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幼教論文>讓“區角”跨越圍墻

    讓“區角”跨越圍墻

    時間:2022-08-18 08:26:12 幼教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讓“區角”跨越圍墻

      讓“區角”跨越圍墻
      
      文/葛紅梅
      
      摘 要:幼兒園的區角活動以其鮮明的特征和優勢,已在實踐中被廣泛地采用。但由于種種原因,區角活動的開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在區角游戲中,只有讓幼兒自主地參與到活動區角的環境創設中,自由地選擇、操作和探索材料,才能不受外部強加的規則的束縛,成為自發的、自由的、無拘無束的參加者,真正體現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性。
      
      關鍵詞:活動區角;幼兒;主動參與;自主選擇
      
      幼兒園的區角活動賦予了幼兒極大的自由度,使幼兒能夠按自己的意愿,獨立自主地進行活動,為幼兒自主習慣和能力的養成提供了條件。就目前現狀看,由于種種原因,區角活動的開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開展流于形式,有些甚至成為環境的擺設品;活動區的主題單一、內容單調;活動時教師成為“紀律的維持者,矛盾的調解者”等。那么如何幫助幼兒躍過“圍墻”,讓其能夠真正地動腦、動手、動口,主動地探索呢?
      
      一、善于發現興趣點,圍繞主題,共同建構活動區域
      
      活動區的創設與幼兒的興趣和主題密切相關。在實際生活中,幼兒很容易對周圍的事物產生興趣,感到好奇。教師要與幼兒密切溝通,積極地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和關注點,并由此產生活動區域。例如,我發現幼兒都喜歡玩陀螺,同伴間經常開心地交流。我于是在科探區提供了用廢舊碟片、果凍殼制作的單色、雙色、多色陀螺等,讓幼兒自由探索不同顏色的陀螺轉動起來顏色會有哪些變化。幼兒非常感興趣,探索之余自己也會動手制作陀螺。
      
      二、創設適宜的環境,促進幼兒主動參與
      
      良好的環境具有教育的價值,在幼兒興趣的基礎上逐步融入有價值的教育內容,幼兒、環境、不同領域間不斷地進行對話,幼兒的主體地位也能得以落實。
      
     。ㄒ唬⿴熡谆,積極參與環境創設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而多種區域的設置能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能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在設置區域時,我們首先考慮到安排的區域活動場地空間的安全性、活動位置的合理性。利用了周圍原有的空間環境,如:走廊、活動室的四周、窗戶處等以前所空置的地方,擴大幼兒的活動場。動靜分開的區域空間激發了幼兒主動參加游戲的愿望,同時在開放的區域中,使幼兒能根據自己的愛好、發展優勢區域等進行自主選擇,也為幼兒自由、廣泛地交往提供了條件。
      
     。ǘ┛茖W投放材料,激發幼兒操作探索的興趣
      
      皮亞杰提出“兒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兒童是在材料的操作、擺弄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離開材料就談不上區域的教育功能,材料是幼兒的活動對象。與幼兒的年齡特點、經驗、能力和需要相適應的材料,能激起幼兒對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主動觀察、發現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所以,工作中我們著力在區域材料的投放方面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鼓勵幼兒參與收集各類廢舊物品,自制玩具
      
      在區域活動開設中,我們為幼兒準備了一個收集廢物材料的“百寶箱”,需要時可以從中選擇取出自己想要的材料。為了給幼兒更多的動手操作探索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們調整以往的做法,讓幼兒自己參與收集材料,自制玩具。如,在“在淮揚美食店”內,幼兒用調和的彩泥,糅合出各種點心;在“淮海一建”里,幼兒還收集了許多瓶瓶罐罐,在搭建時,這些瓶子、罐子就變成了各種大樓和管道,玩起來可帶勁了!這些玩具材料的多樣性、可變性,滿足了幼兒發現、創造和探究的需要。同時我們不斷引導幼兒把自己的設計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制作出來,從而提高幼兒游戲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2.區域之間相互融合,讓材料動起來
      
      活動區的材料使用范圍較廣,生活是幼兒創造的源泉,他們的創造行為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F實生活中都是互相聯系、緊密相連的。幼兒將不同區域的材料交換、合并使用,不僅是游戲的需要,而且有助于游戲的互換,能促進幼兒主體性的發展。如:娃娃家的小朋友將“生病”的娃娃抱到小醫院,讓“醫生”為其打針。
      
      3.因人而異地提供開放性的活動材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注意根據幼兒個體差異,研究有效的活動形式和方法,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币虼嗽谶x擇、提供操作材料時,我們根據本班幼兒動作發展規律和發展水平進行投放。投放時既要考慮發展快的幼兒,也要考慮發展慢的幼兒,還要兼顧有特殊需要的幼兒,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獲得發展。如在益智角中,能力強的幼兒可選擇路線曲折復雜,難度較大的走“迷宮”,而能力稍差的幼兒就選擇稍微容易些,難度相對小些的“迷宮”。
      
      三、自由選擇,自由探索,營造寬松的心理氛圍
      
      從創造教育的角度看,積極健康的精神環境的重要標志是能使幼兒產生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感,能使幼兒的好奇心、創造動機和興趣等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心理研究表明,當幼兒產生了心理安全感和獲得心理自由時,最有利于他們創造性地發展與表現。
      
     。ㄒ唬┮龑в變涸趨^域活動中主動交流,學會交往
      
      目前,獨生子女存在的一大缺陷就是交往能力差,我們知道幼兒同伴間的隨機滲透和熏陶遠大于成人的諄諄教導。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廣闊的自由的交往空間,同伴間有著共同的語言、樂趣,容易交流、溝通、合作。在每次活動開展前,我們鼓勵幼兒自尋伙伴。多問幼兒“你今天有什么新發現?和誰一起發現的?”等,鼓勵幼兒相互指教、體驗與同伴互動學習的樂趣。每個幼兒都能通過同伴之間的相互觀摩、學習,得到相互啟發和激勵,這些將成為幼兒不斷進步、不斷提高的重要推動力。
      
     。ǘ┳杂蛇x擇游戲,自主制訂并遵守規則
      
      每個活動區都需要規則的限制,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可以培養幼兒的自律行為和責任感。我們采用讓幼兒間相互商議來制訂規則。如,為了保證幼兒在參與區域活動時能有足夠的空間與材料,我們與幼兒共同商定了每個活動區內的可容納人數,幼兒在參加前,發現游戲插牌都插滿后,就會主動選擇另外喜歡的游戲參加。由于制訂“規則”的主體是幼兒,所以,他們往往會相互監督,并自覺遵守游戲規則,變自律為他律。
      
      四、積極有效的隱性指導與評價,促進幼兒獨立性與創造性的發展
      
      區域游戲中教師的主導地位,要求教師要適時適度地幫助和指導幼兒獲得一定的知識或技能。教師的指導目的不是為了干擾幼兒的游戲,而是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豐富自己的行為表現,更好地開展游戲。
      
     。ㄒ唬┏浞钟^察了解幼兒的游戲
      
      通過觀察,準確地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需要和表現,如,給幼兒提供的游戲空間是否合適,游戲行為有否發展,該豐富哪些經驗,新投放的游戲材料是否被使用,是如何使用的,沒使用的原因是什么等;經過觀察分析決定指導的對象和方式,重新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ǘ┎捎瞄_放式的指導方法
      
      針對區域活動不同環節、不同性質的學習內容及幼兒的不同行為表現,采取充分尊重、信任幼兒的原則,盡可能讓幼兒獨立、主動地開展游戲。當幼兒需要幫助時,教師作為游戲的伙伴,以平等的身份與幼兒共同游戲,采用建議、協商的口吻,給予幼兒啟發和點撥,依靠幼兒的積極活動幫助幼兒學習,但教師指導的語言應是開放式的,如“你是怎樣想的?”“你發現了什么?”“請用它來試試,看看會怎樣?”等,對大部分幼兒沒有參與的結果,不做肯定或否定的評價,留給幼兒探索的空間,發散幼兒的思維,引起幼兒的聯想,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自己去發現、總結,耐心傾聽幼兒的發現,并用欣賞的口吻夸獎幼兒,以激發幼兒的自信心,更有利于幼兒學習的自主性發揮。但特殊情況下教師需有特定的指導,如當游戲中出現不安全傾向,過激的行為、求助,遇到困難想放棄時,教師必須及時介入,進行制止或指導。
      
     。ㄈ┳鹬赜變旱倪x擇,鼓勵幼兒自己解決問題
      
      教師在指導游戲時應尊重幼兒,允許幼兒按照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主題。游戲中,教師以寬容的心去接納幼兒的錯誤,間接地進行引導,鼓勵幼兒自己解決問題。這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自主意識,還提高了辨別是非的能力。如,幼兒之間發生矛盾時,教師告訴幼兒嘴巴、武力都不能解決問題,要和平協商。
      
     。ㄋ模┓e極的評價與自發交流
      
      評價是發展幼兒自信的重要手段,幼兒往往通過別人的眼睛來認識自己,在區域活動中,我們總是積極采用縱向評價使幼兒每次活動后都有一種成功感。自發交流是指同伴、師幼共同參與的交流,通過自發交流,讓幼兒共同分享游戲的體驗,探討游戲中的問題,提高游戲水平。交流時我們多用談話的方式,集思廣益解決問題或推薦有創意的方法;還經常采用設問方式,作為活動的延伸,為下一次活動鋪墊,激發幼兒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如,在探討磁鐵的磁性時,幼兒邊玩邊感知,當他們得到一些有關磁鐵的知識經驗后,我們就讓幼兒互相交流觀察心得和發現,“你有什么好方法要向大家介紹”“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怎么做呢”等,再談談“是怎么發現的”“你是怎么想的”等,使幼兒了解別人的視角與思維方式,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最后以“下次你準備觀察什么”“你還想怎么玩”等設問方式激發幼兒參與下次游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總之,幼兒是區域活動的主人,他們真正需要的是自己動手,自己操作,他們需要的不是被動地接受學習,而是在活動過程中的一種主動的、積極的、愉快的體驗,對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文獻:
      
     。1]虞莉莉。幼兒園區角活動設計與指導[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09.
      
     。2]曹宇。幼兒園科學區角材料投放及使用研究。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06(11)。
      
     。3]田琴。要重視幼兒的自發性游戲。幼兒教育,1995(07)。
      
     。4]陳家行。在區域中成長。中國社會出版社,2003-01.
      
     。5]劉占蘭。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學習科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01.
      
     。ㄗ髡邌挝 江蘇省淮安市清河區機關幼兒園)

    【讓“區角”跨越圍墻】相關文章:

    區角教研心得體會11-05

    淺談如何讓區角活動本土化08-24

    區角活動教研心得體會02-05

    淺談在區角活動中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08-24

    圍墻外邊作文04-17

    區角活動教研心得體會3篇03-16

    圍墻外邊中考作文08-24

    跨越的作文05-21

    修建圍墻申請書02-13

    圍墻施工合同08-20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