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語用意識,提升語用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語用意識,提升語用能力黃艷艷
。ǜ=ㄊB門市烏石浦小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
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點。思想品德教育、智力發展、習慣培養等方面都應滲透在語言文字訓練之中。因此,要想讓學生能上好語文課,就必須扎實地加強語言文字訓練,激發學生語言運用的潛在意識(即語用意識),提升其語用能力。
培養學生的語用意識,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離不開閱讀教學。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其中尤為重要的環節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
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通過語言文字及其符號來觸發和激活學生的感受,使學生能正確理解文本內容,體會語言魅力,感悟文本所傳遞的情感,進而激發其潛在的語用意識,提升語用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對于語用意識的滲透,教師的處理存在以下幾種不良狀態:或無視語用存在,滔滔不絕,"引"著學生感悟完了一篇文章;或稿中有語用,而行動卻乏力,簡簡單單,"點"了幾個詞句過了一下文段;或過場式展現了一番語用情況,糊里糊涂,"演"了一番,學生卻無所得。
語用意識的培養需要在語言文字的賞析和揣摩之下形成,語用意識的形成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運用語言文字,提升語用能力。在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幫助在閱讀教學中更好地滲透語用。
一、揣摩和賞析語言文字,培養語用意識
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理解、品味文本語言的過程。理解和品味語言是為培養語用意識服務的。
1.咬文嚼字,揣摩語言,感知語言魅力
教學過程中,對一些字詞、句段進行合理、適度、富有情境的"咬"文"嚼"字,能讓學生領悟語言文字所帶來的魅力,能培養學生的語用意識,提升品讀文章的能力。在具體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關注關鍵詞句,注意重復出現的詞句,注意語言短路等特殊語言現象,學會揣摩語言,并將自己揣摩的感受進行適當批注。
2.賞析誦讀,體會意蘊,提升語言感知力
讀是理解、感悟的基本前提;讀能培養語感,(www.annahuzar.com)能促進語用意識的進一步形成。身為教師要做的就是不斷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揣摩,在讀中感悟。學生通過對精彩句段的反復誦讀,可以感受語言的豐富性,領會語言表達的規律,進而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感知力和鑒別能力。
三年級上冊第三組課文《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很美的寫景散文,需要老師創設情境,讓學生學會美美地朗讀,讓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在執教本課時,主要通過自由讀、指名讀、賽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充分感悟課文的語言美、情感美、景色美。在充分感悟美的基礎上,領會本課語言表達的特點,讓學生在仿說仿寫、交流感悟時,綻放語言光芒。
二、運用和拓展語言文字,提升語用能力
語文教學不僅需要培養學生在具體語境中準確理解、恰當表達的能力,還需要提升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運用和拓展語言的能力(即語用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跟別人進行交流,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口語?谡Z表達能力是展現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口語表達的強弱直接關系到交流的效果。
1.讀中促說
語文閱讀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和拓展知識的范例,也是學生說話的依據,更是提高口語交際的重要平臺。在閱讀教學中,學生能夠學習語言,吸收詞匯,感悟他人的表達方式,這就為自己的說創造了條件。因此,應重視給學生創造說話的機會,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動口說,有話可說、會說、實說。
說話的形式有許多,如模仿句式說話、看插圖想象說話、看板書練習說話等。同時,教師還應該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無拘無束進行交流:或討論爭辯、或角色扮演、或續編故事等。
2.讀中促寫
閱讀教學中的練筆是進行語言積累、運用,提高語用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師都能夠意識到課堂練筆的重要性,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能充分挖掘文本,精心地進行教學設計,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練筆,讓更多的學生在這個平臺上更好地展現自己,提高能力。
紙筆練習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可以是優美句段的仿寫,可以是情節簡略處的擴寫,可以是故事結尾處的續寫,可以是體裁變換式的改寫,可以是文段空白處的補寫,也可以是角色互換式的試寫。
如,五年級下冊人物描寫一組中的第二篇課文《臨死前的嚴監生》,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作者以充滿諷刺的手筆對嚴監生臨死前的動作、神態作了細致的刻畫,展現了一個活生生的吝嗇鬼形象。
嚴監生的吝嗇形象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但嚴監生內心的想法又是如何的?為幫助學生更加全面了解嚴監生,老師做了適當的課外延伸,讓嚴監生的整體形象活生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他的性格中有慳吝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憐的一面,還有不乏人情的一面。由于他沒有家族優勢,至死也怕嚴老大,他活得卑微,死得窩囊。在學生了解嚴監生后,請學生角色互換,如果你是嚴監生:伸著兩根指頭指著燈草的你,此時在想些什么?
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以教材為例子,讓學生汲取語言精華,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語用意識,提升語用能力。只有突出"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學生的語用能力才能得以提高,語文素養才能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周春生。談語用能力的培養途徑。教學研究,2013(09)。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語用意識,提升語用能力】相關文章: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語用能力培養淺談08-03
《雷雨》教學設計及評析——優化語用課堂注重語用能力08-16
淺談閱讀教學中的能力培養08-08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作文能力08-24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08-17
談高段閱讀教學中概括能力的培養02-26
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08-03
語言-語用失誤舉例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