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班主任論文>讓學生成為學校日常管理的主人

    讓學生成為學校日常管理的主人

    時間:2023-02-24 19:39:59 班主任論文 我要投稿

    讓學生成為學校日常管理的主人


    鳳凰縣兩林九年制學校  

    學校日常管理是學校教學中日常的、經常性的規矩和規范,當前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加強學校常規管理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學校能否正常順利地運作,能否正確積極地引導激發學生遵守校規,創建校園文化建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搞好日常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有相當部分中小學采取了評比優秀班集體的辦法,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班級的凝聚力,這是相當可行的,因而日常管理中怎樣更公平、公正、合理地評比成為首要問題。如果在這一環節上有所疏忽,不但評比的成效不大,反而會事得其反。帶著這個問題,兩林九年制學校在學生日常管理方面,大膽嘗試,勇于勞動革新,摸索出了一條可行之路。

    眾所周知,在許多城鎮中學以及廣大高校組建學生會組織,那是可行的,而且是相當有必要的,但在一所農村中小學成立學生會組織,行嗎?2002年秋季,學校團支部便組建了本校創校以來的第一屆學生會組織,學校的日常工作運作井然有序,學生的積極性相當高。時至今日,學生會已風風雨雨兩年了,以下也真實地記錄了其艱難的成長經歷以及成功經驗。

    一、在“逆境”中悄然誕生

    成立學生會之前,學校的管理總是教師把持,值周教師對學生的紀律、衛生等全方位評比。但由于學校班級多,對各方面的評比只是粗略地進行,并未深入其內部,加之教師容易打印象分,總是混混又一周,繼而又一期。暗箱式的操作使班主任和學生的積極性一直提不高,為此校領導要求校團委組建學生會,加大加深學校管理力度。

    首先將學校的日常管理分解成幾大塊,針對某一具體方面設置學生會的內部機構,并且分配好各方面的名額。如針對教室、寢室、清潔區的衛生,可以設衛生部管轄;針對兩操的質量評比,可以設置體育部,針對 預備鈴的唱歌檢查,可以設置文藝部等等,按實際需要分配名額。

    第二步制定和完善評分細則,盡量考慮學生實際,符合并高于學生的正常水平,設計好相應的評分表,讓學生有依據去評分。

    第三步在全校師生中營造氛圍,請各位班主任舉薦一批成績較好,工作認真負責且膽子大的學生進行大面試,根據表現篩選出一批優秀人員,定為學生會組織成員,并且分工。

    第四步便公布分工情況及每個崗位的職責,消除學生的各種疑團。

    第五步召開相應部所分管的班干部會議,層層分工,講清評分規則及評分時的具體要求,從而使整個評比正常運轉。

    第六步做好統計工作,各部每天評比的分數交至主席處,進行匯總,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責任落實到人。

    這樣一個新的組織便誕生了,學校的一部分日常管理交給了學生,既減輕了值周教師的任務,又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加強了學生班級的凝聚力,還可以培養一批能干的學生干部,此外便于評分透明化,評比公平化,競爭激烈化。

    二、在摸索中不斷成長

    任何新生的事物總有其艱巨性和曲折性,作為農村中小學,要使其一下子能接受學生自主管理這種觀念并非易事,各方面的局限決定了這個組織要生存就得不斷自我完善。

    (一)外界的各方面的壓力

    由于剛組建,各方面的制度不是完善的,在工作中的具體情況遠比設想復雜得多,受到減分的班主任總把牢騷發至學生會干部和團支部,給學生制造了不少的壓力;另一方面,學生一旦進入學生會,班主任總擔心會影響學生的成績;再次,在學生中也有些冷嘲熱諷。為此校團委召開了班主任會議,還與個別的班主任發生激烈地辨論,另一方面在校會集中時對全校學生強調了學生會組織的重要性,最終使之理解。

    (二)學生自身的弱點

    工作必定是要人去做,但剛開始學生并非什么都懂,自身的弱點是學生會組織開展工作的又一大障礙。

    首先,表現為學生的迷惘。學生會干部沒有具體的目標行為方法,甚至不知道做什么,曾有這樣一位學生會干部叫石艷兄,工作認真負責,開始卻給筆者一封信,信中有這樣一段話:“……感謝校團委對我的信任,讓我成為學生會主席,一開始我決定在學生會起個帶頭作用,和學生會全體人員一起努力,成為學校的好助手,可是一連幾天,我總是悶悶不樂,不做又想做,做了又不知怎樣做,我好迷惘,我也懷疑自己能否在學生會做下去,你能給我指導工作嗎?”

    其次,學生自身的定位不準確。有這樣一位初中的學生會干部,工作滿腔熱情,膽子相當大,工作積極主動,可是方法不對頭,針對不良現象便會高高在上以氣墊壓逼人,從而遭到許多學生的反感。

    再次,學生工作的毅力有差異。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學生何嘗又不是呢?而整個工作持續一個學期,一個學年,這“三把火”能燃得這么久嗎?本來學習任務就重,再加上學生在工作中常會遇到挫折,他們難道不會氣餒嗎? 諸如以上的問題會接二連三地出現,學生只能聽教師講學生會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怎樣做,但誰也沒有一個具體的目標、榜樣去參照,很難進入角色。

    對此,筆者首先深入學生干部內心,與其以朋友似的聊天,讓其把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講出來。給他們以激勵,以具體目標,引導自己認清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使其在失敗中找原因,在逆境中找經驗,在困境中找出路。其次,定期召開學生會干部會議,討論工作心得,不斷地給學生打氣,讓其感覺到組織的存在,讓學生在討論中自我反省,自我完善。

    (三)制度的條例性與實際操作的靈活性

    在評比過程前,制定了一整套評分細則,根據細則便可以公平地進行評比,要使整套細則得以順利實施,必須經過再三的修改才能最終落實。

    如:兩操評比中,有10多個班級一起做操,原訂兩個人檢查,但這兩個人不可能在幾分鐘時間查好人數,檢查做操質量等等。 把制度加以改正,增加檢查人數,縮小范圍,加大力度,任務分配具體到一個人負責兩個班。但漸漸地發現這也不行,在實際操作中,學生自身內部有自己的規則,有的緊有的松,如果固定地使某人檢查某個班,顯然是違背了公平的原則。最后再次改正得以實施,學生按天輪流,機動調整,使干部檢查不僅限于某一個班。

    總之,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要真正將制度很好地落實下去,應當不斷地適應實際需要,變更工作方法,從而許多自身的缺陷便會得到彌補,制度才能一步步趨于合理、完善。

    (四)學生的流動性大

    在農村中小學生遠比高校生流動大,有的學生剛進入狀態,卻又輟學了,或者轉學了,再者班次重新調整。因此每期便會有干部的流失,從而又要重新培養新的干部。這也給負責這方面的教師產生不少的困難,為此在成立新的學生會組織時,都要優先考慮上一屆學生會成員,并要求“新”、“老”成員互相幫助, 共同進步。

    工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次次沖破輿論的壓力下,學生會組織踏實工作、盡職盡責,逐漸生存下來;在一次次的否定與肯定中不斷自我批評與自我完善,學生會穩固下來;在一次次矛盾的出現與矛盾的解決中,學生會成熟起來,逐漸被師生理解、接受、歡迎。學校的日常管理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

    三、在成長中不斷總結

    學生會之所以能生存并發展,有如下幾條經經驗:

    首先,要提高學生會工作的力度,真正讓老師和學生接受,必須使其參與校園的各種活動,在眾多的活動中,充分取得班主任和每一個學生的理解與支持,評比的結果,班主任才會重視并總結得失,從而真正達到檢查的目的。

    其次,必須定期召開會議。學生的思想不可能趨于平穩,在工作中難免有許多的失誤。只有定期召開會議,才能及時排除隱患,糾正工作中的錯誤,另一方面,讓其感覺到自己生活在一個組織當中,充分感覺到組織的溫暖。

    再次,要做好學生會干部的思想工作,幫助其找到自身的定位,讓其在雙重身分下,健康成長。因而可制定出學生會干部的遵守規則,讓其在一定的規則之內,自由大膽地開展工作。

    最后,指導教師應把握好“導”這個方面,不能任意讓學生自由地毫無規定地去干工作。學生年齡畢竟還小,放手太松便會使學生工作可能越位,但又不能抓得太死,以免學生本身有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創見卻不能得到發揮,因此指導教師一定得把握好“度”,使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自主和諧地統一在一起。規矩備具而能出于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亦不背于規矩。

    素質教育乃是以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為宗旨,在農村中小學成立學生會組織,一方面為校園文化建設創造條件;同時,讓學生參與學校管理,本身就可以提高這部分學生的素質,從而以點帶面,促使學生學會自主管理。但學生會組織的存在還會面臨著許多的意想不到的困難,只有通過不斷摸索,才能真正尋求生存之道,從而為素質教育另僻新徑。 

    讓學生成為學校日常管理的主人

    【讓學生成為學校日常管理的主人】相關文章:

    讓學生成為學校日常管理的主人08-17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08-13

    讓學生成為識字的主人08-08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08-07

    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07-30

    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08-17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08-17

    如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08-24

    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08-23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