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拿什么評價你,我的老師?
曉立老師的來信,提出了一個目前教師考核評價中的突出問題:由學生來給老師打分,合理嗎?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進展,隨著新課程所提倡的師生平等對話、師生互動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針的貫徹,傳統的師生之間的關系,正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天地君親師”的神圣排序,“一日為師,終身是父”的倫常至理,已不再有人提起;曾被家長默許的教書先生打手心、打屁股的懲戒方式也沒人敢再嘗試;“師道尊嚴”這桿大旗,從“文化革命”引發的大辯論起,就已撲倒在地。當年孔子去世后,他的學生爭相搬到老師的墳墓旁邊來住,為恩師守廬,以至年深月久,形成了壯觀的“孔里”這樣的故事,對于今天的學生,更是天方夜譚了。 無疑地,這些都是歷史的進步。隨著民主的師生關系的發展,許多高校以至中小學校,開始在教師考評中引入了由學生打分的方式。學生打分這個方式本身,有它一定的合理成分。因為教師教學的直接對象就是學生,那么由學生來參與評價教師教得好與壞,也是合情合理的事。學生的反饋作為參考,有助于學校和任課教師了解教育教學效果,以便于今后的改進。 但正如曉立老師反映的那樣,有些學校把學生給教師打的分數直接加以統計,作為教師期末考核、評優和頒發獎金的一把重要的尺子,這就很值得商榷了。我們都知道,中學生在各方面都還不成熟,要求他們完全出以公心、而不是以個人好惡來評價自己的老師,幾乎就是奢望。同樣,我們也不能指望所有的老師做到不管學生怎么打分,都堅持原則,嚴格要求,該批評的批評,該教育的教育,不遷就不懈怠。如此一來,學生打分會造成哪些后果呢?老師上課不敢管紀律,不敢批評、約束學生,平時想法子哄學生高興,恐怕都是不可避免的了。 我總覺得,在教育這個行當里,教師和學生是一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系,不能本末倒置。當然不能否認,一些好教師往往善于從學生那里也接受到某種教育,這也反映出老師的水平。國家給老師發工資,就是讓老師來教育學生,管理學生。如果一項制度改革束縛了老師教育管理學生的手腳,就不能算是一個好措施。 改革走到今天,我們該拿什么來評價教師?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教師的教育教學成果、教師的綜合素質、師德水平究竟該如何檢驗,如何量化?怎樣的評價制度和方式才更有利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積極性的調動和師生關系的改進?人們都還處在探索階段。今天本?l表的青島市市南區“考老師”的做法,也是一個探索的例子。我們期待著一個或者多個更科學、更合理、更有利于教育教學改革深化、有利于教師隊伍建設的考評方式出臺。 《中國教育報》2003年2月15日第3版
【拿什么評價你,我的老師?】相關文章: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什么作文05-12
拿什么回報你作文05-05
拿什么回報你作文06-08
拿什么守護你,語文課堂08-20
該拿什么回報你作文(通用27篇)04-20
我拿什么奉獻給你作文02-08
蝸牛,你是我的老師08-24
你是我的老師作文03-08
老師,我想對你說……08-18
老師,我想對你說……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