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新課改課程中轉換數學教學觀念
試論新課改課程中轉換數學教學觀念
河北省平泉縣臺頭山鄉臺頭山中學 韓樹新
【摘 要】 隨著我國現代教育制度及體系的不斷發展,對于各學科的教學觀念也有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為了適應現代教育快速發展需求,我國教育主管部門適時提出了新課程改革的全新理念。新課程理念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科學的發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體現基礎性、實踐性和發展性,關注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初中數學作為初中教育的基礎學科之一,必須嚴格按照新課程理念的具體規定,及時發現教學觀念中存在的弊端與問題,并積極尋求初中數學教學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促進國內現代化教育的科學發展與創新進步。
【關鍵詞】數學教學;轉換;觀念
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是為了不教,教會科學知識不如培養科學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學習方法,必要的知識、技能結構,一定的智能基礎,積極的創造精神(能力)等已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系統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教學改革必然涉及兩個方面:教學觀念的改變與教學策略的革新。本文結合自己教學實際談談對教學改革的理解。
一、改進師生關系,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中的主體
在傳統教學中滲透著教師的權威,即在教學形態里教師是權威的代言人,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新《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新標準揭示出了教學活動的本質是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學活動的教與學不僅形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一對一的關系,也形成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群體之間的關系、學生與學生群體之間的關系等多重的網狀關系,而教學就是在這種網狀關系中進行的,F實的教學分析表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是交互主體性的伙伴關系,教學過程既不是單純的學生,也不是單純的教師。教師和學生是教或學的中心人物。怎樣改進師生之間的關系以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
1.要注重同學生的交往。教學中應有互動、協調的師生關系。教學活動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教學,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的主體,都具有獨立人格價值,兩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如果師生人際關系中普遍存在著教師中心主義和管理主義,將嚴重剝奪學生的自主權,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摧殘學生的自信心,由此將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怨恨和抵觸情緒,師生關系將經常處于沖突和對立之中。改變師生關系因此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視。通過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讓學生體會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對教學而言交往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心態的開放,個性的張顯;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是一種分享理解。交往還意味著教師角色的轉換。
2.在教學中要改進評價方法,使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有所提高,學習更有自信心!稊祵W課程標準》提出:“對教學的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痹u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評價中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結論,又重視得出結論的過程;既重視學生在評定中的個性化,反應方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倡導學生在評定中學會合作與交流;評定的功能由側重甄別轉向側重發展。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現在認知方式與思維策略的不同,以及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教師要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特別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關照與幫助,要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要及時地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改變教學形式,重視數學活動
傳統的教學往往是一支粉筆和一張講臺,基本上是老師講,學生聽,很少有數學活動進行,而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活動中一方面能充分展示他們的才能;另一方面能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數學教學應當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在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積極從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促進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會學習,進一步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與態度方面得到良好的發展。
三、改變思想練習,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新型的初中數學教學觀念中,不但要對傳統教學方式方法進行徹底的革新與完善,而且要注重對于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與強化,進而實現教學目標的最優化。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練習是課堂活動的基礎部分之一,在習題中教師要擯棄傳統的觀念,在練習中引導學生不斷變換思想,不僅能鞏固知識,形成技能,而且能啟發思維,培養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觀念的轉變過程中,廣大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堅持正確的思想與方法,而且要具有勇于創新和銳意改革的勇氣。初中數學教學觀念的轉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同時肩負了推動我國基礎數學教學工作創新發展與科學進步的理論基礎,必須得到國內教育界的廣泛關注與重視。
【試論新課改課程中轉換數學教學觀念】相關文章:
試論美術課程中的故事引入08-19
試論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情感因素08-17
試論新課改下高中數學對話式教學的大膽嘗試08-15
試論數學課程發展的思路08-17
數學課程改革中教師數學觀念的如何轉變08-13
試論實驗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08-13
試論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方法08-17
試論語文教學中的美育08-22
試論隱性德育課程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