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數學論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讓實踐活動走進課堂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讓實踐活動走進課堂

    時間:2023-02-24 19:56:00 數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讓實踐活動走進課堂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讓實踐活動走進課堂
      
      云南省會澤縣馳宏小學 楊 蓮
      
      【摘 要】《教學大綱》中明確強調:“數學教學要注意聯系實際,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蔽艺J為,要讓實踐活動走進課堂,應從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四個方面,讓實踐活動走進課堂,實現數學學習由被動向主動、枯燥向有趣、單一向豐富的轉變,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綜合應用數學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實踐活動 學生 課堂
      
      實踐是創新的基礎,沒有實踐活動,創新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督虒W大綱》中明確強調:“數學教學要注意聯系實際,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币虼,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讓實踐活動走進課堂,讓學生走近生活,親近自然,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數學興趣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那么,如何讓實踐活動走進數學課堂?筆者結合十多年來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經歷,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書本知識是人們的認知成果,是被前人證明了的一種規律性的知識,即從生動豐富、多姿多彩的現實世界中選擇出來的,抽象概括了的東西。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只重視書本知識的傳授,卻沒有把書本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卻不會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造成了知識與生活、能力的脫節,學生普遍認為數學太抽象、不容易理解,對數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新課程強調關注學生的經驗,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關注學生經驗即教師在教學中,要把課堂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教師要學會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資源,教會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把數學理論知識與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結合起來,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直觀的知識,給數學知識賦予生動的內容和形象的反映,把困難變為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到新的知識。
      
      教師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知識結合起來,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的理解,而且引發了學生的聯想,發展和開發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特別是一年級學生,往往缺乏感性經驗,只有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才能獲得直接的經驗,理解書本知識。而數學具有高度抽象性,需要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傳統數學教學,往往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解,而沒有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智慧的鮮花是開放在手指尖上的!币徽Z道出了動手操作的重要性。而創造靈感也來自于兒童的手指尖。因此,數學課堂上,教師要結合教學知識,為學生設計動手操作活動,學生通過動手、眼觀和耳聽,進行畫圖、擺棒等操作,觀察、分析和比較,然后進行抽象和概括,能深入地理解和懂得概念,發現規律性知識,不僅讓學生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也培養了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現在的學生獨生子女占了大多數,部分獨生子女驕橫、任性、自私、獨立自主能力差,不會傾聽別人、欣賞別人和接受別人,(教學論文 www.annahuzar.com)在學習中不會相互合作!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以往長期的灌輸式學習使學生變得內向、被動、缺少自信、恭順……自然也窒息了人的創造性。而“生生互動”教學方法,對于減輕師生的負擔、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和增進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吧印笔侵笇W生之間相互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它不僅能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協調性、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長處,還能提高學生相互交流的能力、培養合作實踐的精神和促進學生心理全面健康地發展。因此,“生生互動”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方法。
      
      在“生生互動”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科學、合理地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首先知道每個學生的個性、學習習慣、興趣愛好等特點,然后再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分組學習。如,個性強的學生要與個性比較隨和、善于協調的學生分在一組;興趣、愛好基本相同,交往比較密切的學生分在一組;學習習慣好的學生與學習習慣差的學生分在一組,而且每個小組成員內成績好、中、差的學生都應該有,以便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差的學生,幫助解答疑惑,起到小教師的作用。例如,在教學六年級《圓的周長》一課時,為了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學生由小組長負責分配任務,兩人合作測量直徑,一人用計算器計算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第四個人把相關數據記錄下來,然后看看有什么發現。各個小組通過討論交流后,一致發現,任意一個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比值在一個固定的數(圓周率)。這樣,學生分工協作,做到人人有事做,個個口、心、腦并用,既增強了合作的意識,培養了合作能力,掌握了知識,又發展了學生間交流、交往的能力。
      
      四、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又稱第二渠道,指教學計劃之外,以學生實踐為主的教學活動,是對數學學科教學的延伸和發展,是數學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使學生轉變思想,提高意識,開闊視野,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目前,一些學校和老師越來越重視課外活動,成為教育教學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為此,教師要根據書本中的內容積極開展課外活動,組織學生到農村、工廠進行參觀、測量等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所學的知識,并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在活動中學習數學,學會合作,學會創新。例如,在教學三年級《設計校園》一課時,我組織學生參觀本校校園,讓學生觀察各種建筑物、操場、綠化帶等設施的位置,學生十分認真,非;钴S,互相討論。然后,向學生出示校園示意圖,向學生提問:應該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設備、綠化上面你有什么見解、操場的大小或形狀如何和你還有哪些設想?最后,讓學生利用手中的畫筆來設計自己的校園,展示每個學生的設計圖,進行交流。這樣,通過課外活動,學生細心觀察,認真思考,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大大豐富了學生的數學知識,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了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還設計出了自己滿意的校園。
      
      “實踐才能出真知”?傊,讓實踐活動走進小學數學課堂,才能把枯燥、單一、被動的學習變為有趣、豐富、主動的學習,不僅能讓學生輕松理解書本知識,還能培養學生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僅能讓學生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數學實踐活動,是我們教師新的教學實踐、新的教學反思、新的教學感悟。我們要更新觀念,不斷摸索、創新實踐活動,給教育教學改革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讓實踐活動走進課堂】相關文章:

    動手實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討08-05

    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關注學困生08-05

    剖析實踐活動中的數學教學08-17

    讓電教走進數學課堂的教學08-07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關于有效提問的實踐方法08-16

    小學數學課堂中探究性教學方法的實踐08-04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08-17

    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有效情境08-04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08-08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