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數學論文>五年級數學小論文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

    時間:2024-07-12 16:53:40 數學論文 我要投稿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精品[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寫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數學小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精品[15篇]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1

      爺爺是潮橋街上開肉鋪伙里有名的?神算?。今天是星期日,我早早起床,想隨爺爺一起去肉鋪,實地考察考察。

      施老板,來點兒精肉,做餡兒的,半斤多就行好來?

      爺爺利索地剁了一小塊,一稱,六兩。

      爺爺拉開抽屜,看了看說:?15元一斤,六兩,9塊錢

      又來一位,?施老板,幫我斫35斤肋條。

      爺爺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大塊肋條裝進包裝袋,遞到買主面前。

      爺爺又拉開抽屜,看了看,說?肋條12塊半一斤,35斤,437塊半,你給435塊錢 爺爺的神算還真名不虛傳,可爺爺在報價錢之前總在抽屜里看什么呢?我拉開爺爺的抽屜,看到一張表:

      原來,爺爺算六兩精肉,就是把6斤精肉的價錢90元,除以10(也就是把90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得9元;算35斤肋條的價錢,就是用30斤肋條的價錢加上5斤肋條的價錢(這里運用了乘法分配律),30斤肋條的價錢就是3斤肋條的'價錢37。5元,乘10(也就是把37。5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得375元)。

      35斤肋條的價錢

      35×12。5

      =(30+5)×12。5

      =30×12。5+5×12。5 (運用乘法分配律)

      =375+62。5 (查表,運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437。5(元)

      你可別小瞧這小小的肉價表,這里還真有學問呢!這里不但運用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還運用了乘法分配律。爺爺真有數學頭腦,數學在生活中真有用處!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2

      夏天,人們最常使用的就是空調了,可是空調耗電量大,花的錢就越多了,所以人們就盡量能不開就不開了,空調也就成了擺設。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怎樣開空調最省電!

      爸爸也拿著紙和筆來幫著我計算。我們先假設,一個一匹的空調,它的制冷能力大約2300W,消耗功率約為720W,將溫度設定在22度;甚至20度以下,那么每小時應該耗電0.7度左右,一整晚按10小時來算的話,就是7度電左右。如果1度點等于6毛錢的話,7度電就算是5(取整數)元,一個月就是150元。我不禁感嘆了一聲:“這僅僅是空調的錢!”

      爸爸又說:“但是我們可以把溫度調高一點啊,這樣花的錢就會少一點了!蔽乙宦,連忙打開了電腦,查了起來。結果如下:若室內溫度設定在26度的'話,溫度穩定后,降頻降功率運轉1小時,在保溫及氣密良好的房間,大概1小時耗電約0.3~0.4度電左右。10小時大概就是3~4度電。我不禁又感嘆了一句:“這差距也太大了吧!”我們再次計算,按一晚4度電來算,就是3元錢一晚,一個月就是90元。但是像我這樣怕熱的小孩,開26度根本不過癮,這時我們就可以開一臺風扇,風扇一晚大概是0.5度電,就是3毛錢,一點也不貴。26度加風扇就可以節約下來很多度電了。但是也不能一直吹空調哦,每天也應該出出汗嘛!

      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只有留心觀察身邊的一切,才能學好數學!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3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我沒什么事,就看著營業員阿姨收錢。

      看著看著,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收的`錢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幣為什么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

      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為什么的!蔽叶ㄏ滦,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知道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可以組成30元、40元、60元……”

      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只要1元不就夠了嗎?干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边@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夸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4

      星期六,媽媽一臉神秘地向我走來,問了我一個奇怪的問題:“你知道人一生可以產生多少升唾液嗎?”我不知道媽媽的的用意是什么,但還是按媽媽說的開始了計算。

      人一天可以產生唾液1~1.5升,人一生大約有100年,一年大約有365天,所以人一生有:

      365*100=36500(升)。

      最多:36500*1.5=54750(升)

      最少:36500*1=36500(升)

      我先被這個龐大的數字嚇到了,愣了愣,但很快回過神來,“人一生最多產生唾液54750升,最少可以產生唾液36500升!苯又驄寢寘R報著我的成果。媽媽又笑著說:“那你知道一個普通的小型游泳池有多少升嗎?”“15000升!薄澳惆褍烧呦嗷ケ容^一下!蔽矣炙懔似饋怼36500升大于15000升,54750升大于15000升!蔽因湴恋貙寢屨f:“人一生最少產生的`唾液可以填滿兩個小型游泳池還多,人一生最多的唾液都可以填滿三個小型游泳池了!眿寢屝牢康男α。

      看來這次的收獲真不小!只要我們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數學就在你身邊。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5

      提要:小學數學新課標要求,學習有用的數學,同時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數學知識來源于人類長期的勞動實踐活動,而積累起來的。在學習數學時,一定要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相結合,增加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數學 生活 運用所學知識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廣泛應用于生活!缎抡n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踐,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來思考問題,并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解決問題,從而實現了學以致用,體現了數學的實用價值,使數學走進了生活。

      一、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數學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因此,數學教學,只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數學教學才能煥發生命活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從生活實際出發,把教材內容與"數學現實"有機結合起來,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同時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鐘面的認識》《圖形的認識》等,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如講故事、做游戲、看圖等,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更多體會到數學貼近生活。在教學"10以內各數的認識"時,我讓學生觀察教室里的環境布置,說說有幾扇窗、幾塊黑板、幾盞燈等,指導學生們用規范的語言表達物品的數量。又如在教學認識平均數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在昨天進行的數學比賽中,一小隊9人總成績是810分,二小隊8人總成績是780分。我現在宣布:這次比賽一小隊獲勝,,二小隊的學生有的就說"老師,因為一小隊人數比我們多,當然總分就要比我們多了。就這樣算成績,是不是太不公平了?"我趕緊問到"那怎樣算就公平了?"......在和孩子自然的對話中,引出了平均數、真正達到了課伊始、趣已生,讓孩子們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通過類似的與生活相貼近的問題,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用處真大,實現了學習由被動向主動的轉化。

      二、讓數學知識回歸學生生活

      學習是為了應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經常培養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知識也只有運用才能被學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實踐運用中才能體現其價值。如在學習"認位置"后,回家觀察一下自己的臥室,并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一下臥室內物體的相對位置關系,然后說給爸爸媽媽聽。觀察一下自家房屋周圍、村莊周圍都有些什么,到學校后,和小伙伴交流。在學習了利息后,讓學生去銀行了解利息、利息稅等有關知識,讓學生當家長的小參謀:家中多余的錢怎樣存最合算?并幫助家長計算利息。如學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后,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學習了圓的知識,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說明為什么車輪的形狀是圓的,其它形狀的行不行?為什么?又如在學習了"統計"后,問學生你準備統計什么?這一環節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學而有用的喜悅感,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指導于實踐。我們經?吹接捎趯W生的感性知識缺乏,出現不符合客觀生活實際的數量意識。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更要注重聯系實際,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活動。在學習了米、厘米以及如何進行測量之后,讓學生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測量身高,測量手臂伸開的長度,測量一步的長度,測量教室門的寬度以及測量窗戶的寬度,通過上述活動,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理解,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同時,學生獲得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識性數據。在這個活動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對于這一點,不必多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

      總之,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它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來于生活、歸于生活的知識才是有價值的知識。把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悟數學的真諦。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6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新聞,說人的心臟和人的拳頭差不多。今天,我就要來量量我的拳頭的體積,也好了解一下自己的心臟有多大。

      可是,人的拳頭是一個不規則物體,怎么量呢?我可以借助水來!

      我找來一個從里面量得底面半徑4厘米,高是15厘米的圓柱體杯子,先把拳頭放了進去,再往里面放水,一直放到拳頭全部浸了水中。量一量,水面的高度是9厘米。我再把拳頭拿出來,水面就從9厘米降到4厘米,下降了5厘米,這5厘米水的體積就是我的拳頭(心臟)的體積。我在用“π×5×5×(9﹣5)”計算出了自己拳頭的體積,約為251立方厘米。

      我測完后,還不敢確定是否正確,于是又做了一個實驗。

      我又拿出一個從里面量長和寬都是9厘米,高是10厘米的長方體盒子,我先把我的`拳頭放進去,再往里面放黃沙,直到正好把拳頭淹沒,我用直尺把黃沙抹平,正好10厘米高。然后,我小心翼翼地將拳頭從盒子里拔出來,把掉到桌子的黃沙檢出來,把沙子搖平。這時,沙子的高度是7厘米。我再用"9×9-(9-7)"來算,算出了我的拳頭(心臟)的體積約為243立方厘米。

      通過兩次實驗,我發現結果都差不多,于是我用(251+243)÷2,算出了拳頭的體積約250立方厘米,這時,我就知道了我的心臟大概也這么大.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7

      生活中,有許多我們課本上學不到的數學知識,人們用一些公式來為它們定義:速度*時間=路程長*寬=長方形面積,很多種。這不,我也發現了許多。

      一天早上,我起床出穿襪子,媽媽說抽屜里了一雙粉的、一雙白的、一雙藍的。你自己好好想一想,怎么拿最省力、最省時間。我想得腦袋都大了,就是想不出來,媽媽發話了:“呆在那兒,再想一想可以用襪子試試哦,”前三只都不一樣,第四次一定會有顏色重復!”媽媽幽默了一下:“喲,我家的小傻蛋聰明了嘛!不過,幸運的人也會少抓幾次的.吧?

      下午,爸爸在馬桶抽水箱里裝了一個飲料瓶,然后走過來對我說:寶貝,爸爸在抽水箱里放了一個瓶子,每次沖馬桶可節省100毫升水。假定一個人一天沖三次,我們家三人一天要節省多少毫升水?我列了一下式子:100*3*3=900(毫升),

      爸爸向我豎起了大拇指,說:“我們城鎮大約有15萬人每天能節約多少毫升水?合多少升水?我略加思索一下,提筆寫:15萬=150000150000*300=45000000(毫升),45000000毫升=45000升。

      爸爸點了點頭,又問:我國城鎮人口大約4.5億人,每天節約多少升水?又合多少噸?我盤算了一會,又寫了起來:4.5億=45000萬,45000除以15=30003000*45000=135000000(升)=135000(噸)。

      看不出來,一只小小的飲料瓶,一天竟可以省這么多水,那一年又該節約多少水?我又寫下:135000*365=49275000(噸)。爸爸欣慰地笑了:我家的寶貝兒子不賴嘛!這么棒!原來生活中處處都存在數學,大家一起留心學習吧!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8

      今天,在我們數學俱樂部里,老師給我們研究了一道有趣的題目,其實也是一道有些復雜的找規律題目,題目是這樣的“有一列數:1,2,3,2,1,2,3,4,3,2,3,4,5,4,3,4,5,……。這列數字中前240個數字的和是多少?”我一拿到題目,心里猛然想到,這題目必須得按照規律來做!!! 想法一:開始我便先試著先3個一組來求和,6,5,10,9,12,15,14……。這樣一看,這些數字各有特征,關鍵就是找不出合適的規律。于是,我又找4個一組來求和,8,10,12,16,20……。仔細一看,好像也沒什么規律,我只好再試著找5個一組來求和,9,14,19,24……,這樣一來就非常明顯的看出它們是等數列,我非常高興,再把240÷5=48(組),5個一組,(1、2、3、2、1),(2、3、4、3、2),(3、4、5、4、3),(4、5、6、5、4)……那么就可以求出末項的和,9+47×5=244,把首項加末項的和乘項數除以2,(9+244)×48÷2=6072。這樣就完成了! 想法二:我又發現每組開頭第一個數字恰好分別是1,2,3,4……48,那么另一種方法就產生了,(1+48)×48÷2×2+(2+49)×48÷2×2+(3+50)×48÷2×2=6072。這樣想也合乎情理,也是一個理得清楚而且又實用的`方法! 想法三:我又發現有N組時,他的和也是把(1+2+3+4+……+N)×5+4N=你要求那N組數的和,比如(1+2+3+4+……+48)×5+4×48=6072。這個規律也是要通過不斷來細心觀察與研究得來的,這個規律雖然有些抽象,但如果是自己弄明白了,那還要比其他兩種方法更容易些。 我做的只是其中的三種解法,其實方法還有很多,但是要靠自己來找其中的規律,解其中的奧秘!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9

      探究式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而知識與能力的獲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師的強制性灌輸與培養,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通過主動探索、主動思考、親身體驗而獲取的。探究式教學實質上是將科學領域的探究引人課堂,使學生通過類似科學家的探究過程理解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的本質,并培養科學探究能力的一種特殊的教學方法。

      我在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中注重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并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1.創設情境教學

      例如,"軸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請會折疊衣服的同學上臺來展示一下疊衣服的方法。從而引出課題。接著:(1)出示軸對稱物體:天安門、飛機、獎杯、讓學生觀察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觀察發現,它們的兩邊都是一樣的。(2)剪小樹:通過不同剪法師生共同評價得出這些圖形兩邊都一樣的,所以先把紙對折,然后再剪,剪定后再展開,就是這棵小樹了。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觀察生活中的對稱現象,目的在于讓學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軸對稱現象。通過學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兩邊一樣的圖形可以對折起來再剪,這就是軸對稱圖形特征的初步感知。通過有序、有層次的操作更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征以認識,充分概念之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2.引導學生思考和提供交流的時間和空間是探索教學重要手段

      "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是在"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之后學習的一個內容。如果我們對本課內容作一分析的話,會發現這兩部分內容無論是在教材的呈現程序還是在思考方法上都有其相似之處;谶@一認識,在課的開始我作了如下的設計:"今天我們學習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對于今天學習的內容你有什么猜測?"學生已經學過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這兩部分內容有其相似之處,課始放手讓學生自由猜測,學生通過對已有認知的檢索,必定會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從課的實施情況來看,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什么是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如何找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為什么是最大公因數面不是最小公因數?這一些問題在學生的思考與思維的碰撞中得到了較好的生成。無疑這樣的設計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課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礎。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

      我把學生的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整理:(1)什么是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2)怎樣找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3)為什么是最大公因數而不是最小公因數?(4)這一部分知識到底有什么作用?

      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組織交流,最后讓學生自學課本這樣的設計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在與他人合作與交流中逐漸完善了自己的想法。

      3.聯系實際,解決問題、提高探究深化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靈活性,我設計了多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素材,讓學生在聯系生活中參與探究小學數學法則和算理的形成,從而幫助學生熟練地掌握、使用算理和法則。

      例如,在教學"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時,教師先出示例題:"一臺拖拉機每小時耕地3/5公頃,3/4小時耕地多少公頃?提問:如果把已知條件換成整數或小數應怎樣計算?接著讓學生根據整數和小數乘除法的'算理給例題列式,這樣學生就能明白,分數乘除法的算理和計算法則是從整數和小數的計算法則中演繹過來的。然后教師出示下列三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思考,并演示計算過程,最后讓學生討論歸納出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這樣,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法則。引導學生得出:任何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這樣教學,學生得到的絕不僅僅是一個文字概念。

      4.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促進自主探究能力提高

      思維決定探究方向和力度,只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才能才能不斷提高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堅持啟發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要經常注意啟發學生動腦筋想問題,培養學生肯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要關注學生觀察、思維、實踐能力的培養,我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了一些不同材質、大小不同的長方體物件,以制作這些物體需要多少材料這個實際問題入手展開教學,然后讓學生思考,想辦法,動手剪,展開后求出展開圖的總面積即可,從而揭示表面積的概念。學生對學習材料本身是非常熟悉的,因而感到很有興趣,在學習中保持著比較活躍的思維狀態。課堂教學目標的實施非常順利。課后,布置學生進行課外實踐作業,尋找生活中的不同材質、不同大小的長方體物件,分析制作這個物件需要材料的多少與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計算的聯系。有利于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實踐能力。

      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時,一定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展開教學,在教學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時注意引導學生依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的特征展開教學。通過對長方體正方體教具的觀察、測量、計算來體驗探究表面積的整個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還結合學具,讓學生在長方體、正方體學具上標出長、寬、高,然后思考相對的面面積怎么求,從而讓學生逐步養成一一對應的自主探究數學思想。

      總之,課堂教學選用自主探究式符合教學改革的實際,給教師提供了學習別人和對比自己的機會,也提供了認識自己和認識學生的機會,破除"自我中心",促進教師在探究中"自我發展"。"自主探究式教學"便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理想選擇。它是對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教學,隨著探究素養的不斷提高,有助于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是十分重要的。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10

      0的意義

      大家一定從小就開始奇怪了,0到底是怎么來的呢?關于0的起源,有以下幾種觀點。①、古巴比倫的0的符號是用空位來表示的,例如要表示一百零一,古巴比倫寫作1。1②、在古印度數學中,發現0的最早記載是公元876年,歐洲許多數學家都同意這一觀點。公元6世紀,印度人就開始用“”,后來變成了一個圓圈。到了公元九世紀就固定成了今天的“0”。③、0的故鄉在中國。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0的記載,只不過當時0的意思是“暴風雨末了的小雨滴”。在我國遠古時代的'結繩記數法中,0是在對“有”的否定中出現的,意思是“沒有”?傊,有關0的起源還沒有一個定論。

      但是無論如何,0自從一出現就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現在,它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

      在課堂上,常聽老師說,0就是沒有的意思,你有0元錢,就代表沒有錢;你有0支筆,就代表你沒有筆。在這樣的情況下,溫度表上的0度就代表著沒有溫度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就是0度。

      想一想我們的素數與合數吧!老師是這樣解釋的“自然數可以分成3類:1、素數與合數,一個自然數只有一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是素數,因數大于3個就是合數,1單獨為一種!蹦0也是自然數,它是最小的自然數,0到底是質數還是合數呢?這個誰也說不清楚。

      我還有一個關于0的問題,自然數也可以分成奇數與偶數,能被2整除的數就是合數,反之就是奇數。0是奇數還是偶數呢?看上去像偶數,但又說不準,到底是什么數誰也不清楚。

      0還有許多奇妙有趣的事就在我們身邊呢,大家一起來發現吧!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11

      你有遇到過不會做的題目嗎?可不今天我就遇到一個題不會了,這個問題是:一個掛鐘一天一共敲了多少下?這個鐘整點是幾時它就敲幾下,每半點時只敲一下。這個時鐘現在在我們身邊很少見,現在大家都用上手機、電子時鐘,很少見到這能講話的鐘。

      當我遇到這題時,考慮到一天有24小時,先寫的算式是:整點時敲:1+2+3+4+5+6+7+8+9+10+11+12=78(下);一天整點敲:78*2=156(下),因每天有24小時,以上才算12小時整的敲響數,所以在此要乘2才能算出一天所敲響的數;題中所講每半點敲1下,可算出12*1=12(下)12*2=24(下);一天所敲響:156+24=180(下)

      媽媽見我寫的算式后對我說:“不光有這個方法,還有一簡單的算法!庇谑俏议_動小腦筋,還是想不出比此更簡單的'方法,無奈之下我只以能求助媽媽。

      媽媽對我講簡單的方法從這12個小小數字中找規律:1、2、3、4、5、6、7、8、9、10、11、12,在此這12個數字幫它們找朋友,每兩個數字為一組,每組得數一樣多。在媽媽的提醒下我想到:這六組朋友:第一組:1+12=13、第二組:2+11=13、第三組:3+10=13……第六組:6+7=13。每12個數中有6個13個,一個整天中還有個12時,可列出:(6*13)*2=156(下)①;每半點敲一下,一天中有24小時,可得出:24*1=24(下)②。一整天時鐘敲多少下,用①+②=156+24=180(下)。

      我首次完成的結果雖然與在媽媽的提醒下完成的結果一樣,但是兩個的方法后者較簡單速度也快。通過這題目,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題時,有最笨拙的方法也有簡單的方法,只要你能找到規律,相信自己,一定行!只要你敢于思考、靜心對待問題,新的方法總能出現的。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12

      我每次做數奧都是拿起一道題拉起來就做,因為我覺得這樣做起來很快?墒墙裉熳鰯祳W時,有一道題改變了我的看法,做得快不一定是做得對,主要還是要做對。

      今天,我做了一道題目把我難住了,我苦思冥想了好幾個小時都沒有想出來,于是我只好乖乖地去看基礎提煉,讓它來幫我分析。這道題目是這樣的:求3333333333的平方中有多少個奇數數字?分析是這樣的:3333333333的平方就是3333333333×3333333333,這道乘法算式由于數字太多使計算復雜,我們可以運用轉化的方法化繁為簡,也就是把一個因數擴大3倍,另一個因數縮小3倍,積不變。使題目轉化為求9999999999×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08888888889因此,乘積中有十個奇數數字。這道題,我們還可以位數少的兩個數相乘算起,就能發現積中奇數的數字個數。即3×3=9→積中有1個奇數數字。33×33=1089→積中有2個奇數數字。333×333=110889→積中有3個奇數數字。3333×3333=11108889→積中有4個奇數數字!

      從上面試算中,容易發現積是由1,0,8,9四個數字組成的,1和8的個數相同,比一個因數中的3的個數少1,0和9各一個,分別在1和8的'后面。積中奇數的數字個數與一個因數中3的個數相同,可以推導出原題的積是:11111111108888888889,積中有10個奇數數字。

      做了這道題,我知道做數奧不能求快,要求懂它的方法。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13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有利于學生體驗與理解、思考與探索!薄敖虒W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币虼,教師必須要提高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參與度,讓每個學生都能夠親身體驗數學知識的探究過程。下面,筆者從創設教學情境、鼓勵小學生親自實踐、理論聯系生活三個方面,討論小學五年級數學課堂中的體驗式教學策略。

      1創設教學情境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也得以提升,但仍然喜歡具體的事物。因此,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用具等多種途徑,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的引導下,主動學數學。在《觀察物體》一課中,我對學生進行提問:“大家喜不喜歡畫畫?”學生們回答:“喜歡!蔽艺f:“老師為你們提供一個模型,你們看著這個物體進行臨摹可以嗎?”學生們的興致都被調動了起來,在畫畫的時候都十分積極。然后,我提供了正方體、長方體、球體等幾種模型,讓學生們依次畫出。在畫畫完畢之后,我讓學生們展示他們的`畫,由于學生們的觀察角度不同,所以他們所繪制的圖形形狀也是不同的。趁此,我提問:“為什么你們觀察的物體是一樣的,但是畫出來的形狀卻是不一樣的?”學生們的積極性都被充分調動了起來,趁此機會,我引入了本課知識,而學生們在畫畫的過程中已經進入了學習狀態,整個教學活動也是以此為基礎展開的,所以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數學課堂之中。

      2鼓勵學生親自實踐

      數學是從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提煉出來的一些客觀知識與規律,古代最早的“結繩計數”便是數學的雛形。自二十世紀后半葉以來,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讓現代社會對人們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小學五年級的數學課堂之中,教師也應該多為學生增加一些實踐機會,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為他們未來更好的發展做好充足的準備。整個實踐活動都是以學生的親自參與為主的,十分重視學生的體驗與感受,教師只是活動的引導者、參與者,因此,實踐教學也是實現體驗式教學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量一量,找規律》一課中,我將學生以4個人為成一個小組,為每一組的同學都提供了拉力器、彈簧、線繩、盒尺等教學用具,然后讓學生們在小組內測量彈簧的長度與數學課本的數量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初步樹立函數思想。學生們需要在小組內制作簡易秤,設法保持秤的水平,并且記錄相關數據。在學生實驗的基礎上,我會為學生講述簡易方程的概念、計算方法等。由于整個教學活動都是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主的,所以他們理解速度變快,質量也得以提升。

      3理論聯系實際

      大部分學生感到數學十分枯燥的原因,除了他們的認知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數學知識以抽象性為主要特征這個矛盾之外,還在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很多學生產生了“數學無用”的錯誤觀念。而學生正處于認識世界的過程之中,他們對事物的看法、知識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都來源于他們的生活,任何與生活脫軌的事物都會使他們失去探索欲望。因此,為了實現體驗式教學,教師應該要將數學回歸于生活,讓學生們在生活中、實踐中學數學,體味數學知識蘊含在生活中的樂趣。統計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的生活之中,所以在《統計與可能性》一課中,我讓學生們觀看了一小段的本校組織的足球比賽的視頻,并且將裁判拋硬幣的畫面進行截圖。然后,我問學生:“裁判為什么要拋硬幣?”學生們在體育課上學習過足球理論知識,因此他們快速回答:“因為要決定場地,決定哪個隊先發球!蔽以賳枺骸坝糜矌艁頉Q定場地公平嗎?”大部分的學生都認為十分公平,因為出現硬幣正反面的概率都是二分之一。由此,我便引入了可能性的教學,并且讓學生們講述他們生活中與“可能性”有關系的事件,使學生們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總而言之,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學習能力,教師應該要懂得放手,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加要看重他們在學數學的過程中的情感體驗。為了在小學五年級的數學課堂中落實體驗式教學,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創設教學情境,充分利用情境的生動、形象等特點,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教師要鼓勵學生親自實踐,讓他們在動手中感受學數學的樂趣,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教師要將理論與生活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實現“知行統一”,教學相長。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14

      我們的身邊都有一群“奇妙的朋友”,它們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一直無私的幫助我們,今天我又一次的享受到它們的幫助。

      今天,我幫媽媽去買東西,她讓我買30斤大米、1斤生菜、1斤雞蛋、1斤土豆、1斤西紅柿,然后給了我100元,隨后我信心滿滿地出發了。

      來到便利店,我被店里各種各樣的蔬菜驚呆了,生怕找不到我要的東西,可是眼尖的'我迅速找到我要買的東西。到了門前,我把東西放到阿姨面前,讓阿姨清點,可阿姨把清點的任務交給我。我問阿姨:“請問阿姨,這些蔬菜和大米是多少斤,又是多少元?”阿姨笑著說:“大米30斤,2.50元1斤;生菜1斤,3元1斤;雞蛋1斤,3.50元1斤;土豆1斤,3元1斤。那么請問這些一共多少元?又該找你多少元?”“可以把大米1斤的價錢看作是3元,得來算式3*30=90(元),隨后把2.50的0.50*30=15(元),用90-15=75(元),由此一來得到大米的價錢75元,然后用大米的價錢+西紅柿、土豆、雞蛋和生菜,可以得出75+4+3+3+3.50,但由于3.50是小數,所以把3.50看作4,之后算式就變成了75+4+3+3+4-0.50,先算4+3+3,因為它們得出的是整數10,再用75+10+4-0.50得出88.50元,再用100-88.50=11.50(元)所以一共是88.50元,要找我11.50元!薄胺浅U_給,11.50元!”“謝謝,拜拜!”

      可見數學是我們最奇妙的朋友。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15

      今天,媽媽要去買燈泡。到了超市,發現超市里有兩種燈泡:一種是節能燈泡,一種是普通燈泡。節能燈泡雖然開200小時只需要用一度電,比普通燈泡一度電多用170個小時,但是它一個要5元,;普通燈泡一個只要1元,比節能燈泡便宜4元,但是它30個小時就要用一度電。

      媽媽問我:考考你,如果我要買一個燈泡回家,買哪種的燈泡最劃算?

      我思索了一會兒,不慌不忙地說:可以這樣算:

      51=5305=150(小時)200小時150小時

      還可以這樣算:

      51=52005=40(小時)30小時40小時

      由這幾步可得出結論,節能燈泡省錢。

      媽媽又問我:很好。再想想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來算?

      我又想了一會兒,一個字一個字地說:可以用我這學期才學的百分數來算:

      5/200100=0.025100=2.5

      1/301000.033100=3.3

      3.32.5

      或者這樣算:

      200/5100=40100=4000

      30/1100=30100=3000

      40003000

      因此,也是節能燈泡便宜。。

      我和媽媽買了比較劃算的節能燈泡回去了。

      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生活處處有數學這個道理。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相關文章:

    數學小論文05-24

    數學小論文[經典]08-01

    數學的小論文06-17

    數學小論文03-01

    數學小論文02-03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06-05

    數學小論文【合集】07-31

    【優秀】數學小論文07-17

    數學小論文[必備]07-16

    學生數學小論文06-28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