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英語論文>切實改善內外因素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切實改善內外因素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時間:2023-02-27 12:24:43 英語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切實改善內外因素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作者]  沈建輝

    切實改善內外因素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內容]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初級中學,地處青浦偏僻的西南角。歷年來學校英語教學

    質量位居全縣中等偏下水平。 隨著學校整體改革的深入,近來我校英語教學水

    平亦有了穩步上升;仡檸啄陙淼挠⒄Z教學歷程,筆者感到提 高英語整體教學

    水平,必須抓好師生雙方兩個因素,即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本文著重

    通過對本校初 二(7)、(8)兩個班的問卷調查、咨詢材料就教與學兩方面作初步

    剖析。

        一、學生方面

        1.學習興趣

        筆者于1994年2月21日對79位學生就英語學習興趣程度作了概略地統計:

        表1 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差異 興趣 強 一般 弱 人數 9 61 9 比例(%)

    11.39 77.22 11.39

        可見,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呈兩頭小、中間大的紡錘狀分布,有88.61%的學

    生沒有形成強烈的興趣。因此, 通過各種豐富生動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間

    接興趣,使之最終成為推動學習的內在動力顯得十分重要。反觀 我校,在英語

    第二課堂活動、創設英語教學情景等方面尚須提高和改善。

        2.課余學習

        課余學習調查結果如下表2顯示,在課余學習中英語學習平均時數列于第二

    位,為51.6分鐘,占總學習時數 的22.57%。但問題是其標準差S=22.6較大,

    也列于第二。說明學生間差異較大,出現較大的兩極分化現象。結 合學生學習

    成績上差異分析,兩者存在一定的關聯。這與學習態度、興趣、意志等因素有關,

    由此造成的連鎖 性反應可見一斑。

        表2 學生課余學習各學科的平均時數 (單位:分鐘)學科 數學 英語 語

    文 物理 其它學科 學習平均 時數與 65.9 51.6 41.7 34.7 34.8 標準差 ±29.5

    ±22.6 ±17.5 ±14.5 ±19.4 (X撥±s) 各學科學 習時數 28.82 22.57 18.24

    15.18 15.20 占總學時 比例(%)

        3.學習動機

        1994年5月7日對76位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調查結果如下表3:

        表3 學生英語學習動機 項目 人數 比例(%) 喜愛英語學科 35 46.05 不

    為了升學 14 18.42 十 畢業需要 14 18.42 分 教師要求 3 3.95 喜 父母期望

    10 13.16 愛

        以上英語學習動機由三個部分組成,即認知內驅力(cognitive drive)(喜

    愛英語學科)、自我提高內驅力 (ego-enhancement dirve)(為了升學、畢業需

    要)和附屬內驅力(affiliative drive)(教師要求、父母期望 )。其中屬于內

    部動機的認知內驅力占46.05%,而外部動機卻達到53.95%。認知內驅力是指以

    求知為目的的學 習欲望,是課堂教學中一種最穩定和最重要的動機。正如譚桂

    芳在本刊93年第3期所談的要堅持學習內部動機作 用,也就是通過培養學生的

    學習興趣來調動學習積極性,如創設情景、借助一定物質媒介、運用新穎的教學

    方 法設計教學程序、組織課堂教學等,激活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認知內驅力。結

    果同時表明,學生的外部動機高是 與前述的學習興趣不強密切相關的。

        4.學習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了解學生學習方法,有利于發現和糾正學生學習中所存

    在問題。1994年5月對76位學生 調查結果如下表4:

        表4 學生英語學習方法調查

        (附圖 {圖})

        續表 項目 等級 人數 比例(%) 前10位學生 后10名學生 六、接觸 A 經

    常 7 9.21 + - 課外 B 偶而 39 51.32 ++ ++ 材料 C 沒有 30 39.47 + ++ 七、

    課堂 A 當堂完成 27 35.53 +++ - 內容的 B 課后彌補 34 44.74 + + 理解 C 難

    理解 15 19.74 - +++ 八、學習 A 良好 5 6.58 + - 方法自我 B 一般 46 60.53

    +++ + 評價 C 較差 25 32.89 - +++

        [注]:"-"表示0人,"+"表示1-3人,"++"表示4-6人,"+++"表示7-10

        上述學習方式涉及到學生學習時的注意、興趣、意志、情感等內容。從整體

    看,學生聽課時的注意力、思 維活動和內容理解均處于B水平。這無疑與教師

    的課堂教學方法有關。因此要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分析教學難 點,進行最優

    化教學。其次,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英語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在學

    生的預習、復習 、解決問題方式、課外材料閱讀等方面進行指導,以形成自學

    能力。

        從前、后10名學生的兩端比較,顯示出由于原有知識基礎上的差距,因而

    在聽課、問題的解決、筆記的利 用、課外材料的接觸上前10名學生明顯優于后

    10名學生。在作業完成、預復習上同樣存在差異。因此,除了對 差生作好輔導

    外,同時,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和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不容忽視的。

        5.原有基礎

        教育心理學原理指出,

    [1] [2] 下一頁


    學生要完成終點行為,必先以掌握技能目標為前提。

    由于原有知識結構上的斷層, 勢必導致對新內容學習帶來困難。我校學生來源

    于本地區六所小學,入學時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總體水平 不高。由于知識

    水平的不平衡,經一階段學習后,其差異也愈加明顯并固定下來,造成兩極分化

    現象,以致差 的更差,喪失學習的信心、恒心。因此,作為教師在掌握學生原

    有基礎上,應注意因材施教,提高學生整體英 語水平。

        二、教師方面

        1.教學導向

        教學大綱和考試制度直接影響著教學方向,起著導向作用。九年義務教育全

    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明 確提出了培養學生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

    強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和培養自學能力,

    明確了英語教學的思想教育作用。由于改革,我校曾一度輕視的聽說能力訓練得

    到了加強。 筆者期望考試能真正成為檢驗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成果的一個有效

    尺度。

        2.業務水平

        我校地處遠郊,外語師資上的補充、更新和提高是面臨著的一大問題,至

    1994年上半年我校師資狀況(共 14人)如下表5:

        表5 練塘二中外語師資狀況

        學歷 職稱 年齡層次 項目 本科 大專 大專以下 高級 一級 二級 老 中

    青 人數 1 7 6 0 3 11 0 8 6

        專業知識水平、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但是明顯的優勢是中青年教師多,

    年富力強、精力充沛。當然 ,就青年教師而言,在教學經驗上尚待實踐、積累。

    可喜的是近來我校進修熱抬頭,教研氣氛濃厚了。

        由于教師專業水平、教學能力的差異,教學效果的差異也是明顯的。以我校

    1992學年度畢業統考為例,8個 班初中入學時,為隨機編班分別由4位教師固

    定跟班教學至初三畢業,這次考試(120分制)的平均成績方差分 析如下表6、

    7:

        表6 不同教師所執教班級的平均成績方差分析

        (附圖 {圖})

        表7 不同教師所執教班級的平均成績多重比較(q檢驗法)

        (附圖 {圖})

        注:"*"表示達到顯著水平的差數;"**"表示達到極顯著水平的差數;未達

    到顯著水平的差數,不予標記。

        上表可看出,教師1和2執教的班級成績明顯高于教師3和4執教的班級。

        三、環境條件

        1.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激勵、呼喚學生,成為一種學習的外部動力。它可來自

    社會大環境、學校內部或班級 之中。我校不象市區乃至縣城那樣,呈現"出國

    熱"、"家教熱"。在客觀上,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沒有涉及到 為了出國和進外

    資企業。近年來,隨著青浦涉外企業的增多,我縣的職校學生受惠較多并產生了

    較強的學習動 力。

        隨著當今社會發展和未來社會需要,英語作為常用的交際語言是必然的。因

    此,學校自身和肩負培養二十 一世紀人才的教師,理應倡導和開展符合實際的

    各種形式的英語教學活動(包括第二課堂),以形成良好的學 ;虬嗉売⒄Z學習

    氛圍,沖破我校過去那種相對沉悶的教學形式,使英語教學活動豐富多彩,這對

    提高整個英 語教學質量起著推動和促進作用。

        2.教學媒介

        英語是一門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并駕齊驅的課程,其教學是否成功,在很大

    程度上取決于課堂上是否配備 了符合整個教學或整節課的教學目的及其環節所

    需的教學媒介和教學技術手段。合理使用教學媒介能幫助學生 更好地領會新內

    容。我校目前已配備了語言實驗室,并且每位教師都有錄音機。但語言實驗室使

    用率尚待提高 ,其它教學設備如幻燈機、投影機、錄像等還沒有配置,在一定

    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

        四、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歸納如下幾點:

        1.培植英語學習氛圍,創設英語教學情景,有效地利用教學媒介,進行生動

    活潑的教學活動,以激發學生 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2.端正教學思想,提高英語教師自身專業、教學水平,活躍教研氣氛,提高

    教學質量。

        3.注重因材施教,及時做好輔導工作,并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養

    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 的自學能力。

        4.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培養良好的師生情感,使"教"與"學"兩者的主

    導和主體作用得以最大的發揮 。

    上一頁  [1] [2] 


    【切實改善內外因素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相關文章:

    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08-24

    以課程改革為契機切實提高英語教學質量08-08

    立足能力培養,切實提高教學質量08-08

    研讀新課標,提高英語教學質量08-17

    影響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及對策08-05

    提高復習課效率,切實做到“減負”08-17

    利用課程資源提高英語教學質量08-13

    提高商務談判教學效果改善課堂教學質量08-21

    加強思品課教學研究和實驗 切實提高思品課教學質量08-1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