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職教論文>技工院校實施“可選擇素質教育”基本構想

    技工院校實施“可選擇素質教育”基本構想

    時間:2023-02-24 19:42:11 職教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技工院校實施“可選擇素質教育”基本構想

        〔摘 要〕職業技術教育的繁榮掩蓋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比如傳統教育模式不適應新的技能培訓要求和當前技術院校生源結構的矛盾,已經關系到技術院校的走向和可持續發展!翱蛇x擇素質教育”針對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摒棄過去整齊劃一的教育模式,重在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和職業素質培養,力求實現“善教繼志,學以致用,以人為本,人人有得”的辦學方針。它的提出和深入研究有可能引起職業技術教育方式上的根本變革。

    技工院校實施“可選擇素質教育”基本構想


        〔關鍵詞〕可選擇素質教育 構想 技術院校


    一、新的教育模式提出的背景

        近年來,技工教育蓬勃發展,有一定實力的技工院校招生就業形勢兩旺,但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由于技工院校普遍實行“寬進嚴出”、“免試入學”,不同文化程度的應、歷屆畢業生進入技工院校就讀事實上已經沒有門檻,技工教育面臨以下困難:1、由于文化理論基礎參差不齊,學生很難普遍按照教學大綱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教師教學效果大打折扣;2、由于年齡、經歷各異,學生對社會道德、理想的認同存在差異,思想道德教育、職業素質的培養難以收到預期效果;3、由于個人天賦、興趣、知識積累的差異,部分學生可以偏重打下厚實的技術理論基礎,而另一部分學生只能側重技能操作,整齊劃一的傳授方式會使兩部分學生都不滿意; 4、學生對技能學習選擇的盲目性,導致學生厭學、學非所用。往往教師殫精竭慮,學生無心向學,從整體看,畢業生質量存在嚴重憂患。


        上述原因表明,技工院校舊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適應變化了的新的形勢要求,限制了學生的正常、健康發展,必須認真研究,尋找應對之策,推出新的教育模式已迫在眉睫。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我們經過反復醞釀,提出針對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實施“可選擇素質教育”的構想。

        二、“可選擇素質教育”的基本涵義


        可選擇素質教育和普通教育提倡的素質教育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二者都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相互促進,不可偏廢,這是共性。但職業技術教育是有別于普通教育的一種特定教育形式,素質教育主要包括理想人格、職業道德、就業技能和發展、創新能力等綜合職業素質的培養。

        “可選擇素質教育”包括:

        1、學生根據興趣、愛好和入校前基礎知識掌握程度選擇不同專業,確定自身職業發展方向。這一選擇過程將是動態的,即對低年級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可選擇調換專業和系部。

        2、學生根據本人的潛質,在家長、教師指導下,可選擇側重理論知識學習或側重操作技能學習。學校提供條件使文化基礎較好的學生在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時,夯實專業技術理論基礎,突出發展、創新能力的提高;文化基礎較差的學生在掌握最基本理論基礎的同時突出操作技能,力求各有所得。

        3、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在完成規定學分后,學生可選擇提前就業或留校繼續深造,學習高技能或選修其他技能技術,獲得多種職業技術資格。

        4、教師根據不同主體層次,有針對性開展理想道德和法律知識教育。結合學生的認同程度,有選擇地進行包括愛崗敬業、仁愛兼愛、遵紀守法、樂于奉獻以及共產主義理想教育,使學生成長為合格公民、優秀工人和先進分子等不同層次的主體。

     

        5、教師選擇不同的教材、教學手段、教學方式及評價體系教育和考核學生。理論基礎強但操作技能一般,理論基礎較差但操作技能強或理論基礎扎實且操作技能突出的學生均可能成為好學生,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企業用人的不同需求。

     

        6、學校不僅關注基礎好的學生,更應該注重基礎差的學生的成長環境,力求通過提供多種選擇,激活學生的發展潛能,使絕大多數學生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三“可選擇素質教育”的基本特點


       1、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特點。正確處理教育面向部分和面向全體的關系十分重要。傳統意義上的分層教學或“快慢班”的做法,客觀上忽視或放棄了相當一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由于技工教育的鮮明特色,可以通過“可選擇素質教育”模式彌補這一缺陷。即鼓勵引導一部分基礎差但具備動手能力的學生側重操作技能的訓練,依然有可能成為某一方面身懷絕技的人才。通過因材施教解決教師在知識傳授過程中的困惑,通過提供多種選擇解決各有所得的問題。運用得當,就可能使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精華得以成功實踐。 


        2、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特點。人的全面發展一定是多元化的發展,是每個人自由和諧的個性發展的匯聚。以什么標準評判人才,是人才成長環境的一部分,單一的評判標準讓眾多學生喪失信心,繼而得過且過、厭學逃學!翱蛇x擇素質教育”模式要求教師選擇不同的評價體系評價學生,動手能力強和理論基礎好的學生都有可能成為優秀的技能型人才,有利于突破人才成長的瓶頸,促進人才資源的協調發展。


        3、貼近企業、適應市場的特點。技工教育的顯著特點是直接為企業培養一線技術工人,其教學必須圍繞企業的需求并接受企業和市場的檢驗。企業用人,哪怕是一線技術工人的使用,都對不同層次有不同需求,需要各方面、各有側重的能工巧匠,這為“可選擇素質教育”的實踐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4、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特點。我們知道,考分與能力是不能劃等號的,尤其對職業教育而言更是如此。反映技能強弱有時候是一定要采用多元的標準。如景德鎮從事陶瓷工藝的老藝人,他可以在袖口里面捏出栩栩如生的各種人物造型,但對陶瓷及繪畫的理論卻不甚了了,按傳統的評判標準,這些藝人都不是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但他們偏偏是身懷絕技的能工巧匠。不少高學歷的人或不能、或不屑、或無此耐性磨練,可能終其一生也無法達到此境界。所以我們要通過“可選擇素質教育”模式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真正成為企業需要的人才。

     

        5、尊重學生、事半功倍的特點。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可選擇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特長和潛能設計不同的課程內容、教學手段和評價方法,這既是對學生的尊重,又能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就技工教而言,具有較大的靈活操作空間,這樣做很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可選擇素質教育”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屬于大眾教育,她的受眾是千千萬萬將來服務于企業一線的初、高中學生和在崗員工,這個群體相對來說受正規教育的機會少于一般大學生,但在某種程度上說他們是國家經濟建設的基石。如何在較短的時間里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素質,關乎我國整個工業化進程和現代化建設。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難以實現“個個成才,人人有得”的目標,如果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不能學得一技之長,浪費了有限的教育資源,耽誤了學生成長的時機,弱化了我國經濟的整體競爭力,最終也不利于職業教育的發展。所以,抓緊時間構思和試行新的教育模式,推動職業技術教育的根本變革已顯得越來越急迫。


        2、可行性


        首先,“可選擇素質教育”的出發點是讓全體學生各有所得,通過提供多種選擇拓展學生個性發展空間,因而符合學生和家長的利益,必然得到學校服務對象的贊同和支持;其次,“可選擇素質教育”圍繞企業的不同需求設計試驗,如能成功運作,將有利于企業人才資源協調配置,從職業技術教育“就業主導”的角度來看,前景十分廣闊;再次,“可選擇素質教育”符合教育的基本規律,她始終遵循“因材施教”的方針,秉承“有教無類”的理念,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會不斷顯現其生命力;最后,盡管“可選擇素質教育”挑戰傳統模式,工程浩大繁雜,但可分步實施,循序推進,其理論平實無華,易于為大多數人掌握和接受,因而具有可操作性。

     

    五、“可選擇素質教育”面臨的難題


       “可選擇素質教育”將不可避免沖擊傳統教學模式,它的運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的推行至少面臨以下難題:


        1、課程多樣性問題。從教學大綱、教材、課程設計等方面看,必須有改革和突破。如注重操作技能的班級,既要掌握必備的理論知識點,又不能按現行教學大綱施教,即如何安排到“夠用”、怎么分配理論與實踐學習的時間、“各有所得”得多少才符合要求、怎樣建立新的標準衡量學生是否合格等,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找出最切實可行的方案。

        2、新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如學分制,既要結合高校教育學分制的要求,又要具備職業教育的特點。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目前在個別學校開始嘗試,真正推行,不僅需要學校建立嚴格的操作的標準,還需要政府教育職能部門的認可。


        3、思想道德教育,要轉變觀念、創新思路,針對不同層次主體開展精神文明教育需要理論勇氣和實踐經驗。其實我們在談理想問題的時候已經有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概念,但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流于形式或采用千篇一律的說教方式,往往適得其反。不同意識形態的發達國家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他們不重說教,更重實際效果。突破思維定式是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


       4、“可選擇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有更強的責任感和創新意識,課程設計、教學方式和手段、評價體系的更新將傾注教師更多的心血,開始運行也不見得立竿見影,很可能帶來新的不適應。


    六、“可選擇素質教育”研究要解決的問題


        “可選擇素質教育”是職業技術教育試行的一種全新模式,目前僅僅是一個構想。盡管我們分析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株洲技術學院也正在試點運行,但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角度,還需要深入研究,必須找出一套規范的可操作的辦法,以便推廣實施。試驗過程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包括:


        1、探討“可選擇素質教育”的內涵與外延;


        2、總結“可選擇素質教育”的特點與規律;


        3、建立“可選擇素質教育”的多元化評價體系;

     

        4、確定“可選擇素質教育”督導與評估標準;

     

        5、探尋“可選擇素質教育”實施的途徑與方法;

     

        6、“可選擇素質教育”與傳統職業技術教育的比較。

    【技工院校實施“可選擇素質教育”基本構想】相關文章:

    職業技術院!翱蛇x擇素質教育”視野下教師必備的素質08-13

    淺談可選擇素質教育優于分層教育08-05

    技工院校班級工作之我見08-12

    技工院校的單片機項目教學08-18

    實施素質教育心得02-18

    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教育探析08-24

    語文課人機互動式教學的基本構想08-17

    語文素質教育的基本規律08-17

    向素質教育轉軌的基本途徑08-05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