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高職建設“三三制”師資隊伍模式的構想

    高職建設“三三制”師資隊伍模式的構想

    時間:2023-02-11 22:57:32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高職建設“三三制”師資隊伍模式的構想

      關于高職建設“三三制”師資隊伍模式的構想  
      張敏
      摘要:職業教育發展到今天,使職業教育人最為困惑的就是職業院校的師資隊伍建設。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開放性、職業性、實踐性、社會性、終身性決定了高職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必須是開放的、靈活的、多樣的。然而,我國現行的各類體制已成為職業教育邁向現代化的障礙,必須要“以破為先,以立為主”,構建一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符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特點的師資隊伍建設模式,即“三三制”。
      關鍵詞:高職院校;“三三制”;師資模式;構想
      作者簡介:張敏(1977-)女,四川人,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學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1)02-0089-03
      現代高職教育發展到今天,師資隊伍建設已成為辦好高職教育的核心因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遵循市場規律、經濟規律和高職教育自身的規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已成為一個關鍵問題。這不僅成為制約現代職業教育自身發展的瓶頸.而且關系到現代職業教育可否生存的問題。在職業院校.專業的優勝劣汰和技術更新必然導致相應師資的變化。校企結合、工學交替模式下的人才培養質量要求,也必然導致相應的師資變化,為優化師資隊伍結構.適應市場需求和職業教育開放式要求.實現師資資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整體辦學水平.經過長期探索,我們認為在高職院校實行“三三制”師資隊伍建設體制是一個新途徑.它不僅是一種與現代高職教育發展相匹配的教師隊伍管理體制.而且是一種符合現代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師資體制。
      一、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
     。ㄒ唬⿴熧Y數量不足、質量較低、結構不合理
      1.師資數量不足.尤其是專業教師數量嚴重不足。根據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要求,生師比18:1為合格,16:l為優秀。而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高職生師比一般為20:1。
      2.年齡、職稱結構不合理。目前,我國高職師資隊伍中35歲以下的師資比例較大,約占52%,尤其是新設置的高職學院師資隊伍過于年輕化,初級職稱的教師比例過高,“雙師型”教師比例達不到要求。實踐表明,較為合理的職稱分布應該是教授3%、副教授27%、講師70%,老中青相結合。
      3.學歷結構不合理。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教師本科學歷多,研究生學歷少。有數據表明,某省66所高職院校的專任教師中,大學本科學歷占85%(其中包括各類自考、函授等成人教育本科),碩士占8.5%.博士僅占0.4%。然而,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社區學院、?茖W校、技術學院的專職教師中,碩士以上學歷占80%以上。
      4.專業結構不合理。高職院校專業技術師資缺口較大.特別是工科為主的高職院校,理論知識豐富.實踐技能強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嚴重缺乏。這顯然不符合職業教育工學結合的要求,嚴重制約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ǘ⿴熧Y來源單一
      1.師資先天不足。高職院校大部分是“三改一補”轉型而成.這些轉型類學校師資先天不足,教師學歷水平與高職教育師資要求存在較大差距。這也是高職院校師資問題的歷史原因所在。
      2.教師來源渠道單一。在我國的高職院校中,師資來源主要是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因而多數教師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實訓教學、現場指導能力等都處于弱勢。
      3.人才流通機制不完善。受我國傳統人才管理模式的影響.企業和職業院校的人才管理呈封閉狀態,沒有形成職業院校師資共享的機制與平臺,以致職業院校和企業以及職業院校之間人才流動受到制約。
      4.從企業引入教師困難。職業教育要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必然要求從社會、企業引入實踐經驗豐富的名師專家、高級技術人員或能工巧匠從事教學工作。但目前在運行過程中,由于企業與職業院校不能實現雙贏,致使引入渠道不暢通,人才引入工作在數量和質量上均不能滿足職業院校教學工作需求。
     。ㄈ└呗氃盒熧Y培養方式傳統
      1.我國尚未建立系統的職業院校師資培養體制。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中還沒有專門為職業院校培養師資的院校.高職院校的教師主要通過普通高校培養.因此不具備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同時缺乏教學實踐和教學基本功。因此,不僅來源單一,質量也難以保證。
      2.現有的職業院校自主培養模式不能滿足師資建設的質量和數量需求。送教師到企業生產一線參加實踐鍛煉.培養教師的專業技能,是現階段高職院校解決教師動手能力欠缺的主途徑.但從長遠來看.遠不能滿足高職教育對人才培養質量的需求,也無法實現師資個體的可持續發展。
     。ㄋ模└呗氃盒熧Y管理現狀
      現有的人事管理體制對高職院校選聘教師有一定的束縛.無法與市場需求相適應。這種不適應一方面表現在高職院校師資的入口上.現有的人事制度阻礙了高職院校急需人才的引入.院校急需的專業人才因沒有編制而進不來:另一方面也制約了高職院校內部人才的流出,富裕師資因占著編制出不去,致使高職院校的師資管理出現死水一潭。
      二、構建“三三制”師資隊伍模式的必然性
      “三三制”師資隊伍模式是指職業院校教師隊伍構成中,將師資隊伍分為穩定的主體師資、長期聘用的相對穩定的骨干師資、臨時兼職兼課的補充師資三個模塊,每個模塊在師資隊伍中各占約三分之一的比例。主體師資包括管理人員、專任教師,是依據職業院校長遠發展和長線專業建設需要建設的穩定的師資隊伍:骨干師資是指長期聘用的專兼職教師.是依據職業院校部分專業課程和短線專業教學需要建設的師資隊伍;補充師資是指臨時聘用的兼職、兼課教師,是依據動態性較強、社會教師資源儲備充足的專業的教學、培訓需要建設的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得好與壞.是影響我國高職發展和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性因素。師資隊伍幾乎可以說是高職的生命線,因此,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模式的重新構建就顯得尤為重要。
     。ㄒ唬┮云茷橄取獋鹘y高職院校師資隊伍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第一.“半計劃半市場”的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模式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第二,現有的人事制度阻礙了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根本變革;第三,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人才培養都是以市場為導向的.因此師資也需要有一個優剩劣汰的過程;第四,高職教育具有開放性、實踐性、職業性、終身性四個特點.決定了傳統的師資隊伍建設模式必須要破除:第五,現行師資隊伍模式無法充分實現高職教育“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目標:第六,現有師資隊伍模式建設完全脫離了工學結合模式所要求的職業院校學生必須在真實情境下學習職業技能的現實,這種師資建設必須要破除。
     。ǘ┮粤橹鳌呗氃盒H瞬排囵B目標的實現決定高職院校必須構建“三三制”師資隊伍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就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由此,要充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不僅僅是職業院校在編教師所能解決的問題.
      第一.職業教育具有職業性、社會性、終身性、開放性、市場性這五大本質屬性,要建設一支能充分體現職業教育“五性”的師資隊伍.必須通過“三三制”來實現:第二,職業教育采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達到企業專家與教師角色的互換.而這種師資隊伍建設必須通過“三三制”來實現;第三,為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我們必須要面向社會、企業引入一部分兼職教師,來彌補我們現有教師的不足與缺陷.實現師資隊伍結構的平衡.而實現這一平衡必須通過“三三制”來實現:第四,職業院校的師資需求也應順應市場的發展和變化,而要遵循這一規律,必須通過“三三制”來實現。
     。ㄈ┮匀藶楸尽呗氃盒?沙掷m發展戰略的根本就是人才強校戰略的實施
      “人才強!笔且凰咝?沙掷m發展的根本保障和核心,而高職院校的人才就是師資?茖W發展觀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這應從二個層面來理解,一是實現人個體的充分發展.二是科學發展的成果應惠及到個體人。
      第一,“三三制”能夠實現人個體的充分發展,個體人能根據自己的長處和特點實現個人充分且自由的發展,使整個團隊更具有創造力;第二,“三三制”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實現人力資源最大化共享;第三,“三三制”能夠充分實現人的自由,在自由的基礎上使個人價值得以充分實現。
      三、構建“三三制”師資隊伍模式的思路
     。ㄒ唬叭啤睅熧Y隊伍模式的框架
      建設“三三制”師資隊伍模式.主要原則就是要依據市場需求建設既穩定又動態靈活的師資隊伍.主要目的是建立開放性的師資管理機制.實現社會、企業、職業院校三方及職業院校之間的人力資源共享。
      第一,要建設職業院校教師資源中心,使中心成為職業院校人才資源共享的平臺:第二,國家通過政策對提供教師資源的社會各方(包括各類行政、事業單位,社會人員,兄弟院校,企業)的人力資源進入師資中心提供行政支持;第三,改革職業院校辦學、教學和人事管理模式,建立開放式的師資管理體制,師資整體狀況具體體現為“三三制”模式。
      “三三制”模式的核心是建立教師資源中心.這一中心既為職業院校師資引入提供平臺,也為職業院校師資向外流動提供平臺。中心建立在市場化的人才管理體制基礎上,同時也接受市場調節。師資中心的管理主要體現為政策管理、經濟管理、利益管理和道德約束,調節市場內各方的需求。在此基礎上.職業院校結合自身發展需要,采取以崗位能力標準為依據的聘用制,建設主體師資、骨干師資和補充師資三支隊伍。
     。ǘ叭啤睅熧Y隊伍建設的平臺
      “三三制”師資隊伍模式在現有的管理體制下難以實現,必須對現有的人才管理模式加以改革,為“三三制”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搭建平臺才能實現。
      1.人才管理體制平臺。通過人才資源管理改革,建立開放式的人才管理機制,為各類人才在社會、企業、職業院校之間流通提供便利條件。通過這一平臺,一方面建立暢通的人才流通機制,一方面提供教師資源儲備。
      2.高職院校辦學體制平臺。要構建“三三制”師資隊伍模式,還必須從辦學體制上搭建開放式、編制體制以及財政體制平臺。
      3.高職院校教學體制平臺。為了縮短企業人員到職業院校兼職、兼課的時間,減少對企業生產活動的影響.必須要有一種新的教學體制!叭啤蹦J綄虒W體制的根本要求是在學制上采取彈性學制,課程設置與技能緊密結合,教學活動開展相對集中。
      4.高職院校人員分類及崗位分析平臺。職業院校進行人員分類和崗位劃分以后,就可以明確各崗位的人才標準、管理機制、工資福利待遇等問題,依據實際情況將不同崗位列入三個模塊,以此為依據進行師資隊伍建設,為實現“三三制”師資隊伍建設的構想提供平臺。
     。ㄈ叭啤睅熧Y隊伍的建設內容
      1.主體師資隊伍建設。主體師資是職業院校師資隊伍的基礎,是職業院校穩定發展和教學工作正常運轉的保障。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一是維持職業院校正常運轉的各類管理人員和文化課教師,二是依據地域經濟結構特點設置的長線專業的部分專業教師,三是從事職業指導、心理咨詢、學生管理等工作必備的教輔管理人員。主體師資隊伍建設可以沿用職業院校教師編制體制,通過在編崗位的形式建設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
      2.骨干師資隊伍建設。骨干師資隊伍通過長期聘用建設。由三個部分構成,一是部分短線專業教學需要的師資,二是長線專業中部分受人才需求市場變化影響較大的專業技能課教學所需的師資,三是部分教輔人員。
      3.補充師資隊伍建設。補充師資隊伍建設有兩個前提.一是這部分師資需求處于較強的動態水平.需要隨時給予調整,二是這類人才具有充分的社會儲備基礎.有充足的人才供應。只要符合這兩個條件.都可以通過臨時聘用建設師資隊伍。因此,補充師資隊伍的建設有兩個內容,一是要依據教學工作的需要,建設現有的師資隊伍,二是要建設教師資源庫.為聘用師資提供依據。
     。ㄋ模叭啤睅熧Y隊伍建設的要求
      1.建設過程以市場為導向。構建“三三制”師資隊伍模式.必須緊密結合人才需求市場和人力資源市場的發展,通過尋求兩個市場的結合點來構建這一模式。
      2.整體隊伍結構完整!叭啤笔且粋整體比例.在具體的師資團隊建設過程中不受這一比例的限制,要依據教學規律,保證團隊結構完整。具體崗位選擇哪個模塊師資,可以依據實際需求而定。
      3.人才流動動態靈活。建設“三三制”師資隊伍模式,在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的同時,要從管理體制、辦學模式、教學體制等各個方面為人才流動提供便利條件,從根本上破除人才流動的各種制約因素.使人才處于動態靈活的流動過程中。
      4.運行過程穩定有序。要建立與這一模式相適應的各項保障機制.保證人才動而有序、活而不亂。尤其對于職業院校而言,國家的人才管理體系和職業院校自身的各項人才和教學管理體制,都要在促進人才流動的同時保證人才流動秩序,從而保證人才使用上的穩定有序。
     。ㄎ澹叭啤睅熧Y隊伍的管理
      “三三制”師資隊伍模式是一種開放式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而且主要目的是為了建設職業院校符合市場需求的動態靈活的師資隊伍,因此在管理層次上應分為宏觀、中觀、微觀管理,在管理主體上應實現政府、職業院校教師資源中心、職業院校及企業等多方參與、有機協調的多元管理模式。
     。叭啤睅熧Y隊伍的教師質量標準
      在“三三制”師資隊伍模式中,對師資個體的質量要求在不同的模塊各有側重。
      主體師資是職業院校師資隊伍的基本組成部分。其中管理人員必須要具備教師資格,具有相關職業教育工作經歷,具有較高的管理水平。專業教師必須具有教師資格,系統全面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在專業教學中承擔任何崗位工作的能力。
      骨干師資和補充師資的質量標準主要依據崗位工作需求來確定,通過明確具體的從事崗位工作所需的能力.對師資提出質量標準要求,對教師資格可以不加限制。只要具有符合從事相關崗位工作的能力,都可以視為符合質量標準。
      師資質量標準的核心是崗位工作能力,質量標準建設也是崗位工作能力標準建設過程。主體師資隊伍要全面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現有的師資質量標準在進一步明確崗位工作能力后就能適用。對于骨干教師則要由職業院校依據具體的崗位工作情況.制定相應的崗位工作能力標準,作為聘用和考核的依據。
      綜上所述,面對機遇與挑戰,作為與經濟建設關系最為緊密、最為直接的高等職業教育,必須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快速調整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路與方法。盡快用“三三制”模式建設一支符合市場規律、符合職業院校自身需求的職業院校師資隊伍,是時代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高等職業院校要提高人才培養工作的水平.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師資隊伍建設是根本。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高職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模式必須要改革.而高職院校自身的發展也要求必須建立一種全新的師資隊伍模式,因此“三三制”的師資隊伍模式的建立已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只有這樣,高等職業教育才能健康穩步地向前發展.才能充分體現和發揮其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及重大作用。
      參考文獻:
      [1]新疆巴音職技院“三三制”構建合格教師隊伍[N].中國教育報,2006-2-21(2).
      [2]樓世洲,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EB/OL].2009-9-25,
      [3]李國虎.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價值工程.2010(14):22-24.
      [4]夏秀麗,李乃義,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3(13):95-101.
      [5]王樹庭.論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問題及發展對策[J].池州師專學報,2005,19(1):102-103.
      [6]王杰法.論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戰略[J].教育與職業(理論版).2007,5(22):31-35.

    【高職建設“三三制”師資隊伍模式的構想】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管理模式探究08-26

    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管理建設探析08-05

    “隔離式”審判模式構想08-05

    關于高職“雙師結構”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07-23

    探究高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18

    關于高職院校升格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08-17

    活動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論構想08-09

    活動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論構想08-17

    中學語文教學新模式構想08-22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