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模塊化教學初探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模塊化教學初探文/楊 芳
摘 要:教學模式的設置在人才培養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主要采用一本教材一講到底,然后集中安排模擬實訓的方式。這種教學模式與高職院校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目標越來越不適應,特別是與各類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要相脫節,存在很多弊病,亟須進行改進。對此,有針對性地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進行模塊化教學改革并加以探討,以適應新形勢下高職會計人才培養的需要。
關鍵詞:高職會計;教學模式;模塊化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一、我國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對我國的經濟形勢產生了重大影響,國內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特別是在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主要是面向各類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為這些企業培養合格人才,這對高職會計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如此嚴峻的新形勢下,如何培養與之相適應的會計專門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率成了各類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努力探索的重要課題。傳統的會計培養模式、課程設計、教學管理方式無法培養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的會計專門人才,暴露的弊病越來越多。其中,最突出的表現是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訓”的傾向,實訓教學仍然沒有擺脫從屬于理論教學的地位。在會計實訓上,主要采用傳統的訓練模式,即一本教材一講到底,然后集中安排實訓。這種狀況和培養模式,不適合學生的學習規律,也無法做到因材施教,更不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對會計人才的需要。針對高職院校學生能力素質的要求和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本文建議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采用模塊化教學來解決上述問題。
二、會計專業教改新方案--模塊化教學
1.模塊化教學的實踐探索
。1)會計專業實施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基本思路
模塊化教學模式就是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參照職業崗位群,將各職業崗位所需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分解為各項技能,依次建立若干個教學分模塊或子模塊,從而使每個模塊對應有目標能力、課程設置和技能訓練,將理論教學和技能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來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
模式化教學模式與現有教學模式的最大區別就是打破了學科的理論和知識體系,以實踐技能為主導,將理論分解分配到各個技能模塊中,強調理論夠用,實踐過硬,刪去學生暫時用不到的理論知識,從而真正實現理論為實踐服務、知識為技能服務。因此,筆者根據會計專業課程的特點和模塊化教學的性質,將高職會計專業課程實施模塊化教學的基本框架設計為:
首先,將會計專業課程分解成五個主要模塊,即職業認知模塊、職業強化模塊、職業管理模塊、職業訓練模塊和職業拓展模塊,每個模塊配置若干門相應課程,如下表:

其次,將上述五個主要模塊進一步分解為分模塊或子模塊,打破原來各門課程的理論體系框架,各分模塊或子模塊中按職業崗位能力對各門課程進行整合,并制訂各模塊所要達到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
最后,編寫與之配套的教材體系,進行相應的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核評價方法的設計。
。2)會計專業模塊化教學的課堂實踐舉例
如前所述,模塊化教學首先應劃分好課程模塊,會計課程模塊的劃分應以會計實務為標準,而不是課程本身,所以應模糊課程界限。如,針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出納工作開設的《出納實務》模塊,可以將相關課程,如,《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等課程中與出納實務有關的內容,結合實際出納崗位的操作流程及要求,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比如,將原始憑證(如發票、單據等)的填制及審核、日記賬的啟用及登記、實用的點鈔技術及鑒別偽鈔方法、財產清查中現金盤點及銀行存款對賬以及銀行七種轉賬業務具體操作流程等內容綜合在一起進行反復訓練。通過這種有針對性的崗位技能訓練,使學生直觀感性地認識出納崗位,掌握具體的操作方法,在畢業時就能做到即時上崗。
2.會計專業模塊化教學的主要優點
。1)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
傳統的課程理論知識體系與會計崗位實務操作存在一定的差距,學生很難通過會計理論體系來理解會計崗位實務操作流程,而模塊化教學是以會計職業崗位所需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為依據進行劃分的,比較貼近于會計崗位實際工作,采用模塊化進行教學可以按照會計崗位實際工作的業務流程、范圍,以一定的先后順序循序漸進,便于學生學習理解,符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和學生接受知識的規律。
。2)理論與實踐結合更加緊密
模塊化教學以職業崗位能力訓練為主,每一個模塊能較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有效融合,這就使學生在學習時,理解一些比較抽象的會計名詞、術語就不再覺得吃力,通過實踐技能的學習反而使抽象難懂的概念、定義更容易理解了。
。3)模塊化教學更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
模塊化教學彌補了過去講練分離的不足,把握住了職業教育的特點,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并突出實踐操作技能的訓練。所以模塊化教學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畢業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掌握扎實的會計職業崗位技能,進而實現從畢業到就業的無縫對接。
。4)模塊式更適合于高職會計專業教育
職業教育以應用型實踐技能的訓練教育為特點,另外,高職院校招收的學生在高等教育中層次較低,且學制一般只有三年。在這種情況下,模塊化教學對于學生短期內掌握專業崗位操作技能更有針對性,也符合這部分學生的特點,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培養途徑。
三、模塊化教學實踐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更好適應各類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會計人才需求
為了提高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各學校應結合本校會計專業的特點,大膽改革和創新教學模式,采用多樣化教學形式,圍繞模塊化教學的技能標準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樂意接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避免教學方法千篇一律。
2.突出技能訓練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保證模塊化教學的順利開展,使模塊化教學真正落到實處,學校必須加大投入,適時地對實訓基地或場所進行建設及更新改造。如,建設會計模擬實訓室、仿真財會室、VBSE商業社會虛擬實訓室等實訓平臺,沒有相應的實訓平臺,模塊化教學就無法開展,理論與實訓也必然脫節。
3.高職會計教材大都不是按照會計崗位所需業務能力來編寫,理論性、系統性較為明顯
市面上尚未出現專門為模塊化教學而編寫的教材,為適應模塊化教學的需要,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應立足本專業現狀,根據模塊化教學大綱編制相應的配套教材、指導書或講義及習題集,進行相應的模塊開發。否則,教師和學生就無從下手,容易導致教學過程的隨意性或出現“新瓶裝舊酒”的現象。
4.需要一批理論、實訓兼具的復合型教師,對教師素質要求較高
因此,高職院校及教師應創造條件,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出一批能夠勝任模塊化教學的“雙師型”教師,提升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否則,再好的模式也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綜上所述,模塊化教學在高職會計教學中有很多優越性,但該教學模式目前正處于探索階段,并沒有太多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
實施起來并非易事,也并非所有的課程都完全適用模塊化教學,所以我們應先根據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條件等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采用模塊化教學。對一些模塊化教學條件相對成熟的課程,應加大模塊化教學改革力度,而對一些理論性、制度性較強的課程,則應當慎重采用模塊化教學,可循序漸進,先在小范圍嘗試或探索,不能一哄而上,生搬硬套,更不能不加區別大范圍推廣。
參考文獻:
。1]申香華。應用型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下課堂教學的基本法則與具體方法[J]。人力資源管理,2010(05):139-140.
。2]卓成秀。會計專業模塊教學淺析[J],F代企業教育,2009(02):85-86.
。3]呂鑫祥。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模式的變革趨勢。中國大學教育,2006(03)。
。4]陳勇。高職學院會計專業模擬崗位實踐性教學探討。教育現代化,2006(07)。
。5]唐淑文。高職會計專業技能設計型實訓模式探討。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04)。
。6]黃薏。關于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模塊化設計探討。職業教育研究,2005(06)。
作者簡介:楊芳(1984- ),女,湖南郴州人,經濟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會計實踐性教學。
。ㄗ髡邌挝 福建省福州市黎明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模塊化教學初探】相關文章:
高職院!秶H貨運代理實務》課程改革初探08-26
淺析高職院校秘書實務課程教學改革08-26
高職院校輔導員培訓心得03-01
高職院校產學研基地建設的困境及對策08-26
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新思路08-25
高職院校章程建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對策08-25
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教育探析08-24
高職高專院校學風問題探析08-26
高職院校專業課建設途徑探析08-27
創建示范高職院;顒忧闆r匯報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