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新課改背景下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
淺析新課改背景下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許成芬
。ㄇ嗪J∥鲗幨写笸ǹh第四完全中學)
摘 要:信息技術主要包含以計算機技術為主題的多媒體軟件、校園網絡、在線教室等多種應用方式及相關技術。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的有效結合能夠使兩者得到更好的互補,進而提升整個課程的教學成效。所以這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已經得到了教育界的青睞與更加廣泛的應用。
關鍵詞:新課改;學科教學;信息技術
課程內容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我國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模式的改革重點,對學科教育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主要強調將信息技術作為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及精神激勵的工具,用信息技術作為工具為學生提供多向交互、合作學習、自主探索的學習氛圍。
一、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含義
所謂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以信息技術意識作為主導,并且以信息技術作為教具、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手段,更多地把信息技術應用于學科教學的實踐過程與相關理論中。特別是中學階段,中學時期是學生的教育轉折點,所以更需要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相關素養,能夠有效推動教學的改革,讓學生和教師的發展都更加全面并且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
二、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優勢
1.改善了傳統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是以教師作為主導的,學生的地位很低,而且是出于被動接受的局面,教師采用強制灌輸的方式來教導學生,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與自主性,也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發展。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是信息教育和學科教育的融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媒體資源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與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利用媒體信息的傳播及時、方便閱讀、交互性強等特色,教師可以發展出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課堂更加靈活,進而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
2.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
應用媒體與教學結合的方式,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實踐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F今社會更加青睞創新型的人才,所以教師也要對自己的觀念進行實時的更新,以自己的創新觀念來帶動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利用信息媒體,教師可以隨時為學生提供符合時代需求、符合學生興趣的知識,讓學生自主地進行知識探索,走在時代的前面,才能有效確保學生所學的知識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也符合學生自身的個性發展要求。
隨著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入,教師也需要對教育模式進行符合時代要求的改變,讓學生能夠更加自主地、充滿興趣地投入到學習中,進行主動的探索、思考與提問。而且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將課程從單一的枯燥課堂學習變成對學生綜合素質及信息素養的提升,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學生能夠更加靈活地進行學習,并且能夠學到更有針對性、更加符合自己發展及社會發展路線的知識,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現寧。淺析新課改下的信息技術課堂[J].學周刊:B,2012(06)。
[2]張瑞林。小議新課改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模式[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05)。
【淺析新課改背景下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相關文章:
淺析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08-18
談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朗讀教學08-17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08-19
論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08-03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08-22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探微08-02
新課改背景下的地理課堂教學論文08-15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體育選項教學探討08-23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詩歌教學探析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