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政治論文>例談思想品德“導課”環節鄉土資源的利用路徑

    例談思想品德“導課”環節鄉土資源的利用路徑

    時間:2023-02-26 20:53:16 政治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例談思想品德“導課”環節鄉土資源的利用路徑

      例談思想品德“導課”環節鄉土資源的利用路徑
      
      作者/張敬彬 曾夏鳳
      
      運用鄉土資源導入新課,在引發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達成學習目標等方面發揮著得天獨厚的作用。要使鄉土資源在《思想品德》“導課”環節中散發其獨特的魅力,筆者認為應從以下路徑人手:
      
      一、分析比較,選取鄉土資源
      
      篩選是有效運用鄉土資源導課的第一步,面對眾多繁雜的鄉土資源,須進行綜合的分析比較,作出最佳的選擇。具體說來,以下幾條標準不可缺少。
      
      1.精確性。精確性指的是所選鄉土資源必須切合教學目標,即學習者通過學習以后將能做什么的一種明確的、具體的表述,是師生通過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或標準。精確性是選取素材的首要原則,再靚麗的鄉土資源如果不符合這一原則,就不能人選。
      
      2.趣味性。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大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所選鄉土資源必須符合學生的學情與認知水平,才能引發學生興趣,即所謂“以學定教”。
      
      3.時代性。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門與時政熱點結合十分緊密的課程,引用的鄉土資源應“與時俱進”,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只有運用鮮活的時政新聞,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切中學生的關注點,才能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新課的學習。
      
      4.典型性。典型性就是指所選的鄉土資源能揭示共性問題,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與代表性。特別在比較同類資源時,典型性是一個很重要的篩選依據。
      
      二、加工改造,打磨鄉土資源
      
      選擇到合適的鄉土資源后,第二步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及課堂導入的特點來加工改造,打磨素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1.突出主干,修剪旁枝。
      
      突出主干,修剪旁枝指的是根據教學的需要,突出原材料中契合教學主題與目標的內容,刪減其中不符或偏離教學主題與目標部分。以“2012年玉環玻璃男孩事跡”導人七年級下冊“人生自強少年始”一課的教學為例:
      
      原材料:家住玉環城關后蛟村的男孩應忠彬,家境貧困且從小骨頭易碎,至今骨折過二十多次,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自由地行走,這種疾病俗稱脆骨癥或玻璃骨。媽媽魏小萍每天接送兒子上學、上廁所、為兒子送飯。小應也非常懂事,盡量少喝水少上廁所,以減輕媽媽的負擔。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依然頑強學習,在他車禍在家休息的那個學期,他依靠自學拿了全班第一,全校800多名學生中排名第十四。母子倆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許多人都想幫助他們……沒有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之前,不接受好心人的捐款。2012年,應忠彬以自己百折不撓的精神考取了中國計量學院,身殘志堅的農家少年,以刻苦拼搏的精神圓了自己的大學夢。從小應拿到錄取通知書那秒開始,媽媽魏小萍心里別提多替他高興了,但是社會愛心人士長期的無私幫助也深深銘記在她心里!斑@么多年來一直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有好多的老師同學一直在幫助忠彬,還有好多好心人幫助著忠彬,在此我借這個機會,謝謝他們,也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表達我此刻的心情,只能說謝謝兩個字!眿寢屛盒∑颊f。
      
      圍繞“自強”的主題,突出主干,修剪旁枝之后將原材料改造為:
      
      家住玉環城關后蛟村的男孩應忠彬,家境貧困且從小骨頭易碎,至今骨折過二十多次,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自由地行走,這種疾病俗稱脆骨癥或玻璃骨。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依然頑強學習,在他車禍在家休息的那個學期,他依靠自學拿了全班第一,全校800多名學生中排名第十四。(政治教學論文 www.annahuzar.com)2012年,應忠彬以自己百折不撓的精神考取了中國計量學院,身殘志堅的農家少年,以刻苦拼搏的精神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2.精減內容,力求簡約。
      
      課堂導人要求精煉,短小精悍,言簡意賅,一般時間不超過3分鐘,由此應將修剪旁枝后的素材再次精簡,同樣以上述為例子:
      
      他稱為“玻璃”男孩,他至今骨折過二十多次,他依靠自學拿了全班第一,在全校800多名學生中排名第十四,他百折不撓,最終考上中國計量學院。
      
      3.創設問題,激趣引題。
      
      亞里士多德講過:“思維自疑問驚訝開始”。導課必須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對新知的渴求。在“導課”環節,教師給學生創設一些問題、疑問,引起驚訝,切合主題,會使學生產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欲望。仍以上述為例設問:
      
      問題一:大家知道他是誰嗎?(目的引起學生興趣,聚集學生注意力)
      
      問題二:大家從他的身上看到了什么精神?(順勢導人“自強”新課)
      
      三、多樣呈現,扮靚鄉土資源
      
      鄉土資源因其直觀性和親切感的特點牢牢吸引著學生的眼球,若再加上呈現方式多樣化,則更是錦上添花。因此第三步要做的是在呈現方式上做文章,扮靚鄉土資源:
      
      1.文字。以文字(包括數字)呈現教學資源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呈現方式,它具有方便快捷的優點,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如在八年級下冊“社會公平”一課的導入時,筆者出示了這樣一段文字材料:
      
      根據玉環縣統計局的統計結果表明:2010年玉環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20%的高收入者為122400元,后20%的低收入者為29854元,兩者比大約為:4:1。
      
      師:大家能從這段材料中看出什么問題?
      
      生:玉環存在貧富分化的問題,社會不公平。
      
      師:那就進入今天我們的課題——“維護社會公平”。
      
      2.圖片。圖片指的是照片、圖表、漫畫等。相對于文字呈現,初中生更喜歡圖片。圖片呈現表面看是一種直觀的教學展示,實際上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如在九年級“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的導課時,筆者就把鄉土資源以圖片方式呈現:
      
      師:大家知道這兩張圖片反映的是哪里的景象嗎?
      
      生:(面面相覷)
      
      師:我來告訴大家,圖一是1975年的玉環車站,圖二是1977年的玉環商業街。
      
      生:太落后了吧!真破舊。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玉環車站與玉環商業街的現時風采。
      
      生:(發出嘖嘖的贊嘆聲)
      
      師: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玉環有如此大的變化呢?(由此導入新課)
      
      3.視頻。研究表明外部的感官刺激能影響人的內心認知與感受,外部感官刺激越大,內心認知與影響也就越大。以多媒體視頻方式顯示教學資源,可以為學生提供強烈的外部感官刺激。
      
      如在七年級的入學第一課“新學校新集體”的導入時,筆者就播放了學校的宣傳片。隨著音樂、畫面、解說語的播放,學生立即被引入其中,在短短的幾分鐘時間里,使新生對自己的新學校有個初步認識。
      
      師:大家剛才從視頻中都了解到了我們學校的哪些信息?
      
      生:寬敞的操場、明亮的教室、設施先進的實驗室、干凈整潔的宿舍樓與食堂等等。
      
      師:那大家還想深入了解我們的學校嗎?
      
      生:(異口同聲)想!
      
      師:那就進入我們今天的課題——《新學校新集體》。
      
      4.口述?谑鲈莻鹘y教學中最為常用的教學方式,在現代教育技術充斥的今天,重拾“口述”作為鄉土資源的呈現方式,別有一番風味。
      
      例如:在七年級下冊“讓我們選擇堅強”一課的導入時,筆者就手捧玉環籍作家葉文玲的自傳,朗讀其中一段:
      
      “那時的我,在未成為專業作家之前,在市郊一個工廠上班,當過沖壓工、銑工;也當過車間主任、生產科的計劃統計。為人妻為人母,上有公婆,下有三個孩子,家居斗室,生活清貧。但是,物質的匱乏和精神的豐盈常成反比,因為支撐我整個精神世界的,是文學這棵常青樹!
      
      師:大家從中可以看出葉文玲身上有一種什么品質嗎?
      
      生:直面困境、自強不息、堅強的意志品質。
      
      師:對,今天我們也來學學這種優秀品質——讓我們選擇堅強。
      
      5.實物。實物呈現是指將教學資源以實物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學生可以觸摸、把玩、觀察、創造、使用并以此來達到學習新知的目的。有時候文字的敘述不能完全讓人明白,而展示實物則可以彌補這一缺陷。這一呈現方式同樣可以運用于鄉土資源。
      
      以“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的課堂導入為例: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我們的“母親水”——玉坎河水。
      
      生:(興奮異常,翹首以盼)
      
      師:(拿出準備好的四瓶受了嚴重污染的玉坎河水,并分四組讓學生距離接觸與觀察受污染的玉坎河水。)
      
      生:這什么?看了就想吐。
      
      生:怎么會這樣?
      
      師:這說明我們玉環在發展過程中遭遇到了什么問題?(由此導入新課)
      
      以上各種呈現方式都各有優劣,在實際運用時避免單一化,綜合運用能夠取長補短。
      
      四、反思總結,修正鄉土資源
      
      反思總結,修正鄉土資源是指教師對將鄉土資源運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導人的教學實踐后的再思考、再認識,形成反思記錄,為后來者的再次實踐提供前車之鑒。這是鄉土資源在“導課”后的收尾工作和完善之舉。
      
      在反思總結中,我們將鄉土資源運用于《思想品德》導課的常見瑕疵歸結為以下幾類:
      
      南轅北轍型:即所選鄉土資源偏離甚至背離了教學目標與主題。
      
      連篇累牘型:即素材呈現過于冗長,主干不突出,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
      
      陳年爛谷型:即素材過于陳舊,跟不上時代節奏,難以打動學生的心靈。
      
      舍本逐末型:即將重點放在素材的呈現打扮上,花里花俏,徒有其表,而忽視了對素材的有效設問。
      
      在反思總結的基礎上對這幾類鄉土資源進行及時的修正打包,使其日臻完美。
      
     。ㄗ髡邌挝唬赫憬∮癍h縣實驗學校、浙江省臺州市白云學校)

    【例談思想品德“導課”環節鄉土資源的利用路徑】相關文章:

    思想品德課新課導入藝術例談08-17

    思想品德課新課導入藝術例談08-08

    思想品德課新課導入藝術例談08-07

    基于兒童立場的“導學”例談08-16

    [思品論文]思想品德課新課導入藝術例談08-17

    課外資源有效運用例談08-15

    例談小學數學建;顒尤h節08-03

    例談物理課的實驗導入08-17

    低年語文活動課例談08-16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