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雙贏”思維
淺談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雙贏”思維口鄒幸
新課程改革倡導和強調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思維素養和能力的培養。而“雙贏思維”是當今追求和諧發展的新時代對人的思維方式轉變提出的本質要求。雙贏思維的實質是一種辯證思維,是唯物辯證法理論在思維領域的反映和運用。在政治課課堂教學過程中自覺運用“雙贏”思維引領學生思考、探究、感悟紛繁復雜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現象,可以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辯證思維習慣,提升思維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在經濟生活中探究“雙贏”思維的辯證法實質
“雙贏”思維的“雙”揭示的是辯證法的統一實質。以往我們對辯證法對立統一規律的理解,更多的是強調矛盾雙方的差別和對立,這往往會導致絕對主義的思維方式,成為“斗爭哲學”的思想和理論根源。而深入思考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我們會發現:事物之間的差別和對立是由事物之間的相對穩定性決定的。但事物自身及其與其他事物之間關系的穩定性是相對的,不穩定即運動和變化是絕對的。因此事物自身及其與其他事物之間關系演變的基本趨勢是從對立走向統一!半p贏”思維的思維路徑正是從事物本身“亦此亦彼”的屬性出發,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和諧統一趨勢。
在經濟生活中,“雙贏”思維的辯證法實質體現得最為直接和明顯。如在對科學發展觀的分析講解過程中,我首先和同學們共同探討在以往經濟發展中,只注重GDP增長,甚至將經濟發展狹隘地理解為“與天斗”“與地爭”的發展模式的思維根源及其危害。然后從“雙贏”思維的視角出發,幫助學生理解在經濟發展中人與自然、城市和鄉村、經濟與文化等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使同學們認識到正確的科學發展模式必須兼顧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社會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在此基礎上,我組織同學們進一步深入思考與探究如何創設條件實現人與自然、城市和鄉村、東部和西部、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等這些看似對立的雙方實現相互轉化和相互促進。從而使同學們從思維方式的高度深刻領會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和進步,實現各方“共贏”的科學永續發展理念。
類似貫穿和體現“雙贏”思維辯證法實質的經濟生活主題還有很多,都可以充分運用“雙贏”思維的要求與判斷,引導學生思考探討,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知識的內在邏輯聯系,而且有利于學生掌握科學思維方法,養成辯證思維習慣。
二、在政治生活中感悟“雙贏”思維的價值觀意義
“雙贏”思維的“贏”突出的是辯證法的價值觀意義。它從“輸”和“贏”、“好”與“壞”的價值取向上詮釋辯證法!半p贏”思維以人的生活實踐為基礎,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集體、個人與他人的相互作用、矛盾運動的關系中,去認識和評價主體與客體以及主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作為價值觀,“雙贏”思維肯定并高度重視客體在主體價值生成中的作用,主張在主客體相互作用和統一中理解價值的本質、選擇價值實現的手段、達成價值目標。
今天,我們的政治生活追求的是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因此,“雙贏”也必然成為我們根據時代潮流和國家根本利益作出的價值選擇,它體現在黨和國家內政與外交政策的方方面面,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自覺加以體會與感悟。在學習政治生活第四單元國際關系和我國的外交政策時,針對部分同學出于“樸素愛國主義”情懷,對我國和平外交政策,特別是與一些有著歷史恩怨的國家友好合作持有異議的思想實際,我首先引導學生全面分析國家間的利益關系,使同學們認識到國家間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不同利益,有不同利益就會有競爭,有共同利益才會有合作。同時著眼于“求同”,與學生共同探討如何在國家利益的“不同”中找到“相同”,實現國與國之間的合作共贏。并進一步分析感悟國際關系中“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的弊端和危害。在此基礎上,同學們才真正認同和理解了我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摒棄了在分析現實國際問題時很容易出現的非理性的“對抗性”思維模式。從根本上樹立起“走和平發展道路,構建和諧世界”的正確價值理念。
類似蘊含“雙贏”思維價值理念的政治生活主題也有很多,用“雙贏”思維引導學生對這些主題進行綜合分析與思考感悟,可以使學生在系統掌握相關知識的同時,領悟知識背后隱含的價值理念,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在文化生活中領會“雙贏”思維的實踐追求
當今時代,隨著經濟全球化與一體化的蔓延和深化,在文化建設的實踐中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實際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好本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之間的關系問題。而要解決這一問題,避免“守舊主義”或者“民族虛無主義”的錯誤觀念影響,則需要充分運用“雙贏”思維的實踐智慧。在學習探討相關內容時,我首先引領學生通過學習認識到:由于各民族間經濟、政治、歷史和地理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著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和不同。但是,不同民族文化與文明之間并沒有本質上的“優劣”之分,都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不可或缺的奇葩。同時,由于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這就使得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和融通成為可能。在此基礎上,我組織學生對“不同民族文化和文明的演變究竟是‘文明的沖突’還是‘文明的共存’”進行分組辯論,使同學們在思維的碰撞中理解領會了對待本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應該是:在尊重、寬容和相互借鑒的原則指導下的“兼容共生”。最終使學生在實踐中能夠做到既熱情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的傳播,積極吸收世界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又主動推動中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同樣,在“雙贏”思維的指導下,我們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會在實踐中正確對待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看似對立,實則相承,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和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實質上就是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在實踐中的“雙贏”歷程。而在對“經典文化和流行文化究竟誰的價值更大”的探究過程中,教師同樣需要引導學生在“雙贏”思維的指導下摒棄非此即彼的窠臼,探究經典文化和流行文化“雙贏”的實踐策略:經典文化需要不斷更新其表現形式,借流行文化之長,更好地發揮經典文化的作用。而優秀的流行文化經過實踐的檢驗和歷史的沉淀之后也可以成為未來的經典文化?傊,在《文化生活》的教學過程中,“雙贏”思維可以引領學生對文化生活中的種種問題與困惑作出正確的思考,領會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和繁榮的正確實踐途徑。
新時代需要有新思維。當今時代是追求和平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年代!半p贏”思維作為能夠體現時代特色的新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實現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互利、政治互信、文化互容。我們需要在課堂教學中用“雙贏”思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為構建“和諧發展”的新時代打下思維和理念的基石。
。ㄗ髡邌挝唬航K省無錫市第一中學)
【淺談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雙贏”思維】相關文章:
淺談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品質08-07
淺談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品質08-07
淺談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08-05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08-12
淺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08-17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思維素質的培養08-08
淺談數學活動中幼兒思維品質的培養策略08-15
淺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