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ITtools3.0輔助平臺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ITtools3.0輔助平臺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ITtools3.0輔助平臺 篇1
摘要:
ITtools3.0是目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針對性最強的B/S教學輔助平臺,讓師生愉快地實現教和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學得愉快。在此與同行分享和交流實踐該平臺的體會。
關鍵詞:
信息技術課程;ITtools3.0;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師常用的各種多媒體教學系統,是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相悖。在陳斌老師的努力下,終于有了屬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輔助平臺——ITtools3.0。
一、ITtools3.0功能簡介
ITtools3.0是一款針對信息技術課程的B/S教學輔助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它關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完整記錄學和教的過程。讓教師從繁重的備課、批改、成績分析中解脫出來,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法;讓學生通過平臺學得輕松愉快。學生和教師在平臺中愉快地實現學和教。
二、使用ITtools3.0平臺的感受
我在虛擬計算機安裝平臺的Web服務,通過IE實現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學生通過IE完成學習任務。平臺的運用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各個環節,給課堂教學提供了強大的功能支持。經過一年多的教學實踐,通過平臺讓“以學生為主”“學中做、做中學”新課程理念得以實現;完成了《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綱要(試行)》給我們的任務。
1.備課靈活,共享方便
依據實際需求,加載相應功能組建課堂,課前準備更加輕松;自由選擇是否共享課程,共享的課程能實現集體備課,也能將已經發布的課程進行打包,通過課程包的導入和導出實現課程資源的跨平臺共享,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
學生通過IE進入平臺學習不受時空限制,學習課程時從任務的描述中獲取教師預先設置的教學要求和學習資源,從而變得更加主動。
2.把握教學進度,實現師生互動
怎樣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是每位教師都必須解決的問題,平臺很好地解決了該問題。
通過平臺查看學情監控和學生作品提交頁面信息,能很精確地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配合座位表快速定位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學生。當學生遇到困難點擊申請幫助后,系統將在全班所有學生界面上顯示詳細的幫助需求信息,有余力的學生可以主動地去幫助他們,平臺自動記錄學生之間的互助信息,加上適當的鼓勵機制,真正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教師也可以根據幫助信息及時幫助遇到困難的學生,充分體現面向全體學生。
3.實時多元化評價學生的作品
學生的作品分類上傳后,教師根據作品的性質和教學的需求,開啟適當的評價方式。學生在互評界面中瀏覽、互評;通過評價,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學生互相評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激情,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已經不再是一句空話。
4.方便的課堂測驗,實時統計成績
平臺有強大的測試控制功能。對客觀題、常見操作題能自動批改,節約出大量時間分析學生的.成績,為我們的后續教學策略制訂提供科學依據。
5.真實可靠的過程記錄
平臺將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活動進行完整的記錄,且提供了強大的查詢和展示功能。學生通過平臺方便地進行知識復習、鞏固;平臺將對所有的課堂記錄進行整理、排序,方便教師對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為今后教學策略的制訂提供科學依據,使教學更有針對性。
總之,ITtools3.0輔助教學平臺的使用,給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帶來了一片光明。讓學生在短暫的課堂學習中有效利用資源,有更多的時間深入思考和理解學習內容,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學生通過平臺展示、互評,學習成果得到重視;在交流過程中獲得了創作靈感,自主地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形成了“激勵—自主學習”的良性循環過程。讓教師教學更加有針對性,使教學更加高效。教師之間的課程資源共享,極大地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ITtools3.0輔助平臺 篇2
摘 要: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要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可以發揮學科優勢,借助網絡教學平臺,精心組織課堂教學,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師生互動交流。iTtools是一款功能實用強大的網站平臺,它提供了師生互助、課堂測試、作品評價等功能,可以有效地整合課程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iTtools平臺;信息技術;高效課堂
打造“高效課堂”是“課改”的主旋律。信息技術教師應該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突破課堂的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能力,提升課堂效率。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充分開發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師生相互配合,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效率。
ITtools教學輔助網站平臺,它的功能實用強大、操作便捷。該平臺提供課堂點名、師生互助、課堂監控、媒體播放、課堂測驗、作業提交、作品互評、操作題批閱等功能。教師可依據課程內容,靈活選擇模塊,解決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可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
一、靈活組織課堂內容,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可以在iTtools網絡教學平臺中,靈活組建教學模塊,提前發布教學內容,學生可自由選擇時間瀏覽學習內容,以此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利用iTtools平臺提供的豐富學習資源,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讓全體的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好好學習,體現高效課堂。
二、善用學習資源,助力課堂教學
豐富的課堂教學資源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改善教學環境。教師要拓展教材,增加教學資源數量,提高教學資源的質量。教師可以將豐富的教學資源和課程一同傳到iTtools平臺上,學習資源包含各種文檔、聲音、圖片、視頻、動畫、作業等素材。學生根據學習需求,在課堂或課后都可自由瀏覽下載相關資料,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三、分層任務設計,滿足學生需求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分析學情并結合本節課的知識點,為了讓學生在有所領悟的情況下進一步鞏固知識,并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教師可針對不同的教學方法,設計不同的教學結構。教師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實施分層次教學,利用iTtools平臺為課程內容設置有梯度的任務,可以滿足各種學生的需求,針對難易不同的任務,教師可以提供分層次的微課視頻,供學生參考學習,讓學生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效率。
四、輕松分組,節約課堂時間
教師通過iTtools平臺能夠輕松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智能水平、操作能力,自由分組,小組搭配更均衡。小組可以進行討論交流、互幫互助。
五、精確把握教學進度,實現師生互助交流
ITtools教學平臺提供了多種“互助交流”方式,學生如果遇到問題,可以通過本節課程中的BBS論壇發貼求助,師生討論交流,協作學習,并在交流中獲得解決方法。教師精確把握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學生通過教學互動,遇到困難能夠主動尋求幫助,學習不再被動。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通常下臺巡視尋找這類學生,根據經驗判斷學生的進度,但是效率不好。通過iTtools平臺的學情監控和座位表定位顯示功能,快速定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而發動有余力的學生主動為他們提供幫助。平臺可自動記錄學生的互助情況。教師可鼓勵學生,使生生互幫互助落到實處。
六、多元評價學生作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利用iTtools平臺,能夠進行自評、互評等多元評價。學生提交作業后,教師能夠及時評價反饋信息。教師在課堂展示優秀的學習作品。學生在自評過程中,教師給學生提供評價量表,學生在互評界面中能夠欣賞到其他人的作品,根據評價標準進行打分,并且發表評價建議,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在瀏覽后,能夠激發學生創作意識。學生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逐步完善作品。iTtools平臺提供了一個作品存放空間,師生可以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提取作品。教師可依據教學的需求和作品的性質,開啟適當的評價方式。教師還可以定期進行分類整理,匯總后展播讓學生欣賞。通過iTtools的評價功能,學生的學習成果能夠更好地展示,師生間互動交流更加和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七、及時測試反饋,落實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測試是檢測教學效果非常好的手段,iTtools網站平臺提供中的“課堂測試”操作快捷方便,可以靈活地自由組卷。教師可根據每節課內容設置一個或多個測試,測試提交后可以查看結果,有詳細的分析,非常直觀清晰,能夠及時地反饋教學內容的落實情況,學生可以糾正錯誤,鞏固課堂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通過使用iTtools教學平臺,師生的互動模式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也轉變了,學生的學習主動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師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過程的引導和管理,把更多時間交給學生,提高了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陳斌.ITtools3全面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效率[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3).
[2]洪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ITtools3.0輔助平臺[J].新課程(中旬),2013(7).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ITtools3.0輔助平臺】相關文章:
基于課程群平臺的多元教學模式研究08-05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信號基礎課程教學新模式02-26
數字課程云平臺培訓心得11-24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探究08-17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反思04-19
以信息技術為平臺的小學勞動教學新思路08-07
淺談信息技術與職校課程教學的整合02-24
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的幾個概念08-07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計劃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