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理工論文>計算機論文>比特時代對人類社會的重構

    比特時代對人類社會的重構

    時間:2023-02-20 22:38:18 計算機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比特時代對人類社會的重構

    比特時代對人類社會的重構
    【 作 者 】韓克慶
    【作者簡介】作者單位:山東大學社會學系
    【 正 文 】
    一、信息社會與比特時代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無所不在的信息成為當今社
    會的重要特征。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Alvin-Toffler )充滿樂觀地對人類社
    會的未來作了種種預測,認為未來社會的形態是信息爆炸、知識成為財富的信息社會。
    然而,托夫勒所指的信息只是泛泛地指代隨著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小說在整
    個社會的流行而帶給人們的新知識(密碼信息)(注:[美]阿爾溫·托夫勒著,任小
    明譯:《未來的震蕩》,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2頁。)。雖然我們毫無疑問地
    生活在信息時代, 但大多數信息卻是以報紙、雜志(原子)等形式傳播的。當今社會正
    在發生一場新的技術革命——數字化信息革命。這次革命的特點是數字化,它將帶來人
    類社會發展的新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信息的最基本單位就是比特(bit)。 比特正
    在迅速取代原子而成為人類生活中的基本交換物。比特沒有顏色、尺寸或重量,能以光
    速傳播,它就好像人體內的DNA一樣,是信息的最小單位,因此,又叫“信息DNA”。原
    子的時代是工業時代,比特的時代是數字技術帶來的后信息時代,F在人們常用的“信
    息高速公路”的含義就是以光速在全球傳播沒有重量的比特,而“多媒體”(通常是指
    聲音、圖像和數據的混合)不過是混合的比特罷了。數字技術的發展無疑將促使人類在
    經歷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后跨入一個全新的文明階段。
    二、比特時代將重構人類社會
    比特時代的四個重要特征是分散權力、全球化、追求和諧和賦予權力。人類社會將
    按照這四個特征最終走向數字化生存。數字化生存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態度以
    及每時每刻都與電腦為伍。人類社會現有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將產生質的飛
    躍,社會結構將重組,人類社會生活也將產生巨大改觀。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明顯特
    征:
    1.國家逐步讓位于電子社區
    西方傳播學巨匠馬歇爾·麥克盧漢(M·Mcluham)早在60年代就提出地球正在變成
    一個小小的“環球村”,之后,托夫勒等人進一步發展了他的思想。數字技術的出現將
    使傳統的以河流、海洋、甚至石墻作為邊界的國家跨越物理邊界。在數字化世界里,距
    離的意義越來越小,電子社區形成并將在未來社會中逐步取代國家的界限,當今意義上
    的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不過是一個單純的地理概念,社會結構將被網絡重組,“社區”
    的概念將超越地理區位,不再限于鄰里關系,人們在電子空間里通過精神交往形成具有
    共同歸屬感的新的聯合體!盎ヂ摼W絡用戶構成的社區將成為日常生活的主流,其人口
    結構將越來越接近世界本身的人口結構!W絡真正的價值越來越和信息無關,而和
    社區相關。信息高速公路不只代表了使用國會圖書館中每本藏書的捷徑,而且正創造著
    一個嶄新的、全球性的社會結構!”(注:[美]尼葛洛龐帝著,胡泳、范海燕譯:《
    數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13~214頁。)
    當然,科技的延伸不意味著民族國家的消亡。在未來社會中,新的政治團體或利益
    集團將涌現出來,民族主義可能重新抬頭,“民族網絡將成為全球正在涌現的各種網絡
    的一部分!保ㄗⅲ海勖溃菁s翰·奈斯比特:《影響世界的亞洲大趨勢》,載《未來與
    發展》 1996年第1期。)
    2.社會控制的紊亂與重組
    盡管互聯網絡可以超越國界,然而,即使包括數字技術本身在內,都不可避免地存
    在著一個信息的社會控制問題。數字技術為人類社會開辟了社會發展的新紀元。而且這
    種技術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它并不是完全存在于技術的真空當中,而
    是與人類社會的現實交互作用。這種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數字化革命無疑將引起
    一場巨大的產業革命和社會革命,改變人類傳統的社會控制方式;二是未來社會中民族
    、種族或其他形式的政治團體和利益集團為維護自身利益而對數字技術的選擇和驅動。
    首先,從數字技術對人類社會的沖擊來看,隨著比特時代的到來,傳統的社會控制
    手段將變得不合時宜。所謂傳統的社會控制手段,是指整合當今社會的軍隊、警察、監
    獄等國家權力以及法律、道德、宗教、風俗習慣和各種制度。這種社會控制的作用有兩
    個:一是政治統治的手段,二是社會秩序的保障。數字技術帶來人類活動的全球化,隨
    著廉價易用的通信技術把世界各地的人們聯系在一起,將逐步形成一種環球文化。屆時
    ,地域文化將萎縮,幾百種語言將消失,新型文化和語言將出現,人們可以為了共同的
    目的組織團體。原有的價值體系、信仰體系和道德評判體系將被打破并重新建立,階級
    、國家觀念將被重新改寫,個人的自主性增強,“腦力勞動者的許多活動,由于較少時
    空的依賴性,將能更快地超越地理的限制!保ㄗⅲ海勖溃菽岣鹇妪嫷壑,胡泳、范海
    燕譯:《數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194頁。 )在比特時代,個人的人身
    依賴關系、等級制度和國家權力作為傳統社會的政治統治的社會控制的基礎不再赤裸裸
    地存在。許多法律變得不合時宜,新的宗教可能會出現,網絡禮儀將要改寫傳統的道德
    觀念。
    其次,從人類社會對數字技術的控制來看,比特時代將建立一種新的社會秩序。秩
    序是任何社會存在的前提,對信息進行適當的控制是人類社會安全、文明、和諧的重要
    保證。當然,社會控制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數字技術不僅帶來了進步,
    也帶來了諸如知識產權、個人隱私、網絡犯罪、信息污染等方面的問題。以信息的有效
    控制既要保證比特的自由放送,又要讓先進的信息和娛樂服務在符合大眾利益的情況下
    得到更多的發展。
    第三,從政治團體或利益集團的自身利益來看,數字化革命將引發一場爭奪信息優
    勢的“戰爭”,也就是爭奪對信息的控制權。有人曾經提出“信息邊界”的問題,認為
    “信息邊界”是一種無形的、劃分各個國家或政治團體“信息疆域”的不規劃界線!
    信息疆域”是國家或政治團體信息傳播力和影響力所能達到的無形空間!靶畔⒔颉
    的疆界、“信息邊界”的安全,關系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信息時代的興亡。毫無疑
    問,數字技術為人類社會帶來新一輪的殘酷的生存選擇,正如隨著工業文明的到來,西
    方國家瘋狂的對外擴張和資源掠奪一樣,比特時代將是一個伴隨著陣痛而到來的時代,
    而這種陣痛也許是人們最不愿意看到的未來景象之一。
    3.社會分層將重新界定
    數字化革命不僅帶來國家權力的失落,也對人類社會生活產生重大的解構作用。未
    來社會將按一定的標準重新對社會進行分層。分層是社會的客觀存在,也是社會運行的
    內在要求。在當今,通常用財富、威望和權力來劃定社會分層,亦即經濟標準、社會標
    準和政治標準三重標準。在比

    特時代,這三重標準都將產生傾斜。
    首先,隨著比特時代的到來,現有的許多經濟發展概念將不再具有意義,現存的經
    濟秩序也將發生一場巨大的變革。信息行業將取代制造業,昔日的工業巨頭、金融巨頭
    面臨著日益嚴重的挑戰,而“正在加速運動的創造財富的新系統日益依靠數據、信息和
    知識的交換。它是‘超級信息符號’經濟!碌挠⑿廴宋锊辉偈撬{領工人、金融家
    或者經理,而是能將想象性的知識與行動結合起來的革新家(不論他在一個大機構之內
    還是之外)!保ㄗⅲ海勖溃莅枩亍ね蟹蚶罩,劉江等譯:《權力的轉移》,中共中
    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62~263頁。)在比特時代,貧富差距將逐漸加大。數字技
    術肯定會帶來財富,卻不能保證平均分配財富。所以,有錢的人可能更有錢,而窮人中
    的赤者則可能還象過去幾個世紀一樣窮困潦倒。數字技術既可以造就富豪,也可以造成
    窮人。每個人在比特時代中都蘊藏著發大財的機會,而隨著技能和知識的不斷更新,人
    們可能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入到失業的行列,而長期的失業將使他們生活在貧困當中
    。
    其次,由于數字技術的發展,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也發生了變化!斑^去,地理位
    置相近是友誼、合作、游戲和鄰里關系等一切的基礎,而現在的孩子們則完全不受地理
    的束縛。數字科技可以變成一股把人們吸引到一個更和諧的世界之中的自然動力!保
    注:[美]尼葛洛龐帝著,胡泳、范海燕譯:《數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第 271頁。)在比特時代,人們結緣于電腦空間,形成“比特族”或“電腦族”,并且
    逐漸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在整個地球的社交圈子中,人們根據興趣、愛好、能
    力等形成不同的身份群體。在未來社會,可以形成電子領導人或網絡社團的意見領袖,
    也可以形成利用網絡空間犯罪的罪犯和從事色情服務的電腦妓女。他們在未來社會獲得
    不同的聲譽和威望,并影響他們在社會分層中的位置。
    再次,傳統的政治權力讓位于“網絡權力”。高度集中的金字塔式縱向權力結構,
    在橫向傳播的信息沖擊下,將轉向新的平行網絡式結構。政府的權力趨于分散化,集中
    和專制,將讓位于分權和民主!拔铱吹酵瑯拥姆謾嘈膽B正逐漸彌漫于整個社會之中,
    這是由于數字化世界的年輕公民的影響所致。傳統的中央集權的生活觀念將成為明日黃
    花!保ㄗⅲ海勖溃菽岣鹇妪嫷壑,胡泳、范海燕譯:《數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
    97年版,第270頁。 )未來社會的權力基礎不再是暴力和財富,而是信息和知識。并且
    ,由于信息傳播的全球化,任何通過封鎖、控制信息來壓制民主、實行專制統治的行為
    都注定要走向失敗。
    我們可以預見,比特時代的人類社會將出現新的等級劃分!坝嬎銠C通”和“計算
    機盲”之間將產生巨大的鴻溝。年紀較大、生活較貧窮及沒有接受更多教育的人在比特
    時代中可能寸步難行。既擁有知識又掌握比特的人將生活在社會的上層。而且,未來社
    會的等級制度將趨于簡單化,傳統的官僚體制被拋棄,而代之以日益開放的信息交換系
    統。
    4.社會互動的內涵擴大
    傳統社會(注:這里所說的傳統社會是相對于未來社會而言的,主要是指比特時代
    以前的當代社會。)的社會互動主要是指人與人、人與群體或群體與群體之間,借助語
    言、文字等符號進行的交互作用、交互影響的社會交往活動。社會互動是社會關系產生
    的基礎。在比特時代,社會互動被賦予新的內涵。
    首先,符合系統網絡化。傳統社會的互動符合系統借助交談、書信、電話、電報等
    來完成。在數字化時代,個人電腦飛速發展,移動計算、全球網絡和多媒體被廣泛應用
    。在下個千年中,電子郵遞很可能成為最主要的人際通信媒介,而且在未來15年中,它
    將與聲音通信并駕齊驅,甚或凌駕于聲音通信之上;ヂ摼W絡將成為社會互動的主要符
    號,長此以往,能夠在互聯網絡上投入時間和智慧的人將越來越多,互聯網絡也將變成
    一個人類交流知識與互助的網絡。
    其次,大眾傳媒簡單化。在未來社會中,大眾傳播媒介不再是報紙、廣播、電視、
    雜志、書籍等多種傳播手段的集合名詞,而是電腦。未來的電視(比特電視)就是電腦
    ,人們可以在電腦上加個置頂盒,把它變成有線電視、電話或者是衛星通信的電子信息
    。未來的電視可以選擇15000個頻道,人們可以隨選信息, “未來的電視和廣播信號都
    將采用非同步傳播的方式,不是變成點播式的,就是利用‘廣捕’方式!畯V捕’
    指的是比特流的放送。通常是把一串攜帶了龐大信息的比特放送到空中或導入光纖。接
    收端的電腦捕捉到這些比特,檢驗他們,然后丟棄其中的大部分,只留下少數它認為你
    可能以后會用得著的比特!保ㄗⅲ海勖溃菽岣鹇妪嫷壑,胡泳、范海燕譯:《數字化
    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頁。 )數字技術會改變大眾傳播媒介的本質。今
    天,人們也許無法避開無所不在的信息和娛樂,總是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明天,則可
    以主動地選擇信息和娛樂,可以直接了當地要求或含蓄地暗示某種信息!巴啤彼捅忍
    給人們的過程將變成“拉”出想要的比特的過程。大眾傳媒將被重新定義為發送和接收
    個人化信息和娛樂的系統。
    第三,互動方式多樣化。首先,人機交互成為可能。在比特時代,社會互動已不僅
    僅局限于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之間。隨著電腦人性化界面的發展,人類與電腦相互交談
    成為可能。說話、指點、眼神作為一個多模式界面的不同部分共同工作,電腦將變得更
    像人,甚至電腦可以有自我意識和獨立的人格。電腦可以幫人做家務和處理信息,可以
    理解人的手勢、眼神和談話內容。其次,虛擬現實技術的廣泛應用。美國科幻巨片《侏
    羅紀公園》讓人們體驗到計算機模擬技術和虛幻現實的驚人效果。在未來社會中,許多
    東西都將由虛擬現實代替,如教育、飛行模擬、駕駛訓練、足球比賽或者軍事演習等。
    比特時代的大人和孩子們還可以用這種方式自娛!霸谔摂M現實中你可以張開雙臂,擁
    抱銀河,在人類的血液中游泳,或者造訪仙境中的愛麗絲!保ㄗⅲ海勖溃菽岣鹇妪嫷
    著,胡泳、范海燕譯:《數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頁。 )再次,非
    同步的交流增多。面對面的談話或兩個人在電話上交談都是實時的同步交流。在比特時
    代,非同步的交流增多,人們可以留下口信,也可以在空閑的時候處理電子郵件。而且
    ,電子郵遞并不象寫信那么正式和緩慢費時,也不象電話那么擾人。人們可以讓電腦排
    出訊息的優先次序,并以不同的方式來發送這些訊息。人們可以遵循有規律的生活,而
    不必被迫準時去處理一些不必要的同步交流信息。
    第四,人際溝能間接化。在數字化世界里,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溝通減少,人們通
    過電子郵遞、通過網絡來交流思想、觀點,傳遞感情,未來社會可能被夸張地形容為“
    網絡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具有事本主義色彩,交際虛幻,在交往中較少感情的
    全面投入,

    人的內心世界被掩藏起來。個人更加注重自我,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選擇性增
    強,人們可以有選擇地拒絕他人的網上訪問,也可以通過網絡一夜之間尋訪到成千上萬
    的朋友。人們購物、工作、開會、學習、求職、看病等都可以通過網絡得以完成,而不
    需身臨其境。
    5.經濟發展高速增長
    比特時代的到來不僅改變了人類社會生活的面貌,也加速了未來經濟的高速發展。
    首先,全球生產力將扶搖直上。數字技術使生產的自動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
    高,比特成為比原材料和能源更重要的戰略資源。人們可以通過電腦坐在潔凈、安全、
    舒適的辦公室或家里監督作業。在21世紀,信息產業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
    其次,產業結構將發生深刻變化。近20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世界產業結構
    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不同程度地發生了變化:第一、二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
    中的比重不斷下降;第三產業長足發展;信息產業迅速崛起。信息化已成為一種全球推
    進的歷史性趨勢,美國信息產業的年增長率已相當于傳統產業的3~5倍。預計到本世紀
    末,美國信息產業的年收入將超過1萬億美元, 而日本信息產業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0
    %,產值將超過145萬億日元(約合5000億美元)。 比特時代無疑是信息產業的時代,
    信息業將成為全球經濟的新的增長點。
    第三,全球經濟一體化。在比特時代的經濟發展中,網絡是新全球經濟的核心,自
    由市場和自由貿易將成為全球經濟的主流,計算機和通信網絡把全球的金融、市場、商
    品、技術、勞動力、工業設備、服務、娛樂、生產等聯為一體,產生了世界一體化經濟
    。產品生產實現了國際化,在不同的地區可以分別生產同一產品的不同部件,然后組裝
    結合。人們使用共同的國際標準,生產國際用戶想要的產品,地方產品將慢慢消失。
    比特時代是一場全面的社會變革,它將對人類未來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
    、教育、道德等各個方面產生巨大的影響,未來社會甚至將超越人們最大膽的預測。
    三、比特時代帶來的負面效應
    數字化時代也為人類社會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應,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將在一定時間引發全球性的社會動蕩。如前所述,數字技術的發展給人類帶來了
    新的財富,網絡逐漸侵蝕了國家的界限。在數字化時代,一部分人的權力被剝奪了,新
    一輪的權力分配重新開始,全球文化將吞并弱小文化。同時,全球性的暴力手段并未消
    失,一些政治團體或民族、種族實體為維護自身利益可能會制造動蕩。而且,對比特控
    制權的爭奪也將加劇這場混亂。因此,在一定時期內,將造成人類社會的不穩定。但是
    ,如果人們能夠為了人類的整體利益攜起手來,這場動蕩或許會成為比特時代到來的催
    化劑。
    2.人群分裂,人際關系冷漠化。網絡將把人們分為各個不同的利益群體。隨著國界
    的淡忘,網絡將變得越來越大而且越來越重要,世界也許會分裂為華人網絡、印度人網
    絡、環境網絡、醫療網絡、婦女網絡、金融網絡等不同的網絡群體。網絡將改變社會生
    產和生活方式,加深人與人之間的疏離。社會互動以電腦作為中間媒介,人與人之間的
    直接溝通減少,人際關系淡化,人情趨于冷漠,世態更加“炎涼”。
    3.高科技犯罪增多。數字技術的發展也為犯罪提供了方便,利用信息網絡從事高科
    技犯罪將成為比特時代的一大社會問題。犯罪分子可以進入網絡空間,從事盜竊活動和
    經濟詐騙,也可以從事色情販賣,或進行電子賭博等。
    4.人性異化。比特時代個人淹沒于信息當中,形成“數字化人”。人們往往對高新
    技術能作出迅速反應,但逃避現實,不愿與人交往,對他人漠不關心,個人主義流行,
    安全感差;個人隱私雖具有一定匿名性,但傳播受眾面積大,速度快;各種變態行為、
    心理疾病增多;人與人之間缺少信任感,人性異化。
    此外,貧富差距加大、“信息至上主義”流行、信息污染、信息欺騙等種種負面效
    應對未來社會都將產生不良影響,應當引起足夠重視與研究。
    四、結語
    面對洶涌澎湃的信息化大潮,面對迅猛發展的數字技術,面對比特時代的到來,我
    們有信心描繪人類社會光輝燦爛的明天。值得一提的是,中華民族如何在未來社會中尋
    求發展,應當成為引起我們深思的問題。
    【參考文獻】
    ①[美]尼葛洛龐帝著,胡泳、范海燕譯:《數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
    ②[美]阿爾溫·托夫勒著,劉江等譯:《權力的轉移》,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
    91年版。
    ③《信息技術如何塑造未來的社會》,載《經濟與信息》1996年第5期。
    ④王恬:《信息高速公路與未來社會五大趨勢》,載《社會學研究》1997年第3期。
    ⑤張蘇平:《高技術及其對經濟社會的影響》,載《經濟與信息》1997年第7期。
    ⑥沈偉光:《“信息邊界”:一個必須關注的戰略話題》,載《中國國防報》1997
    年4月15日。
    ⑦董焱:《信息化社會的負面影響》,載《未來與發展》1996年第3期。


    【比特時代對人類社會的重構】相關文章:

    人類社會發展的童年時代08-17

    第三冊人類社會發展的童年時代08-17

    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08-17

    從工業時代到信息時代人類社會物質資料占有形式的變化及其總趨勢08-06

    霍比特人影評08-22

    數字化管理時代重構我國的財會管理08-07

    重構自主學習的理念08-17

    模式重構與基本評價08-05

    人類社會發展的童年時代 —— 初中政治第三冊教案08-1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