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數學論文>把立德樹人融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

    把立德樹人融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

    時間:2022-08-01 18:52:10 數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把立德樹人融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

      把立德樹人融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

    把立德樹人融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

      孫成群

     。质¢L春外國語學校)

      摘 要:關于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數學課堂評價經過教育界同仁的不斷討論與實踐,基本達成共識,重過程、重自主、重探究成為一堂好課的三大要素。我國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如何把立德樹人融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從實踐層面進一步闡述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評價五要素。

      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立德樹人

      張子鍔先生講,上好每一堂課,教會每一個學生,這是我們教師要畢生追求的理想和完成的使命。那么什么樣的課是一節好課?老師講得少的課是好課,講得多的是不是好課?學生練得多的是好課,練得少的是不是好課?課堂提問多的是好課,提問少的是不是好課?有討論的課是好課,沒有討論的課是不是好課?好課的標準不統一,但好課是有共性的。簡單說,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是全面關心他們成長的老師。除知識和方法外,學生從這些老師那里還能學到生活的智慧、人生態度和人生哲學,感受到人格的魅力。概括起來說就是“四有”:有知識、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

      一直以來,課堂教學評價的關注點都是以“教師”為主。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怎樣?如,表達是否流暢、板書是否漂亮、情感是否真摯、思路是否清晰等等。教師的教法運用怎樣?如,調動學生靈活不?課堂氣氛活躍不?課堂結構是否完整。即使關注到學生的行為表現,也基本上被看作是教師“教”的回應,或者成為教師“教”的點綴?偟膩碚f,以往的課堂教學評價表現出“以教為主,學為教服務”的傾向。

      新課標指出: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我國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那么,這些內容怎樣融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中呢?

      一、新的教學評價的內容

      踐行新課程理念,就是要實現全人的教育,而立德樹人的任務就要在學科內完成。通過數學的學習,應該達到培養學生有耐心、細心、有恒心、有毅力的優良品質。

      那么,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就要以這個目標達成為核心,不僅關注教師對知識的傳授,更要關注教師是如何引領學生有耐心地觀察問題,細心地發現問題、有恒心地探索問題、有毅力地解決問題。從關注教師的“教”到關注學生的“學”,這一視角的轉變為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注入了全新的內容。

      1.從關注教師的教到關注學生的學

      如何體現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師如何發揮學習情境的創設者、組織者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促進者的作用成為評價的關注點。

      2.從關注教師的教案到關注教師的提問

      教師應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提問、反應、思考。注重花時間去琢磨學生,教師才有可能在教學之初先問問學生,了解學生的需要,才能真正上好“以學論教”的每一堂課。

      3.從關注教師的教學技能到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

      關注學生在課堂上做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學會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師的板書和口語表達能力已不再是一堂好課的必要條件。只要這位教師給予學生充分自主學習、探究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充分的發展,板書也許是學生來寫,總結也許是學生來說,但這依然是一堂好課,一堂學生“學”得好的課。

      二、高中數學課堂評價的五要素

      1.關注知識目標的達成度

      關注教師對數學學科知識的理解是否深透,能否抓住重點、難點及各章節知識之間的聯系,能否以數學問題驅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是為體現聯系生活實際,硬生生地加進一些例子,把數學課上成了語文課、物理課。

      2.關注教師教與學生學的和諧度

      要關注教師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是否尊重和信任學生,是否對學生表現出熱情與寬容,是否保護和鼓勵學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是否創設了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要關注教師在課堂上的注意中心,能否從自己思想或教學預設轉移到全班學生的思想或生成的目標上來,即關注課堂的生成。關注教師設計的討論、合作學習、問題探究是否使學生能夠深入思考,是否達到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

      3.關注教學過程的流暢度和理性度

      學生的參與度越高,課堂的生成就越多,課堂的計劃性就越少。對于課堂的生成,教師應因勢利導,由此生成新的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處于一種新的流暢狀態。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要善于及時調整教學設計,使教學進一步走向理性。

      總之,知識不是講得越多就越好,要講得精準、精煉、精彩。重在“啟”。啟發學生思維,注重生成過程。方法不是總結得越全越好,要突出本質,通用、通性、通法。重在“悟”,讓學生感悟此類方法的道理,注重體驗式學習。學習也不僅只為了考試,僅僅把知識與考試掛鉤的空洞說教越少越好。要突出能力培養,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重在“潤”,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境界不僅僅是超群的教師技能和獨特的執教藝術,還有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重在“化”,如春風化雨。數學課堂也要注重教書育人,行為習慣的培養。

      參考文獻:

      程冠杰。立德樹人造就高素質人才[J]。才智,2009(02)。

    【把立德樹人融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相關文章:

    立德樹人作文11-03

    立德樹人作文12-02

    立德樹人優秀作文04-08

    立德樹人的優秀作文11-04

    立德樹人的作文優秀11-05

    立德樹人作文優秀09-01

    立德樹人,教書育人08-05

    [必備]立德樹人的優秀作文10-11

    立德樹人作文22篇06-30

    在英語教學中立德樹人08-03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