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體育論文>充分利用高校體育教師資源論文

    充分利用高校體育教師資源論文

    時間:2022-07-22 02:42:43 體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充分利用高校體育教師資源論文

      摘要:高校體育教師在傳授知識、完成教學任務、指導運動隊同時,應為普通學生、社區群眾參加體育鍛煉提供指導、組織并引導他們進行體育鍛煉,帶領他們逐步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起到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作用。

    充分利用高校體育教師資源論文

      關鍵詞:高校 體育 教師資源 體育指導員

      80年代末,我國社區體育興起,群眾體育回歸社區,這是我國社會結構變遷的必然結果。群眾體育回歸社會的變遷,必然帶來社會內部結構的調整,社會體育指導員體制正是在這種社會變革中,為了適應社會發展而產生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是指:在群眾性體育活動中從事運動技能傳授、科學健身指導和組織管理工作的人員。他們的社會職責是:指導社會體育活動者學習、掌握體育健身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組織人們進行健身、娛樂、康復等活動;協助開展體質測定、監測、評價等活動;承擔經營、管理及服務工作。

      1 社會體育指導員對全民健身運動的影響

      近年來,群眾體育以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為主要內容,以“我運動,我健康”為宗旨,緊扣“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全民健身水平”的目標,群眾性體育活動蔚然成風,群眾體育事業蓬勃發展。人們的鍛煉意識、健身條件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完善,健身項目越來越豐富多彩。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已從小康水平向富裕型過渡,雙休日、節假期日使人們的余暇時間增多,人們對生活質量,對良好人文環境和居住環境的追求,對社區建設,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社區的奮斗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會體育指導員作為體育鍛煉的指導者,在發展社區體育中起到積極的作用。他在指導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推動體育事業的全面發展、促進活動者的身心健康、豐富和活躍社區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培養和鞏固社區感情,增強社區的凝聚力,穩定社區的生活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2 體育教師充當體育指導員的主要優勢

      高等院校作為城市社區的組成部分具有人才、場地、教育等方面的優勢。發揮學校體育的優勢,建設好高校這個文明社區,進而輻射其所在社區,促進城市精神文明發展,真正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青少年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的通知》更好創建科學、文明、健康的活動場所。因為大學體育教師運動經歷較長,技術水平較高;文化科學知識較豐富;接觸的東西是比較前沿的,更新能力更強;其教育對象是大學生,是未來的社會中堅力量。所以,體育教師加入到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行列,必然增強群眾性體育活動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2.1 利用體育教師專業優勢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整體指導能力

      2.1.1 目前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

      經過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年齡結構、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職業等方面進行調查(以廣西為例)1,調查表明: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年齡結構調查結果顯示,廣西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年齡在40歲以下的占48.5%,41~60歲的占39.1%,60歲以上的占12.4%。社會體育指導員以中青年為主。廣西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文化程度調查顯示,在我區社會體育指導員當中,大學以上學歷的僅占36.5%,中學學歷的占52.0%,中學以下學歷的占11.5%。表明了當前我區社會體育指導員文化程度結構不甚合理,低學歷層次的比重太大,總體文化程度偏低、技術等級偏低。從事體育工作5年以下的占74.4%,從事體育工作5-10年的占21.3%,10年以上的占4.3%。工作資歷淺、工作年限較短,缺乏組織與管理?傊,目前我國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年齡偏高,工作年限短,經歷不足,缺乏組織與管理能力。學歷層次偏低,社會體育指導員針對性地提供體育保健和運動處方等方面的能力較差,真正能夠在全民健身運動中發揮作用的非常少。

      2.1.2 我國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要求

      作為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活動和社會事業,它是一個包含著豐富理論與方法的體系。社會體育的發展,既需要對社會體育客觀規律概括而成的科學理論,也離不開社會體育目標和任務實現的各種有效方法。所以,社會體育指導員必須掌握體育鍛煉的理論與方法、體育比賽的理論與方法,主要是體育比賽的原理、賽制、計劃與編排、綜合性運動會的組織以及比賽各環節工作的理論與方法等、必須掌握的社會體育組織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只有掌握科學理論,才能為體育活動者進行科學的指導,讓活動者得以進行科學的鍛煉。

      2.1.3 高校體育教師的獨特優勢

      體育教育專業是以培養體育師資為主的教學機構,體育教師在這個教學機構中學習體育理論、教育學、心理學、學習各個體育項目等,努力成為優秀的體育教師。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師基本上是體育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接受過正規的體育教育,而且在教學中積累了大量的教學經驗,組織開展體育活動,從理論上形成新的教法體系。因此,高等學校聚集了大量體育專業人才,其人才不論專業種類及理論知識、人文素質等方面都會起到組織、引導功能以解決社區無人組織,人們余暇時間無事可作的問題。如果體育教師加入到社會體育指導員行列中,這無疑彌補了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水平低下的不足,提高整體的指導能力。

      2.2發揮體育教師的教育優勢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提出要“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保證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健康發展”。因此。通過各種渠道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應屬當務之急。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具備了培訓的能力和條件,且利用高校資源搞培訓完全符合“社會體育社會辦”的新思路。

      2.2.1 加強大學生體育骨干的培養

      高校體育教育作為學校體育的最后一站,作為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銜接點,是極其重要的。在校期間,體育教師除了指導訓練,更要深入到學生社團、協會,培養有體育專長的學生,發揮他們的作用。給他們創造鍛煉的機會,組織他們深入到其它專業,負責指導其它專業體育活動的開展,以便使他們在個人能力和指導技巧方面得到鍛煉提高。在促進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的同時,也為他們走向社會開拓就業道路。 2.2.2 加強大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培養

      所謂體育綜合能力,就是體育的理論知識、技能、智力、組織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的綜合運用能力。體育老師在教學改革過程除了注重對大學生自身鍛煉方法和技術技能的培養外,更加強了體育理論知識和組織指導及管理能力的培養,而且,現今大學生具有較全面的基本知識,在體育教師的培養下基本能滿足初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要求。高校體育教師如能對大學生加以培養,勢必能夠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社會體育指導員。使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后,不但能養成自我鍛煉的習慣,而且還具備指導社會體育的能力。

      2.3 運用體育教師的組織優勢傳播文化、引導健身意識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掌握鍛煉身體的技術、技能、理論知識,課外進入學生社團,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培養學生鍛煉身體意識。隨著學生走向社會進入社區,他們既成為體育的實踐者也是體育的宣傳員。通過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教育,引導其對社區體育的重視,并通過他們參加社區體育活動,動員引導更多的群眾投身社區體育活動中,使學校里的先進文化、科學知識得到有效傳播。文化知識的熏陶,可以刺激人的意識形態,改變人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深刻地影響人的行為。學校內的“人文精神”在社區的廣泛傳播,將促進社區精神文明的發展。

      社會體育指導員除了職業體育指導員之外,應該有更多的體育教師加入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不僅要走出課堂,進入學生社團,還要走出校區,進入群眾社區當中。高校體育人才濟濟,是社區體育開展活動、培訓、輔導最為理想的依托。高校體育部門與當地社區管理部門相互聯系,派出優秀教師擔任體育指導員,幫助他們策劃、組織各種俱樂部或活動中心,開展適合各種體育健身活動,并幫助培養社區體育骨干,使大多數人從盲目鍛煉走向科學鍛煉。

      3 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使人們充分認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重要性。首先要做好宣傳工作,使人們認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重要性和對《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的重要推進作用,鞏固和提升這一職業的社會地位,鼓勵給社會體育指導員適當的報酬,提高其待遇。

      (2)拓寬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渠道。充分調動體育教師參加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積極性,充分利用體育高等院校的師資優勢,聯合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尤其是培養在校體育專業學生,使其加入體育指導員的隊伍中來,為我國群眾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儲備人才。

      (3)發動教師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學生社團活動,把科學的鍛煉方法、專業知識等各方面的技能理論傳播給社區居民,充分利用節假日和雙休日組織健康、文明、小型多樣的體育競賽和交流、培訓活動,積極引導更多的居民參加體育活動。

      (4)利用高等院校人才、場地、教育的優勢積極參與社區體育活動的組織、培訓輔導。高等體育教師應研究如何在完成教學、訓練的同時,提高場地設施利用率。在完成對學校體育課程俱樂部改革的同時,積極開辦各種培訓中心、體育輔導站,引導社區體育向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并實行有償服務、合理共享,使高校體育向社區體育延伸。

      4 結論

      由高等院校體育教師加入社會體育指導員行列,既有利于造就一支大規模的、高質量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以適應全民健身事業的需要;又有利于高等院校充分發掘教育資源和體育資源的潛在優勢,使之迅速轉化為培育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現實優勢,使現有的人力、物力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因此,充分利用高校體育教師資源,造就一支大規模和高素質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發展我國全民健身事業的必然途徑。

      參考文獻

      [1]趙芳,溫織琳,黃東等.廣西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研究.體育科技.2005(4).

      [2]廖軍.充分發揮高校優勢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株洲工學院學報.2005(6).

    【充分利用高校體育教師資源論文】相關文章:

    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拓展寫話訓練08-17

    如何充分利用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08-05

    淺談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營造物理高效課堂08-25

    鎮幼兒園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進行教學08-01

    地質資源勘查試析論文08-18

    關于高校輔導員的論文08-18

    高校教學管理研究論文08-05

    體育教師教學論文08-09

    高校經濟管理論文08-05

    當代高校德育管理的新路向論文08-13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