優越的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機遇使休閑農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較大的市場潛力。闡述了哈爾濱市休閑農業的發展現狀與發展模式等幾方面內容,并結合哈爾濱市的實際情況提出解決休閑農業發展問題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休閑農業;發展模式;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3-0122-02
      
      一、哈爾濱市休閑農業的發展現狀
      
      “休閑農業”一詞最早在臺灣使用,是指利用農村設備和空間、農業生產場地、農業產品、農業經營活動、自然生態、農業自然環境、農村人文資源等,經過規劃設計,以發揮農業和農村休閑旅游功能,增進民眾對農村和農業的體驗,提升旅游品質,并提高農民收益,促進農村發展的一種新型農業。
      
      近年來,哈爾濱市休閑農業在實踐中不斷發展擴大,休閑農業的類型也在不斷拓展,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模式,既展現了哈爾濱地區特有的民俗風貌,又滿足了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哈爾濱市休閑農業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的普遍關注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我市的休閑農業已經形成了由農業旅游示范點、農家樂、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共同構建的發展格局,發展態勢良好。我市擁有東金集團葡萄王國和省森工總局平山鹿苑兩個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正大集團綠海田園、延壽縣欣悅山莊、尚志市元寶“中國土改文化第一村”、北大荒現代農業園等九個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有尚志市呂家圍子、南崗區紅旗滿族鄉、呼蘭區黃土山和賓縣二龍山馬家村等規模較大的農家樂近百家;有道里區太安村、道外區民主鄉朝鮮族村、香坊區黃河村等新農村建設試點九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哈爾濱市休閑農業的主要發展模式
      
     。ㄒ唬┺r務參與型休閑農業發展模式
      
      這種發展模式一般被傳統的認為是“農家樂”,是一種以“吃農家飯、品農家菜、住農家院、干農家活、娛農家樂、購農家品”為主要內容的休閑農業。
      
      1.農務參與型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的形成原因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三農問題始終是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升級,我國政府開始提高對休閑農業的認識并積極制定政策措施以促進休閑農業的發展,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此外,積極發展休閑農業能夠有效緩解勞動力的轉移問題。由于農務參與型休閑農業具有投資少,收益快的特點,城市周邊閑置勞動力開始參與到休閑農業的經營,“農家樂”這種經營模式應運而生。
      
      2.農務參與型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的特點
      
      第一,地域特色顯著、內容多樣。我省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的自然條件使得野生生物資源、水果、蔬菜種類繁多,為發展農務參與型休閑農業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自然條件,也產生了不同的農事活動和傳統習俗,使農務參與型休閑農業具有多樣性的特征。第二,客源市場豐富、游客重游率較高。農務參與型休閑農業多處于城市近郊,出行方便,往返時間短、花費較小。大部分城市居民可以利用周末、“五一”黃金周和“國慶”黃金周和帶薪假期這幾類公共假期體驗“農家樂”的休閑活動,使游客既能休閑觀光又能親身體驗農作活動。
      
     。ǘ┼l土民俗體驗型休閑農業發展模式
      
      1.鄉土民俗體驗型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的形成原因
      
      黑龍江省幅員遼闊,資源豐富,農業發展歷史悠久,不同的地域環境和多民族類型形成了廣泛的農業民俗。發展鄉土民俗型休閑農業不僅能夠促進傳統農業的升級與發展,而且對于保存傳統民俗文化和傳承農業生產具有積極的作用。哈爾濱市道外區民主鄉朝鮮族村是這種發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2.民俗體驗型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的優點與缺陷
      
      哈爾濱市民俗與人文資源豐富,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具有民族特色的各類建筑、獨特的生活習慣和罕見的民風習俗都極大豐富了我市民俗體驗型休閑農業的內容。
      
      但是這種發展模式同時也存在一些缺陷:第一,當地對于本土的民俗保護意識仍然比較薄弱,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往往忽視了農村的傳統本質。第二,休閑農業經營者的品牌意識還比較薄弱,對于休閑農業的開發項目和農產品容易跟風經營,對具有鄉土特色的產品尚未進行充分挖掘,沒有樹立地區的特色品牌。第三,民俗體驗型休閑農業多數以農戶自主經營為主,自主開發與管理導致了民俗體驗型休閑農業在發展過程中缺乏科學的指導與統一管理。
      
     。ㄈ┛破战逃托蓍e農業發展模式
      
      北大荒現代農業園是哈爾濱市科普教育型發展模式的典型代表?破战逃托蓍e農業發展模式是傳統農業生產方式與現代科技的有機結合。這種發展模式通常依靠現代高科技設施、生產流程與高新技術,使游客在參觀體驗現代科技成果的同時,還能了解農業生產的基本生產流程,尤其對學生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ㄋ模┯^光采摘型休閑農業發展模式
      
      1.觀光采摘型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的特點
      
      觀光采摘型休閑農業發展模式主要出現在大、中城市的周邊區域,規模大且內容豐富。面對城市居民高層次與多樣化的休閑需求,觀光采摘型休閑農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發展規模逐漸壯大。以觀光采摘型發展模式為經營模式的休閑農莊和農場不斷豐富瓜果和蔬菜等農產品的種類,以滿足城市居民多方面的需求。哈爾濱市松北區萬寶鎮葡萄王國便是這種發展模式的典型代表,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2.觀光采摘型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的優點與缺陷
      
      觀光采摘型休閑農業地處大、中城市近郊,交通便利。城市居民利用周末或其他閑暇時間既可以欣賞農村的自然風光,又可以采摘新鮮綠色的水果和蔬菜;ㄙM少、時間短便能融入自然,放松身心,因此對城市居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但是哈爾濱觀光采摘型休閑農業發展模式也存在如下缺陷:季節性較強;基礎設施不完善、服務水平較低;經營不規范,管理體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導與扶持,大多數休閑農莊均為自發式開發與經營。
      
      三、哈爾濱市休閑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哈爾濱市發展休閑農業的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潛力巨大,前景十分廣闊。加快發展哈爾濱市休閑農業應科學規劃、正確指導、合理定位、大力扶持,形成“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社會推動、充滿活力”的休閑農業發展新局面,全力打造生態旅游、綠色旅游、文化旅游,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休閑度假和觀光旅游的需求。
      
     。ㄒ唬┲贫ㄐ蓍e農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和規章制度
      
      制定休閑農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和規章制度,一是貫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則,重視環境開發與環境保護,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二是對鄉村文化資源要深入挖掘,突出鄉村原生態特色,增強本地區的旅游吸引力。三是重視對鄉村生態環境的保護,防止生態環境和景觀的過度開發,強化對原始環境的保護。休閑農業綜合性強,波及面廣,為了引導其健康發展,政府應當設立專門機構,加強對休閑農業進行綜合管理。對哈爾濱市休閑農業的資源、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進行科學評估和預測,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對休閑農業進行統一規劃和正確引導,合理開發,實行規范化管理。
      
     。ǘ┘訌娀A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嚴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哈爾濱市休閑產業的發展。為解決這一問題,政府應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改善休閑農業的硬環境,為加快發展休閑農業創造良好的條件。應以交通、景區設施、綜合配套設施和接待設施為重點,提高景區可進入性和服務接待質量。同時,改善旅游環境及接待設施的衛生條件,完善水電設施,使廚房、餐廳、臥室、浴室、廁所及公共娛樂場所的衛生達到接待標準,滿足游客對飲食衛生、生活方便、住宿安全、信息順暢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高休閑農業整體的產業競爭力,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
      
     。ㄈ┐蛟飚a品品牌和精品項目
      
      目前大部分休閑企業欠缺品牌意識,管理水平較為落后,品牌化發展呈現不平衡狀態,沒有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休閑產品。在突出鄉村的自然景觀優勢的同時,更要體現鄉村傳統文化積累的深厚底蘊,充分挖掘鄉村文化的內涵。在發展過程中,要善于借鑒和吸取先進地區的成功發展經驗,突出地方特色與優勢,形成休閑農業精品項目,滿足游客高層次、高品位的休閑需求。
      
     。ㄋ模┘哟髮π蓍e農業的宣傳力度
      
      采取多種營銷方式對休閑農業進行廣泛宣傳策劃,提高哈爾濱市休閑農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一是充分利用“哈洽會”、“哈爾濱之夏旅游文化節”、“冰雪節”等會展經濟發展的機遇開展各類豐富的宣傳活動;二是形成休閑農業旅游景點與旅行社的合作機制,借助旅行社的品牌與影響力,對休閑農業景點進行深層開發,擴大營銷活動的輻射范圍,以吸引客源;三是建議成立休閑農業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其在行業自律、市場營銷、協調服務等方面的影響與作用,積極探索“政府+行業協會+旅游景點+旅行社”的運行模式。通過以上途徑,著力倡導以“新農村、新旅游、新體驗、新風尚”為主題的休閑農業旅游,打造哈爾濱市“春賞花、夏耕耘、秋摘果、冬滑雪”的四季休閑農業旅游品牌。
      
      參考文獻:
      
      [1]王紅姝,田甜。對哈爾濱市休閑農業的認識與思考[J].旅游經濟,2012,(1)。
      
      [2]帥婭娟。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8,(5)。
      
      [3]郭煥成,任國柱。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1)。
      
      [4]相一華。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的現狀、模式、問題與對策[C]//2007年中國農學會學術年會暨全國休閑農業論壇,2007.

    【哈爾濱市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及對策建議】相關文章:

    休閑漁業現狀與發展對策08-12

    ##縣農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08-12

    發展低碳農業對策研究08-24

    ××縣茶葉發展對策與建議08-12

    縣茶葉發展對策與建議08-15

    發展農業行業協會的對策措施08-15

    生態農業發展情況的調查與建議08-12

    加入WTO我國農業科技發展面臨的挑戰與對策08-08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考察08-23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